雲林縣展開全縣滅蚊大作戰 張麗善縣長:即日起全面清消及強力執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展開全縣滅蚊大作戰 張麗善縣長:即日起全面清消及強力執法

近來雲林縣登革熱疫情有擴大的趨勢,累計確診個案數已有25例,分布在古坑鄉、斗六市及臺西鄉,為有效防治登革熱、消滅病媒蚊,縣長張麗善14日與古坑鄉長林慧如、臺西鄉長李文來、二崙鄉長鍾東榮、縣議員賴明源及古坑鄉多位村長等共同宣示,雲林縣自即日起全面啟動「決戰21天滅蚊大作戰」,執行「巡、檢、督」,全縣擴大消毒,強力執法嚴懲,以達到全民防治登革熱效果。

縣長張麗善指出,全縣登革熱案例已達25例,雖然主要集中在古坑鄉,但也有幾例擴展到斗六市、台西鄉,為有效阻絕登革熱擴散,今日與多位鄉長共同啟動21天全縣滅蚊大作戰,鄉鎮市清潔隊將動員擴大消毒,並針對易孳生病媒蚊積水容器做巡查,如查證屬實會嚴格開罰,希望鄉親也能從家戶做起,提高警覺,確保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

 張麗善表示,感謝中央疾病管制署的協助,地方政府及公所會全力防治,特別感謝陸軍第十軍團、雲林縣後備指揮部及三六化兵群緊急支援5日清消作業,累計動員164人次及33車次,以及站在第一線各鄉鎮市清潔隊員們,已累計清消165村里,清理2,161處容器,動員627人次,共同防堵登革熱疫情持續擴大。

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主任李翠鳳表示,雲林古坑疫情很嚴峻,雖然目前只有20幾個病例,感覺不多,但最近的病例顯示已在家戶有第二波傳染,表示在第一波有個案的時候,家裡及周圍的巡倒清刷沒有做好,所以帶病毒的蚊子還在身邊飛。呼籲所有古坑鄉民,現在熱區雖然在荷苞村,但人的足跡會移動,希望大家能盡一切的力量,讓病例不要再往外擴散。

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降雨後1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只要有0.5公分積水就會成為孳生病媒蚊孑孓大溫床,提醒民眾雨後應加強環境巡查,徹底清除廢棄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積水容器,並確實做好回收分類工作,環保局即日起將透過衛生局提供的病例,建立病媒蚊防治熱區、暖區、冷區,分階段展開稽查作業。

 張喬維表示,第一階段稽查鎖定熱區古坑荷苞村,只要查獲積水容器有孑孓將依「雲林縣環境清潔維護自治條例」直接告發,裁處最重6,000元罰鍰,不再給民眾做陳述,並要求立即改善,杜絕孑孓孳生。第二階段針對暖區部分,包括斗六地區、古坑鄉其他村落加強巡查;另外針對果園、竹筍園也會出動空拍機,以3D方式做稽查,只要空拍發現積水容器,立即通知地面部隊進場稽查,做加重處分動作。

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登革熱是藉由帶有登革熱病毒的病媒蚊(埃及斑紋、白線斑紋)叮咬而傳播,而登革熱防治首重「預防」,除由政府單位派員噴藥消毒外,民眾應以「巡」、「倒」、「清」、「刷」四合一方式進行居家周圍環境整頓及積水容器清除工作。民眾應隨時注意個人健康情形,把握發病後7至17天黃金時段,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請民眾儘速就醫、主動告知旅遊活動史,並配合進行室內外化學防治消毒,避免疫情擴散。

 曾春美說,為迅速找出隱藏及早期個案,衛生局除在荷苞村逐戶衛教篩檢,也會持續設置登革熱快篩站,請有疑似登革熱症狀且有登革熱流行區域活動史的鄉親,儘速且主動前往接受篩檢。重複感登革熱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登革出血熱,除會出現頭痛、肌肉痛、發燒、噁心、嘔吐、全身倦怠等典型症外,有很大機率會引發登革休克症候群,其症狀包括四肢冰冷、血壓下降、脈膊加快、甚至出現休克,還會出現皮下、腸胃道、子宮等處的出血問題,甚至出現血尿,若未及時就診致死率高達5成。

衛生局長曾春美呼籲縣內醫療院所的醫師,不要忽略登革熱的可能性,及早發現病例進行相關防治作業。衛生局長曾春美呼籲縣內醫療院所的醫師,不要忽略登革熱的可能性,及早發現病例進行相關防治作業。
曾春美呼籲縣內醫療院所的醫師,只要發現有肌肉痠痛、發燒等疑似病例,除了流感、covid-19外,不要忽略登革熱的可能性,要問問有沒有古坑旅遊史並進行快篩,特別是斗六、古坑地區的醫療院所,希望醫師們一起來幫忙,早日發現病例,進行相關防治作業。

 今日全縣滅蚊大作戰出席者包括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主任李翠鳳、環保局長張喬維、衛生局長曾春美、民政處長蕭德恕、新聞處長卓宜姿、古坑鄉長林慧如、臺西鄉長李文來、二崙鄉長鍾東榮、縣議員賴明源及古坑鄉多位村,縣議員黃勝也派員到場,呼籲全民落實巡倒清刷,共同防治登革熱。

戶雲林縣登革熱新增 2確診病例 張麗善呼籲鄉親主動清除內外積水容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戶雲林縣登革熱新增 2確診病例 張麗善呼籲鄉親主動清除內外積水容器

  • 雲林縣今(7/14)日新增2例確定病例,均居住在斗六市,為7/11通報之疑似個案,經醫院通報確診;目前經疾管署檢驗確診已累計27例,分別居住在古坑鄉(東和村5例,高林村1例、荷苞村12例、古坑村1例、水碓村2例)、斗六市(鎮南里1例、仁愛里1例、公正里1例及溪洲里2例)及臺西鄉(海口村1例)。衛生局所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住戶健康監視及診所發燒症狀就醫民眾的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近日部分地區有局部降雨,下雨過後容易產生積水容器,易形成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只要有0.5公分積水就會成為孳生病媒蚊孑孓大溫床,提醒民眾雨後應特別注意,儘快檢視家戶內外積水容器,例如桶、缸、甕、花盆及各式底盤、帆布凹陷處、廢棄輪胎等應即刻清除,持續使用的容器請倒置或加蓋,而古坑竹林常見筍農採收後的竹筍,留下的竹筒洞也會積水,雨後未及時倒除的積水最易形成病媒蚊孳生源,能形成孳生源,更提高登革熱傳播風險。

為迅速找出隱藏及早期個案,衛生局持續設置登革熱快篩站,且自7/13起至荷苞村實施逐戶訪視衛教,若發現疑似登革熱症狀的鄉親,立即抽血進行登革熱NS1快篩。曾春美局長表示,重複感染登革熱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除會出現頭痛、肌肉痛、發燒、噁心、嘔吐、全身倦怠等典型症外,有很大機率會引發登革休克症候群,其症狀包括四肢冰冷、血壓下降、脈膊加快、甚至出現休克,還會出現皮下、腸胃道、子宮等處的出血問題,甚至出現血尿。若未及時就診致死率高達5成。提醒民眾應及早防範,尤其要特別留心環境清潔、避免積水,以杜絕病媒蚊孳生。

登革熱主要由病媒蚊傳播。登革熱主要由病媒蚊傳播。

縣長張麗善提醒鄉親,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如果您為登革熱確診,請務必注意出現症狀後五天內盡量穿著長袖衣褲及睡覺時吊掛蚊帳,避免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將體內的登革病毒散播出去,感染到您最親近的家人或周遭的鄰居。另也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若發現疑似個案可配合使用登革熱 NS1 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立即通報,以利及早發現隱藏個案,避免疫情持續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