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 6/18 起, 71 家院所同步開打 6-11 歲第 2 劑莫德納疫苗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 6/18 起, 71 家院所同步開打 6-11 歲第 2 劑莫德納疫苗

  • 兒童及校園疫苗施打

6-11 歲兒童第 2 劑莫德納,如符合接種時間間隔,6/18 起,家長可帶兒童至本縣 COVID-19 疫苗合約醫療院所計71家施打,提醒家長須先填寫同意書,也可於各合約院所現場索 取,並持健保卡、疫苗接種紀錄卡(黃卡)前往接種,相關疫苗接種服務可至本縣衛生局網站新冠肺炎專區-疫苗地圖查詢,網址:https://ylshb.yunlin.gov.tw/cp.aspx?n=14224。

6/18起  71家院所6-11歲第二劑疫苗開打6/18起 71家院所6-11歲第二劑疫苗開打

兒童疫苗 2 劑間隔從 12 週縮短為 4 週以上,根據中央諮詢專家指出,目前因無兒童混打 疫苗的安全性報告,除非第 1 劑接種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等特殊情形,建議應以同廠牌疫 苗完成 2 劑接種,還有家長擔心兒童接種後可能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出現的機率遠低於 預期,呼籲家長盡快讓兒童完整接種,早打早保護。

 

兒童接種後局部疼痛、疲倦、頭痛、發燒,為常見的副作用:可多喝水、休息並視需要 就醫。如有發燒、感冒、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者,則不建議接種。再次呼籲,施 打疫苗可降低兒童染疫併發 MIS-C 的發生率,縮短長新冠症狀時間,不論是大人或小孩, 符合接種資格者,有疫苗就打。

 

統計 5/2 至 6/17,本縣 6-11 歲兒童莫德納疫苗累計已完成 10,905 人接種(醫療院所接種 7,235 人、校園接種 3,670 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統計 5/25 至 6/17,本縣 5-11 歲 BNT 兒童疫苗累計已完成 19,711 人接種(醫療院所接 種 7,276 人、校園接種 12,435 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兒童(莫德納與 BNT)COVID-19 疫苗總計接種 30,616 人。

 

另本縣國高中學生校園集中接種 BNT 疫苗追加劑時程,配合追加劑(第 3 劑)與第 2 劑須 間隔至少 5 個月,目前縣府教育處陸續安排各校接種中,將於 6 月 30 日前完成,各校安排 日程可洽學校,並公告於本縣教育網防疫專區。

 

雲縣疫情說明

雲縣今日新增 1491 例本土個案中,有 682 位男性與 809 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 1-99 歲,無症狀 1238 人,輕症 253 人(以咳嗽、喉嚨痛、發燒為主要症狀)。今日新增 8 例死亡確診個案,分別為 3 名男性及 5 名女性,年齡介於 50 至 90 多歲間,有糖尿病、高 血壓、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失智等慢性病史,其中 2 位已完整接種 COVID-19 疫苗,1 位已接種 2 劑疫苗,1 位已接種 1 劑疫苗,其餘 4 位未曾接種疫苗,死亡日期介於 6/11 至 6/14(6/18 疾管署判定公告)。

111.6.18確診個案統計111.6.18確診個案統計

本縣 111 年 1 月 1 日統計至今(6/18),本土累計確診數共 49,908 例,其中累計 94 例死 亡。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 30-39 歲共 8,110 人,佔比約為 16.5 %;次多的年齡區間為 40-49 歲共 7,720 人,佔比約為 15.8%;另 65 歲以上長者共 6,603 人,占比約為 13.5%;0-12 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 6-12 歲共 4,088 人, 約佔 8.3%;學齡前 3-6 歲共 1,760 人,約佔 3.6%;小於 3 歲共 1,384 人,約佔 2.8%。截 至 6/18,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 1,260 人,輕症居家照護在管中有 7,517 人,醫 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 220,888 人次,健康益友 APP 遠距看診註冊有 9,533 人,運用健康 益友 APP 視訊診療人數共有 151 人。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持續提供居家照 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自 4 月 25 日至 6 月 17 日,共計已服務 1,446 件。

這招有效!文蛤殼鋪設治濁水溪揚塵 雲縣府獲空品考核特優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這招有效!文蛤殼鋪設治濁水溪揚塵 雲縣府獲空品考核特優

  • 雲林縣環保局近年以文蛤殼鋪設工法治理濁水溪,減少700公頃裸露地,不僅事件日降低,也創造生態復育,獲中央環保署肯定,榮獲110年度環保署空氣品質維護改善考核特優。

環保局指出,濁水溪揚塵困擾沿岸居民多年,雲林縣政府與水利署第四河川局、中區水資源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水土保持局及彰化縣政府,攜手合作共同整治,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文蛤殼鋪設。
環保局表示,利用文蛤殼整治後,迄今已發現有200多種鳥類;在地民間團體「麥仔簝文化協會」更在濁水溪文蛤殼路上發現「小環頸鴴」候鳥棲息地,以往小環頸鴴的繁衍紀錄在台灣相當難見,珍貴生態再現也證明整治成效。

環保局強調,文蛤殼均經過輾壓及曬乾後進行鋪設,相關過程非常嚴謹,完全依照專家學者的建議,也與地方鄉親經過討論,日前「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女士在媒體投書指稱「濁水溪棄置文蛤恐成濁水溪危機」,相關內容錯誤不實,環保局也要予以鄭重駁斥。

環保局澄清,濁水溪揚塵問題有所改善,提供文蛤殼去化管道;鋪設地點與水利署第四河川局、當地民代討論後篩選施工便道、裸露灘地鋪設,非農民種植區域。

 環保局說,專家學者認為文蛤殼具有固碳功能,未來具潛力邁向碳中和,朝向淨零排放目標。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