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大埤鄉農會「寺上好米」獲國際ITQI風味絕佳獎肯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大埤鄉農會「寺上好米」獲國際ITQI風味絕佳獎肯定  

大埤鄉農會「寺上好米」米食饗宴、農民節表彰大會暨農特產品展售會今日(25)日上午登場,縣長張麗善、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司長陳俊言、台南農改場場長羅正宗及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等特前來見證並行銷榮獲國際ITQI「風味絕佳獎」二星、「雲林良品」認證的大埤鄉產優質米食,請全國民眾多多選購「寺上好米」優質農特產品。

縣長張麗善表示,大埤鄉是全國稻米種植面積最多鄉鎮,每年一、二期稻作種植面積超過5200公頃,以種植台南11號為主要品種,農民種植技術卓越,加上地理環境優越,稻作品質優良,風味絕佳,除獲雲林良品認證,更拿下國際ITQI「風味絕佳獎」,品質風味獲國際肯定,是農民辛苦成果,也是農民的驕傲,給予大大的肯定與賀喜。

 張縣長指出,今日在大埤鄉酸菜文化館舉辦「寺上好米」米食饗宴暨農特產品展售會,除了將優質米食介紹給大家,也結合全縣各鄉鎮市農會共襄盛舉,將一鄉鎮一特色一特產設攤展售,一起行銷雲林良品,請民眾多多選購「寺上好米」及雲林優質農特產品。

大埤鄉農會總幹事吳昌遠表示,大埤鄉農會推出「寺上好米」品牌源自稻穀乾燥中心附近有一間將爺廟,取其「世上好米」諧音而名之,「寺上好米」堅持友善土地環境的耕作方式,孕育出金黃飽滿的優質稻穗。今日2024大埤鄉農會「寺上好米」米食饗宴、農民節表彰大會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除了頒獎致謝農友、歡慶雙料獲獎之外,並提供多項試吃等活動與大家分享這份喜悅。

今日上午「寺上好米」米食饗宴活動,縣長張麗善、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司長陳俊言、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大埤鄉長林森寶、大埤鄉代會主席陳秋慶、大埤農會理事長謝嘉玄、常務監事陳延錫、總幹事吳昌遠、縣府新聞處副處長黃俊彥、農業處科長蔡蘭芬、高建平、台南農改場場長羅正宗、農糧署中區分署雲林辦事處主任黃冠富、土庫鎮農會總幹事黃萬聰、元長鄉農會總幹事李佩怡、口湖鄉農會總幹事呂惠玲、水林鄉農會總幹事黃綉蘋、林內鄉農會總幹事黃國洲及多位大埤鄉民代表、村長及諸多鄉親到場共襄盛舉,分享「寺上好米」獲國際ITQI「風味絕佳獎」肯定的喜悅。

    雲林縣歷史建築虎尾出張所宿舍將變身青創文化空間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歷史建築虎尾出張所宿舍將變身青創文化空間 雲林縣長張麗善:串起當代人文記憶傳承在地文化

    雲林縣定歷史建築「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修復工程將於7月底完工。縣長張麗善25日參觀工地展,體驗歷史建築修復歷程,與虎尾歷史紋理;張麗善縣長表示,宿舍將做為青創文化空間,傳承地方人文歷史,創造新生命故事。

    「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位於虎尾登記所(現雲林記憶COOL)後方,110年8月登錄雲林縣歷史建築,隔年獲地方創生計畫展開修復活化工程,預定今年7月底完工。縣府今天辦理工地展,讓民眾一見日式建築內部木構造,與歷史建築修復歷程脈絡。
    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虎尾鎮長林嘉弘、議員林文彬上午參加工地展,前來雲林進行實驗教育校際交流的基隆市立南榮國中學生躬逢盛會,一同參觀工地。

     縣長張麗善表示,歷史建築修復不僅要讓建物活化,還要能賦與新的風貌與活力,需要專業與用心;縣府積極透過文資審議,將縣內具有時代意義的建築物登錄歷史建物,向中央爭取經費修復活化,不僅讓建築物能繼續傳遞地方故事與人文特色,同時跟進時代給予新的生命。

     張麗善縣長指出,工地展讓大家了解歷史建築修復歷程,同時看見早期建築工藝與設計時智慧匠心,用貼近生活的方式,了解地方的故事;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未來將做為青創文化空間。

    虎尾鎮長林嘉弘表示,虎尾多元發展是鎮公所努力的目標,感謝縣府活化這棟歷史建築,未來配合前往雲林記憶 COOL,打造文化場域,不僅能讓青年文創進駐,同時帶動虎尾城市觀光。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縣長張麗善對文化資產保存修復非常重視,歷史建築修復不僅只是修繕一棟房子,而是整個城市的歷史紋理的活化與再生,讓歷史建築的保存更具價值與意義。

     陳璧君處長指出,今天利用虎尾出張所宿舍修復完工前辦理工地展,讓在地民眾、文化保存工作者,及對於建築、美學設計有興趣的朋友參觀,了解歷史建築本身的格局與建築技術,及一些特別厚工的細節,看到在地歷史沿革紋理,這也首開文化資產保存的先例。

    虎尾出張所於1921年4月1日成立,初期利用大日本製糖會社所有的「請願巡查派出所」進行增建充當臨時廳舍,1930年4月26日舉行新廳舍落成式及移廳式,對照虎尾出張所組織編制來判斷,本棟落成後應作為所長宿舍,極富代表意義。本棟建物最後一任住戶為虎尾地政事務所主任許東煙先生,1951年遷入本宿舍,直至1990年代其後代搬離本宿舍後,再無住戶遷入使用,閒置至今,修復後將做為青創文化空間,串聯起當代人文記憶延續文化傳承。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