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雲林縣國家海洋日活動~與海箏風、雲林先鋒~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10年雲林縣國家海洋日活動~與海箏風、雲林先鋒~

  • 我國於108年11月20日公布「海洋基本法」並明訂每年6月8日為國家海洋日,雲林縣原規劃於6月份配合辦理國家海洋日活動,但受國內COVID-19疫情影響,延至今(8)日於三條崙海水浴場辦理「110年雲林縣國家海洋日活動--與海箏風、雲林先鋒」活動。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疫情漸緩,您我生活回到正常,但海洋的威脅並未停止,雲林縣擁有55公里海岸線,沿岸生態豐富、養殖漁業興盛,為台灣西海岸漁獲最豐饒的海域之一,豐富多元的漁獲,更連帶帶動縣內漁業觀光,本縣豐沛之海洋資源為全國共同財產,更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珍貴的海洋環境及資源。

謝副縣長更表示,雲林縣政府為避免廢漁網及廢棄物等污染源進入大海,近年來針對廢棄漁網及海洋廢棄物等強化管制,著手規劃海廢暫置區、刺網漁具實名制及廢文蛤再利用推動…等,以期降低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今日活動特別利用養蚵產生之廢竹木來製作環保風箏,邀請民眾共同施放,藉此喚起縣民對海洋環境議題的重視,希望未來能透過自身行動,由源頭進行減量,共同攜手為雲林縣的環境努力。

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表示,希望藉由此次活動帶動更大的力量,喚起環境保育意識,從而改變民眾生活行為,維護海洋的自然面貌,也希望參與活動的鄉親朋友們,一同加入「不塑之客」的行列,從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開始,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解決水患 雲林縣政府爭取1億3789萬元改善口湖養殖區排水及道路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解決水患 雲林縣政府爭取1億3789萬元改善口湖養殖區排水及道路


雲林縣政府為解決沿海地區汛期易積淹水情形,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申請「110年養殖漁業振興計畫」,獲補助33件改善工程經費共計1億3,789萬元,縣長張麗善今(8)日至口湖鄉水井村召開說明會並實地會勘,向鄉親說明計畫內容並聽取地方意見,作為後續規劃設計參考。

縣長張麗善表示,口湖鄉共有8個養殖漁業區,今年縣府共爭取到1億3,789萬元,其中13件是工程核定案,20件是規劃設計案,今天特別到水井村向鄉親報告,讓鄉親明瞭哪幾條道路即將動工改善,同時聽取鄉親的寶貴意見,作為排水、道路等規劃設計參考,及擬定向中央爭取計畫的方向。

水利處長許宏博指出,今年漁業署補助縣府的養殖區道路及排水改善工程共有33件,其中20件是規劃設計案補助經費共1億902萬元,13件是工程核定案補助經費為2,886萬元,這33個案件縣府必須配合相對編列申請補助額度4成的配合款,目前相關程序都在進行中,預計明年會陸續施工完成。

 今日說明會,吸引不少養殖業者及附近居民參加,除縣議員蔡孟真、水井村長李豐善、雲林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曾鴻胤等人出席外,縣議員黃文祥、黃美蘭也派代表前往關心。一行人隨後轉往路面龜裂嚴重的口湖水井養殖區蔦松大排旁道路會勘。

許宏博表示,水井養殖漁業生產區北側以蔦松大排為界,南臨北港溪畔,東邊與西濱快速公路及台17線道路為界,總面積約128公頃,當地主要積淹水原因為地勢低窪、既有道路過低、排水斷面不足、既有排水溝淤積、內水無法排出等,縣府近年來於水井養殖區持續推動工程措施改善,109年度斥資744萬元辦理「口湖鄉水井養殖區蔦松大排五中排1小排排水改善工程」。

 今年則有3項改善工程,其中 「口湖鄉水井養殖區四中排旁道路改善工程」經費313萬元、「口湖鄉水井養殖區蔦松大排南岸道路改善工程」經費215萬元,另核定經費630萬的「口湖鄉水井養殖區蔦松大排六中排及五中排1小排排水溝及道路改善工程」為規劃設計案,期盼工程陸續完工後,能緩解地方水患威脅,確保縣民生命財產安全。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