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熱鬧動工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熱鬧動工  縣長張麗善:漁民學習新知、洽公服務再升級

雲林區漁會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6日動土,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除原有區漁會服務功能,同時提供家政班、四健會活動場域,讓漁民、居民有更舒適學習新知、洽公、活動空間,照顧漁民再升級。

雲林區漁會麥寮辦事處營運已36年,建築老舊漏水嚴重,且空間狹窄不符服務需求,加上位於地勢相對低窪之處常常淹水,造成漁民、居民洽公不便,理事長王溪岸、總幹事林傳育、常務監事蔡文川及地方人士奔走爭取,促成覓地新建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

 張麗善表示,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總經費4400多萬元,漁業署補助1700萬元、縣府挹注1000萬元、台塑企業出資1000萬元,另漁會籌措700多萬元。她感謝中央、漁會、縣府與台塑企業協力,提升漁民與當地居民福祉。

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將大幅提升服務品質,更便民。(模擬圖)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將大幅提升服務品質,更便民。(模擬圖)
張麗善說,雲林區漁會非常照顧漁民,不管在維護漁民權益,或促進漁民學習新的漁業知識,都不遺餘力,活動中心完成後,無論在洽公或是舉辦活動、研習都有更好的環境場域。

 雲林區漁會總幹事林傳育指出,麥寮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位於麥寮辦事處東邊500公尺處,為三層樓建築,一樓做為漁民辦理相關業務、洽公使用,提升服務品質,二、三樓規劃做為漁會四健、產銷班與家政班研習、訓練推廣教育及會議場所,提高生產技術,改善漁村婦女生活品質,增加社區漁民休閒活動空間,預計一年半完工。

林傳育表示,新建多功能漁民活動中心後,可提供社區漁(居)民集會及休閒活動多方面的使用,提高場所服務品質與效能。另樓上教室規畫可外借給社區居民做為集會、休閒及開會場所,同時研擬籌設社區居民運動中心,守護社區居民健康。

今天動土典禮熱鬧喜氣,縣長張麗善、立委林文瑞、漁會理事長王溪岸、總幹事林傳育、常務監事蔡文川、縣議員林深、許留賓、蘇國瓏、蘇俊豪、吳蕙蘭、漁業署簡任技正林宗善、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台塑企業總管理處安衛環中心副總黃溢銓、台西鄉長李文來等地方人士出席。

雲林第一屆北港媽祖66小時短片大賽 6/15前報名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第一屆北港媽祖66小時短片大賽 6/15前報名囉!

2023雲林媽祖文化節系列活動,雲林縣政府與北港朝天宮主辦的「北港媽祖66小時短片大賽」將於7月6日至9日熱血展開。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與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於今(6)日上午假北港大復戲院召開記者會,邀請喜歡攝影創作的朋友6月15日前相招來報名。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表示,北港朝天宮是超過300年歷史的國定古蹟,融合宗教、文化與藝術的淬練,蘊藏各種傳奇故事,是雲林舉足輕重的文化資產。「北港媽祖66小時短片大賽」以66小時「限時創作」、「限地雲林」、「現地展映」模式,廣邀影像創作者,預計將會有50組超過200人齊聚北港朝天宮,發揮創意與創作。

 蔡咏鍀指出,活動名稱會用66小時是有特別意義的,媽祖有祖媽至六媽之分,取其6,再來66是吉祥數字,六六大順,所以希望用「媽祖66」能讓短片大賽成為一場具有祈福意義的活動。不過要在66小時之內,從拍攝剪輯到交片,而且製作過程都必須在雲林縣內完成,非常考驗參賽者的即時創作力,可說是一場緊張刺激又充滿挑戰的比賽活動。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 雲林縣觀光人次繼109年首破千萬人次紀錄後、110年觀光人次躍升非六都第一名後,今年度僅1-4月份觀光人次就已突破千萬人次,證明雲林縣不再僅僅是農業大縣,更蛻變為觀光大縣,也成功的邁向將北港朝天宮的香客變遊客,遊客變常客的目標。今年2023雲林媽祖文化節,朝天宮首次舉辦「北港媽祖66小時短片大賽」活動,是台灣第一個結合媽祖文化與地方創生的限時限地短片比賽,活動廣邀國內外愛拍片的熱血青年們,探索北港歷史及宗教信仰的文化底蘊,發掘故事,拍攝創意短片,也期望藉由影片的渲染及社群的推播,傳承媽祖信仰及推廣雲林觀光旅遊產業。

北港朝天宮除了提供首獎高達10萬元外,還提供每個參賽團隊補助金3000元、66小禮包以及住宿補助等。歡迎攝影高手把握機會到活動官方網站(https://www.matsu66.com/)報名,2023年6月15日截止。

 今日記者會出席嘉賓有: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北港鎮長蕭美文、北港代表會主席黃美蘭、民政處副處長陳良駿、新聞處副處長黃俊彥及多位里長出席。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