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度雲林縣地方型SBIR結果公布21家業者脫穎而出!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10年度雲林縣地方型SBIR結果公布21家業者脫穎而出!

  • 雲林縣政府辦理110年度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甄選結果公布,38家申請業者中,21家脫穎而出,錄取率近6成。

 雲林縣地方型SBIR計畫,自本(110)年3月3日開始受理申請,截至110年5月3日止共計38家廠商提案,經本府辦理各類別計畫甄選,結果今日揭曉;「農業農產品加工類」19件錄取10件、「文創類」11件錄取7件、「精密機械類」3件錄取1件,以及「紡織類」5件錄取3件,總計錄取21案,錄取率約6成,核定補助總額達新台幣957萬元。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地方型SBIR計畫,今(110)年度邁入第14個年頭,因本計畫持續不斷推廣精進,輔導成績有目共睹,今年度更獲得經濟部加碼補助1成經費,成功帶動產業界創新研發的風氣。雲林縣政府在財政拮据的情形下,仍堅持協助縣內產業轉型的決心,持續編列補助經費,成為雲林中小企業在研發創新上堅強的後盾;另一方面,縣府也不斷改善縣內的投資環境,開發新的產業專區,將企業和人才留在雲林。

 建設處長李俊興表示,縣府辦理地方型SBIR,持續輔導在地中小企業進行創新研發工作。每年度廠商均提出許多具創意及新穎的優質研發計畫,但囿於縣府財政,無法滿足所有廠商的需求,希望未獲錄取業者能再接再厲,明年度再來申請,雲林縣地方型SBIR每年都會辦理,且個別廠商都有2次的錄取機會;此外,業者也可以嘗試其他政府資源,如SBIR、CITD、SBTR及SIIR等中央部會計畫,協助完成研究開發的目標。

 今年因疫情影響,受室內會議人數限制,縣府採計畫書書面及影音簡報進行審查,後續各階段會議也將採線上方式辦理,提供業者更便利的諮詢管道。縣府也將持續改善計畫行政流程,強化計畫執行效能,透過陪伴輔導,讓每一家錄取業者強化並提升計畫撰寫能力及計畫執行能力,為申請中央型計畫厚植實力。雲林縣政府每年均辦理地方型SBIR補助計畫,歡迎有創新研發的中小企業加入雲林地方型SBIR的行列。

計畫聯絡窗口:雲林縣政府建設處工商發展科/電話:5522223。

雲林縣政府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 讓就業更EASY!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 讓就業更EASY!

  • 為促進身心障礙者社會參與,提升就業技能及順利就業,目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屬之各地就業服務據點,及縣市政府均由專人提供身障朋友就業諮詢及求職推介服務。這幾年政府為提升就業服務效能,已建立各地就業服務中心與縣市政府之間的合作管道及專業分流機制, 對於具有就業意願而就業能力尚不足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需長期就業支持或是需要多重資源介入之身障求職者,會透過縣市政府職業重建服務窗口進行需求評估,並視其需求連結相關的服務資源,以協助身心障礙朋友適性安置並穩定就業。

 縣長張麗善表示,考量每位身心障礙者的獨特性,障礙別都不盡相同,縣府提供了客製化的職業重建服務,以「單一窗口」、「固定專人」、「一案到底」的一條龍服務理念,由專責人員提供連續性、周延性的專業服務,希冀藉由設置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窗口,整合各種服務管道,並適時導入各項就業促進工具,讓想求職的身心障礙朋友都能獲得多元性的資源協助及專業支持輔導,歡迎有需要的身心障礙朋友多加運用職業重建服務資源,接受政府的專業服務順利就業。 

 本年度雲林縣府特別針對求職中的身心障礙者安排就業前準備團體、職涯諮商、個別化服務訓練等加強就業準備,面對工作中的身心障礙者亦有強化就業職涯諮商以及強化穩定就業團體等輔導,藉由多元服務加強職場穩定以及生涯發展規劃。此外,針對未有一般職場工作經驗、目前工作技能尚難以進入競爭性職場工作的身障朋友們,縣府也提供庇護見習服務,安排至轄內庇護工場實習6個月,見習期間可以增進工作認知與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並由就服員訓練工作技能、協助適應職場環境,讓身障夥伴可以有適性的就業場域。

 勞青處長張世忠亦提醒,縣府提供身心障礙者許多就業資源,除了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外,縣府亦辦理身障職業訓練專班及機車考證訓練課程,針對想創業的身障朋友們安排創業輔導、貸款利息補貼、創業租金及設備補助等;針對年滿18歲以上,未考取機車駕照之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於每年5-10月間辦理2梯次機車考證筆試訓練課程,協助身障朋友瞭解交通法規,可以順利考取機車駕照,期冀每位身心障礙朋友都能發揮本身潛能與潛質,適才適所。身心障礙朋友們若有就業方面的疑問,可洽詢勞青處職業重建窗口,洽詢電話:05-5522810。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