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著力推動社區福利化 20公所齊聚共學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著力推動社區福利化 20公所齊聚共學

  • 雲林縣政府於29日運用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於林內鄉公所辦理雲林縣111年度社區培力與輔導計畫公所人員培力課程暨社區發展業務聯繫會議,以「推動社區福利工作中的公所的角色」為本次課程方向,提升公所業務承辦人員專業相關知能,體察正向經驗以推動本縣社區發展工作,也特別感謝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專戶管理委員會持續支持社區培力與輔導計畫,協助雲林縣社區工作能持續成長發展。

張麗善縣長表示,「福利社區化」是社會福利工作的推動上重要的策略之一,社區成為公部門政策及方案推展的重要角色,因此地方政府需運用策略來培力社區,展現社區的活力與能量,並建立公部門與社區的夥伴關係,為社區工作的推展而努力。公所介於縣府與社區之間,透過公所扮演諮詢者、輔導者、資源提供者、培力者、紛爭調解者、鼓勵者之多重角色,因此特邀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老人服務事業科李易駿副校長來為各鄉鎮市公所人員講解推動社區福利工作中的公所的角色重要性,透過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能指導,希冀縣府、公所、社區三者協力建立夥伴關係等策略,朝向社區永續的目標邁進。

 張麗善縣長表示,本縣至今共成立444個社區發展協會,在各鄉鎮市公所共同努力之下社區發展業務工作持續蓬勃發展,雲林縣政府近年來為推展社區發展工作,透過專業輔導團隊,辦理相關人員教育訓練、聯繫會報、標竿社區學習等各式活動,而各鄉鎮市公所係為推展社區發展工作中重要的角色,包括輔導社區會務、財務正常運作、及推動相關業務,同時也是社區的培訓者、輔導者及陪伴者,故本府希望能提供協力與支持。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自張麗善縣長上任以來,縣府更進一步協助及輔導公所及社區攜手爭取衛生福利部旗艦型計畫,於110年度成功為雲林縣爭取16年來的第一艘大旗艦,小旗艦家族計畫也年年持續推動中;而本縣麥寮鄉海豐社區發展協會於衛生福利部於109年辦理之「第六屆社區金點獎」中,在全國4200多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中脫穎而出,也為雲林縣帶來第一座金點獎,在強化推動各項高齡友善服務策略上,縣府也積極推動各項社會福利服務,尤其面臨全國老化指數排行第3的人口結構下,長照2.0、長青食堂、結合科技守護失智老人的穿戴設備等相關方案如火如荼進行,並首創全國開辦「失能老人親屬照顧津貼」;而在弱勢家庭方面,有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及弱勢家庭微型保險;身心障礙者方面有幸福專車、輔具銀行、復康巴士等;婦女、少年及兒少保護部分,加碼補助提高生育津貼且搭配現行祖孫托育以及幼兒托育及設立社區安全守護站等社會福利措施,關注多元性需求,並針對特定人口群辦理相關婦女福利、性別平等、新住民朋友等各式方案與服務,也加強提昇社區鄉親對家庭暴力、兒童保護及性侵害防治之認識,建立社區安全維護體系。期待未來雲林持續推動更多元的服務,有效促進社會包容及社會資源衡平使用,讓雲林社區不斷上場,縣民們愈來愈幸福。

雲林縣議會第19屆第8次定期會 張麗善縣長施政總報告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議會第19屆第8次定期會 張麗善縣長施政總報告

  • 雲林縣議會第19屆第8次定期大會今(30)日召開,縣長張麗善率領縣府一級主管向議會提出施政報告,針對上任至今三年半多以來,在施政執行情形進行擇要說明。張縣長首先感謝縣府團隊同仁,在這段期間也因為團隊的齊心努力,不但在許多全國性評比中獲得了殊榮,也造就許多全國首創及全國第一的佳績!同時也感謝議長、副議長及各位議員女士先生的策勵,讓各項縣政工作得以順利推展!

雲林縣議會第19屆第8次定期會 張縣長施政總報告雲林縣議會第19屆第8次定期會 張縣長施政總報告
施政報告一開始即向縣民展現2030雲林永續發展目標,張麗善表示,為打造雲林幸福、健康、永續的宜居城市,並與國際接軌,於110年12月23日發布首本自願檢視報告書(Voluntary Local Review,VLR),同時也一併出版非六都第一本英文版VLR,上傳至全球第一個為地方政府提供SDGs成果分享的網路平台(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IGES),讓國際看見雲林!對於2030雲林永續推動,縣府結合永續發展的願景,運用5生架構及12大施政方針,展現雲林對永續發展的決心,徹底翻轉民眾對雲林縣的刻板印象!

 在【全國首創】的政績方面:有禁止廚餘養豬、推出零廢棄資源化系統、廚餘機補助、設立長照科、國一女生免費施打9價HPV疫苗、推出雲林天倫D+卡、青銀共生基地、六大醫療院所聯合視訊會診、擴大補助中低收入戶鄉親喪葬費用每人5,000元、設立「溫馨家園」(北辰國小)以提供弱勢學童關懷照顧、設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

 在【全國第一】的政績方面:班班有冷氣、地方創生提案數與補助金額、長青食堂增加數與用餐率頻率、U4危橋改建效率、庇護性就業輔導率、銀髮健身俱樂部核定數、畜牧糞尿集中處理效率、沼液沼渣澆灌與沼氣發電及循環經濟作物成效、空氣品質不良改善率、導入GoShare移動共享服務。

 此外,在縣府各單位同仁們的努力與跨局處團隊合作,雲林蛻變發展,各項【全國性評比】取得了佳績:第三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勞動部第13及14屆金安獎、行政院工程會第20、21屆金質獎、109年與110年空氣品質維護(改善)評比特優、2021建築園冶獎(得獎數15件,創雲林歷史紀錄)、2021致敬城鄉魅力大賞9項大獎、2021與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2020與2022「北港燈會」獲國際繆思設計金獎、2022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110年度永續發展獎特優、TSAA永續行動獎6項榮耀、109年與110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等等,尚有諸多獎項無法一一列舉,在在顯示縣府同仁努力的成果。

 在其他政績方面:

一、產業上場,經濟起飛:推動古坑產業加值園區、斗南交流道附近產業特定區、褒忠產業園區、綠色智慧漁業產業園區、水產精品加值產業園區等六大產業園區與擴大斗六、麥寮、高鐵都市計畫,讓雲林加速前進。

 二、完善交通建設:中斷20年的縣道149甲恢復通車、芒果大道等重要道路拓寬改善工程、高鐵聯外道路全數建置完成、虎尾周邊道路改善計畫、北港朝天宮周邊街道系統改善串接計畫、斗南東外環與台一丁交叉路口改善工程、4年23億整頓農水路。

 三、觀光蟬聯六都外第一:遊客人數連2年超越台南,觀光人次109年破千萬、110年破800萬、爭取成立雲東國家風景區、爭取到觀光局2.2億元經費打造雲西文化觀光廊帶、打造雲林第一座森林療育基地。

 

四、落實青年政策:縣府新設青年事務發展科、設置雲林創意設計中心YCDC、中區青聚點、雲林首座青創基地-斗南7-8號倉庫、成立青年創業補助金新台幣1億元、成立本府第1屆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

 五、教育上場,成就孩子:爭取到114年辦理「全國運動會」、打造首座智慧教育中心、已設立5所科技教育及自造中心、本縣共46校操場及全面化體健與遊具改善、學校設置夜間照明、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

 六、完善社福體系:全縣六大分局區的社福中心已完成布建、持續設立公共托育家園、公設民營托嬰中心、長青食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打造性別友善城市。

 七、安心上場,守護鄉親:推廣住宅火災警報器,安裝率從三年前17%成長到97.1%。

 張麗善最後表示,這三年多來努力把握每一天,全心全意只為了讓雲林變得更好,深知人民的交付是多麼得來不易,所以用心做、拚命做,不區分黨派只為了能夠讓雲林變得更好。在未來將會繼續抱持著感恩的心情,為人民拚好日子,讓雲林加速前進,脫胎換骨!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