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雲林長者更完善多元照顧服務 縣長張麗善率縣府團隊參訪合勤健康共生宅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建構雲林長者更完善多元照顧服務 縣長張麗善率縣府團隊參訪合勤健康共生宅


為提供雲林縣長者更完善、多元的照顧與服務,雲林縣長張麗善今(3)日率領縣府各局處首長參訪合勤健康共生宅(烏日館),期望透過對這項全齡、多功能複合式及「內外共生」新模式的認識,讓縣府在研擬建構高齡友善環境時,能獲得更多的啟發,提供雲林鄉親更全面性的服務。
張縣長率縣府團隊參訪合勤健康共生宅,盼建構雲林長者更完善多元照顧服務。 張縣長率縣府團隊參訪合勤健康共生宅,盼建構雲林長者更完善多元照顧服務。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是全國老化第三高縣市,並有逐年持續增加趨勢,縣府面對雲林縣人口老化的問題,更加重視各項長者照顧與服務措施,除了積極推動長照2.0服務,並希望可提供更全面、多元的照顧服務,讓長輩享受有尊嚴與品質的生活,達到在地老化、在地安養目標。
張麗善表示,透過今天的參訪活動,讓縣府團隊對於健康共生宅這項創新、全面性的服務型態有更深入的認識,李董事長把他長年在建築領域的經驗,發揮在健康共生宅的規劃設計上,全棟都採無障礙設計,並將營養、復能、健康促進導入居住、餐飲、活動等全面生活設計,讓長輩可以在共生宅內暢行無阻,無論是護理之家或養老院,如果可以將這些建築概念融入,相信可提供長輩更完善的照顧。
今日參訪活動,由合勤健康事業董事長李柏憲親自導覽並簡報。李柏憲表示,國內高齡人口越來越多,對於家屬因為工作,無法長期陪伴長輩,合勤希望創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營造社區相容與合作的共生圈,採用共生宅型態,讓它不只是純粹長照養老住宿空間,可以跟社區做連結,讓長輩不會抗拒,家屬也能更放心。 
李柏憲說,合勤健康共生宅借鑒歐日樂齡族共生概念,建構「內外共生」新模式,滿足銀髮熟齡族「康、養、旅、居」的樂齡生活需求,透過「共學、共遊、共食、共創、共好」多機能的生活服務,形成一個美好的「內部共生圈」關係,讓銀髮熟齡族跟新、老朋友輕鬆的建立密切的夥伴關係,身心自然健康,共生宅與在地社區活動緊密連結,讓長者的生活圈可以擴展到當地的社區,甚至是連結到外地,為長者建構更靈活、彈性、多元的外部共生圈。
張縣長表示,雲林縣政府非常重視長者的照顧,一直在思考如何透過資源整合,為長輩們提供更好的照顧服務,李董事長也是雲林子弟,對共生宅領域很精通,未來將邀請他回雲林協助縣府幫長輩建構更好的環境,讓長者前輩生活得更有尊嚴。
李柏憲表示,感謝張縣長給予勉勵及建議,從張縣長率領局處首長參訪共生宅,希望能超前部署、做好相關準備,可看出張縣長對高齡人口的重視,未來不管任何一個縣市首長,都必須要有共生的觀念,才有辦法在下各階段面臨高齡海嘯的挑戰。

109年革命先烈陣亡將士、殉難同胞秋祭典禮暨海軍陸戰隊陸戰九九旅故下士蔡博宇烈士入祀典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09年革命先烈陣亡將士、殉難同胞秋祭典禮暨海軍陸戰隊陸戰九九旅故下士蔡博宇烈士入祀典禮

  • 九三軍人節,雲林縣政府今(3)日於雲林縣忠烈祠舉行109年革命先烈陣亡將士暨殉難同胞秋祭典禮暨海軍陸戰隊陸戰九九旅故下士蔡博宇烈士入祀典禮,由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擔任主祭官,率領雲林縣各界機關團體代表一同向烈士行上香、獻花及恭讀秋祭國殤祭文,全體人員向烈士及黃陵牌位行三鞠躬禮,祭典莊嚴肅穆;謝副縣長並於祭典完竣後逐一向遺族代表致意及發放烈士遺族慰問金,對於海軍陸戰隊陸戰九九旅故下士蔡博宇於今年7月3日執行年度漢光演習聯合作戰演練任務,在海象驟變、波濤洶湧的惡劣環境中仍堅守崗位以致忠勇殉難事蹟,表示欽佩,並藉此提醒時下年輕人要學習他們愛國情操,成為禮義兼備有守有為的好國民。
雲林縣政府今(3)日於雲林縣忠烈祠舉行109年革命先烈陣亡將士暨殉難同胞秋祭典禮暨海軍陸戰隊陸戰九九旅故下士蔡博宇烈士入祀典禮雲林縣政府今(3)日於雲林縣忠烈祠舉行109年革命先烈陣亡將士暨殉難同胞秋祭典禮暨海軍陸戰隊陸戰九九旅故下士蔡博宇烈士入祀典禮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每年軍人節在此舉行秋祭典禮,除了告慰這些為國家犧牲奉獻的忠烈英靈,及烈士們的英勇事蹟,也為現代青年樹立了典範,藉此讓後世子孫知道因先賢先烈的犧牲,才能帶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具有教育的正面意義。
雲林縣於清光緒14年建昭忠祠,奉祀衛國守土之烈士,臺灣光復後將雲林縣衛生局現址改設為忠烈祠,民國52年遷建於斗六市湖山岩,民國70年12月縣府深感忠烈祠簡陋不堪,難安忠魂,乃規劃改建,歷時2年,莊嚴肅穆之忠烈祠足告落成,宮殿雄偉,林園壯麗,鍾靈毓秀,日月長昭,奉慰先烈英靈,弘揚忠肝義膽之民族大義。
雲林縣忠烈祠現供奉四一位陸、海、空三軍、警察、消防及村長等烈士,在金門、馬祖砲戰、烏坵、南澳海戰及海軍艦隊作戰、海南島陣前起義義士、風災、槍戰及消防等,為保家衛國因公捐軀的英靈,雲林縣政府每年春、秋兩季舉辦國殤祭典,為眾烈士們成仁取義及無私奉獻生命的精神,致上最崇高敬意。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