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自籌經費修繕台西、東勢8產業道路 張麗善: 保障鄉親生活機能與安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自籌經費修繕台西、東勢8產業道路 張麗善:加速基礎建設 保障鄉親生活機能與安全

雲林縣政府改善台西、東勢兩鄉產業道路與排水工程,籌措近1500萬元,修繕包括台西鄉雲3-2線以南產業道路等5件道路及排水修繕案,與東勢鄉雲7線以西等3件產業道路改善工程;縣長張麗善15日親自向鄉親說明修繕工程,表示縣府財政紀律已正常化,將加速完善基礎建設,提升鄉親生活機能與品質,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今天上午縣長張麗善、縣府工務處長汪令堯、行政處長陳志揚、議員吳蕙蘭、台西鄉長李文來、林文瑞秘書連恒威及在地村長、代表陪同下,實勘8件道路工程案,向鄉親說明施工計畫;會勘期間有鄉親現場陳情,她也立即交辦相關單位處理。

張麗善指出,雲林縣雖然財政相對其他縣市困窘,但最起碼要讓鄉親生活品質、生活機能與安全都能獲得保障,基礎建設一定要做好,這幾年在縣府團隊努力下,財政紀律已正常化了,縣府會加緊各鄉鎮市基礎建設,讓各項建設都貼近符合居民需求,縮短城鄉落差。

張麗善表示,今天針對台西鄉5件道路、排水改善與東勢鄉3件道路工程,台西鄉道路改善總長度約2000公尺、溝渠約110公尺;東勢鄉則改善1180公尺道路,這些方案都是議員吳蕙蘭與鄉親陳情,經費全由縣府自籌,幫助農民、漁民、養殖業者來改善道路及排水,提供安全、便利、舒服的運輸與生活交通建設。

工務處表示,8案道路、排水溝渠修繕案,台西鄉有5案,分別是雲3-2線以南產業道路改善工程、有應公廟以北產業道路改善工程、雲3線以西產業道路改善工程、有才寮大排以北產業道路改善工程、萬厝段740地號溝渠新建工程。

東勢鄉有3案,包括雲7線以西產業道路改善工程、東勢鄉龍潭段654地號道路改善工程、東勢鄉龍潭村忠孝路以北產業道路改善工程。

提升青年幸福感!雲縣府再獲得教育部補助600萬發展中區青聚點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提升青年幸福感!雲縣府再獲得教育部補助600萬發展中區青聚點

  • 為促進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並培養青年多元發展,雲林縣政府爭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計畫-打造區域性青聚點」計畫,將斗六市舊警察宿舍進行整理,作為青年地方發展的培育基地,期間以「發展生活品質」為主軸推動大師講座、走讀中部以及地方發展諮詢門診等,執行成效卓越顯著,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再次肯定,核定補助新臺幣600萬元持續推動「中區青聚點」,提升青年整體幸福。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非常感謝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對雲林縣府執行中區區域性青聚點的肯定。青年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要吸引青年返鄉、留鄉更甚是遷移定居至異鄉需要為青年們創造屬於他們的在地優勢,當青年認同地方且在這地方有個共盪共聚未來的場域和夥伴時,才能解決人才外流的根本問題。對此縣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相關經費及資源來挹注,以強化在地青年多元發展,並增加青年接觸地方事務的機會。而中區青聚點坐落於本縣斗六舊城區內鄰近行啟記念館、雲林溪、斗六太平老街等景點旁,希冀能與周遭特殊的人文地景產資源樣態相互串聯形成聚落,共存共融共好的發展。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張世忠處長指出,縣府爭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計畫-打造區域性青聚點」,第一期(110-111年)執行成果豐碩,共計辦理62場次人才培力活動2,173人次參與,捲動、串聯起中區125個地方創生組織且讓中央部會與中部青年對話,瞭解地方青年的想法和需求等。今年再獲青年發展署第二期600萬元經費來延續計畫,將於112至113年度持續營運「中區青聚點」推動相關服務及課程,中區青聚點將持續以發展「生活品質產業」為願景,引導在地青年強化經驗交流及公共議題對話,鼓勵更多青年接觸地方事務與投入地方創生行動。未來縣府也將持續深化各項青年服務,包括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青年職涯探索、大專青年學生公部門暑期工讀計畫等,來強化本縣在地優勢,進而吸引青年至雲林投入地方事務發展。

 勞青處補充,中區青聚點每周三至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6點對外開放,免費提供會議室、討論室等空間借用,亦將辦理課程、諮詢門診等服務,歡迎青年們來使用場域及參與各項活動,更多資訊可關注中區青聚點Facebook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CentralRegionalYouthHub),亦可撥打服務專線(05)532-6870洽詢。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