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登革熱傳播 環保局加強環境清消呼籲民眾落實「巡、倒、清、刷」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防治登革熱傳播 環保局加強環境清消 呼籲民眾落實「巡、倒、清、刷」

  • 雲林縣古坑鄉截至4日共累積7例本土確診病例,環保局第一時間接獲通報成立登革熱防治應變小組,遂即動員該地區清潔隊及依環保局環境消毒作業開口契約,針對衛生局提供確診個案住家及足跡處,進行全面性的環境孳清作業;統計今(112)年6月30日至7月3日,共4天,動員積水容器清消、施藥紀錄、噴霧機施作人員達55人次;並使用4輛次霧砲消毒車、熱煙霧機6台及噴霧機2台執行公共區域及戶外化學防治工作,全面加強環境孳清作業,避免登革熱感染範圍擴大。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本縣自5月起進入梅雨季節,偶有陣雨後加上晴朗高溫的不穩定天氣,易產生積水及病媒蚊孳生問題。為有效預防登革熱疫情,維護環境清潔,責成環保局加強村里登革熱防治相關工作,並自COVID-19疫情解封後,4月起即恢復全縣20鄉鎮市「環境清潔日」活動,落實「巡、倒、清、刷」加強登革熱防治措施,著重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以達杜絕登革熱之效果。統計112年1至6月,共計辦理118場次環境清潔日活動;動員人次達2,475人次(清潔隊849人次、環保志工1,267人次及一般民眾359人次) ;累積清除積水達1,234處(積水容器909個;空屋空地139處及側溝186處)。

 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雨後積水正是最易形成登革熱病媒蚊蟲孳生的溫床,環保局已製作登革熱防治宣導文宣、影片及廣播錄音,透過粉絲專頁及村里、垃圾車廣播等多元宣傳管道,提醒鄉親登革熱防治要點。再次呼籲民眾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定期「巡」檢住家內外容器,如發現積水應立即將容器「倒」置,同時進行周遭環境整理,「清」除並回收不必要的瓶罐;家中花瓶、盆栽、集水盤等容器也要定期「刷」洗,勤加換水,避免蚊卵附著,才能有效防止病媒蚊孳生,杜絕登革熱。

張麗善示範「巡、倒、清、刷」防治病媒蚊四步驟 杜絕登革熱傳染源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張麗善示範「巡、倒、清、刷」防治病媒蚊四步驟 籲全民齊心杜絕登革熱傳染源


雲林縣長張麗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4日至古坑鄉高林村示範「巡、倒、清、刷」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四步驟,籲請鄉親齊心杜絕病源;張麗善請中央協調國軍助古坑鄉清消,給予外籍移工免責,鼓勵外籍移工接受快篩,杜絕所有可能傳染源。

雲林縣今天新增一例登革熱確診病例,累積7例確診,均已由醫院收治中。縣長張麗善、古坑鄉長林慧如、縣議員賴明源、顏忠義秘書顏婉儒、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台大醫院副院長洪健清、衛生局長曾春美及地方人士前往高林村活動中心宣導相關防治工作。

 張麗善指出,疾管署於6月30日確認首例登革熱病例,縣府立即成立登革熱防治應變中心,透過跨局處動員分工並與古坑鄉公所合作成立登革熱防治工作小組。衛生局於東和、荷苞及高林村開設登革熱快篩站;環保局配合進行環境清消,宣傳防治方法,另除了古坑鄉外,各鄉鎮市公所也將配合進行防治清消工作,也感謝疾管署第一時間派員協助地方各項防治工作,控制疫情。

張麗善表示,古坑鄉是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又是主要竹筍產地,地廣人稀,地方人力與消毒專業不足,盼中央協請國軍派化學兵協助環境消毒;另根據病毒株基因定序為印尼株,希望中央能比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非法移工免責,鼓勵外籍移工配合衛生局踴躍快篩,找到病源進而杜絕病源,防制疫情擴大。

 羅一鈞表示,防疫不分中央地方,從第一起確認病例,中央即這調度22台噴藥機具、26個人協助雲林清消,協助防疫,未來仍會與雲林縣地方政府持續合作,並請國衛院蚊子防治專家到雲林,提供必要協助跟指導。

 

羅一鈞指出, 疾管署研判雲林登革熱的病毒與台南病毒不同,中央與地方全力合作控制疫情,也感謝雲林防疫團隊、醫療團隊提供必要協助,希望政府、鄉親能齊心合作,順利控制疫情。

張麗善表示,登革熱係藉由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傳播病毒,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請鄉親共同配合防疫措施,牢記四步驟「巡、倒、清、刷」,戶內外不要有積水容器,落實孳生源清除,對抗登革熱。另外也請鄉親加強自身防蚊措施,戶外活動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

張麗善指出,民眾尤其是高齡長者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活動史,醫療院所會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以及早發現並立即通報,避免疫情持續於社區中擴散。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