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環境衛生 提升生活品質 雲林縣虎尾污水下水道系統-水資源回收中心動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改善環境衛生 提升生活品質 雲林縣虎尾污水下水道系統-水資源回收中心動土

虎尾水資源回收中心新建工程今(27)日正式動工,預計112年10月完工,雲林縣長張麗善致詞時表示,感謝內政部營建署、虎尾鎮公所與各級民代協助推動,以及在地延平里居民的支持與認同,讓工程能順利動工,未來縣府會持續挹注資源,在周邊打造步道等休憩設施,並改善當地淹水問題,讓虎尾發展能量再提升。

今日動土典禮包括營建署副處長兼內政部臺北第二辦事處副主任於望聖、縣議員黃美瑤、蔡明水、王鈺齊、虎尾鎮長丁學忠、虎尾鎮代會主席林嘉弘、副主席陳樹泉及在地里長、社區幹部等都出席,議長沈宗隆、縣議員黃凱也派代表前往觀禮,在祥獅獻瑞後,張縣長率領與會貴賓上香祈福並共同執鏟動土,祝禱工程圓滿順利。

縣長張麗善表示,一個進步的城市必須要有完善的汙水下水道系統,將生活廢水及雨水做分流,讓污水資源再利用,避免環境產生惡臭,也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很高興虎尾在地居民能認同這項規劃,未來縣府除了水資源回收中心的硬體工程外,也會一併完成外圍公園、滯洪池、落雨松及步道等多功能使用空間,同時由公所、水利處、工務處等分工辦理,逐步改善附近積淹水問題,與地方共創雙贏。

 虎尾鎮長丁學忠表示,感謝張縣長傾聽並尊重地方意見,透過中央、縣府及地方配合,期待已久的水資源中心終於動工,未來虎尾鎮的家庭廢水將直接接管到水資源中心,處理乾淨後再排入北港溪,原有排水溝則單純承接雨水,有效降低排水系統阻塞問題。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虎尾水資源回收中心工程(第一標)主要匯集虎尾都市計畫區內的汙水,工期約720天,工程總經費約3億9680萬元,預計於112年10月完工,後續將持續推動虎尾用戶接管工程,預估戶數8500戶,使污水系統建設完備,並俟污水處理量達每日4100公噸後,推動(第二標)擴廠工程,使總處理量每日可達8200公噸。

水利處指出,虎尾水資源回收中心工程基地位於虎尾鎮西南側,防汛道路與南畚箕湖補助圳西側,與北港溪相望,基地面積約3.426公頃,其中南北側較長,長度最長約315公尺;東西側較窄,寬度最寬約265公尺,現況為虎尾鎮延平綠化公園,實際水資源回收中心設施區佔地為2.5公頃,主要聯外道路以西側縣145及北側縣158甲為主。

雲林縣衛生局提醒您 腫瘤並不會因為疫情停下來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衛生局提醒您 腫瘤並不會因為疫情停下來,快安排時間辦理四大癌症健康檢查

  • 雲林縣109年有1,989人死於癌症,其中因四大癌症(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大腸癌)死亡者超過25%以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研究發現,篩檢每年可發現約6萬名癌前病變及癌症個案,定期篩檢者可降低死亡率,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男性26%死亡風險。

雲林縣109-110年四癌篩檢人數同期比較雲林縣109-110年四癌篩檢人數同期比較

今(110)年5月至9月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醫院醫療量能降載,民眾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意願降低,以致癌症篩檢數量下降。經資料分析顯示,截至110年9月底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79,610人次,相較109年同期篩檢數量減少約1成5。

 

近期疫情逐漸趨緩,醫療院所也陸續恢復服務量能,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防疫措施,鼓勵民眾積極接受癌症篩檢保護自己的健康;如篩檢結果異常,請務必遵循醫囑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認診斷,並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達到治療效果。

 雲林縣衛生局鼓勵全民一起實踐防癌新生活,從預防及篩檢做起,把握健康生活五原則,「戒菸檳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定期篩檢」,有關篩檢訊息請洽雲林縣衛生局/重點工作/保健專區/癌症健康檢查地點(https://ylshb.yunlin.gov.tw/News.aspx?n=9670&sms=16237)或追蹤雲林縣衛生局FB唷。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