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地方型SBIR產學交流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地方型SBIR產學交流活動 產官學研平台創造計畫新價值

  • 雲林縣政府本(12)日下午於環球科技大學舉辦110年度地方型SBIR期末說明會暨產學交流活動,參與的21家業者充份感受到學校展現的研究能量,對利用學校資源進行研究開發躍躍欲試,也對縣府結合縣內大學辦理的地方型SBIR讚譽有加,業者滿載而歸。

雲林縣政府辦理地方型SBIR已邁入第14年,每年補助約20家業者進行創新研發工作,14年來合計補助259家次,補助總額達新台幣1.25億元,創造超過25億元以上產值;縣長張麗善表示,自從上任以來,不斷在各個施政面向上進行創新改革,計畫的辦理方式也要求新求變,雲林地方型SBIR是個14年的「老」計畫,但我們卻用不同的思維和角度來執行計畫,服務廠商,研發的同時,更能提升業者的本職學能,結合縣內的大專院校,創造不同的計畫效益和價值。

 建設處李俊興處長表示,雲林縣政府地方型SBIR的辦理方式,跳脫傳統的制式模式,不斷求新求變, 110年度地方型SBIR的辦理,我們在計畫執行的期中加入異業結合的參訪活動,讓業者相互交流學習;期末我們帶大家去認識育成中心的學研能量,我們首次和環球科技大學合作,帶廠商參訪研發處明日企業家育成實踐基地產學研究能量、視傳系及數媒系的虛擬實境與3D掃描暨動態捕捉攝影棚、生技系的農產品加工及檢驗中心,以及全國唯一在大學駐點的行銷系塔吉特MINI SHOP,品嚐層層好滋味的千層蛋糕等產學交流活動。

 透過期末的學研參訪行程,地方型SBIR的業者個個受益良多,環球科技大學沈健華校長也親臨會場與業者交流互動,希望產官學研創造的平台能帶給業者不同的視野和知識,善用政府資源創造產業的最高價值。雲林地方型SBIR,已經不是制式的補助計畫,而是結合補助和輔導的中小企業在地關懷計畫,關懷雲林在地業者,整合在地資源,創造計畫的最高效益和價值。

雲林縣環教場所再添生力軍!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環教場所再添生力軍! 晁陽綠能休閒農場環境教育場所正式揭牌營運

雲林縣政府輔導晁陽綠能休閒農場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今(12)日由縣長張麗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晁陽農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信富等人共同揭牌。張縣長表示,感謝晁陽綠能休閒農場投入環境教育行列,讓鄉親更懂得如何友善環境與土地,期盼透過公部門與民間共同努力,讓雲林縣跳脫傳統農漁業框架,朝永續發展目標(SDGs)邁進。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恭喜晁陽綠能獲得環境教育場域的認證,這是雲林縣第10個環境教育認證場所,不僅可教育民眾如何友善環境、保護土地,也符合縣府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淨零排碳目標。雲林縣是一個天然資源豐富的縣市,無論是漁電共生、農電共榮、光電食堂、光電球場,只要符合一地兩用、地盡其利,能讓土地發揮最高價值,縣府都非常支持。

張縣長還說,溫室效應造成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不僅影響人體健康,也影響農作物生產,如何讓農作物生產符合未來的趨勢,如農業碳權、土壤固碳、碳足跡認證等,讓縣內農產品可以升值加級,都是縣府未來努力的目標,希望透過產官學研合作,讓農民收入增加、農地發揮最高效益,也符合國際的趨勢。

晁陽綠能休閒農場以食農環教為主題,結合綠能、農業、健康飲食、生態復育體驗,成為雲林縣繼黃金蝙蝠生態館、劍湖山世界環境教育園區、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中科虎尾園區污水處理廠、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斗六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環境教育場域、北港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廠、湖山水庫環境教育園區、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等9處環境教育場所後,第10處環境教育認證場所。

晁陽農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信富表示,感謝來自各地的朋友對晁陽長期的支持,近年環境氣候變遷議題嚴峻,各國都在推動淨零碳排,台灣也以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晁陽已經在這條路上默默耕耘了10年,希望藉由環境教育讓更多民眾、公部門及企業加入,一起推廣ESG體驗、RE100,讓台灣農業也藉由綠能加持帶動發展。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長張喬維表示,縣府致力推廣環境教育,喚起民眾對環境問題的覺知,也鼓勵企業、社區、學校及公務機關申請認證,共同打造環境教育學習環境,培養民眾的環境倫理價值觀,進而付出環保行動,晁陽農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10年10月13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雲林縣環境教育推動的新夥伴,歡迎民眾踴躍參訪體驗。

 張縣長表示,雲林縣至今已通過10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希望透過寓教於樂方式讓民眾體驗環境教育多元的樂趣,期盼未來與企業及社區、學校等多元體系共同推動環境教育,讓環境教育的種子向下紮根,攜手打造一個幸福健康永續的生活環境。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