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雲林虎尾中元文化祭開跑 張麗善縣長:爭取列入無形文化資產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3雲林虎尾中元文化祭開跑 張麗善縣長:爭取列入無形文化資產 延續地方重要民俗特色

「2023雲林虎尾中元文化祭」於112 年8月16日(農曆7月1日)正式開跑!每年吸引眾多民眾湧入的虎尾中元節,於今(16)日舉辦七大普渡區(東、西、南、北、中、德興、福德)及廣雲宮聯合開香祭典儀式暨中元文化祭系列活動(6場)宣傳記者會,由雲林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丁學忠、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民政處長蕭德恕、縣議員黃美瑤、張維心議員、虎尾代表會主席林嘉弘、虎尾鎮農會總幹事蔡武吉、七大普渡區會長、廣雲宮主委、執事人員、各級民意代表啟動2023虎尾中元文化祭一系列活動,為今年虎尾中元文化祭熱鬧揭開序幕,並邀請全國民眾一同前來體驗虎尾鎮公所精心推出之2023虎尾中元文化祭一系列精彩活潑活動。

縣長張麗善表示,虎尾中元祭自民國88年起由地方社團發起規劃文化節,並推出7大普渡區「一區一特色」,每年各大普渡區都會集思廣益規劃設計獨特普渡供品,表達台灣人民慈悲感恩傳統,也都吸引眾多民眾一起感受傳統節慶熱鬧氣氛,是國內最具傳統與熱鬧的中元節活動,素有「北基隆、南虎尾」美譽。

虎尾中元文化祭系列活動融合舊傳統與新時尚,讓民眾體驗不一樣中元普渡,今年虎尾鎮公所也籌備規劃一系列的鬼月活動,將從本月16日正式起跑,精彩且驚喜連連的各式活動,結合各區普渡會特色內容互相交流,以達到「北基隆、南虎尾」的精神。 接續在中元文化祭期間正逢七夕情人節規劃七夕情人節演唱會「作伙來幸虎」,虎尾圓環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素還真」燈光秀、「神鬼交瘋趣味競賽」、「搖滾水夏祭」、「虎哩chill一夏音樂晚會」連續三天辦理不同主題中元祭晚會活動,最後在以「頭七虎尾回魂」恐怖驚悚密室逃脫為今年虎尾中元文化祭畫下句點,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虎尾體驗中元祭典文化,享受愈夜愈美麗的百年經典小鎮,就是要虎哩chill一夏!

張縣長指出,雲林縣是宗教大縣,雲林縣政府連續好幾年與虎尾鎮公所聯合舉辦中元普渡祭典,今年在虎尾鎮公所丁學忠鎮長大力支持以及林嘉弘主席率代表會極力配合下,不只普渡會七加一連續八個普渡區,甚至各個主題活動,公所以非常活潑的方式規劃將中元普渡活動與地方特色、產業結合,期盼到訪虎尾的民眾都能了解、體驗虎尾的地方特色,更加重視傳統文化,懂得慎終追遠,這是中元文化祭最重要的目的與意義,雲林縣政府也會協助公所,朝向將虎尾中元文化祭列入成為無形文化資產目標進行,真正成就「北基隆、南虎尾」受政府和國家認定。

 虎尾鎮長丁學忠表示,感謝雲林縣政府通力合作辦理虎尾中元文化祭,推廣本鎮地方觀光、地方特色文化祭典,除了虎尾鎮公所籌劃一系列活動外,虎尾七大普渡區也遵照古禮求新求異展現不同的祭拜特色,有傳統的全豬、全羊的「結肉山」、冰雕、果雕、捏麵人、炮城與煙火的施放。且於8月28、29日為虎尾圓環鋼雕「素還真」打造有別以往燈光秀演出,藉由燈光、水舞、音效、牆面光雕等高科技技術,展現聽覺、視覺的五感響宴,歡迎大家一同來共襄盛舉,期待與您一起轟動武林!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補充,虎尾中元文化祭從民國88開始,已經進行到第24年,在丁學忠鎮長就任之後更擴大辦理,變成全台灣北基隆、南雲林的虎尾最重要中元文化祭典活動,就像今天聯合開香、中元普渡八區連續祭典儀式等將陸續展開,針對延續20幾年虎尾中元文化祭,縣府未來也會列入無形文化資產評估,保存延續雲林縣重要民俗,藉在地文化特色IP結合觀光,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今日宣傳記者會後,緊接著聯合開香誦經祈福法會儀式,由雲林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丁學忠、虎尾鎮民代表會主席林嘉弘、七大普渡區會長率所屬團隊、各界嘉賓及民眾,備豐盛澎湃供品及普桌共同誠心祈福感恩月平安吉祥順利、縣務鎮務推行順遂、闔家平安。

 

有關「2023虎尾中元文化祭」系列活動更多詳情資訊歡迎搜尋「雲林縣虎尾鎮公所臉書粉絲專頁」。

雲林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動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動土 張麗善縣長:人文生態、環境教育兼具觀光軸帶大步邁進

雲林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16日舉辦動土典禮;縣長張麗善表示,環境教育館明年底完工後,將與人文生態暨遺址教育展示館、湖山水庫串連,營造兼具人文生態、環境教育與觀光休憩的園區,讓環境永續保育紮根。

動土典禮由縣長張麗善主持,水利署副署黃宏莆、中區水資源局副局長潘禎哲、湖山水庫管理中心主任李炎任、縣議員陳芳盈、賴淑娞、斗六市長林聖爵、市代會副主席黃尤美、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水利處長許宏博、肉品市場副總經理邱良閱、及地方里長、社團與居民觀禮。

 張麗善感謝水利署大力支持遺址展示館與環教館的興建,環教館工程中央補助3120萬,縣府也投入1300萬多元經費(含自辦費用),合力促成環教館順利動工。

張麗善指出,遺址展示館已經完工並由文觀處規劃布展事宜,環教館明年底完工後,結合環境生態、當地生活與生產,串連成環教、人文觀光廊帶,提供居民休憩空間,也提供遊客環境教育體驗與學習機會。

 張麗善表示,湖山水庫完工是雲林縣水資源保護重要成果,提供雲林乾淨的水源與民生用水,現在極端氣候更突顯水庫可貴,尤其在近幾年旱災時,湖水水庫紓解缺水危機,展現無比價值。

 水利署副署長黃宏莆表示,環教館能順利動工要感謝雲林縣政府支援經費及推動相關程序,未來環教館完工後,打造人文生態環境教育與觀光休憩廊帶,後續中央與地方會齊心合力,讓湖山水庫與周邊環境再提升。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環教館場址原本為湖山水庫興建時工務所實驗室所在地,設計以水庫興建石頭公遷移的事蹟為發想,融入當地環境特色並與後方水庫壩體呼應,外觀呈現梯造型建物。

 許宏博指出,環教館不僅在建築物本身融入節能淨零環境永續概念,配合八色鳥每年三、四月繁衍期暫停施工,來保護當地珍貴的生態,整個工程將於明年底完成,後續將與人文遺址館結合,提供遊客具有文化保存、生態教育含意的觀光旅程。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