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出席第五屆SDGs國際論壇 分享雲林經驗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出席第五屆SDGs國際論壇  分享雲林經驗:智慧農業改善城鄉落差

  • 2024第五屆SDGs國際論壇3/28、29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登場,雲林縣長張麗善受天下雜誌之邀出席,分享雲林推動智慧農業成功經驗;導入創新及高科技,升級農業六級化產業永續發展,成功轉型雲林為「農工商科技城」,縮短城鄉落差。

  張麗善縣長首先說明,雲林縣政府團隊過去一年表現卓越,獲各界肯定,包括《天下雜誌》「未來城市」「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兩座首獎、兩座優選,「2023年度卓越城市」,行政院第6屆政府服務獎「社會關懷服務類」獎,2023第三屆「TSAA 台灣永續行動獎」5金2銀4銅,再者,以「農業減碳,雲林先行」卓越的農業永續發展成就獲第16屆台灣企業永續獎-氣候領袖獎殊榮,為全國唯一獲獎縣市政府,展現雲林縣政府在農業永續發展政策上,持續做為全國農業減碳的先行者!

   張縣長指出,雲林縣為臺灣農業第一大縣,農業產值890億高居全國第一,在農業主流的穩健基礎上,雲林推出農工商施政藍圖四大主軸-11處農產業專區、5處區域農產業冷鏈空間、5處休閒農業區及9處未來產業園區,並將農產業分為果品產銷六級化、冷鏈物流儲銷、農牧友善、雜糧創新經濟、漁業產銷六級化五大核心,作為雲林縣農產業發展願景。

  張縣長進一步說,近幾年來雲林縣政府輔導農業走向科技、低碳、產業升級,建置「雲林數位農業行動平台」,將科技導入農業,蒐集農業數據,行動平台整合全臺灣及雲林縣各鄉鎮市的農業相關資料,包含作物種植面積及產量、作物市場價格及交易資訊等,同時藉由地理資訊分布及分析功能,建置相關農業氣象預警模組,透過訂閱預警訊息或加入官方LINE帳號收到即時推播,讓使用者降低農作物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及不可預測的氣候因素災損風險,幫助農民掌握農業資訊,提升農業數位科技能力。並建置智慧農業場域示範區,詳載農業微氣候,整合各智慧農場場域及數據,提供智慧農場周邊的農民參考。

      另導入科技於生產線上的智慧農場成功案例如: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以智慧科技養殖方式,達到節水、低碳循環,透過IOT感測設備自動檢測數據分析,自動投餌、投藥、給氧、汙水過濾殺菌處理等系統,降低人力負擔,提升養殖效益。向天歌創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拿下第5屆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創業歸故里創新創業競賽」全國冠軍,向天歌創新農業公司打造「非開放式智動禽舍」,透過手機APP、數位網絡來控制禽舍或是溫室溫溼度,降低病媒入侵,達到省時、省力、省人工,提升產量與品質。水林微醺農場以溫室設施,導入離地式的介質栽培模式,配合半自動化的養液系統進行知識化管理,並建立栽培SOP,自動供給土壤水分與養分,達到精準栽培及減碳效果,每年減少80~100公噸二氧化碳,提供穩定貨源、通路、價格,成為一年四季都能穩定供貨小黃瓜的農場。 古坑TGC台灣咖啡莊園應用智慧科技整合各項數據,落實完整產銷履歷資訊,讓銷售管理與分析機制協助咖啡小農了解各項產品開發的銷售效益!

   

    此外,雲縣府積極打造「雲林良品」品牌,透過認證機制海納具雲林特色的優質團隊及商品,同時媒合各通路及貿易管道,創造商機,打破雲林良品購買地域限制及稀有性,讓消費者在多重通路、多元支付,零距離將雲林良品輕鬆帶回家。逛逛超市、超商,「雲林良品」幾乎到處都看得到,包括全聯、中南部的楓康超市、全家便利商店的咖哩便當等多元管道持續行銷,成功推廣至全台5000多家實體通路。此外,縣府也建立「雲林良品電商平台」,並串聯網購平台,帶動「雲林良品」知名度與銷售績效。不只國內通路,縣府也積極推展「雲林良品」接軌國際,積極參加新加坡國際食品展、日本東京食品展等,同時透過獎勵措施,推展國外行銷。

 農工商四大主軸-11處農產業專區、5處區域農產業冷鏈空間、5處休閒農業區及9處未來產業園區(其中7處與農業相關),將為雲林農業、觀光產業加值,同時留住青年、留住人才,尤其未來產業園區在具備水、電、人才充足等優良投資環境下,加上規劃整體產業供應鏈的基礎建設,完善建置食衣住行育樂需求,園區將不僅會有好工作,也會有好生活,帶動雲林轉型為「農工商科技城」。

     張縣長強調,雲林是農業大縣,我們不只要實踐淨零減碳目標,還要面對氣候變遷、建立強韌農業,同時還要確保糧食安全、維護生態多樣性。雲林導入智慧科技,結合六級化產業發展,推出了智慧農業、智慧漁業、智慧校園與智慧長照等策略,以全方位照顧每位縣民的需求,打造「不遺漏任何人」的友善韌性城市。我願意成為那「種樹的人」,帶領雲林縣政府繼續在永續之路上邁進,不僅在環境保護方面不斷努力,還將積極推動社會、經濟的永續發展,為未來世代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雲林縣 「113年新住民生活創意美學研習班」 即將開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 「113年新住民生活創意美學研習班」 即將開課 歡迎新住民朋友踴躍報名 共享幸福美好時光!

    • 雲林縣斗六戶政事務所將於113年4月14日至113年5月5日期間每週日08:50至15:00,在雲林縣斗六戶政事務所三樓會議室(斗六市公園路77號三樓)開辦「113年新住民生活創意美學研習班」,招生學員人數20人,課程報名至額滿為止,歡迎新住民朋友及眷屬踴躍參加。

     本次活動旨在透過藝術創作和認識在地文化,協助新住民朋友更加融入本地生活,本研習聘請斗六市藝術創作講師黃麗真、太平大街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張妙祝等講師,課程內容安排豐富多元,包含拼貼、捏塑及型染藝術創作,以及認識斗六老街懷舊民俗風情、閩南式建築傳統之美,同時涵蓋人身安全及新住民在台分享等主題。

     縣長張麗善表示,新住民朋友遠渡重洋,從異地來到臺灣,希望透由本縣開辦各項課程及活動,幫助新住民朋友克服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不同產生之隔核,帶領新住民朋友獲得在台必備的生活知識,瞭解社會相關訊息,順利融入在地生活環境及風俗民情,進一步感受政府的用心與關懷。

     民政處表示,本縣新住民學習課程將陸續開辦,為鼓勵新住民及在台共同生活親屬一同參與,盼藉此關懷,讓新住民朋友有歸屬感,同時透過不同文化之交流,展現本縣新住民的多元與活力。

     斗六戶政事務所主任林瑞隆表示,本課程聘請來自不同領域之講師,特別的是,其中安排由新住民擔任講師,與學員分享在台親子教養及社會服務心路歷程,期望透過多元實用的課程,強化新住民在台生活適應力,讓新住民朋友儘快適應及融入社會,對雲林產生認同感,進而發揮其語言和文化優勢,為這片土地帶來更多的活力和貢獻。歡迎雲林的新住民朋友們,體驗在地老街文化,踴躍報名參加。(報名專線:雲林縣斗六戶政事務所林小姐,電話:05-5322542#62)。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