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萍風藝術學會會員聯展 張麗善縣長邀民眾觀賞多元藝術創作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萍風藝術學會會員聯展 張麗善縣長邀民眾觀賞多元藝術創作

  • 雲林縣萍風藝術學會即日起至8月13日於文化觀光處展覽館2樓舉辦「雲林縣萍風藝術學會112年會員聯展」,今(30)日上午舉辦開幕式,縣長張麗善特地前往祝賀並表示,本次聯展展出作品多元豐富,有書法、繪畫、立體雕塑等不同媒材,歡迎民眾踴躍前來觀賞這些精采的藝術創作。
縣長張麗善指出,縣府透過各種展覽,希望帶動文化氣息,這幾年更進一步將文化與觀光結合,希望藉由觀光景點帶動文化發展,以前雲林遊客要達到千萬很困難,這幾年文觀處把香客變遊客、遊客變常客,今年截至4月觀光人次就突破千萬,希望大家除了到文觀處展覽館吸收不一樣的文化氣息,也能到草嶺、石壁、樟湖等地走走,吸收竹林裡充滿芬多精、負離的健康空氣。

張麗善表示,此次萍風藝術學會會員聯展內容非常多元,有書法、繪畫、立體雕塑等不同媒材,很高興看到這麼多藝文界先進前輩齊聚一堂,互相交流分享經驗,期盼能讓藝術再創高峰;縣府也已經在規劃設置美術館,希望在她任期內能打造完成,提供更好的展場空間,提升雲林藝術文化發展。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萍風藝術學會」發起於民國83年,並於94年正式立案;「萍風」二字代表著「萍水相逢,隨風而聚」,遵循著服務人群、創造藝術、美化人生、提攜後輩、傳承藝術文化的宗旨,在歷屆理事長的經營下,尋訪來自雲林各階層的藝術創作者,以先進帶動後進,互相拉拔、提攜,營造出「家」的溫暖,並建立一個藝術發表交流的平台,學會對雲林在地藝文能量的推動與貢獻,值得推崇與肯定。

 陳璧君表示,聯展展出作品約100餘件,含90餘件的平面作品,與10餘件的立體作品。展出內容以會員近年作品為主,型態多元,包含書法、繪畫、音樂、陶藝、攝影、雕刻、烙畫、民俗藝術等10多種類別,學會也與時俱進,自疫情起已經第三年推出線上展,將好作品做更寬廣的分享。歡迎雲林鄉親及喜好藝術的朋友們於展出期間(112年7月27日至8月13日)一同來到文化觀光處展覽館,放慢步伐,以五感細細品味綜合表現的藝術之美。

 


雲林縣政府呼籲登革熱防疫刻不容緩,請落實家戶內外孳生源清除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呼籲登革熱防疫刻不容緩,風雨過後請落實家戶內外孳生源清除

  • 雲林縣今(7/30)日新增3例確定病例(古坑鄉荷苞村1例、水碓村1例、虎尾鎮平和里1例),2例醫院通報快篩陽即確診,1例為診所通報確診;虎尾鎮1例經疫調皆在古坑鄉活動,將修正至古坑鄉。目前經疾管署確認確診已累計111例,其中古坑鄉98例(東和村13例,高林村5例、荷苞村64例、古坑村1例、水碓村13例及朝陽村2例)、斗六市9例(鎮南里1例、仁愛里1例、公正里1例、溪洲里2例、成功里1例、榴南里1例、鎮東里1例及文化里1例)、臺西鄉海口村1例、虎尾鎮2例(公安里1例、平和里1例)及林內鄉烏麻村1例。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住戶健康監視及診所發燒症狀就醫民眾的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image003image003
颱風過後會產生很多的積水容器,根據以往經驗,颱風後1到2週病媒蚊指數都會急遽上升,請鄉親要把握天氣放晴時間,儘快巡視家戶內外環境,特別是常見的花盆、底盤、水桶、廢輪胎、防水帆布或風災後可能因落葉堵塞的排水孔、天溝及易積水的頂樓、地下室等清除孳生源,儲水容器務必刷洗、加蓋或覆蓋細紗網,杜絕病媒蚊孳生,防止登革熱疫情持續蔓延,影響自身、家人及鄰近居民的健康。

 張麗善縣長提醒鄉親,在家時也要注意自身防蚊措施,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捕蚊燈、蚊帳、防蚊掛片以及經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液等,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活動史;另籲請雲林縣所有的醫療院所應加強通報警覺,如發現民眾有不明原因發燒或上述疑似症狀,且有登革熱流行區域活動史時,請進行登革熱NS1快篩輔助診斷,以利及早發現隱藏個案,避免疫情持續於社區中擴散。

 另外,也要提醒確診登革熱的民眾,請務必注意出現症狀後五天內盡量在家休養,若非必要請不要外出,並且做好自身及周遭防蚊措施,穿著長袖衣褲及睡覺時吊掛蚊帳,避免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將體內的登革病毒散播出去,感染到您最親近的家人或周遭的鄰居。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