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林內「教芋部」掛上「禮義廉恥」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林內「教芋部」掛上「禮義廉恥」 縣長張麗善:公私協力促社會朝真善美正向改變

  • 雲林縣長張麗善13日與林內鄉農會總幹事黃國洲等地方人士為烏塗社區「教芋部」食農教育教室「禮義廉恥」揭幕,張麗善縣長表示,教芋部掛上「禮義廉恥」,代表品德教育從校園延伸至社區的私人場域,期待透過公私協力,讓品德教育持續宣傳擴散,促社會朝真善美正向改變。
張麗善縣長指出,縣府為重拾「禮義廉恥」共同校訓精神,提振校園倫理道德規範,落實品德教育課程,全縣193所中小學於109年2月11日同步掛回「禮義廉恥」匾額,教育處也編列品德教育教材課綱,以學校為起始點,積極推動品德教育,讓「雲林有愛、學生有品」,獲得師生與家長熱烈迴響。

 張麗善縣長表示,今天林內烏塗社區教芋部推廣教室也掛起「禮義廉恥」,品德教育從校園擴散到社區歷史性的一刻,深具意義,她己請教育處贈送一套縣府編定的品德教育教材給教芋部,希望透過公私協力,讓校園教育、家庭教育與社區教育融合推廣品德教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感恩、惜福、愛鄉土。

 張縣長說,烏塗社區教芋部推廣食農教育,與林內農會合作推動林內芋頭正名,擺脫為人作嫁,坐穩全國第四大芋頭產地。教芋部與社區、農會結合芋頭產業推出特色農遊,帶動農業觀光,讓更多人前來林內遊玩,品嚐好吃爽口的林內芋。

「教芋部」部長林建安表示,教芋部就是要推芋頭食農教育,既然是推廣食農教育就與學校合作,將整個場域布置就像教室一樣,而他非常佩服並支持張縣長推動品德教育理念,因此掛上「禮義廉恥」四個字,讓品德教育紮根。


    國家重要民俗雲口湖牽水車藏(狀)179週年系列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國家重要民俗雲口湖牽水車藏(狀)179週年系列活動  張麗善縣長與鄉親一起祭拜追思先人

    雲林「口湖牽水車藏(狀)」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源自於179年前口湖、四湖鄉發生天氣遽變,狂風暴雨中奪走口湖、四湖沿海地區數千人性命,因此後人每年農曆6月7日、6月8日舉行盛大祭典,藉以緬懷水災罹難的先民,並以道教「牽水車藏(狀)」科儀來拔度亡靈。今日(農曆6/7)分別於四湖鄉下寮仔萬善爺廟、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及蚶仔寮萬善祠舉辦「口湖牽水車藏(狀)179週年系列活動」祭典儀式,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等下午分別與四湖、口湖鄉親一起祭拜、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追思,展現慎終追遠的人文意涵。

    張縣長說,金湖萬善爺廟、蚶仔寮萬善祠及下寮仔萬善爺廟藉由舉行盛大的祭典,緬懷水災罹難的先民。其中下寮仔萬善爺廟挑飯擔祭祖靈,是由口湖鄉、四湖鄉14個聚落村民,用扁擔挑著飯菜祭品徒步走到廟前集體祭拜祖靈,展現慎終追遠的人文意涵。而下寮仔萬善爺廟「口湖下寮萬善同歸塚」是埋葬當年罹難先民的其中一個地方,每年透過辦理點燈儀式追思先人,也讓後代藉此了解在地歷史記憶,今年更特別在萬人塚辦理品咖啡活動,別出心裁。除此之外,金湖萬善爺及蚶仔寮萬善祠則分別舉辦放水燈儀式,以放水燈邀引水難罹難的孤魂前來接受超渡,期望透過這樣的祭典儀式,讓後人對於先人遭受的苦難有所慰藉。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口湖牽水車藏(狀)」是雲林縣第一個國家級重要民俗,也是全亞州唯一一個以天災水難慎終追遠的民俗活動,呈現敬畏天地的信仰,今年邁入第179年週年,每年由「金湖萬善爺廟」、「蚶寮萬善祠」、「下寮仔萬善爺廟」用心傳承辦理,縣府在112年透過無形文化資產審議,經過委員一致同意將此3間廟宇新增認定為民俗保存者,給予鼓勵及肯定。

    陳處長說,今天是活動的第一天,在下寮仔萬善爺廟辦理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塚點燈活動,在蚶仔寮萬善祠及金湖萬善爺廟辦理放水燈活動,透過宗教科儀儀式,傳遞後代對於先祖的緬懷情思。歡迎大家一同參與了解「口湖牽水車藏(狀)」儀式及其背後歷史意涵。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