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雲林縣北港地區產業發展上場 雲林縣政府行動主管會報於24日報移師雲林北港召開 |
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北港鎮發展工作,縣府第10次行動主管會報今(24)日移師至雲林縣警察局北港分局3樓禮堂召開,會中城鄉發展處、水利處及工務處分就「北港都市計畫案及城鎮之心觀光建設工程」、「北港滯洪池、污水下水道及水改設施建設」及「北港轉運站、臺78甲等交通建設」等計畫與鄉親說明討論,期能增進北港鎮相關基礎建設,帶動北港與雲林的繁榮發展。
縣長張麗善表示,回應北港在地居民戶外活動空間及老舊設施改善迫切需求,縣府積極向內政部爭取補助辦理「城鎮之心工程-競爭型計畫」之「北港文化生活園區亮點發展計畫」,工程總經費8,250萬元,改造計畫分為二大區域,第一區北港運動園區改造計畫,包含了運動公園等公共空間,面積2.7公頃,第二區北港溪河濱公園建置計畫以南越堤路往北延伸,總長約1,270m之河堤段,將閒置腹地加值運用。本府於108年9月30日完成發包工作,工程預計11月初報開工。以優化北港居民生活圈為核心目標,並透過綠地水文景觀提升、建構連貫動線,改善適居環境、強化空間機能,以提供居民休閒運動與親子活動之休憩空間,進而提升日常生活品質,活絡公共空間的舒適性與休閒性整體效益。
城鄉發展處並表示,在考量北港地方發展所需,並為達活化閒置土地及北港糖廠歷史建築保存之目的,將北港糖廠北側原屬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區約13公頃範圍,擴大至22公頃,以整體性、系統性的規劃開發思維,保留北港糖廠建築及地景意象,導入糖業文化主題之規劃構想,發展「北港糖文化藝術生活美學園區」。藉由整體開發取得北港糖廠倉庫群之歷史建築保存用地,作為園區發展核心,將北港糖廠閒置場域轉化為文創藝術、教育體驗、旅館住宿及觀光旅遊等產業發展腹地,並串連北港朝天宮宗教觀光旅遊軸線,引進在地特色及文創產業之發展動能,兼容糖業風貌、宗教文化與地方產業特性,凝聚北港在地文化藝術及創意推展之能量,結合西側83公頃北港產業加值園區之規劃,兼顧在地優勢產業及新興產業之發展,提供地方就業機會並帶動地方繁榮。
北港鎮周圍有北港溪環繞,略呈東向西傾之勢,地面平坦、土地肥沃,並有頂寮大排、新街大排、府番大排等水系流經,因北港及水林區域之區排受北港溪暴雨時,水位高漲影響,下游無法自然排出,常積水成災宣洩不易,致北港、水林地區常有溢淹情形,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為解決大北港地區淹水問題,就防洪治水工作,透過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8年8百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6年660億)、前瞻治理計畫及縣府自籌款等相關應急、治理工程投入超過6.6億排水改善工程,已提升抗洪能力、減少淹水深度、面積、並加速排洪。今年108年執行中或辦理完成工程超過4億,包括委託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辦理「新街大排(第六號橋上游段)治理工程」、「府番大排出口段治理工程」及「北港滯洪池第一期工程」本滯洪池面積25公頃,最大有效容量約133萬噸,確有提高抗洪力,由於滯洪池位置靠近北港市區,亦規劃為兼具景觀、遊憩、運動、生態等多目標之滯洪池,提升周邊環境品質。上述辦理中工程可有效減少水患的,有助降低北港淹水面積、深度及時間,以提升北港鄉的抗洪能力,未來除了持續爭取籌應經費辦理工程改善,非工程措施亦會持續推動,如移動式抽水機、疏濬、設施維管,逕流分擔出流管等工作,雙管齊下持續精進防洪治水工作。
張麗善縣長表示,台78甲案可行性評估報告已送交通部公路總局,期盼交通部能儘速核備並專案辦理新闢工程,完工後可提升北港地區聯外交通、緊急醫療救援服務網並帶動觀光發展。
- 推動北港地區產業發展上場 縣府行動主管會報於24日報移師北港召開
城鄉發展處並表示,在考量北港地方發展所需,並為達活化閒置土地及北港糖廠歷史建築保存之目的,將北港糖廠北側原屬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區約13公頃範圍,擴大至22公頃,以整體性、系統性的規劃開發思維,保留北港糖廠建築及地景意象,導入糖業文化主題之規劃構想,發展「北港糖文化藝術生活美學園區」。藉由整體開發取得北港糖廠倉庫群之歷史建築保存用地,作為園區發展核心,將北港糖廠閒置場域轉化為文創藝術、教育體驗、旅館住宿及觀光旅遊等產業發展腹地,並串連北港朝天宮宗教觀光旅遊軸線,引進在地特色及文創產業之發展動能,兼容糖業風貌、宗教文化與地方產業特性,凝聚北港在地文化藝術及創意推展之能量,結合西側83公頃北港產業加值園區之規劃,兼顧在地優勢產業及新興產業之發展,提供地方就業機會並帶動地方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