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口湖牽水車藏(狀)175周年系列活動 7月27至28日盛大登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口湖牽水車藏(狀)175周年系列活動 7月27至28日盛大登場



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及重要民俗活動「口湖牽水車藏(狀)」系列祭典邁入175周年,今年將於7月27、28日展開超渡科儀、放水燈、牽水車藏(狀)及追思會等系列活動。雲林縣政府今(21)日於金湖萬善爺廟辦理「口湖牽水車藏(狀) 175周年系列活動」記者會,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口湖牽水車藏(狀)儀式是表達對先民受災的追思過程,期盼雲林旅外子弟可以回鄉慎終追遠,邀請眾人參與這場別具歷史意義祭典,同時也體驗地方緬懷祈福及居安思危傳承精神。
「口湖牽水車藏(狀)」的系列祭典由來,係根據記載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1845年)農曆六月初六大雨不停,初七忽然狂風大作加上暴雨襲擊,奪走口湖、四湖沿海地區數千人的性命,因此後人每年農曆6月7、8日於口湖鄉、四湖鄉舉行舉行盛大的祭典,緬懷水災罹難的先民。民國97年登錄為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更於民國99年7月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指定成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及重要民俗活動,至今已有175年歷史。
縣長張麗善表示,「口湖牽水車藏(狀)」是為緬懷百年前水患中罹難的先民,每年都由口湖鄉、四湖鄉的金湖萬善爺廟、蚶仔寮萬善祠及下寮仔萬善爺廟辨理相關的祭典儀式,例如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牽水車藏(狀)及追思會等,藉由祭典儀式緬懷先民,讓民眾透過參與祭典了解相關的歷史;也透過這項重要民俗去思考環境、生態與人類共生的重要議題。
張縣長並說,為讓後代繼續傳承這段歷史記憶,縣府持續結合在地廟宇、社團、學校進行保存推廣,今年特別整合雲林縣國際文化記憶庫計畫資源與在地社區合作,讓社區學生學習以訪談錄影方式記錄口湖牽水狀活動,並將此集體創作製作成影片,作為社區影像記錄留存,透過更多元的方式傳承「口湖牽水車藏(狀)」歷史。


台西文教基金會發表新書並捐贈冷氣 雲林縣縣長張麗善代表接受並表達感謝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台西文教基金會發表新書並捐贈冷氣 雲林縣縣長張麗善代表接受並表達感謝



台西文教基金會今(21)日舉辦冷氣捐贈儀式及「海口風情錄」新書發表會,雲林縣長張麗善特地出席並致贈感謝狀給捐贈冷氣的個人及企業,張麗善表示,感謝台西文教基金會對雲林文化教育的用心,發起社會各界及企業捐助冷氣,提供孩子舒適的學習環境,並出書讓更多人認識臺西,使雲林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台西文教基金會邀請社會各界及企業,共同捐贈117台冷氣給台西鄉國中小學,今日舉辦捐贈儀式,由張縣長代表接受。台西文教基金會邀請社會各界及企業,共同捐贈117台冷氣給台西鄉國中小學,今日舉辦捐贈儀式,由張縣長代表接受。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台西文教基金會在董事長丁重誠帶領下,邀請社會各界及企業共同捐贈117台冷氣,給台西鄉所有國中、小學,總價近千萬元,這是旅外同鄉對下一代子弟的疼惜,透過安裝冷氣,提升孩子學習效率,臺西雖是風頭水尾的地方,但許多旅外鄉親表現傑出,雖然人在外地,但心都在故鄉,時時刻刻都在關注故鄉發展,尤其對文化教育非常重視,也很支持地方的發展,她代表鄉親表達感謝及敬意。
今日活動在台西國中禮堂舉行,首先由縣長張麗善代表接受冷氣,並頒感謝狀給冷氣捐贈者,緊接由主編「海口風情錄」的虎尾西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丁萬復分享編撰過程,並由張縣長為新書推介;縣府首席顧問張清良、縣議員吳蕙蘭、前立委張嘉郡、臺西鄉公所人員及許多旅外鄉親都到場觀禮,氣氛熱鬧。
「海口風情錄」內容包括台西的歷史、昔日影像回顧、地方人物及創作、土地與感情、即將消失產業與未來展望等。台西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丁重誠指出,這本書首刷印製2000本,將分送給全縣各級學校、圖書館及外縣市圖書館,希望讓大家更認識台西鄉,了解台西人在這個風頭水尾的地方打拼的精神,不要再誤會台西是黑道故鄉,很多優秀企業家其實都出自台西。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