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元年․教育上場」-張縣長出席全縣公私立國中小校長會議,展現重視推動教育決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幸福元年․教育上場」-張縣長出席全縣公私立國中小校長會議,展現重視推動教育決心
 
雲林縣108學年度第一學期全縣公私立國中小校長會議,今(27)日在虎尾國小舉行、縣長張麗善親、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張志銘、教育處長邱孝文,與縣內國小153名、國中41名校長與會,研擬教學方案,縮短城鄉差距,讓雲林的孩子贏在起跑點。
頒獎
頒獎
會中頒發108學年度國中、小課程計畫審查特優學校、107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特優學校、中華民國第59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科學競賽、107年度「地方教學卓越獎」初選報部績優團隊及佳作團隊、教育部「學校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精進計畫」107防災校園建置績優學校、雲林縣108年度防火教育及宣導工作獲獎學校、107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推展武術運動評鑑特優學校等獎項。
全縣公私立國中小校長會議
全縣公私立國中小校長會議
張縣長肯定雲林教育成果,感謝教育界的辛勞付出,勉勵全縣校長,共同營造一個紮根幸福的雲林教育。並提出對於教育施政幾個層面的關注,包括:
第一、關注弱勢學童
教育是弱勢學生能夠翻轉的重要關鍵,尤其是弱勢孩童的營養,學生營養是基本需求,滿足其基本的營養需求,滿足其基本的營養需求,有了養育才能談教育。年初補助全縣國中小學午餐費,提升至全國平均金額以上達到了「營養升級、健康加值」,今年暑假開始推動的「幸福飽胃站」更深入關注到經濟弱勢家庭的學童寒暑假午餐,此外,0-5歲友善育兒全面照顧,在幼兒園端也請校長能夠持續關注,將學校所有的孩子視同自己子女般的栽培與照護。
第二、推廣國際教育
雲林縣預計成立第一所雙語中小學-古坑國中小雙語學校,未來,雙語教育也將是臺灣教育趨勢,若要與全球化接軌,外語教育不可或缺,雲林縣今年也招考12名英語教師,另外引進9名外籍英語教師及8名英語協同教學助理,配置於43所學校服務,期能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在此,希望各位校長當領頭羊,往國際教育的方向前進。
第三、增加數位機會
電腦網路是弭平教育落差的最佳工具,也是讓教育翻轉的途徑,目前全縣學校的網路都已就緒,硬體也在逐步更新與汰換,需更落實軟體的教學與應用,程式語言將會成為未來新世代的國際通用語言,未來,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需要科技人才,程式編寫也將會主導國力的發展,所以,程式語言教育也刻不容緩。
第四、培育多元才藝
多元才藝是陶冶學生人格的重要途徑,應該要把握初等教育階段學習的黃金期,讓學生有才藝發展的舞台,今年四月兒童節所舉辦的「雲林童樂會親子上場趣」的多元闖關展演活動、五月時搭配2019雲林龍舟賽的繪畫比賽、7月份國民運動中心揭牌啟用、暑假期間台西海口音樂祭的藝術饗宴、以及斗六棒球場味全龍球員開訓體驗活動,都是提供學生展演、學習、體驗很棒的機會。此外,提供弱勢家庭學生能夠在學校習得才藝,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環,因此,學校發展一人一樂器,一人一才藝,也將讓孩子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創造一個更和諧歡樂的校園氛圍。

對於外界所關心學習環境改善的學校冷氣設備建置,縣府預計以租賃方式來規劃,讓學校不僅班班有電腦外,也能班班有冷氣,讓師生都能在舒適的環境學習與成長。最後縣長期勉各校校長,以滿滿的動力持續前行,讓雲林教育走向未來,推向國際舞台。
全縣公私立國中小校長會議
全縣公私立國中小校長會議

縣府邀集各鄉鎮市公所勘查人員解說勘查標準 協助受災農民早日復耕、領取救助金


縣府邀集各鄉鎮市公所勘查人員解說勘查標準 協助受災農民早日復耕、領取救助金
雲林縣受0812豪雨影響,經雲林縣政府極力向農委會爭取已獲農委會公告雲林縣為辦理木瓜、西瓜、香瓜、短期葉菜類及落花生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請受災農民於期限內公所申報。
雲林縣政府為使農民能儘速領取救助金辦理復耕,於8月27日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專家為各鄉鎮市公所現勘工作人員,解說農作物受損之判定標準,期使勘查人員能快速核定作物災損情形,並儘速將勘查結果報送雲林縣政府,並核撥救助金。

雲林縣縣長張麗善表示,近期大雨和颱風已造成部分農民的損失,在此呼籲本縣農民,若有農作物因天然災害造成受損之形情請儘速至公所提出申請,縣府也會積極與中央配合相關行政流程,讓農民的損失可以降至最低。
為使受災農民早日復耕,縣府邀集各鄉鎮市公所勘查人員,解說勘查標準,協助農民早日領取救助金。
為使受災農民早日復耕,雲林縣政府邀集各鄉鎮市公所勘查人員,解說勘查標準,協助農民早日領取救助金。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