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台灣歷史最後一塊拼圖 《雲林縣志》編纂正式開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完成台灣歷史最後一塊拼圖 《雲林縣志》編纂正式開啟

為完成台灣歷史最後一塊拼圖,建構雲林人的歷史文化,展現雲林人的尊嚴,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3)日上午攜手產官學界、地方文史界及全縣20鄉鎮市公所展開編纂《雲林縣志》與《鄉鎮市志》的浩大工程,並向各界宣示雲林縣政府與地方公所共同推動文化建設的決心和行動,開啟紀錄及保存雲林歷史文化的新扉頁。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全台唯一尚未出版縣志的縣市,編纂《雲林縣志》與《鄉鎮市志》是全雲林人的大事,雲林縣政府從民國111年啟動《雲林縣志》編纂的規劃,除了縣府正在編纂縣志外,鄉鎮市公所將同步進行編纂鄉鎮市志,預計115年完成;目前雲林縣有7個鄉鎮市完成地方志書出版:北港鎮志、斗六市志、口湖鄉志、四湖鄉志、西螺鎮志、虎尾鎮志、古坑鄉志,其餘13鄉鎮尚無志書,出版過的又有3鄉鎮市:北港鎮志、斗六市志、四湖鄉志已屆續修年限,合計有16鄉鎮市志需進行編修工作。

張麗善表示,感謝土庫子弟吳學明教授,基於鄉親情誼願意扛起縣志總編纂的重責,更號召44位國內專家學者與地方文史菁英組成縣志撰稿團隊,要為雲林的古今歷史與變遷留下詳實記錄。縣志除了卷首及卷尾之外,共有9志(每志為一卷),依序為沿革志、地理志、政事志、經濟志、教育志、社會志、宗教志、文化志、人物志,志下分篇每篇20萬字,合計11卷34篇(大事紀上、下冊為2篇),卷首及卷尾共30萬字,總篇幅共約710萬字,真是艱鉅又浩大的工程!

張麗善說,也感謝耆老及各鄉鎮市長的參與及合作,共同攜手要來完成台灣歷史最後一塊拼圖,建構雲林人的歷史文化,展現雲林人的尊嚴。未來縣志與鄉鎮市志編纂完成,將提供政府機關施政參考及後續研究需要,並延伸為各級學校鄉土教材內容,讓地方志書不只是地方志書,更是大眾認識雲林的重要素材。

總編纂吳學明教授表示,敬佩張縣長的魄力與遠見,要完成艱鉅的台灣歷史最後一塊拼圖。編纂團隊除了善加運用國家檔案資料外,更需要耆老們腦袋中的寶貴經驗與記憶,從幾場鄉鎮市耆老座談會中我們感受到耆老們的殷殷期盼,希望能將記憶形諸於文字,完成歷史傳承;這樣的口述記錄、整理、編纂相當繁瑣而不易,呼籲縣內外文史學者及有志年輕學子投入,攜手共構雲林的全歷史。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縣府考量地方財政能力,一鄉鎮市志編纂經費共400萬元,將由縣府補助70%:280萬元、公所自籌30%:120萬元,希望經由縣府的帶領,達到一鄉鎮就有一志書的目標,全面性、完整性保存記錄雲林的悠久歷史文化。

 陳璧君指出,縣府刻正積極編纂縣志外,鄉鎮市公所將同步進行編纂鄉鎮市志,經由縣志與鄉鎮市志相互配合,為豐富各類史料的蒐集,文觀處於8月10日從古坑出發,舉辦20場耆老座談會,帶動全體縣民一起為保存地方歷史記憶而努力,期待在全體縣民的協助下,順利完成這次重大的編纂工程,讓雲林長久以來的文獻史料能夠完整地、真實地保存呈現。

 

為使大眾對雲林有更多認識與關懷,雲林縣政府與編纂團隊致力蒐集地方文獻資料,透過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等方式,積極蒐羅、整理與保存,且為瞭解地方重要人物事蹟及發展變化,從8月10日起舉辦20鄉鎮市耆老座談會,至本(23)日已舉辦11場,其餘場次時間、地點資訊請關注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FB粉絲專頁,或可洽文化觀光處圖書資訊科05-5523197 陳先生,歡迎各鄉親民眾參與交流並提供珍貴史料'共同編撰

 


縣民服務做太好!? 雲林縣長張麗善照片遭盜用 縣府火速澄清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縣民服務做太好!? 雲林縣長張麗善照片遭盜用 縣府火速澄清

  • 雲林縣政府正如火如荼的在20 鄉鎮市舉辦“縣政說明會”,為了讓各鄉鎮縣市的縣民們了解縣府在地方的建設與推動的政策,張麗善縣長率領一級主管全縣跑透透,今(23)日晚間將於麥寮高中舉辦第18場縣政說明會,也因為如此張麗善縣長照片遭到不肖人士盜用,雲林縣政府新聞處第一時間澄清,縣長line頭貼並非此盜用版本,請受騙民眾請勿上當,縣府也於得知的第一時間報警處理。

雲林縣長張麗善照片遭盜用  縣府呼籲民眾不要受騙上當雲林縣長張麗善照片遭盜用 縣府呼籲民眾不要受騙上當

每一場縣政說明會,張麗善縣長從不缺席,一一到現場和縣民互動,每場都開放十分鐘QA時間,也都會有主責機關首長和縣長親自答覆,如此接地氣也大受鄉親歡迎,從七月初斗南第一場開始,幾乎都是場場爆滿的盛況,縣府警察局更趁機宣導民眾防詐騙以及道路安全觀念。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長卓宜姿表示,此盜用縣長肖像之不肖人士的line帳號目前已經報警處理,將通知收到此訊息的被害民眾到警察局做筆錄,並申請搜索票,追出這位盜用者,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受騙上當,千萬不要把個人資料或是帳戶資料給陌生人士或是陌生帳號,以免成為受騙冤大頭。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