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共完成3萬6,429戶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共完成3萬6,429戶

  • 雲林縣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告一段落,縣府今(19)日召開工作檢討會,瞭解普查實施過程中,實際遭遇的困難及原因,作為評估及改進之依據,以期下次普查有更好的成績;祕書長曾元煌代表縣長張麗善出席,感謝所有參與普查人員的辛勞付出,曾元煌說,人口及住宅普查數據相當重要,縣府會妥善運用作為政策規劃的參考,提出更多福國利民政策。

檢討會上午9時起在縣府社會處大樓6樓禮堂召開,由雲林縣普查處執行委員祕書長曾元煌主持,執行委員兼總幹事主計處長蔡連日、執行委員兼副總幹事主計處副處長呂佩珊、民政處副處長陳良駿、執行委員警察局長朱宗泰及各組組長、副組長和相關工作人員與會。

 主計處表示,為完成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業務,縣府於去(109)年8月17日成立普查處後,隨即督促各鄉鎮市公所於9月1日成立普查所,並積極協助辦理普查業務,本次普查總計動用人力686人,經歷普查勤前會議教育訓練,普查員實地訪查,督導員至各普查所督導審核,召開指審會議,審核員表件彙送等工作,至今已告一段落。

 主計處指出,本次普查特別採取輔導員機制,協助提升普查的效率,本縣488個樣本普查區全面訪查結果,住宅狀況計有4萬5,788宅、住戶狀況3萬6,429戶以及人口狀況14萬6,697人;普查表件共計55大箱(455盒)已於本(110)年1月8日準時彙送至行政院主計總處。

雲林縣政府建請農委會與縣府通力合作為全民食安把關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建請農委會與縣府通力合作 建立國內農產品良好交易環境 為全民食安把關

  • 有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澄清,農業補助沒有分藍綠,只要正面規劃的農委會都會支持;雲林縣長張麗善今(19)日表示,陳吉仲主委願意幫助雲林農民是好事,雲林縣是台灣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農委會與雲林縣政府應該要建立良好合作關係,有問題直接溝通,才是農民之福。

 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全國最大養豬縣市,但資源較為不足,需要中央的協助,面對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台灣,為確保品質、提升國內外競爭力和轉型為現代化豬肉市場設施及供應鏈管理,雲林縣政府向農委會申請肉品市場改建計劃補助,計劃方案接軌國際也符合豬農和消費者需求,不僅為出口日本做準備、提升豬農競爭力,同時也為消費者健康把關,相關資料於109年12月2日送至農委會,申請進度縣府也一直掌握中,並非外界憑想像猜測,希望縣內區域立委能一起合作努力,為雲林縣的農民爭取權益。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需要現代化的肉品市場、交易、評級、冷鏈和分切的體系,基於前瞻視野,雲林縣政府依據農委會提出百億基金八大項目提出申請,所提「雲林縣因應萊豬進口養豬產業調整計畫」,涵蓋生產端污染源防止、循環再利用、養豬環境改善升級、打造符合HACCP國際標準屠宰、屠體評級、冷鏈、分切標準場等,希望和國際接軌,出口打世界杯,農委會作為全國農業主管機關,應大力協助共同努力,而非片段思維。

 

另關於西螺果菜市場改建案,市場的交易制度與環境常為大眾詬病,縣府所提「前店後廠」計畫完整配套,從西螺果菜市場進行環境改善、建立科學化農藥殘留檢驗及冷鏈交易區,並與斗南冷鏈物流中心的截切冷鏈保鮮包裝等一貫化作業場,彼此分工合作。

 張麗善說,雲林縣作為全國最大蔬果的供應基地,必須思考的是如何讓蔬果以最新鮮、最健康安全方式,提供全國民眾選購食材,這是縣府的企圖與高度,雖然西螺果菜市場主要經營者為西螺鎮公所,縣府為落實西螺果菜市場的現代化,將改善西螺果菜市場視為己事,全力爭取預算補助,期盼農委會與縣府及地方通力合作,為國內農產品建立良好交易環境,也為全民食安把關。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