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張麗善縣長視導跨虎尾溪橋新建工程 勉勵施工團隊達成6月通車目標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視導跨虎尾溪橋新建工程  勉勵施工團隊達成6月通車目標


  • 為提升工程品質及職業安全,雲林縣縣長張麗善今(12)日率工務處長汪令堯,會同縣議員李明哲、廖偉晴與二崙鄉長鍾福助等,視察高速鐵路聯外道路改善系統之子計畫「站區北側道路改善工程第一標(路線一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工程及路線二中正橋改建工程)」進度並了解地方民眾需求。張縣長表示,本案為縣內指標性工程,現階段進度已達87%以上,要求如期如質完成外,期許在縣府、監造單位及承包廠商共同努力下,替雲林縣樹立公共工程典範。
張麗善縣長今日視察跨虎尾溪橋新建工程,勉勵施工團隊達成6月通車目標。張麗善縣長今日視察跨虎尾溪橋新建工程,勉勵施工團隊達成6月通車目標。
縣長張麗善進一步表示,「站區北側道路改善工程第一標(路線一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工程及路線二中正橋改建工程)」屬高速鐵路聯外道路改善系統之子計畫,是縣內重大交通建設工程,主要包括「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與「中正橋(現已正名為吳厝橋)改建」兩項主要目標。整體工程經費高達5億多元,為縣內現階段規模最大公共工程,去年獲國家級公共工程金安獎、金質獎及縣內金雲三金榮譽,深獲地方肯定與期待。

張縣長說,目前整體工程進度已達87.87%,其中「中正橋改建」已於109年01月22日完成,因應民情配合地方正名為「吳厝橋」,另連結虎尾高鐵特定區及二崙鄉「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工程,已完成第18節塊並施作兩側邊跨銜接橋台,預計4月中旬前將完成銜接,續行辦理路面工程及橋塔GRC等施工項目,可望於六月中旬通車。
張麗善表示,「跨新虎尾溪橋梁」全長174公尺,寬26.7公尺,雲林縣是台灣的糧倉,30公尺高的橋塔特別設計「稻穗」型對稱式脊背,作為農業大縣雲林的象徵,完工後有助健全縣內交通網絡外,亮麗外形更將成為新地標,完工後縣府將辦理橋樑命名海選活動,廣邀民眾發揮創意為橋樑命名。
 督導過程中,張縣長特別要求施工團隊,針對整體工程品質及工地高風險作業都依規定執行,不因接近完工而鬆懈,也特別給予施工人員鼓勵,定要傾全力將工程如期、如質、如度來完成。針對民眾對於周遭景觀環境建議,也請縣府團隊納入民眾意見,妥處研議盡速辦理,以回應民眾需求。

雲林縣政府積極爭取二崙大排治理經費 獲中央核定補助1,100萬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積極爭取二崙大排治理經費 獲中央核定補助1,100萬元





雲林縣二崙鄉二崙大排部分河段尚為土堤邊坡,每逢豪大雨常造成淹水,為此雲林縣政府積極向中央水利署爭取,獲得前瞻計畫1,100萬元治理經費,縣長張麗善12日前往會勘時表示,縣府已完成初步設計,中央經費挹注後,會儘快發包施工,改善當地淹水狀況,也請民眾配合勿將垃圾倒入大排,影響排水順暢及環境衛生。
二崙大排全長約5.24公里,其中長約480公尺排水路尚未治理,兩岸皆為土堤邊坡,因雜草、灌木叢生,阻礙通水斷面,每逢颱風、豪大雨期間水位高漲,水常溢堤淹沒農田及兩側道路,不僅阻礙人車通行,更造成民眾財產損失,張縣長獲悉後指示水利處積極向中央提報改善計畫,上週獲核定補助1,100萬元經費。
 今日雲林縣縣長張麗善在水利處長許宏博、新聞處長廖淑玲陪同下前往會勘,發現大排不僅雜草、灌木叢生,還堆積許多葉菜、瓶罐等垃圾,導致排水斷面僅剩原有的一半,嚴重影響水流順暢;縣議員廖偉晴、李明哲、游淑雲、二崙鄉長鐘福助等人也到場關心,鍾福助說,感謝縣府團隊的用心,期盼工程完工後,可串聯下游的人行步道及護欄,提供民眾更完善的休閒運動去處。
張麗善表示,前瞻計畫是競爭型的計畫,為此縣府做了一些調整,在爭取計畫前就先規劃設計,提高爭取的成功率,二崙大排整治完成後,不但排水斷面增加、堤岸更堅固,兩旁道路也會加寬,可改善淹水狀況,讓農民免受淹水之苦,也更方便人車通行,希望民眾配合治理期間的不便,也希望大家勿將垃圾倒入大排,共同維護排水順暢及環境景觀。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二崙大排治理工程已完成初步設計作業,預計改善排水路約480公尺,並進行版橋改善工程,完工後可有效減緩淹水狀況及提升排水效能,預計改善淹水面積約85公頃,以維護民眾生命財產及行車安全。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