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台西產業專區方向調整 讓產業發展更均衡更多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台西產業專區方向調整 讓產業發展更均衡更多元
鑑於「台西綠能專區」計畫窒礙難行,張縣長團隊重新檢討研議將綠能專區改回產業園區,要讓園區使用更多元、開發更彈性,同時研發更為環保、低污染、可循環的「綠能產業」,而非僅僅鋪設太陽能面板種電。 

雲林縣整府新聞處長周柏吟指出,離島式基礎工業區的臺西區,於民國80年由行政院核准編定,並非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公告的不利農業經營地區。前經民進黨在雲林縣執政13年,未能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或《產業創新條例》完成工業區開發,閒置多年。前任縣長所提案申請的「綠能專區」,即為開發後的工業區土地「只能」做綠能發電使用。當全區1,163公頃開發為綠能專區,臺西區係屬計畫管制,若原地主仍維持文蛤養殖,即違反計畫管制規定,「必須開罰」! 

前規劃的「台西綠能專區」案經專業工程顧問公司進行的綠能設置意願調查,952位私地主當中,「僅1/3地主同意」開發為綠能專區,分散式的土地同意,將變成碎片、穿孔式的工業區開發,不利國家綠能政策推動,若強勢推動將有損土地所有人的權益。況且,綠能專區的開發會增加鄉親們的賦稅與影響漁保(漁民)資格,珍貴的良田魚塭最後淪為別人的發電廠,這也是雲林民眾心中的擔憂與疑惑。 

周柏吟表示,張麗善縣長上任後一直強調,雲林縣政府絕不排斥發展綠電;前提在尊重大多數地主的意願。同時,縣府將綠能專區回復原產業園區規劃,是要讓園區使用更多元、開發更彈性,也可推行在廠房屋頂設置太陽光電,並行不悖。更何況,中央政府高喊「鮭魚返鄉」,臺商密集回臺投資,將致全台工業區土地需求上升,我們正努力要促使臺西工業區有機會成為臺商回臺投資基地。縣府重申,雲林縣從來不反對綠能發電,雲林人要綠能,更要產業進駐。

雲林縣政府會勘土庫等鄉鎮812豪雨落花生災損 持續爭取全面性救助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會勘土庫等鄉鎮812豪雨落花生災損 持續爭取全面性救助
雲林縣受812豪雨影嚮,造成落花生受損嚴重,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除了針對落花生災損持續查報外,25日更進一步邀請農糧署及農改場專家組勘災小組,會勘土庫鎮、崙背鄉、東勢鄉、褒忠鄉、水林鄉等五鄉鎮落花生等農作物受損與豪雨後生長情形,並建議中央將雲林落花生納入現金救助地區,積極爭取農民的權益。
1
1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元長鄉及北港鎮落花生災損已於8月23日由農委會公告為救助地區,主要係因為該2鄉鎮於農損查報系統上的「受損面積」與「受損程度」都已達法定條件,雲林縣政府即邀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中區分署、台南區農改場進行災損之確認後,建議中央公告為救助地區。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落花生為雲林縣重要且種植面積廣泛之作物,縣府25日邀集農糧署、台南區農改場持續進行未納入救助的5鄉鎮會勘,確認該5鄉鎮落花生受損程度為20%~25%,立即請會同勘查之農糧署中區分署長楊宏瑛協助建議中央公告列為落花生救助地區。

農業處指出,考量之前已公告之元長、北港等2鄉鎮,再加上25日勘查確認落花生災損之土庫、崙背、東勢、褒忠、水林等5鄉鎮合計落花生種植面積已達全縣落花生種植面積七成七,將建請中央將全縣之落花生公告為現金救助地區,以積極爭取農民的權益。
2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