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右手幫助高麗菜 左手扶持鳳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純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右手幫助高麗菜 左手扶持鳳梨 

鳳梨暫停出口中國大陸後,面臨產銷考驗,國內葉菜需求不足,雲林縣長張麗善5日偕同縣議員李明哲、廖偉晴議員、二崙鄉長鍾福助、二崙農會理事長廖萬成、總幹事李達彥、農業處長吳芳銘以及健豪公司張哲源經理、永興果菜生產合作社主席黃威騰等,共同行銷鳳梨和高麗菜,右手幫助高麗菜左手扶持鳳梨,推出媒合拓展外銷市場、個人和團購預購促銷、媒合學校營養午餐等團膳採購,辦理收購加工等配套措施來因應。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高麗菜盛產壓力大,健豪印刷公司總經理張訓嘉伸出援手,大量採購雲林縣的高麗菜5,000箱共10萬公斤,以實際行動支持菜農,並拋磚引玉,希望各界響應,一起送暖,今縣府特別頒贈感謝狀,感謝張訓嘉總經理嘉惠農民善舉。

張麗善說,張總經理來自雲林斗六,家族中親戚長輩也務農,很能體會農民看天吃飯的心情,基於身為雲林鄉親情感,很願意幫助農民解決燃眉之急,本著疼惜鄉親和回饋家鄉的精神,透過高中同學,縣議員李明哲的奔走幫忙,向雲林西螺、二崙、崙背、大埤等地農民採購高麗菜,並派出自家健豪印刷公司的大型物流車,開進高麗菜園裡,把品質優良的新鮮高麗菜,搬運上車,陸續送到全台灣健豪印刷的客戶手上,回饋社會真是服務到家。

健豪公司今由張哲源經理代表受獎,張經理指出,健豪秉持社會責任,這次因為高麗菜價格崩跌,公司以將心比心、疼惜鄉親的心情,不要讓雲林純樸的菜農,辛勤努力的成果卻是血本無歸,也拋磚引玉,期盼社會各界,雪中送炭,一起力挺農民,多認購營養價值高,新鮮又健康的高麗菜。

縣議員李明哲指出,張總經理與我是同學,關心雲林故鄉事一直都沒間斷,除購買5000箱共10萬公斤高麗菜,更特別交代別讓農民舟車載運,他直接派車到現場,能幫農民省事就盡量去做,利潤就交給農民。李議員也感謝各位相挺,他說,高麗菜是我們菜王,軟硬生熟皆可料理,也是雲林縣很大的特產,感謝縣長、農業單位共同行銷在地農民產品,希望幫助農民度過難關,菜價好時要支持,價格差時更要關心。

張縣長再提,縣府從年前至今積極行銷高麗菜,感謝企業相挺,台北市、新北市及嘉義市政府鼎力協助,至今為止共行銷713.9公噸高麗菜。除媒合高麗菜外,雲林縣目前有400多公頃鳳梨,將在四月起進行採收,縣府針對鳳梨產銷問題亦超前部署,積極提前規劃因應,包含媒合拓展外銷市場、個人和團購預購促銷、媒合學校營養午餐等團膳採購,辦理收購加工等配套措施來因應,透過多充管道媒合,解決鳳梨出口受限燃眉之急,讓鳳梨農安心放心。

 


務實行銷,雲林縣府幫農民拼銷高麗菜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務實行銷,雲林縣府幫農民拼銷高麗菜

  • 對於高麗菜價跌及中國大陸宣布停止進台灣的鳳梨,今日上午雲林縣議會第19屆第13次臨時會中,國民黨團、誠信黨團及民意黨團聯合質詢有關本縣農產品如何行銷及如何幫助農民度過難關,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將透過自己與國內外市場建立的銷售管道,以及加工和團膳等手段,來消化縣內高麗菜及鳳梨產量,以最直接、最迅速方式幫助農民。

張麗善說,高麗菜在近期的大力促銷下,除了外銷,還有北部促銷,以及機關企業界團購,包括嘉義市政府、中華郵政、台電公司、台塑、達德能源、全家超商、全聯和義美等賣場、悟饕餐飲及健豪印刷在內,多方管道進行行銷,到目前為止,也看見了成效,合計高達713.9公噸,可以稍微解決我們農民的燃眉之急。

 張麗善指出,如果立即要讓高麗菜價格穩定,中央應該祭出耕鋤對策,由農業的最高主管機關農委會從全台的總量管制,從降低供給量來影響價格。然無論是花生或高麗菜問題,中央屢屢跳過雲林縣政府,無法讓縣府來反映全面性的農民心聲與縣府的建議。

 張麗善進一步說,雲林是個農業大縣,是全國最最大的糧倉最大蔬果中心最大畜產中心;每三把蔬菜就有一把來自雲林,每三條豬就有一條來自雲林,如果雲林這個農業大縣的產銷問題可以解決,我相信我就幫農委會解決很多問題,所以除了雲林縣本身的自立自強與奮鬥,我們希望農委會也能夠聽到地方的心聲,並給予支持跟鼓勵,雲林縣的資源不足,我們也希望可以不用走到耕鋤,不要暴殄天物,能夠有好的對策將農民辛苦栽種的優良農產賣得好價錢,穩定農民的收入,更讓消費者能感受到農民的用心及享用農作果實。

 張麗善強調,如果在國際市場上,我們台灣的立足點受到威脅,受到一些壓榨,那我們可以尋求多方管道;雲林縣種植鳳梨總面積約940公頃,今年收成面積達440公頃,估計產量約有20萬公噸,生產期在4-6月。遭中國禁止輸入關係,估計全台1成左右產量受影響,目前我們除了積極爭取外銷訂單外,也正研議相關加工,如鳳梨果汁、果乾脆片以及做為食材等,盼順利消化產量。

 張麗善最後感謝議員及各界的支持,也呼籲中央政府農委會不要再以政治考量跳過雲林縣政府,以農民的立場思考實際地幫助農民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