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偶戲電音趴」- "潮" 顛覆布袋戲想像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偶戲電音趴」- "潮" 顛覆布袋戲想像

2023年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音樂會29日晚間於虎尾高鐵特定區登場,透過布袋戲、電音、聲光效果融合創新的「偶戲電音趴」,及融合布袋戲音樂、藝陣、武術、Cosplay演出,讓所有觀眾戲迷體驗傳統藝術鮮活、不落伍的生命力,整個晚會演出如同萬花筒一般,讓觀眾不管在什麼角度觀看都精彩美麗,縣長張麗善與現場觀眾共度美好的中秋夜。

國際偶戲節開幕音樂會晚間7點由縣長張麗善、縣府秘書長曾元煌、縣府前首席顧問黃逢時、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文章、廖文和布袋戲團團長廖文和、西螺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鍾任樑、議員黃凱、黃美瑤、陳乙辰、虎尾鎮長丁學忠、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等人一起啟動。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是布袋戲的故鄉,雲林國際偶戲節在今年邁入第21屆,今年共規劃金掌獎系列競賽、偶戲電音趴開幕音樂會、偶戲嘉年華千人踩街、紙風車劇團演出和金掌獎頒獎典禮等五大主題,邀請國內各縣市戲團及荷蘭、哥倫比亞、德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參與演出,場場精彩,歡迎大家來雲林看精彩多元的偶戲表演。

張縣長指出,縣府積極推動布袋戲向下紮根、邁向國際,縣內有將近40所學校推廣偶戲,傳承偶戲藝術文化,並透過金掌獎挖掘優秀人才;另加入國際「AVIAMA」,並與台灣戲曲學院、法國偶戲學院,及其他12縣市簽署「偶戲大聯盟」MOU,合作推動臺灣偶戲文化。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今天開幕音樂會—「偶戲電音趴」,以霹靂布袋戲為開幕演出,以布袋戲結合時下年輕人的主流文化-電音,邀請臺灣電音教父DJ Allen及燈光視覺設計師「宋方瑜」攜手合作,融合藝陣、各種視覺藝術、燈光變化呈現萬花筒繽紛迷人及憾動人們視覺。

另晚會邀請「自從」、「蔡佳瑩」、「劉昱賢」、「千翼」等多位霹靂布袋戲幕後主唱,詮釋霹靂布袋戲系列的經典歌曲,也邀請《MUSIC MAKER 音樂主理人》,為雲林創作的《雲林YUNLIN》。

 陳璧君處長表示,國際偶戲節除開幕音樂會外,10/2-10大小金掌獎競賽活動、10/7在虎尾市區舉辦千人踩街偶戲嘉年華,High翻虎尾街頭,踩街結束後,再到高鐵特定區觀看紙風車劇團帶來親子同樂、熱鬧異常的「哪吒鬧龍宮」,10/14在台灣戲曲中心舉辦金掌獎頒獎典禮,歡迎全國民眾來雲林看偶戲。

    凝聚情誼活化產業 雲林元長湖內社區展現玉米料理特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凝聚情誼活化產業 雲林元長湖內社區展現玉米料理特色

    今(30)日上午元長鄉湖內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元長鄉湖內社區產業活化活動」,以在地特產的玉米為主,推廣湖內社區在地產業,並安排精彩豐富的節目與一連串的活動,用美食及歌舞與社區居民及共襄盛舉的民眾們分享。

    雲縣府城鄉處長林長造表示,農村營造及再生是縣府長期推動的重要計畫,不論是農村硬體的改善或是軟體如:產業活化、文化保存及生態保育等等,且此推動家園再生的計畫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而在雲林縣政府的努力下,我們也成效優異、屢屢獲獎。

     林處長說,元長鄉湖內社區屬於典型低窪農業帶,盛產花生、玉米、大蒜…等農產品,其中玉米更是社區幾乎每日配送到全台各地的農產品,進入社區更可見到充滿綠意的玉米田隨風搖曳,本次社區規劃的活動相當多樣化,邀請潭西社區薩克斯風樂團與宜潔中東肚皮舞團帶來精采的舞台表演。活動現場設置社區內特色農產品12個攤位,提供民眾購買新鮮高品質的在地特色農產品。此外,現場更舉辦「ㄅㄡ玉米」趣味競賽,讓現場民眾挑戰自己的剝玉米技巧,贏得豐富的獎勵。更有由社區媽媽共同研發的玉米風味餐點,供大小朋友體驗湖內的特色產業活動與美食。

    湖內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五郎表示,產業活化活動主要在凝聚社區居民的情誼,並將社區農產特色花生、玉米、大蒜展現出來;將在地特色農產品與美食、本社區及鄰近社區相關音樂舞蹈團體表演、趣味競賽活動結合,相信這次的綜合體驗活動將有助於提升村民的凝聚力、湖內社區在地產業的價值,同時展示湖內社區的純樸玉米之鄉特色文化。

      雲林信義育幼院拿下「2023世界柑橘果醬大賽」賞 張麗善縣長頒獎感謝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信義育幼院院童拿下「2023世界柑橘果醬大賽」銀、銅賞 張麗善縣長頒獎感謝孩子讓世界看見雲林

      • 雲林縣信義育幼院6位學童今年參加日本「2023世界柑橘果醬大賽」,拿下2銀賞、1銅賞佳績,縣長張麗善28日贈送榮譽狀及孩子指定的禮物,感謝他們為雲林爭光,讓世界看到雲林優質的水果;張縣長同時感謝院方、古坑奶油巴士烘培屋負責人楊程超、陳韻筠用心陪伴孩子築夢、圓夢。
      今天共有5位小朋友在育幼院院長王璞旺、呂宛芸教保組長、楊程超、陳韻筠陪伴下接受表揚,現場幾位孩子也表演了直笛,另獲得全台南區大賽小提琴第一名的「阿駿」現場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給縣長及現場來賓欣賞,悠揚樂音現場滿滿溫馨。

       張麗善縣長表示,「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The World’s Original Marmalade Awards)」協會主辦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素有果醬界奧斯卡之稱,今年共有來自全世界1987件作品參賽,育幼院小朋友不僅在比賽中拿下 2銀賞和1銅賞佳績,更獲裁判總長Dan Lepart在他個人臉書的讚美,這項榮耀是小朋友辛苦努力所獲得最甜美的成果。

      張縣長指出,信義育幼院不僅用愛心照顧院童,更呵護陪伴孩子實現夢想,陪著他們「不放手,直到夢想到手」,這份心讓人由衷敬佩;而超人爸-楊程超、超人媽-陳韻筠耐心指導孩子發揮創意,經過無數次練習選果,做出獨一無二美味果醬。

       張縣長說,孩子讓世界看到雲林的果醬,期待孩子記得他們曾經獲得這項殊榮,持續勇於挑戰自我,繼續朝夢想前進,感謝社會大眾支持培訓育幼院的孩子,希望現在的每一點努力,未來也能讓孩子們站穩自己的人生舞台。

       信義育幼院王璞旺院長表示,參加這項比賽的動機是因為孩子浩浩(化名)說:「想當果醬師,做天然健康的果醬,用果醬甜蜜療癒全世界~」。為此,育幼院社工及生輔員團隊,為了幫孩子圓夢,便協助院童提案了圓夢果醬小達人計畫,找到了位於古坑鄉奶油巴士烘焙屋的負責人超人爸-楊程超先生、超人媽-陳韻筠,來指導育幼院的孩子們製作果醬。

      張縣長指出,育幼院是安置需要收容的兒童及少年,因著社會變遷,育幼院收容個案因素變得更複雜,必須有更多的陪伴,照顧需求也變得更多元,包括個別化服務、教育教養、輔導諮商、陪伴傾聽,替代了重要的家庭式功能,更重要的是,提供在院的兒童及少年最適切的成長與發展的機會,在此要感謝信義育幼院乘載了這麼多孩子的夢想以及提供優質的服務照顧體系。
       

        108位工藝師雲林展絕活 第十屆笨港五湖四海宴隆重開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08位工藝師雲林展絕活 第十屆笨港五湖四海宴隆重開幕

        一場專屬於媽祖的餐桌饗宴─第十屆《笨港五湖四海宴》,於中秋連假期間隆重登場,今年匯集108位全國工藝師優秀作品,9月29日至10月1日於北港鎮南陽國小活動中心展出。今(29)日一早由縣長張麗善、文觀處長陳璧君、北港鎮長蕭美文、南陽國小校長陳雪梅、臺灣工藝聯盟總會理事長陳啟村、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洲、榮譽理事長許哲彥、總幹事蔡享潤、人間國寶洪平順與多位工藝師們共同為本次活動揭開序幕。

        縣長張麗善表示,《笨港五湖四海宴》已經連續舉辦有十年,今年由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主辦,在理事長陳明洲的帶領下,將來自全台108位工藝師的精彩作品,展現於媽祖及鄉親面前,不僅表述雲林宗教大縣對媽祖信仰的虔誠,也呈現雲林對文化藝術的重視,透過此活動將傳統工藝:木雕、粧佛、剪黏、紙雕、彩繪…等等給予傳承、融入新創意並發揚光大。張縣長並熱情邀請對工藝有興趣的鄉親,利用9/29-10/1三天的中秋假期來到北港鎮南陽國小,參觀這場精彩而難得的工藝盛宴,感受傳統工藝的生命力。。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理事長陳啟村表示,《笨港五湖四海宴》已舉辦了十年,相當的不容易,這是一個全國工藝師們展現作品的場域,感謝主辦單位及雲林縣政府的支持,對傳統工藝發展有很大的助力,讓工藝師透過這麼好的環境,可以彼此看到作品的不同樣貌,增加交流並激發更多的藝術創造力,這是令人相當讚嘆的活動!

        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洲表示,五湖四海宴的發想即源自北港朝天宮媽祖過爐擺設拜神的108道菜,藝師們為傳達對媽祖最崇高的虔誠敬仰,透過展現傳統工藝技藝,以辦桌的形式,將最好的工藝宴席呈現給媽祖,完整再現北港百年藝鎮之歷史記憶。今年共集結全國108位優秀工藝師精彩作品,包含木雕、粧佛、交趾陶、錫藝、剪黏、神偶、紙雕、彩繪、藝閣…等,除精彩的工藝作品展現外,還有多場 DIY 製作體驗, 內容豐富有趣,歡迎中秋連假蒞臨觀賞,欣賞各工藝老師的拿手絕活。

          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正式啟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正式啟動

          • 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計畫書27日於內政部土地徵收審小組獲決議通過,預計將於10月底公告區段徵收 (公告開始土地即禁止移轉),全區預計於115年中完工及點交。

           雲林縣政府指出,縣府地政處27日參加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第274次會議,簡報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計畫書報核案,並獲決議通過。

           地政處指出,本案前於112(今)年7月26日經內政部召開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專案小組會議,會中委員相當關心本案推動過程中所有權人之陳述意見及縣府回應處理情形、開發目的、安置計畫等;經縣府團隊積極說明及力陳本案推動開發之公益性、必要性及迫切性等,並詳細回應委員各項詢問,全案依據專案小組委員意見修正報告書後再次提報,本(27)日最終獲委員決議無意見一致同意通過。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起初於83年將人文公園原址於由農業區變更為住宅區,後續為配合94年全國運動會,向台糖租用開發為現今之人文公園,租期至94年12月止,期間深受當地民眾及遊客喜愛,希望保留人文公園,另斗六(含大潭地區)都市計畫商業區、住宅區發展已趨飽和,遂以地方發展及尊重民意為出發,提出整合人文公園及附近農業區進行整體規劃、一併開發構想,將能有效達成新舊都市空間縫合,同時提供社會住宅、防災避難空間、自行車道等設施,完善都市機能,打造優質都市景觀及居住環境,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開發,促成土地所有權人及公共利益雙贏局面。

           地政處表示,本計畫開發面積約17.88公頃,開發總費用約19.52億元,計畫區內農業區土地現況土地使用主要為空地、公園及零星農作、建物使用,整體呈現低度及不當利用狀態,透過規劃住宅區及商業區結合並保留人文公園3.4849公頃公園用地,並以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引導土地發展,打造城市空間與景觀新風貌,提供民眾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實踐運動生活化的目標。



            雲林蛻變看得見!1500萬人次觀光量創新高 國際大獎破22座!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蛻變看得見!1500萬人次觀光量創新高 國際大獎破22座!

            • 隨著國內疫後觀光撥雲見日,雲林觀光量能成長幅度展現驚人實力,依據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度觀光人次1-8月份累計逾1,500萬人次創新高,觀光人次排名穩坐非六都第一名,遙遙領先其他非六都縣市,觀光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顯見縣府推廣觀光行銷成果豐碩!自年初北港燈會、北港迎媽祖、白沙屯媽祖進香到春日賞花季、螢火蟲季,接續下半年海洋音樂祭、韶安客家文化節、雲林國際偶戲節、草嶺森林療癒祭等活動兼具國際能見度及在地獨特性,能夠將觸角延伸吸納不同類型的遊客,成功帶動地方及國際觀光人潮!
            千萬觀光千萬觀光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越在地越國際儼然成為雲林新優勢!本縣文化觀光景點及活動迄今已獲得22座國際大獎肯定,共計4鉑9金5銀1銅1優勝2設計大獎,不論是北港燈會、雲林海洋音樂祭、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及雲林國際偶戲節等,皆充分利用在地資源-及文化背景,完美整合地方特色、相關產業及單位,且在預算有限下,囊括多座國際大獎,實屬不易,在此也非常感謝縣府文化觀光處同仁戮力合作,還有相關單位配合協助,期許未來透過縣府的努力持續讓雲林發光發熱。

             

            完善校園急救防護 雲林縣張縣長感謝善心捐贈者捐贈AED設備予偏鄉國中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完善校園急救防護 雲林縣張縣長感謝善心捐贈者捐贈AED設備予偏鄉國中

            雲林縣政府今(27)日舉辦「完善社區急救之鏈-偏鄉AED卡位不缺席」-AED捐贈記者會,由衛福部、立法院厚生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共同推動,凱樂斯股份有限公司協助媒合捐贈者蔡咏锝副議長、張容維女士、黃柏昌先生,為雲林縣偏鄉國中爭取到12台AED急救設備,讓校園安全有更一步的防護。

            張麗善縣長致贈捐贈者感謝狀並表示,配合今年度衛福部「完善社區急救之鏈-偏鄉AED卡位不缺席」,落實「一學區、一轄區、至少一台AED」的目標,特別感謝本次AED捐贈者,以及協助推動的厚生基金會陳柏同執行長及凱樂斯公司的同仁們,為本縣學校爭取到12台AED急救設備,及時為校園提供防護。此外,本次厚生基金會也為本縣警察局募資了2台AED,目前雲林的派出所尚缺41台,希望各界善心人士與企業團體能發揮愛心,協助補足急救設備,以守護鄉親生命財產安全。

            教育處表示,今年衛福部公告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之公共場所修正規定,由原本高中以上學校修正為國中以上學校,為了配合本次修法重點,由立法院厚生會、厚生張麗善縣長致贈感謝狀予捐贈者副議長蔡咏锝。

            教育處強調,非常感謝厚生基金會以及相關企業,能夠基金會與國教署攜手合作,並找來廠商勸募AED,以協助各縣市補足AED需求缺口。

            捐贈12部AED給全縣偏鄉國中,因為雲林縣現在國中還未有AED設備的只剩下12所學校,這次捐贈能夠補足全縣國中AED設備,另外明年度張縣長亦編列預算,雲林縣預計113年規劃國小校園全面設置AED及Q安妮,現在大概還有80所國小校園沒有設置AED,未來將全數補足;另外再搭配112學年度開學前暑假期間,雲林縣已舉辦了全縣國中小校長及24場國中小教師CPR+AED證照研習,超過2000位教師取得認證,完善校園急救及教育相關設備,及時守護師生及民眾,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應有的照護。

            校園設置AED急救設備,在遇到校內有人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即時救護。校園設置AED急救設備,在遇到校內有人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即時救護。

            教育處指出,本次12所受贈學校為:大埤國民中學、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四湖國民中學、水林國民中學、口湖國民中學、虎尾國民中學、宜梧國民中學、飛沙國民中學、北港國民中學、東南國民中學、東勢國民中學、石榴國民中學,希望藉由本次記者會,宣達配合修法重點設置AED設備,並能有更多善心人士或企業一起共同勸募,健全校園急救設備,保障學生及民眾安全。

             本次捐贈儀式包括雲林縣長張麗善、總顧問張清良、副議長蔡咏锝、黃柏昌先生捐贈者代表陳雪、衛服部醫事司簡任技正李中月、教育部國教署簡任視察卓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凱樂斯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陳涓淇、教育處長邱孝文、警察局副局長陳瑞金、及12所受贈國中代表均出席共襄盛舉。

              94年次役男兵籍調查開跑囉!雲林縣政府提醒 線上申報快速又方便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94年次役男兵籍調查開跑囉!雲林縣政府提醒 線上申報快速又方便

              只要您是94年次出生的男子,自明年1月1日起就到達徵兵及齡男子(簡稱役男),不論您是否在學、出境國外或就讀軍、警學校,依兵役法規定都要接受兵籍調查,建立役男之基本資料,俾利辦理後續徵兵處理(體檢、抽籤及徵集入營等程序)之依據,請務必須詳實填寫並依限申報,以維護您服役權益。

               民政處提醒,94年次兵籍調查網路申報作業開跑!從今年10月2日上午10時起至11月15日下午5點,可以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電子裝置申報,任一載具連結至內政部役政司或雲林縣政府民政處網站(https://civil.yunlin.gov.tw/cp.aspx?n=5467),或下載「戶役政管家App」,進入「兵籍調查線上申報」系統,登錄兵籍表資料後,即完成申報作業,歡迎多加利用。

               民政處處長蕭德恕表示,役男辦理兵籍調查有網路線上申報、公所臨櫃、指定地點、郵寄、傳真、電子郵件等辦理方式,建議可採用線上申報方式,網路可24小時辦理,免出門、快速又方便。透過線上申報系統直接於線上進行登錄即可完成,既快速又方便,無需親自舟車勞頓回到戶籍地公所臨櫃申報或麻煩家長前往村里幹事通知地點申報;另外,同時提醒,對於94年次役男未在學亦無升學意願之男子,欲於113年1、2月以陸軍入營者,請於10月2日起儘快上網申報兵籍調查,愈快完成兵籍調查,可愈快安排徵兵檢查、徵集入營,方便役男生涯規劃。

               縣長張麗善表示,役男辦理兵籍調查,經多元管道宣導役男以網路申報兵籍調查,以網路代替馬路,節省民眾往返時程,雲林縣自開放兵籍調查線上申報後,頗受役男及家長好評,網路申報率逐年上升,近幾年來,每年役男線上申報,佔當年兵籍調查人數90%以上,112年更獲得全國役政考核B組第1名佳績;今年是94年次男子兵籍調查時候,也不要忘了提醒周遭同年次的同學上網申報,讓我們共同來刷新兵籍調查線上申報的紀錄。

                民政處提到,為確保個人資料安全,系統受理後會自動發送完成通知,及後續修改資料的密碼至役男電子信箱,不必擔心資料外洩。如有相關疑問,可在上班時間洽雲林縣政府民政處或各鄉鎮市公所兵役業務單位。  

               兵籍調查線上申報方式:

              開放時間:112年10月2日上午10時至112年11月15日下午5時止

              網站:戶籍縣市政府兵役業務單位網站(雲林縣役男:請進入雲林縣政府民政處)或內政部役政署網站,或下載「戶役政管家App」,點選進入「兵籍調查線上申報」系統,登入資料後送出,即完成兵籍調查。

                雲林縣長張麗善感謝益富公司捐贈營養食品關懷弱勢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感謝益富公司捐贈營養食品關懷弱勢

                   為感謝益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雲林縣實物銀行營養品共480份,雲林縣政府今(26)日上午特舉辦捐贈儀式,益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馬述壯、雲科廠廠長張景淇、公關行銷組專員潘則墉、長照營養事業群副總經理柯婉菁南下雲林千里送暖,捐贈儀式由雲林縣張麗善縣長代表受贈,並致贈感謝狀,以感謝益富公司之義舉,造福本縣弱勢家庭。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天是益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二度捐贈營養食品物資給雲林縣,協助縣內低、中低收入戶、邊緣戶鄉親,以及遭逢變故、失業等困境的弱勢家庭渡過生活危機,尤其是提供弱勢長輩或吞嚥困難或體力虛弱者,不因實物的短缺而生活困頓。感謝益富公司響應本縣社會福利政策及雙B計畫,捐贈營養品照顧弱勢,為雲林縣送愛、送溫暖,本縣將持續推動雙B計畫,盤整資源媒合需求,也期盼藉由益富公司的善舉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伸出愛的援手,讓雲林充滿溫暖關懷,成為幸福有愛的縣市。

                  社會處副處長陳怡君表示,益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善舉是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典範,雲林縣政府將透過實物銀行進行有效資源整合,媒合物資到有需要的家庭手中,目前本縣實物銀行所發放物資成效每月成長,從年初300多戶到9月有694戶(含雙B計畫395戶),發揮實物銀行的最大功能,也呼籲各界能共同實踐愛心,造福更多需要服務的鄉親,一同幫助弱勢家庭及族群,讓幸福滿雲林;衷心期待更多民眾、民間團體和企業能共同響應,讓愛與希望延續下去。

                  2023年中華民國柔道錦標賽雲林開打 縣長張麗善預祝選手奪得佳績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3年中華民國柔道錦標賽雲林開打 縣長張麗善預祝選手奪得佳績

                  • 2023年中華民國柔道錦標賽26日起一連三天在雲林縣立體育館開打,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約2500位選手參賽;縣長張麗善出席開幕典禮時表示,感謝中華民國柔道體育運動協會來雲林舉辦全國性賽事,縣府絕對會善盡地主之誼協助賽事,預祝選手們都能盡情享受比賽,獲得佳績並增進彼此友誼。

                  縣長張麗善指出,感謝董進龍理事長帶領的中華民國柔道體育運動協會,特地到雲林縣辦理全國性賽事,增加雲林縣立體育館的使用率,讓全體縣民在這三天中都能欣賞高水準的柔道賽事,也感謝地方協會的大力協助,讓各地柔道好手們有機會齊聚競技、以柔道會友,共享柔道競賽的樂趣。

                  中華民國柔道體育運動協會理事長董進龍表示,感謝張縣長、在地議員等地方人士支持與協助,讓賽事可以在體育館裡順利進行,這三天將有約2500位選手、300場次比賽,歡迎民眾來為參賽選手們加油。柔道不僅是訓練力量、速度、體能及身體協調的運動,也注重禮儀與內心修養,長遠能夠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力、忍耐力,以及尊重別人的良好操行,今年首度開放幼稚園學童參賽,希望藉由從小扎根,培養更多柔道選手。

                  張縣長表示,雲林縣這幾年來非常重視體育發展,積極爭取承辦全國性賽事,也有幸獲得評審委員一致肯定,將於114年辦理全國運動會,目前已啟動相關籌備事宜,並著手規劃在虎尾高鐵園區建置體育園區,興建可以容納15000人的田徑場,作為114年全國運動會比賽場地,迎接來自全國優秀選手齊聚雲林,大展身手。日後也能成為雲林縣辦理各式競賽、演唱會等的大型活動場地。


                  112年雲林獲百億基金養豬場補助全國第一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12年雲林獲百億基金養豬場補助全國第一 縣長張麗善麥寮視察改建成效

                     雲林縣政府今(112)年度辦理百億基金養豬場改建,養豬場申請十分踴躍,原雲林縣補助經費僅分配9000萬元,經過縣政府不斷向農業部爭取,雲林縣再增加補助3.7億,合計4.6億,爭取補助額度為全國第一。今張麗善縣長特別前往麥寮畜牧場訪視改建成果,了解新式養豬場的飼養模式。

                     張麗善縣長表示,全台灣養豬產值766億,其中雲林縣養豬產值更高達222億、超過156萬頭,亦是全台灣最高,縣內許多養豬設施已經老舊不堪、汙水池量能不足,為提升養豬效率,改善養豬產業設施設備刻不容緩,中央於110年成立養豬百億基金,今年原雲林縣補助經費僅分配9000萬元,經過縣政府不斷向農業部爭取,雲林縣再增加補助3.7億,合計4.6億,補助額度為全國第一。

                     張縣長指出,透過設置擋風牆及除臭噴霧設備可減少70%臭味汙染,水簾及負壓豬舍設施可達降溫效果,大大改善豬舍環境,提升育成率,高床及沼液沼渣槽設備更可將農廢轉肥料,資源循環再利用也降低化肥使用,我們在這部分的努力成績也獲得環保署的肯定。明年為養豬百億基金計畫最後一年,縣內仍有很多傳統舊式豬舍,縣府將逐步輔導並鼓勵豬農進行改善,更換新型設備與設施等,也希望中央持續給予雲林養豬大縣經費挹注。

                     魏勝德處長指出,中央養豬百億基金為四年計畫,主要補助養豬場改建為高床豬舍、密閉式豬舍達到節水減廢的效果,輔導異地飼養及批次管理可降低疾病交叉傳染,而補助購置新式省工設備可大幅提高豬隻配種率及受胎率,透過此計畫可整體規劃改善養豬場畜舍環境,對內部豬場管理可減少人員花費及飼養成本,對外環境更加友善,生計、生產、生態三生共好。

                       魏勝德處長說,養豬百億基金110-113年計畫中,雲林縣110年獲1億1159萬元補助,111年獲3億8662萬元補助,112年獲4億6000萬元補助,在縣府努力爭取下逐年增加,三年合計有271豬場獲得補助,為全縣總養豬場1195場的22%。明(113)年為計畫最後一年,呼籲養豬農民把握時間提出申請。


                   

                   

                  雲林縣政府提醒鄉親 預防登革熱,注意蚊子叮咬,有症狀速就醫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提醒鄉親 預防登革熱,注意蚊子叮咬,有症狀速就醫

                  • 雲林縣今(9/25)新增4例確定病例(古坑鄉麻園村1例、棋盤村1例及水碓村1例,斗南鎮將軍里1例), 3例由醫院通報確診,另1例由診所通報確診。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住戶健康監視及診所發燒症狀就醫民眾的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目前經疾管署確認確診已累計418例,其中古坑鄉328例(東和村36例、高林村45例、荷苞村114例、古坑村21例、水碓村41例、朝陽村25例、西平村11例、永光村3例、新庄村8例、麻園村5例、田心村2例、永昌村3例、棋盤村9例及湳仔村5例)、斗六市67例(鎮南里2例、仁愛里2例、公正里3例、溪洲里3例、成功里3例、榴南里4例、鎮東里1例、文化里2例、林頭里11例、梅林里2例、公誠里2例、長平里1例、重光里6例、保庄里1例、嘉東里3例、信義里1例、三光里6例、鎮北里1例、明德里1例、江厝里3例、鎮西里2例、虎溪里1例、龍潭里2例、社口里2例、八德里1例及三平里1例)、臺西鄉海口村1例、虎尾鎮5例(公安里1例、東仁里3例及公安里1例)、林內鄉5例(烏麻村1例、烏塗村1例及林北村3例)、斗南鎮6例(大東里1例、南昌里2例、將軍里2例及東明里1例)、莿桐鄉2例(莿桐村1例及大美村1例)、大埤鄉興安村1例及西螺鎮3例(新安里1例、福興里1例及中和里1例)。

                   雲林縣衛生局指出,登革熱唯一傳播途徑為「蚊子叮咬」,當病媒蚊叮咬處於可傳染期之登革熱病人後,亦會被病毒感染,此被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則造成社區中的傳播。登革熱的症狀包含後眼窩疼痛、骨關節疼痛,皮膚紅疹、腹痛等,因早期症狀與新冠肺炎及流感相似,會出現突發性燒(≧38度)、頭痛等,故發病初期較難區分。提醒鄉親,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務必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也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若發現疑似個案可配合使用登革熱 NS1 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立即通報,以利及早發現隱藏個案,避免疫情持續於社區中擴散。

                  詳情可至衛生局官網查詢(https://ylshb.yunlin.gov.tw/News_Content.aspx?n=5492&s=424035)。

                    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9月23日熱鬧登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客家獅齊聚匯演 千人舉火把夜遊客庄
                    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9月23日熱鬧登場

                      今年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已邁入第15年的辦理,自9月23日起展開為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而開幕式也在23日晚間於崙背鄉立圖書館旁停車場隆重登場。開幕式由縣長張麗善、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水汴頭崇賢寺主委蕭明賢等一起點亮「澹火薪傳」大型火炬,並由自各地超過3,000名民眾共同拿著火把遊客庄,長長的人龍隊伍象徵詔安文化源源不絕,場面壯觀氣氛熱鬧。

                     「武術」、「布袋戲」、「開口獅」是詔安文化的象徵,今年開幕式以「開口獅」為主題,特別安排崙背塩園金獅國術館、西螺國中、二崙旭光國小及崙背惠華幼兒園共同呈現「客家獅匯演」,由不同的世代展現詔安客家文化從扎根、傳承及發揚過程的努力;而今年崇賢寺也特別邀集在地藝師、賢達、竹編達人楊盛輝及曾淑惠賢伉儷及社區居民,製作一座3米高的「開口獅」大型竹編藝術裝置,此外,西螺獅頭製作大師-鍾進權老師也以「青頭火焰獅」受邀參與開幕式展出,呈現獅頭工藝師一生懸命的創作歷程,共同呼應今年「開口獅」的主題,在開幕式現場散發詔安的文化氣勢;同時,開幕式也邀請甫獲客家委員會「客家貢獻獎」的詔安客家布袋戲大師-廖昭堂老師,對於老師長年推廣、教學詔安客家布袋戲有成致敬!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崙背、二崙、西螺地區是客家五大族群中「詔安客」傳統聚落及人口分佈最多的區域,保有珍貴的詔安客語、民俗、文化與美食,「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不僅要傳承及彰顯獨特的詔安文化特色及語言,更希望透過文化節的浪潮,找回文化及族群的認同,今天相信有多散落或移居外地的詔安客,也一起回鄉參與「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的開幕,同時也參與了詔安文化、族群的認同之旅。

                       張縣長說,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在今晚隆重開幕後,系列活動在9/23-10/23間陸續展開,9月29日中秋夜有水汴頭崇賢寺「澹仔火迎暗景」百年傳統民俗、10月8日二崙深坑社區「溪王祭」祭拜活動、10月14日二崙鄉公所「藝遊詔安同樂二崙」藝文匯演、10月15日二崙來惠社區的詔安古厝「福綿堂-回頭屋音樂祭」、10月21日崙背鄉公所「雲林好客踏騎客庄」自行車漫遊,最後,在10月23日重陽節,由詔安張廖宗親的「崇遠堂秋季祭祖」古禮,作為今年詔安客家文化節閉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一同感受詔安客家文化的活力及魅力,體驗「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的饗宴。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今年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由縣府結合崙背、二崙、西螺公所,以及在地社團、學校、宮廟共有11個單位參與系列活動,而今日開幕要感謝水汴頭崇賢寺的籌劃,聯結在地六所宮廟、十所學校,以及崙背鄉公所、二崙鄉公所等單位投入協助,規劃了多元體驗及展演活動,包含火把製作、客語闖關、客家獅展覽及教學、桌遊、美食品嚐、客家藝文等一系列活動,熱鬧來開場,並讓民眾在開幕式中淺嚐詔安客文化底蘊;另結合系列活動學校及雲林縣故事人協會,透過課程的研習和夏令營的走讀雲林,以詔安布袋戲、開口獅、武術、客語歌謠及桌遊等方式,呈現詔安客家文化的新氣象。

                        今晚開幕會場安排有陽明國小呈現酪農產業的烘焙坊、崙背國小傳統醃蘿蔔料理、西螺埤頭社區的豆包香、二崙小豬故鄉-來惠社區美食鹹豬肉等美食品嚐,還可以親手製作傳統竹火把、開嘴獅展覽及DIY、客語闖關、桌遊工作坊等文化體驗,今年也邀請在地特色店家共襄盛舉,如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貓兒干村花生醬、李排骨酥、吉品杏鮑菇等,透過「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的平台,串聯豐富多元的活動,展現「雲林詔安」新的文化、觀光魅力,讓我們努力一起來傳承、發揚往昔詔安文化、生活、習俗內涵與語言,展現出雲林詔安客家多樣豐富的文化面貌。

                        而從9月23日(週六)起至10月23日(週一)為期一個月的「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縣府邀請全國民眾,到崙背、二崙、西螺等3個鄉鎮來作客,秋遊雲林客庄,感受雲林人好客的熱情。詳細活動資訊,請持續追蹤「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及FB粉絲團或慢遊雲林」網站。


                      

                    打破紀錄 雲林縣政府首次同時榮獲2座交通部112年金路獎績優肯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打破紀錄 雲林縣政府首次同時榮獲2座交通部112年金路獎績優肯定

                    • 由交通部高公局主辦的金路獎,堪稱國內交通界奧斯卡獎,評比範圍涵蓋國道、公路、鐵路及捷運系統等養護作業。雲林縣政府工務處長汪令堯於22日率領團隊成員前往「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三樓臺北演藝廳接受表揚。雲林縣榮獲112年度第24屆金路獎「縣市政府路況養護類」以及「縣市政府橋梁維護」雙料績優肯定,更是首次在橋梁維護項目上獲獎,這一殊榮對工務處同仁的努力給予極大肯定,也是縣府以民眾安全為首要任務的承諾體現。 
                    工務處長汪令堯進一步說明,本縣轄內共20鄉鎮市,轄管養護道路近1,581公里,車行橋梁共計1,428座,「路平、路潔」是張麗善縣長一直以來的施政重點,成立「路平志工大聯盟」結合鄉鎮市公所、警察局、工務處及計畫處1999等建立通報群組,針對志工通報案件即時排除改善,發揮民力無窮效益。交通部公路總局辦理111年度縣市政府橋梁評鑑,本縣受評鑑橋梁總計1097座,數量為全國之冠。

                     另為確保橋梁安全,縣府委託專業工程顧問公司,依據交通部109年修訂的「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每兩年辦理一次定期檢測,並針對高沖刷潛勢等風險橋梁提高檢測頻率;在定期檢測後對有疑慮的橋梁進行詳細檢測,以進一步評估劣化情形;遇特殊事件如颱洪、地震、火災等發生時辦理特別檢測作業;針對拱橋、脊背橋等特殊性橋梁制定「特殊性橋梁維護管理計畫」,這些措施積極確保了橋梁的安全。縣府亦積極改善轄內應維修橋梁(急迫性U3&4),自108年度至今已改善逾200座應維修橋梁,橋梁維修率已達80%,在109~111年度已辦理定期檢測累積2,892座次,特別檢測共計118座,詳細檢測共計3座。

                     汪處長表示,今後在張麗善縣長的督導下,工務處將持續把關轄內道路及橋梁品質,為縣民打造優質用路環境,持續守護縣民「行」的安全,提供安全、友善的人本通行環境。

                      雲縣府要求都市計畫區內工業區設廠朝低(無)污染產業規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創造居民健康及企業永續雙贏  雲縣府要求都市計畫區內工業區設廠朝低(無)污染產業規劃

                      • 闢設工業區,招商引資,創造就業與商機,留住人才,繁榮地方經濟,是雲林縣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有關雲林北港原萬有紙廠工業區塊近期將進行招商,雲縣府表示將督促北港鎮公所積極透過通盤檢討,將該區從原甲種工業區變更為條件限制較高的乙種工業區,以解除民眾疑慮,也要求該地主台灣金聯朝低(無)污染產業規劃招商,讓進駐廠商永續經營。

                       北港原萬有紙廠工業區塊位於北港都市計畫區內,前因萬有紙廠經營不善破產,後由台灣金聯公司於94年取得該資產,經過萬有紙廠破產清算及地上物整理後,整合開發為工業區,已於日前公開標售,預計於10月17日開標,預估可容納50餘家廠商進駐。

                       縣府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縣府非常歡迎企業配合縣府產業政策進行招商引資,北港原萬有紙廠工業區塊佔地高達約4.5萬坪,相當寬廣,惟位於北港都市計畫區內,隨著北港鎮中心的往外擴展而緊鄰著住宅區,惟該區目前地目卻仍屬於限制汙染較寬鬆的甲種工業區,早已不合時宜,確有變更為公害輕微的乙種工業區之必要;基於環境污染疑慮及地方長期發展著眼,鄰近居民眼見開發在即,屢向縣府反應設廠的憂心與反對,期朝低污染的產業招商,減少污染,守護自己的家園。

                       林處長指出,縣府早於108年11月15日起,多次催促及函請北港鎮公所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將該甲種工業區變更為乙種工業區外,並於109年7月間台灣金聯拆除舊萬有紙廠煙囪時,即強烈表示縣府希望引進無污染或低污染產業。未來縣府將持續督促北港鎮公所加快都市計畫變更程序,以便在招商前端即防堵有重汙染疑慮的產業進駐;此外,未來進駐廠商申請建廠及設廠時,縣府工業、建築及環保管理相關單位,也一定以民眾的健康福祉為首要,進行嚴格把關,避免引進高污染產業斲害鄉親的健康。

                       縣府也同時強烈要求即將進行招商開標的台灣金聯公司,於評選開發商時能尊重地方民意,引進無污染或低污染產業,除繁榮地方外,並可避免無謂的陳抗,共創北港鎮民、台灣金聯及得標廠商多贏局面。

                      保障消費者食安 雲林縣衛生局加強查驗112年中秋應景食品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保障消費者食安 雲林縣衛生局加強查驗112年中秋應景食品

                      •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提醒消費者,為了確保食安與健康,於選購應景商品及烤肉時要掌握5招撇步:

                      1.商品︰選用新鮮當令食材,產品標示仔細看,有效日期好重要。

                      2.器具︰應注意外觀是否完好且標示清楚之食品容器具,並依材質特性正確使用。

                      3.烹調︰烤肉歡慶度中秋,食物烤焦切勿食。

                      4.衛生︰謹守「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澈底加熱」之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

                      5.健康︰以三低一高「低糖、低鹽、低油、高纖」作為選擇要點,均衡攝取勿過量,享受美食也兼顧飲食衛生安全。

                      若消費者如有任何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請撥打食品衛生科,專線電話:05-5339730洽詢。

                        提升雲林長青食堂供餐 縣長張麗善會勘四湖中央廚房籌設點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提升雲林長青食堂供餐服務品質 縣長張麗善會勘四湖中央廚房籌設點

                        為提升四湖鄉長青食堂供餐服務品質,21日下午縣長張麗善、社會處長林文志 、議員蘇國瓏、四湖鄉長吳勁葦及各村村長等一同討論四湖鄉長青食堂中央廚房之籌設規劃,並現勘籌設預定點。

                        鄉長吳勁葦表示,目前四湖鄉內有9個長青食堂,惟仍有多處社區及村辦公處因設備、場地、人員等限制,無法提供相關服務,期藉由中央廚房設置,鼓勵開辦長青食堂,提升長者共餐人數。歷經多次選址,擬定於鄉公所旁原清潔隊位址,也將向縣府申請整修經費計600萬元。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四湖鄉為雲林海線偏鄉,目前有飛東社區、飛沙社區、保長社區、蔡厝社區、羊調社區、四湖鄉沙崙湖文史關懷協會、海清宮、四湖參天宮、林厝寮(目前因颱風場地待修繕暫停辦)9處長青食堂,實際用餐人數849人(如扣除林厝寮61人,目前用餐788人),為了長輩福祉,縣府運用本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希望推動各村都有長青食堂,也積極籌設中央廚房,以解決偏鄉村落供餐的種種困難。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政府為了妥善照顧年長者,解決子女因外出工作,無法兼顧照顧長者飲食問題,積極推動各村里社區長青食堂,藉以凝聚社區的向心力,落實社區照顧老人之政策、在地老化及活躍老化的樂活目標。長青食堂從我上任到現在,截至112年8月底止,長青食堂已加倍成長,從原先的66處至全縣165處(含麥寮自辦11處);原先中午僅3,000人共餐,到如今每天有1萬4,500餘名長輩及千餘名志工提供長輩用餐服務。

                        縣長張麗善說,為了解決四湖長青食堂供餐需求,落實照顧四湖長者,我們積極思考與規劃中央廚房的籌設點,終於覓得公所後面原清潔隊辦公室,位於各村落的中點,非常適合供餐的集散,面積41坪,依鄉公所初步規畫經費需求為600萬元,包括室內工程、廚房設備建置、廚具用具及電器,預估透過此中央廚房直送至各長青食堂提供長者餐點,建置中央廚房到社區共餐服務輸送帶,每日可供餐量約為300份,每月總服務人數可達到1000人以上,縣府將全力支持本案,儘速設置完成以提供服務。

                         

                          雲縣113年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總清查作業提早於9月啟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關心長輩權益 雲縣113年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總清查作業提早於9月啟動

                          • 為落實照顧老人生活,增進老人福祉,雲林縣長張麗善指示社會處應儘速審定113年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發放作業。於昨(20)日上午9時社會處處長林文志於縣府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4樓會議室,邀集全縣各20鄉鎮市公所,召開「113年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總清查作業」,共同研議相關審核作業及擬定統一的審查機制,期能簡化流程,加速相關審查作業。

                          社會處林文志處長指出,本縣符合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截至112年8月已撥付新臺幣3億7,547萬7,258元,受益人次達1萬3,726人受益,其津貼的審查標準與發放,除了公所村(里)幹事及相關承辦人員協助民眾受理案件,縣府也會最快速與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審查作業,讓民眾每月15日能如期領到相關的津貼補助,另外,對於申請不符補助標準之長輩,也會協助轉介其他資源,給予最適切的服務與協助。

                           社會處提醒鄉親,如需申請113年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可填具申請書,並檢附證明文件、資料,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社會課或逕洽在地村里辦公室辦理,如對於各項老人福利津貼或補助申請有任何問題,均可洽戶籍所在地公所或本府社會處(05-5522667)諮詢。

                            2023第十七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曁資材展 9月23至25日盛大開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農業盛會品牌齊聚 2023第十七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曁資材展 9月23至25日盛大開展

                            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邁入第17年至今吸引上千家品牌參與,已然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最專業的農業盛會,今21日上午於虎尾高鐵特區舉辦展前行銷記者會。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年展覽邀集來自國際品牌在台代理商,與台灣農機資材、設施設備、建設機械廠商在內,齊力展出近1千個攤位,實為全台最大農業盛會。展覽內容從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安全農業、健康農業到永續農業展示台灣農業實力,讓台灣農業邁向淨零減排、友善環境及高效的方向發展,讓台灣農業加速前進。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國際農機展逐年擴大不斷進步,今年邀集來自香港、日本、韓國等各國在台代理商,與台灣農機資材、設施設備、建設機械廠商在內,共428家國內外優秀品牌廠商,結合農業部農糧署、雲林縣政府、臺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台灣農業設施協會、建設機械協會、雲林縣農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齊力展出近1千個攤位,實為全台最大農業盛事。展出內容包含順應全球「淨零減碳」趨勢所研發的設備,及各式新型及智慧專業農機、溫網設施、電動農機、植保機、農業資材,內容相當豐富多元,另有雲林縣品牌雲響豬肉推廣促銷品嚐活動、雲林良品展售、毛巾節以及在地農特產品及國產苗木贈送等。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同遊,增進視野,更歡迎農業專業人士蒞臨指導!

                            臺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理事長林裕國也表示,第17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展示內容從最先進新型農機具與設施設備及建設機具等產品,今年更新增兩大區域,除了植保機飛行展示,今年加入「動靜態展示區」,靜態介紹新式農機各項機能,動態實際展示各項功能,讓農機以更多視角的方式呈現於消費者眼簾。雲林縣是農、漁、畜牧大縣,當廣大平原都沒人的時候,就是自動化的開始,無人機具智能耕作,是邁入先進國家的開端,希望大家透過智慧、知識共享,促進發明改善農民耕作環境、提升生產品質。

                            張麗善縣長再說,農業機械、設備、資材產業等日新月異推陳出新,不斷改善進化朝著更友善環境的目標發展,為了面對極端氣候農業科技的發展相當的重要,推廣省工、電動農機及智慧化農業,邁向淨零減碳友善環境的生產過程,是農業永續經營發展的目標;作為台灣最具規模最資深的專業展,在雲林縣政府大力支持投入政府資源、業界廠商研發能力,加速科技、智慧農業發展,打造台灣永續農業,讓民眾瞭解農業科技及農業政策如何應對未來環境的影響,此外雲林推動智慧農、漁業,並成立「智慧農業大學」及數位平台,以智慧科技分析耕種種類、面積或每日市場價格等資訊,智慧農業為農民提供專業服務,透過數據觀測加速農事效率、解決氣候的影響,今年的雲林國際農機展將為全國民眾帶來全新的展覽體驗。另外,今年度第三階段農機補助從8/20到10/10,歡迎農民到當地農會申請,搭配農機展展出時段,讓農民透過展覽了解新型機具的功能與挑選適合的農機具,邀請所有農民朋友來購買農機具。

                            縣府農業處強調,雲林國際農機展已是全國產業每年關注的焦點,去年現場成交金額近6億元、參觀人數近50萬人次,每年參展廠商家數、參觀人數都不斷的屢創新高。在縣府與農機協會、設施協會及建機協會的傾力邀請下,勢必吸引更多國內外買家前來參觀,再創台灣農機銷售高峰!

                             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也補充,雲林國際農機展將於9月23日(六)開始在雲林虎尾高鐵特定區連續展出3日,為方便民眾看展,活動期間規劃高鐵站、周邊停車場及會場之間免費接駁專車,歡迎民眾搭乘。2023第十七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曁資材展詳細資訊可上活動官網(https://www.agriculturalexhibition.com.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griculturalExhibition?locale=zh_TW)查詢。

                             


                              雲縣登革熱本土個案累計達403例 雲林縣政府登革熱防治不停歇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縣登革熱本土個案累計達403例 雲林縣政府提醒鄉親登革熱防治不停歇

                              • 雲林縣今(9/21)新增5例確定病例(古坑鄉朝陽村1例及西平村1例,斗六市榴南里1例及社口里1例,林內鄉九芎村1例),3例由醫院通報確診,1例由診所通報確診,另1例由社區篩檢站通報確診。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住戶健康監視及診所發燒症狀就醫民眾的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目前經疾管署確認確診已累計403例,其中古坑鄉316例(東和村36例、高林村45例、荷苞村111例、古坑村21例、水碓村39例、朝陽村22例、西平村11例、永光村3例、新庄村7例、麻園村4例、田心村2例、永昌村3例、棋盤村7例及湳仔村5例)、斗六市65例(鎮南里2例、仁愛里2例、公正里3例、溪洲里3例、成功里2例、榴南里4例、鎮東里1例、文化里2例、林頭里11例、梅林里2例、公誠里1例、長平里1例、重光里6例、保庄里1例、嘉東里3例、信義里1例、三光里6例、鎮北里1例、明德里1例、江厝里3例、鎮西里2例、虎溪里1例、龍潭里2例、社口里2例、八德里1例及三平里1例)、臺西鄉海口村1例、虎尾鎮5例(公安里1例、東仁里3例及公安里1例)、林內鄉5例(烏麻村1例、烏塗村1例、林北村2例及九芎村1例)、斗南鎮5例(大東里1例、南昌里2例、將軍里1例及東明里1例)、莿桐鄉2例(莿桐村1例及大美村1例)、大埤鄉興安村1例及西螺鎮3例(新安里1例、福興里1例及中和里1例)。

                               雲林縣衛生局指出,登革熱疫情發生時,除了落實孳生源清除外,為了快速消滅環境中的病媒蚊,噴藥滅蚊可以減少登革熱病毒擴散的機會。請鄉親民眾注意,登革熱緊急噴藥為住戶室內外,若不配合噴藥,病媒蚊會往沒噴藥的區域竄逃,增加被叮咬的危險性;並且若民眾對於防疫工作若有拒絕、規避或妨礙情形時,得依傳染病防治法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故請務必配合。

                               

                              衛生局表示,執行噴藥時,人或寵物應到屋外並將各樓層門窗緊閉不可待在室內,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戶外實施噴藥時,請民眾遠離噴藥範圍至少10公尺以上。噴完半小時後,戴口罩或摀住口鼻再入內打開門窗及電扇,充分通風30分鐘使藥劑自然揮發後再進入屋內。特別注意,若家中有年長者、孕婦及罹患氣喘、氣道敏感者請於門窗通風完全後再行進入。

                                雲林縣政府提醒鄉親 疫情沒有停,清除孳生源不可停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提醒鄉親 疫情沒有停,清除孳生源不可停

                                • 雲林縣今(9/20)新增4例確定病例(古坑鄉東和村1例及湳仔村1例,斗六市公正里1例,林內鄉林北村1例),2例由醫院通報確診,1例由診所通報確診,另1例由社區篩檢站通報確診。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住戶健康監視及診所發燒症狀就醫民眾的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目前經疾管署確認確診已累計398例,其中古坑鄉314例(東和村36例、高林村45例、荷苞村111例、古坑村21例、水碓村39例、朝陽村21例、西平村10例、永光村3例、新庄村7例、麻園村4例、田心村2例、永昌村3例、棋盤村7例及湳仔村5例)、斗六市63例(鎮南里2例、仁愛里2例、公正里3例、溪洲里3例、成功里2例、榴南里3例、鎮東里1例、文化里2例、林頭里11例、梅林里2例、公誠里1例、長平里1例、重光里6例、保庄里1例、嘉東里3例、信義里1例、三光里6例、鎮北里1例、明德里1例、江厝里3例、鎮西里2例、虎溪里1例、龍潭里2例、社口里1例、八德里1例及三平里1例)、臺西鄉海口村1例、虎尾鎮5例(公安里1例、東仁里3例及公安里1例)、林內鄉4例(烏麻村1例、烏塗村1例及林北村2例)、斗南鎮5例(大東里1例、南昌里2例、將軍里1例及東明里1例)、莿桐鄉2例(莿桐村1例及大美村1例)、大埤鄉興安村1例及西螺鎮3例(新安里1例、福興里1例及中和里1例)。

                                 雲林縣衛生局指出,登革熱是「社區病」、「環境病」,唯一傳播途徑為「蚊子叮咬」。病媒蚊之一的白線斑蚊廣泛分布於全臺海拔1,500公尺以下地區,當病媒蚊叮咬處於可傳染期之登革熱病人後,亦會被病毒感染,此被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則造成社區中的傳播。提醒鄉親,本縣登革熱疫情尚未趨緩,不論附近是否有登革熱個案,都要落實清除積水容器「巡、倒、清、刷」,只要有0.5公分積水就會成為孳生病媒蚊孑孓大溫床。

                                 衛生局提醒民眾應特別注意,檢視家戶內外積水容器,例如桶、缸、甕、花盆及各式底盤、帆布凹陷處、廢棄輪胎等應即刻清除,持續使用的容器請倒置或加蓋,未及時倒除的積水最易形成病媒蚊孳生源,能形成孳生源,更提高登革熱傳播風險。唯有落實「巡、倒、清、刷」四字訣,從平時防疫做起,才是解決病媒蚊孳生的根本之道。

                                  雲林縣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 張麗善:立足雲林接軌國際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 張麗善:立足雲林接軌國際

                                    雲林縣國際事務辧公室(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Yunlin )今(20)日上午在雲林縣政府正式掛牌成立,由縣長張麗善、雲林縣國際事務辦公室主任劉志偉、議員黃文祥、黃凱、李明哲、黃美瑤、賴淑娞、蘇國瓏、陳芳盈、曾博鴻助理陳彥綸及縣府一級主管共同揭牌,典禮儀式隆重且熱鬧。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雖為農業大縣,惟隨著全球化趨勢,我們有必要提升雲林的國際能見度,在疫情過後,今年度我們再度啟動國際交流與互訪,不只將雲林良品推進東京國際食品展、行銷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也借鏡法國荷蘭還地於河的水利思維及建設,更與法國國立高等偶戲學院簽署偶戲合作交流MOU,另有德國姊妹縣巴歆縣長及日本長野縣副知事前後率團來訪雲林,而今年年底我們雲林的重大活動咖啡節及偶戲節也將邀請國際團隊參與,透過文化藝術、觀光及農業等不同領域的交流,來打開雲林的國際知名度。

                                     張麗善說,隨著國際交流的頻繁,雲林縣國際事務辦公室的成立確有其必要,藉由今日的揭牌儀式及正式宣告,我們將持續加強參與世界各城市之交流活動,提升雲林的國際知名度,開拓城市間實質合作,提升縣民之福祉。

                                    民政處長蕭德恕表示,為增進國際事務交流的效率,雲林縣國際事務辧公室主任由簡任秘書劉志偉兼任,辧公室的編組人員係由縣長指派相關局處人員納入編組,任務工作為安排首長國外交流參訪、縣政考察業務、辦理國際關係拓展締盟、合作協議簽署、交流互訪等事務、協助辦理重要外賓接待工作、協辦本府各機關單位各項出國交流訪問與國際性活動,予以指導與建議等。

                                     雲林縣國際事務辦公室主任劉志偉表示,感謝張縣長高瞻遠矚的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未來我們不只要將雲林行銷到國際,更進一步吸引國際人才、廠商及觀光客來到雲林,國際事務辦公室將全力發揮功能,進行橫向整合,不單讓雲林在台灣被看到,更要在國際被看到。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