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主持道安會議提降車禍事故對策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主持道安會議提降車禍事故對策 張麗善:優化路口安全、加強科技執法多管齊下護眾生

  • 雲林縣長張麗善31日主持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指示雲林縣警察局、工務處等單位透過科技執法、優化路口行人安全等作為,強化交通事故防制;張麗善指出,縣府已追加1200多萬元強化交通安全設備與科技執法設施,另縣府將以增設、改善人行道、路口行人停空間、增設行人庇護島等,保障用路人安全。

今天道安會議於縣警察局召開,警察局、工務處、教育處、新聞處、計畫處、社會處等相關局處參加,針對高齡者、機車、路口事故、酒駕及安全帽等重點防制工作,跨局處、跨領域研議相關策進作為。

 縣長張麗善指出,根據車禍事故分析,去年高齡者在事故中死亡有80人,佔死亡人數48%,她已指示工務處、警察局等單位針對活動中心、長青食堂、老人會等長輩常出入的道路,加設如標線型人行道等相關設施,引導長輩安全出入,同時讓開車、騎車等其他用路人,注意長輩行走安全。

張麗善表示,每增加1位車禍死亡案件,增加約1600萬元社會成本損失,增加1位車禍受傷民眾則增加100萬元損失。每件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家庭破碎,及社會成本非常龐大,相關局處務必透過道安工作平台齊力合作,提升本縣整體行人環境與行車安全,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張麗善指出,全國各縣市車禍死亡人數都呈現增加情況,雲林縣去年交通事故約造成10,705人傷亡,較前年同期增加478人,以機車事故造成死亡約6成,高齡者佔車禍死亡5成,縣府已對此研擬加強科技執法、加強社區、校園宣導、改善路口安全等多管齊下,減少車禍事故發生。

縣警察局長林故廷表示,保障用路人安全,警察局將提升交通安全宣導頻率並深入基層社區,著手汰換老舊酒測器等相關設備,並透過科技執法、AI系統加強違規取締,減少違規造成車禍事故發生。

 林故廷指出,今年交通執法防制重點,為未戴安全帽者、機車、行人、高齡者、酒駕……等9大重點違規取締項目,其中一至五月已取締3113件未載安全帽,較去年同期增加1133件,取締目的在於保護民眾生命,不在於開罰,因未載安全帽是機車事故死亡主要原因.加強取締與宣導必須雙管齊下,減少悲劇。

 宣導方面除在校園門口有警察同仁協助維護交通,並請志工媽媽、學校老師加強宣導,並深入鄰里、社區讓民眾更清楚交通安全規則,與預防車禍知識。

 縣府工務處長汪令堯表示,工務處針對較易發生死亡車禍的產業道路路口等熱點,劃設標線等警告標誌,一般路口也會透過工程技術,加強標線、行人道,庇護島等設施。

縣府教育處表示,校園學生安全行的部分,目前向營建署申請校園周邊通學步道之建置共18校,另增加學生騎乘單車上下學的配備,購置5,800套自行車前後車燈、反光貼紙,以及強制學生必須配戴通過合格之安全帽,才能夠騎車上下學,在學生上、放學時安排導護志工協助指揮交通,每月並進行8次交通車稽查,確保學生安全。

 縣府新聞處則指出,近期將舉辦48場次村里長和路老師合作的高齡者交通宣導,加強長輩交通安全觀念,另在9月份舉辦「交通安全月」一系列交通安全宣導活動,宣導民眾對於用路安全常識。

雲林張縣長感謝國際同濟會雲林區各分會「就挺你」 捐款支持雙B計畫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國際同濟會雲林區各分會「就挺你」 捐款支持雙B計畫 張縣長感謝並邀各界關懷弱勢

  •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雲林區主席王清銓率區領導幹部及本縣各分會長,今(31)日以實際行動捐助新臺幣20萬元整支持「雲林縣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防寒、防餓雙B服務計畫」,縣長張麗善特地頒贈感謝狀,感謝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雲林區熱情響應,期盼國際同濟會雲林區各分會捐款支持雙B計畫的善舉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伸出愛的援手,將這股溫暖社會的力量延伸至更多面向,安定社會。

同濟會雲林區捐款支持雙B計畫

張麗善縣長表示,縣府於今年啟動「雲林縣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防寒、防餓雙B服務計畫」,陸續由各單位等單位進行普查,找出潛在且急需資源的獨居老人和弱勢家戶,以提供即時性的屋舍修繕、飲食和保暖等資源,讓有需求的鄉親擁有更好的屋舍與更好的食物(Better Housing & Better Food)。從今(112)年3月1日開辦至今協助房屋修繕及評估的有32戶,提供物資的有102戶,使社福資源能及時伸出援手,建構具全面性與即時性的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之關懷服務機制,也落實SDGs2消除飢餓及SDGs3健康與福祉目標。

王清銓主席表示,當初在雙B 計畫啟動記者會時,聽聞張縣長說明其計畫緣由時,讓他很感動,能發掘咱周遭朋友、住家有需要幫忙,並能給予援助,非常重要,不然就只流於形式。國際同濟會為全球性社團,秉持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致力服務兒童與社區,改善世界。縣府推動雙B計畫能夠協助社會上需要協助的弱勢家庭,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雲林區當然不能缺席,因此率先發起號召各分會間響應支持,做伙關懷弱勢挺公益,讓雲林充滿溫暖關懷,成為幸福有愛的縣市。

張麗善說,藉由雙B計畫,你只要有發現的眼睛,縣府就有辦法,我們現在也有幸福五工隊能幫忙處理,無論是獨居老人或是弱勢家庭,有沒有三餐不繼,有沒有環境沒有辦法遮風蔽雨,透過深入基層普查需要幫助的人。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很感謝同濟會雲林區捐款支持雙B計畫,盼結合公家與民間的力量,給予鄉親最及時的幫助。

 社會處補充,雲林縣在面臨全國老化指數排行第2的人口結構下,縣府一直相當重視關懷弱勢並積極辦理相關的社會福利,張縣長上任至今,長照2.0如火如荼進行、長青食堂含麥寮18個,全縣迄今已開辦160個食堂、結合科技推出多元守護失智老人的穿戴設備與方案以及辦理首創全國開辦「失能老人親屬照顧津貼」;在弱勢家庭方面,有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及弱勢家庭微型保險,提升保障、減少兒童及少年的貧窮代間循環問題;身心障礙者方面有幸福專車、復康巴士,還有為了提供便利輔具需求,我們有全國唯一結合醫療、勞政、社政、衛政、長照單一窗口的輔具中心,輔具中心還榮獲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111年度標竿學習案例甄選暨推廣計畫獲獎案例地方機關優良獎;婦女、少年及兒少保護部分,加碼補助提高生育津貼且搭配現行祖孫托育以及幼兒托育及設立社區安全守護站等社會福利措施,關注多元婦女及多元性需求,針對特定人口群辦理相關婦女福利及性別平等方案,發展多元方案,積極向中央爭取「新住民發展基金」,協助新住民朋友適應臺灣社會與家庭生活陸續已辦理7場次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要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們的負擔,能夠安心的養育下一代,也加強提昇社區鄉親對家庭暴力、兒童保護及性侵害防治之認識,建立社區安全維護體系。

 另在全國各縣市社會福利面向考核,雲林縣111年度全國第4,非六都第1;在強化推動各項高齡友善服務策略上,今年雲林縣參加由衛福部國健署舉辦的「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獲得卓越獎的「縣市獎」類、高齡友善城市獎類-「無礙獎」、「活躍獎」及健康城市類-「韌性與創新獎」、「綠色城市」、「城市夥伴獎」,獲卓越獎、五獎項六獎座,獲獎全國第一,為雲林創造一個幸福宜居超高齡的健康環境,這都是縣府極力推動的健康友善政策的成果;在型塑城鄉風貌及生活環境營造面向上,橫掃素有建築界奧斯卡獎之稱,台灣年度建築最高獎項「2022年國家卓越建設獎」九大獎,以及榮獲內政部致敬城鄉魅力大賞,全國第一名;在終身學習及結合社福資源提供照顧服務上,111年度在教育部樂齡學習評比榮獲全國特優,以「翻轉學習、資源連結、社會貢獻及世代傳承」為推動政策,使雲林躍升為樂齡標竿城市,111年也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國中以下全國第一名。

 張縣長再次感謝國際同濟會,諸多施政措施,都是為了建設更幸福、更美好的雲林,期望同濟會與政府彼此團結合作,共同善盡社會責任,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創造善的循環,一起來合作打拼、守護鄉親,共創更美好幸福的縣市。

遠見民調:雲林縣張麗善縣長滿意度創新高 破7成3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遠見民調:雲林縣張麗善縣長滿意度創新高 破7成3

  • 根據《遠見雜誌》29日公布「2023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雲林縣張麗善縣長施政滿意度與施政分數於上任後都創下佳績,今年滿意度與施政分數分別為73.6%及74.5分,兩項成績雙雙改寫了縣市改制以來新紀錄。此兩項為非六都縣市首長第三名,且張縣長過去四年評比都拿下4星,今年躍升為4.5星,增幅在非直轄市中排名居首。此次成績張縣長施政滿意度進步、施政分數進步且任內滿意度達到新高,獲得今年《遠見雜誌》的最佳進步獎。

雲林縣推動品德教育紮根校園。雲林縣推動品德教育紮根校園。

本次調查結果,除了張縣長的施政滿意度73.6%創下新高、較去年增加6.9%,而不滿意度10.8%,相較去年少了5.5的百分點。在《遠見雜誌》調查的八大面向平均分數表現滿意度達69.9%雖然在非六都排名五名,但分數卻是非六都進步最多。

 雲林縣雖然是農業大縣,不過在張縣長的帶領下,三月到東京參加食品展外,還特地到武藏野市的長照日照中心觀摩學習來應對雲林縣的高齡化現象,在四月到荷蘭跟法國學習荷蘭治水工程、和法國國立夏勒維高等偶戲藝術學院簽合作備忘錄,透過不同形式合作交流,讓布袋戲與世界接軌。

另赴星馬突破冷鏈系統,把雲林葉菜類透過海運方式賣到新加坡,辦理台灣蔬菜節雲林良品週,將超過20種雲林優質的蔬果,包括紅蘿蔔、高麗菜、西洋芹及10種葉菜類推上新加坡的超市架上,讓新加坡的消費者品嚐來自雲林優質的新鮮蔬菜產品。

 除了致力為雲林農產品展通路外,在「醫療衛生」的表現相較其他非六都雲林縣是唯一分數進步的縣市,獲得78.6%縣民的肯定。尤其「教育」的部分,雲林縣是非六都第三名,成長了4個百分點,有72.6% 民眾肯定,另在「道路及交通」「消防及公安」及「觀光休閒」「經濟與就業」滿意度皆有提升,成績亮眼。

 雲林縣政府表示,張縣長施政每年都有不同主題,從縣民健康到永續低碳的推動,包括教育、農業發展、文化和環保、經濟、社會福利、交通與治安方面均是任內非常重要的發展項目,致力將雲林打造成農工商大城。

 建設方面,包含任內完成雲禾大橋被媒體媲美成馬來西亞版的布城鋼索大橋。在產業上場方面,為推升經濟起飛,縣府規劃九大產業園區,結合產官學研推動綠色產業,將雲林打造成「農工商科技城」,並規劃在2027年完成麥寮港南公用碼頭的開發。

農業發展政策上,向中央爭取成功,農保條例修法三讀通過。未來將會提高喪葬津貼與生育給付。永續友善環境部分,全國唯一提出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預計每天可處理200噸家戶垃圾,及可產生120噸SRF(固體再生燃料)原料。

 至於完善交通建設,雲92-1線(芒果大道)、雲65線(林內鄉重興村至斗六市十三里道路拓寬工程)、跨清水溪橋工程、崙子大橋拓寬工程等等重大道路改善工程,刻正進行中。水利建設方面,獲經濟部水利署同意8件改列正式工程,總經費10億3,897萬6千元整。

 教育是縣府施政重點之一,以教育上場,成就孩子為主軸,完成雲林智慧教育中心及土庫多功能教師研習中心的啟用,並持續爭取改善校園設施,如PU跑道與廁所。因應高齡化致力完善社福體系,完成了銀髮健身俱樂部、斗六中央廚房、更多長青食堂地點的布建。縣府更用心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住警器安裝率已達99.58%,為全國第四。此外還有警察局斗六分局及消防局虎尾分隊廳舍的興建。

雲林觀光人次連年成長,突破千萬,112年度僅3個月觀光人次已突破875萬人次,超越去年全年度累計人次,預計上半年即可突破千萬人次。

 縣府進一步表示,透過《遠見雜誌》民調評比各施政面向,縣府團隊也得以檢討改善並持續努力提升施政品質。未來縣府團隊繼續以更踏實和謙卑的精神,落實「雲林上場、加速前進」的城市願景,將雲林縣打造成農工商大城。

 

落實照顧農民 雲林縣長張麗善向中央提三點建議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落實照顧農民 雲林縣長張麗善向中央提三點建議
新要點追溯106-110年、納入延遲性災損、採用農災照相APP

  • 農委會於昨(29)日修正公布「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將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程序簡化,救助面積不再排除農業生產所需農業設施面積,雲林縣長張麗善今(30)日下午則召開記者會進一步呼籲中央,新要點追溯至106-110年度以落實照顧農民;並推廣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以利縮短救助行政程序。

縣長張麗善表示,感謝中央聽到地方農民的聲音,對於農民為農業生產所需農業設施面積,且合計面積未超過該筆土地面積百分之四十者,得加計為救助面積案,感謝中央修法免予扣除。惟雲縣府去年7月收到審計部查核106-110年度救助面積有疑義案件計11399筆,目前案經縣府與公所稽查6500多筆中僅485筆面積因計入農路、水路、埤塘及農業設施等確有不符,不僅不及10%且金額僅約200萬元,在此要向中央建議,應該追溯將106—110年一併納入免扣除之行列,不要再動用龐大人力去追查災害面積誤差之溢領款,不僅勞民傷財,更損害政府救助的美意。

 張麗善並指出,因應極端氣候的變遷及農產品的特性,農作災害的發生常有延遲呈現的特性,而未能於天然災害發生的10日內進行申報,「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第12點有關逾10日不予受理的規定,希望中央也能加以修正;例如近期發生的文蛤因氣候異常大量暴斃,就是在公告申報受理期間後,其災損情形才顯現,建議可延長申請申報期或增加個案申報認定。

張麗善另指出,依據「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規定:基層公所應動員人力辦理農產業災情實地勘查認定,以攝影照相先行影像存證,作為後續核予救助金之佐證資料。惟雲林為農糧作物主要生產地,災損面積及筆數通常相當龐大,勘查拍照存證作業相當耗時,導致救助金核撥趕不及農民復耕。經查目前農委會委託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在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便可由農民使用「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縣府及公所關人員也可以協助指導與訓練農民,對於受損之作物田區拍照並上傳,供各鄉鎮市公所作為災損之判定依據,如此即可省時、省力又省工,縮短公所勘災期程並快速核發救助金。

農業處長魏勝德指出,「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所拍攝之照片有記載拍攝地點、拍攝方向角度及拍攝日期時間,可證明照片為該次災害的受損樣態,為縮短勘災時間且快速核發救助金,建議農委會能將「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第5點第2款第4目增列:「農戶可以『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照上傳,公所可據以作為災損判定依據。」,以期待能縮短公所勘災期程並快速核發救助金,讓農民早日復耕。

 張麗善強調,雲林縣政府與農民永遠站一起,我們曾於109年10月創全國之首,於20鄉鎮市公所設立地籍謄本申請站,讓農民現場申辦,不用另跑地政事務所申請救助所需的地籍謄本,節省時間用於作物復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申請相關便民措施,屬縣府權責者我們會全力研議修正,至屬農委會權責部份,在此嚴正呼籲為照顧廣大弱勢的農民朋友,請農委會研議修法。

今日「落實照顧農民 張麗善向中央提三點建議」記者會活動,有縣長張麗善、農業處長魏勝德、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詹皇祥、議員李明哲、廖偉晴、王鈺齊、吳蕙蘭、縣農會總幹事簡明欽、古坑鄉長林慧如及其他鄉鎮市公所代表、口湖鄉農會總幹事呂惠玲及其他鄉鎮市農會代表等出席參與,一起向中央喊話,爭取農民的權益。

 

雲林國際偶戲節再傳捷報 獲美國泰利獎銀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含金量最高 雲林國際偶戲節再傳捷報 獲美國泰利獎銀獎

  • 雲林國際偶戲節主視覺(2021)今年度大放異彩,猶如那煙花般的豔燦,繼榮獲「設計界奧斯卡」--德國IF設計大獎, 2021雲林國際偶戲節CF又再度榮獲「美國電視節目界奧斯卡」-美國泰利獎 The Telly Awards 網路廣告類別 Craft-Motion Graphics / Design 銀獎,屢獲得國際獎章,顯見縣府節慶整體策劃的視覺設計構想獲得國際的認可。
S__58777623S__58777623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在臺灣布袋戲的發展上佔有一席之地,有完整的布袋戲產業鏈,汲取臺灣本土文化的精髓,以接地氣之姿,逐漸發展成臺灣極為重要的藝術技藝。作為臺灣布袋戲的大本營,雲林縣政府長期致力於推廣保存布袋戲產業,長年辦理雲林國際偶戲節,甚至興建臺灣第一座布袋戲傳習中心,為的就是讓臺灣的布袋戲能與世界接軌,本次又以CF再一次成功行銷雲林國際偶戲節,也讓國際認識臺灣。

 

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美國的泰利獎成立於1979年,有「美國電視節目界奧斯卡」之稱,全球各地大型跨國公司、本土製作公司及廣告代理商,無不趨之若鶩。歷屆得獎作品大多出自HBO、NETFLIX等知名影視集團,這次雲林國際偶戲節CF非常榮幸能在眾多精彩作品中脫穎而出,讓台灣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布袋戲設計創意躍上國際舞台,對縣府團隊是一大鼓舞。

 

2020年主視覺獲《Shopping Design》Taiwan Design BEST 100-年度設計獎;而2021年雲林國際偶戲節主視覺今拿下有設計界奧斯卡的稱號IF設計獎,截至目前為止,共獲得三次國際獎項。2021年主視覺及CF榮獲2022金點設計獎標章、第16屆IDA銀獎與青銅獎的肯定、IF設計獎及本次的泰利獎銀獎。其中IF設計獎更是從88個國家競爭中,脫穎而出,大大增加國際能見度,這也是張麗善縣長率領的團隊首度在視覺設計獲得IF設計獎及泰利獎銀獎。

 顏伯駿設計師表示,2021雲林國際偶戲節CF延續主視覺之設計,CF以當代且趣味的手法傳遞具有悠久傳承歷史的偶戲工藝價值,並以眾多具代表性的偶戲角色穿梭其中,以虛喻實地武林擴展為臺灣社會縮影。

 陳璧君提到,文觀處近年來辦理雲林國際偶戲節,除了在內容、節目、規劃的創新,也透過參加國際賽事提高節慶活動能見度及打造年輕化品牌印象,逐步獲得青年族群的青睞,因此國際大小獎不斷,也是對團隊最好的肯定。泰利獎有美國電視節目界奧斯卡之稱,近年雲林國際偶戲節活動策劃一直朝向年輕化而努力,從開發青年客群、結合新型態新科技及提高活動辦理規格等,包含以演唱會規模辦理開幕音樂會、將金掌獎打造為台灣第四金、開辦青年金掌獎、鼓勵40歲以下藝師參與,具開發青年客群之效益,有策略性的強化節慶活動品牌,並為雲林國際偶戲節培育新的觀眾群,這幾年也讓大家看到傳統表演藝術品牌的改變,這些都是為了未來布袋戲傳習中心落成而鋪路,也將持續透過藝文教育扎根、偶戲節慶辦理及興建布袋戲傳習中心,要讓世界看見雲林的文化實力,打造布袋戲王國。

 雲林國際偶戲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uppet.yunlin.gov.tw

得獎之C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ItMBRIw9A
 相關連結

雲林啟動全國首創醫消整合系統 張麗善縣長:縮短救災救護時間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啟動全國首創醫消整合系統 張麗善縣長:縮短救災救護時間

  • 為了減少意外傷害對縣民的衝擊,雲林縣消防局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再度攜手合作,今(29)日下午13時於本縣府親民大廳,由縣長張麗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共同啟動「醫消聯防,幸福永揚-虛實整合新一代救援系統」計畫,共同宣示守護雲林到院前嚴重創傷病人之決心,共創生命守護網。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消防局跟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聯手建立醫消聯防救援系統,這是開啟整個防災救護的里程碑,也是全國首創,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災難發生的第一個緊急救災時間,讓醫護能夠第一時間支援災區的醫療需求,使病人能獲得即時的醫療處置,這不只是透過現在的資訊5G系統科技的優勢,更加上臺大雲林分院對於生命守護重視的成果。

 張麗善指出,這幾年來在消防局與轄內各醫院的合作下,積極發展智慧救護,我們不只是在109年引進電動骨針,讓病人在第一時間就能得到輸液治療,針對到院前已OHCA的個案施予緊急施打強心劑;110年我們實施「院前超音波檢傷」,現場使用超音波掃描即能獲知病人有無內出血現象,並上傳醫師群組判讀,在第一時間進行搶救;甚至12導程的心電圖機檢查後,再送到醫院,這些均是在黃金救援時段裡面能夠針對OHCA個案提升他的存活率,所以以前的存活率是7%,現在的存活率已經高達到21.74%,已經有3倍的成長,成功救回多名嚴重創傷病人。

張麗善說,過去在發生重大創傷事件時,曾有人因受困於機具或車輛無法脫困,礙於沒有適當啟動機制與合適裝備讓醫護人員安全地在現場執行醫療處置,現在我們透過醫消聯防整合救援系統,由臺大雲林分院組織一個醫療團隊,那這個醫療團隊在最短的時間整備出發到現場,再加上我們自己消防局本身的救護隊及救助隊,我們希望在第一時間的黃金救援時段裡,可以馬上讓鄉親得到救援,拯救生命。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長馬惠明表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部在江文莒副院長、急診部鄭銘泰主任的帶領之下,與雲林縣消防局密切合作,包括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訓練課程和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全力投入與消防隊員團隊密切合作,並陸續推動創新的救援方案,包含啟動雲端生命徵象監測,搭配各項創傷等急救技術運用,正因為大家的齊心協力,形成綿密的區域聯防合作模式,已有許多民眾受益,努力挽回更多因嚴重創傷而破碎的家庭,大大地提升緊急救護量能。

張麗善感謝臺大雲林分院馬院長團隊 熱心承擔起守護生命的重責

張麗善強調,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導致複合式災害頻傳,強化防災合作及緊急救護應變量能,提升縣內的防災韌性,是刻不容緩之議題,災難整備和緊急應變需要多方的整合及協調,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期待我們共同打造宜居城市,防患未然,給予鄉親充足的安全感。

 今日「醫消聯防,幸福永揚-虛實整合新一代救援系統」計畫啟動活動,有縣長張麗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副院長江文莒、急診部主任鄭銘泰、消防局長林文山、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警察局副局長陳瑞金、議員林岳璋、議員賴淑娞辦公室主任何星毅、議員黃勝志秘書賴志恩、鳳凰救護大隊大隊長謝秀鳳等嘉賓出席參與。


雲林移工3對3鬥牛籃球賽熱血登場 張麗善縣長見證浪漫求婚獻上祝福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移工3對3鬥牛籃球賽熱血登場 張麗善縣長見證浪漫求婚獻上祝福

雲林縣政府為讓移工朋友們能在工作之餘,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今(28)日在斗六市鎮南國民小學活動中心舉辦「112年度外國人3對3鬥牛、異國料理暨法令宣導活動」,讓喜愛籃球運動的移工在異國辛苦打拚之餘,也能展現球技、以球會友;縣長張麗善特地到場致意,除感謝移工們對雲林縣經濟發展的貢獻,也鼓勵現場民眾培養運動習慣,增進身體健康。

縣長張麗善見證蔡小姐浪漫求婚,感動不已,特地贈送小禮物獻上祝福。縣長張麗善見證蔡小姐浪漫求婚,感動不已,特地贈送小禮物獻上祝福。
今日3對3鬥牛籃球賽活動中更有一個幸福的插曲,參與活動的英語翻譯蔡佳蓁小姐在現場向交往多年的菲律賓籍移工男友傑蘇求婚。蔡小姐表示,她與男友在6年前因籃球運動結緣,日前她與男友一起養的小狗,因為她疏忽使用牽繩車禍死亡,因此決定藉今天的籃球賽向男友求婚,希望套上紅線讓兩個人一起走向更安全的人生道路。

 張麗善指出,目前雲林縣轄內移工人數共有22,508人,分別為越南籍10,316人、印尼籍8,490人、菲律賓籍1,967人及泰國籍1,735人。不論是本國人還是移工,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縣府了解移工們的辛勞,重視移工的身心健康,特別舉辦3對3鬥牛籃球比賽,讓移工不受語言及文化的隔閡,在健康的運動賽事中交流。

張縣長接著表示,縣政府關心民眾需求,保障勞工權益,也協助雇主能安心聘僱移工,例如之前雇主遞補新移工等待期太長,對需移工全日照護的家庭是沉重的負擔,縣府接獲民眾陳情,自110年起持續向中央反應民意,最近終於修法通過縮短遞補失聯移工的等待期,民眾的心聲,就是縣府努力的方向。
雲林縣政府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長張世忠表示,勞青處致力落實移工管理輔導工作,並鼓勵移工融入台灣社會,今天蔡小姐的故事也是台灣社會包容性的展現。勞青處今年將陸續舉辦多項移工活動,例如排球、羽球、烤肉及美聲歌唱比賽等,歡迎各事業單位及移工踴躍參與。

德國梅佛邦巴歆縣訪問團漫遊古坑草嶺石壁 感受雲林之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秘境景點不藏私 德國梅佛邦巴歆縣訪問團漫遊古坑草嶺石壁 森林療癒深呼吸 感受雲林之美

  • 雲林縣姊妹縣德國梅佛邦巴歆縣訪問團來訪第3日,縣府文觀處今(28)日特地安排近期相當受到歡迎的森林療癒步道體驗,以及雲嶺之丘、蓬萊瀑布、萬年峽谷等極具特色景點,讓來訪賓客放鬆身心靈外,也能充分感受本縣山林之美,且藉由於茶園旁的靜心茶席及咖啡莊園手作體驗課程,讓大家能更深入了解在地產業發展及魅力之處。

巴歆縣縣長史騰貝格表示,巴歆縣邦幾乎都是平原,來到草嶺石壁看到這麼多山讓他很興奮,他也笑說今天爬山有點累。而隨團貴賓也分享,今日能藉由森林療癒體驗,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到難得一見的美麗雲海,還有廣闊的茶園景觀與泡茶體驗,讓人印象非常深刻,身心靈舒暢更是難以言喻。

張麗善縣長指出,我們的姊妹縣巴歆縣在德國各邦中擁有最長的海岸線之邦,自然風景美麗,觀光資源豐富,境內有3個國家公園及287個自然保護區,觀光產業亦相當蓬勃發展,今(28)日特別安排雲林獨特的生態旅遊及療癒觀光,讓來訪賓客能感受有別於國內的觀光產業型態;值得一提的是在921大地震後古坑道路中斷,草嶺石壁反而得以休養生息,歷經20年的慢慢修復,現在透過我們有系統及規劃努力之下,除了道路再度開通外,也將古坑草嶺石壁持續提升觀光發展潛力,更將以此作為推動符合SDGs永續低碳旅遊重要據點,未來將引爆全球健康森林療癒的台灣觀光量能。

張縣長強調,雲林縣得天獨厚,古坑草嶺海拔、氣候水質及土壤俱佳,適合培育出優質、無農藥殘留的優質咖啡生豆,透過別出心裁的後製技術,所產出的咖啡具本土獨特花香、茶香及果香,餘韻十足,縣內每年舉辦生產管理、後端加工及感官品評等課程,培養具潛力的咖啡農,也讓喜歡國產咖啡者,藉透明平台學習新知,相關農友及業者相關技術皆有顯著進步,而本次安排體驗行程的花囍田咖啡莊園更是榮獲「典藏台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賽」第4名殊榮,咖啡豆品質備受國際肯定,成為雲林的驕傲之一,也趁這次姊妹縣來訪機會推薦給德國貴賓。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說,透過臺大實驗林管理處進行一系列的調查與測量,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的負離子數高達18,440個/立方公分,是一般都市公園的40多倍,可見草嶺石壁地區空氣品質非常優良,且更有高達363種維管束植物,昆蟲紀錄有196種,鳥類紀錄也達83種之多,生態種類相當豐富;在張縣長帶領下,不僅完成了草嶺石壁地區的五感體驗遊程規劃及培訓森林療癒導覽員,未來也將持續向林務局爭取成為森林療癒基地的優先示範場域,期望透過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合作,逐步發展成為國家級森林療癒場域,落實在地療癒觀光發展,創造在地民眾及遊客的優質觀光體驗,進而成為國際級的觀光亮點。

陳璧君處長表示,除了擁有山林之美的古坑草嶺石壁外,雲林存在許多歷史悠久的宮廟且香火興盛,無論是遠近馳名的北港朝天宮媽祖或是北港武德宮,均為全國宗教場所類型觀光遊憩據點觀光人次翹楚,可觀的香客人潮成為推展雲林觀光景點或活動的重點客群,文化觀光處為了將香客轉為遊客到訪雲林豐富多元景點及活動,致力於建構雲林獨有的活動品牌,藉由故事行銷、產業結盟、創新永續、美感設計等策略提昇活動整體質感,成功打造整年度活動不間斷的紀錄,自年初北港燈會、北港迎媽祖、白沙屯媽祖進香到推廣自然生態奇景的春日賞花季、螢火蟲季,接續下半年海洋音樂祭、夏至藝術節、成龍溼地環境藝術季、韶安客家文化節、雲林國際偶戲節、草嶺森林療癒祭等,成功吸納香客量能轉換為遊客,達成「香客轉遊客,遊客變常客」之目標,推展觀光成效各界有目共睹,讓遊客看見不一樣的雲林,也要將雲林積極推上國際觀光舞台。

全國會長盃身心障礙者輪椅舞蹈錦標賽曁國家代表隊選拔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全國會長盃身心障礙者輪椅舞蹈錦標賽曁國家代表隊選拔賽5/28在北港鎮體育館登場

  • 112年全國會長盃身心障礙者輪椅舞蹈錦標賽曁國家代表隊選拔賽,將於5月28日(日)上午8時在雲林縣北港鎮體育館舉行,今(26)日特別舉辦宣傳記者會,副縣長謝淑亞、社會處長林文志、中華民國輪椅體育運動舞蹈協會理事長黃美蘭、副議長蔡咏鍀、總教練蔡秀慧、北港鎮長蕭美文、海線社大校長陳聰明等人均出席,邀請民眾前來觀賽。

全國會長盃身心障礙者輪椅舞蹈錦標賽曁國家代表隊選拔賽5/28將在北港鎮體育館登場,副縣長謝淑亞等人邀請民眾前來觀賽。全國會長盃身心障礙者輪椅舞蹈錦標賽曁國家代表隊選拔賽5/28將在北港鎮體育館登場,副縣長謝淑亞等人邀請民眾前來觀賽。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這場錦標賽是身心障礙者體育發展重要大事,邀請共10個縣市選手參賽,預估參賽人數約150人,提供了身心障礙朋友一個大展身手的舞台。希望輪椅舞蹈比賽,讓身障朋友看到不一樣的發展,幫他們放開心胸、走入人群,並能讓身障選手有機會在國際的舞台展現光彩,走出去為台灣爭光。

 

謝副縣長指出,雲林縣現約有近5萬名的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人口比例高達全國第四,為了協助這些身心障礙者,縣府團隊一直致力推動相關的福利服務,並積極建構符合縣內身心障礙者需求之多元服務方案及據點,像是持續建置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據點及小型作業所、家庭托顧據點等,還有完成復康巴士調度分站;成立輔具服務據點並實施輔具補助代償墊付新制,減輕身心障礙者家庭負擔;以及成立身心障礙者支持照顧據點等,都是希望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及提供全方位照顧服務。積極推廣身心障礙者各項福利服務,不管是在照顧面、就業面、權益面、社會參予等面向都不斷提升,希望讓身心障礙朋友都能夠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生活得更有自信。

 

中華民國輪椅體育運動舞蹈協會理事長黃美蘭表示,這場賽事是該會與雲林縣政府、中華帕拉林匹克、北港鎮公所共同主辦的國際賽事,也是國家代表隊選拔賽最重要的一場,輪椅舞蹈即將入選2028年美國洛杉磯身障奧運正式比賽項目,協會會盡全力栽培國家選手,期許大家一起來為輪椅舞蹈努力、加油!

 

總教練蔡秀慧表示,協會的宗旨除了發展輪椅舞蹈也對弱勢兒童進行國標舞公益教學,期許栽培更多的小選手加入輪椅舞蹈站立舞者,並與輪椅舞者共同努力爭取進入2028殘奧門票。這次的參賽者有好幾位由協會栽培的小選手與輪椅者一起搭檔,爭取今年於義大利舉辦的WPDS輪椅舞蹈世界錦標賽國家代表隊的參賽權,歡迎各地愛好輪椅舞蹈的朋友們蒞臨雲林縣北港鎮立體育館為這群勇敢的戰士加油打氣!

 

社會處長林文志說,中華民國輪椅體育運動舞蹈協會,歷年來致力推廣輪椅舞蹈風氣及培育優秀選手,在理事長黃美蘭及會中人員積極推動下,對於身障運動已大有成效,許多身障朋友在協會鼓勵下,於各級賽事中獲得優異的成績,這是值得大家給予肯定的。相信今年的賽事,在各單位的努力下,能使民眾進一步認識身障運動,帶動更多家庭照顧者鼓勵身障朋友加入,藉由運動達到健康及社會參與。

《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紀錄片雲林場播映會 重現大師精湛演出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紀錄片雲林場播映會  重現大師精湛演出

  • 雲林縣政府籌畫多時的《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紀錄片於今(26)日下午3:00雲林縣斗六環球中華影城播映,雲林縣長張麗善、雲林縣政府首席顧問黃逢時、霹靂國際董事長黃文章、大師的女兒黃鳳儀、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及滿場喜愛布袋戲的戲迷們一同開心觀賞,重溫布袋戲大師精湛演出。

縣長張麗善表示,黃俊雄大師誕生於雲林虎尾,繼承父親布袋戲界黃海岱的衣缽,自幼習古書,14歲在黃海岱所創立的「五洲團」中學習布袋戲,大師對於布袋戲的熱忱與使命引領他勇敢創新,對布袋戲做出的許多重要的變革,例如將掌中戲的戲偶改良加大成三尺三的大型戲偶,讓觀眾更能觀賞戲偶表演的細膩身段,並且將布袋戲加入聲、光、音樂、機關等炫酷效果,將布袋戲推向流行的浪潮尖端。1970年代掀起臺灣電視布袋戲演藝高峰,「雲州大儒俠史豔文」風靡全國,成為臺灣人的共同回憶。

 張麗善指出,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於2002年獲金鐘獎終生成就獎、2006年獲國家文藝獎、2011年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保存者並授證「人間國寶」殊榮、2015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並獲布袋戲人間國寶美稱,2023年再獲行政院主辦等級最高的國家文化獎項,實至名歸。

張麗善說,雲林是布袋戲的原鄉,雲林縣政府對於布袋戲的保存與傳承不餘遺力,近年獲得文化部支持,推動興建的臺灣第一座布袋戲傳習中心將於2024年落成,縣府並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法國國立高等偶戲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布袋戲教育推展尋求國內、國際的資源連結,將布袋戲教育傳承體系建構的更完整。目前也開始籌組跨縣市「偶戲大聯盟」,整合各縣市政府偶戲資源,積極為布袋戲傳習中心傳承與推廣而努力。國際偶戲節也即將在9月25日開跑,過往從歷史脈絡所發展出洲派、閣派,其開創者至徒孫輩遍及全台,不少藝師均獲官方及民間肯定,未來也將延續這樣的傳承、推廣、不分你我的合作精神,持續開展跨縣市「偶戲大聯盟」。

《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紀錄片6月7日雲林虎尾白宮影城播映;22、24、28日在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歡迎戲迷把握機會。《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紀錄片6月7日雲林虎尾白宮影城播映;22、24、28日在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歡迎戲迷把握機會。

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表示,臺灣的布袋戲在黃俊雄大師的帶領之下,以雲洲大儒俠史豔文廣為人知,成功跨越世代鴻溝,獲得各年齡層的喜愛,如今將布袋戲事業交棒給其子女,延續黃家對臺灣偶戲文化的薪傳。然而對於布袋戲的貢獻仍持續影響著傳統戲曲的傳承與發展,故在2021年底雲林縣政府開始籌劃大師紀錄片,由大師的兒子黃立綱與女兒黃鳳儀操刀,以不同視角記錄「臺灣電視布袋戲鼻祖」黃俊雄大師的布袋戲人生歷程。

 

陳壁君指出,《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紀錄片6月7日來到黃大師的家鄉雲林虎尾白宮影城播映;還有6月22、24、28日在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將免費入場,歡迎布袋戲迷把握機會踴躍參加。

播映場次(當日索票入場)

1. 6/7 (三)15:00 白宮影城1廳(雲林縣虎尾鎮中正路257號)

2. 6/22(四)19:20 國影中心小影格(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

3. 6/24(六)13:20國影中心大影格(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

4. 6/28(三)19:20國影中心小影格(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

 

因應雲林縣落花生第一期作採收 縣內合法曬場 有需求農友可洽當地公所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因應雲林縣落花生第一期作採收 縣內七鄉鎮203處合法曬場 有需求農友可洽當地公所申請使用

  • 因應每年六月落花生採收期到來,本府考量農民常找不到大片合法空地曝曬落花生,及更擔心在無人看守曝曬路邊的落花生,會發生遭到破壞、竊盜或衍生交通事故責任歸屬等問題,為有效協助農民解決此問題,本縣已有7個鄉鎮公所協助規劃合法曬場,讓農民朋友利用合法的路段及空地來曝曬落花生,以保障農民權益及用路人的安全,請有需求的農民朋友逕向當地公所詢問申請。

 雲林縣落花生第一期作種植面積約4,210公頃,為協助農民朋友可以有安心曝曬與合法的場地,縣府於今(112)年5月19日召集各公所、雲林縣警察局及相關單位,共同研商規劃合法曬場,目前已規劃適合曝曬場地,有麥寮鄉施厝村、三盛村與崙後村共9處、崙背鄉大有村至水尾村共8村51處、大埤鄉聯美村產業道路(近聯美國小),北港鎮番溝里至後溝里共8里34處,東勢鄉月眉村共2處,虎尾鎮頂溪里至惠來里共22里46處,土庫鎮新庄里至奮起里共11里61處等203處曬場地點。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魏勝德處長表示,建議公所仍依照常年已知使用曝曬面積大的廟地場域及人車較少、安全性比較高的路段,預先規劃為合法曬場,大力宣導讓農民安心使用,縣府後續將彙整各鄉鎮市公所規劃落花生合法曬場路段,提供給雲林縣警察局及所屬各分局列入護農專案巡邏路線,一同守護農民落花生。

 另請農民朋友在使用相關路段曝曬落花生時,務必在曬場路段前後方40公尺內(建議距離)使用交通錐、連桿等警示措施,在夜晚要設置警示燈及爆閃燈等照明措施,以維護交通安全與警示提醒用路人,避免影響用路人或造成傷害等問題,以保障自身權益。

「雲鮮農」食材入菜 餐桌料理成功媒合開拓雲林縣青農新商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鮮農」食材入菜 餐桌料理成功媒合開拓雲林縣青農新商機

  • 雲林縣為農業大縣,農業產值亮眼且物產豐饒,耕作面積廣大為臺灣農業重要縣市之一。雲林縣政府成立「雲林農村青年產業發展加值輔導計畫」,遴選出20家「雲鮮農」代表,透過全方位升級輔導,媒合青農介接中央資源、建立青農品牌故事、提高雲林青農之競爭力與價值。讓農村青年彼此間得以互相交流學習合作,透過行銷通路的媒合、跨域結合等輔導,建立穩定農產品牌,成功讓農村青年產業升級,並引動更多青年回留農村。

 為推廣雲鮮農品牌特色及理念,增加餐飲業者及通路向雲林青農採購的合作機會,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於今(25)日,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辦理「雲鮮農-企業採購 美味餐桌」活動,從餐前飲品、開胃小品、前菜、主食、甜點到飯後水果,皆由知名主廚採用雲林食材量身打造,將雲林產地的豐饒,從色香味多元面向一道道呈現於餐桌之中。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鮮農-企業採購‧美味餐桌」活動不僅展現了雲林農業文化及當季特色農產品,同時藉由適性媒合掌握通路端需求,特安排青農與通路業者共進午餐洽談合作。雲林縣政府已成功媒合4家通路業者,包含台灣無印良品股份有限公司、裕元花園酒店、citysuper供應商代表(日紳品牌行銷)及地表最潮股份有限公司(暮暮市集),特於今日進行通路拓展合作備忘錄儀式,總計協助雲林縣超過30家青農72個品項拓展市場商機。

 除此之外,本次美味餐桌活動更邀請中部知名連鎖餐飲、旅宿飯店等通路業者共同參與,面對面與青農們互動交流,包含日光溫泉會館、北澤國際餐飲集團、金都餐廳、星月假期有限公司、飛牛牧埸、清新溫泉飯店及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通路業者,增加食宿通路業者與雲鮮農的採購意願,共同支持雲林在地青農產品。

 

更多資訊請鎖定雲林縣政府農業處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farm       

雲林縣台西鄉、口湖鄉文蛤受異常天候影響損失慘重 雲縣府函文爭取救助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台西鄉、口湖鄉文蛤受異常天候影響損失慘重 雲縣府函文爭取農委會從速救助

  • 台西鄉文蛤池近日傳出大量暴斃災情,張麗善縣長接受民眾陳請於5月8日赴台西現勘並責成本府農業處及台西鄉公所協助漁民提報天然災害,故縣府農業處於22-23日邀集台西鄉公所、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人員會勘目前損失情形,初判因久旱不雨,農曆三月氣候不穩定,導致魚塭水質惡化,已達天然災後救助標準,將立即函文農委會爭取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張縣長表示,目前雲林縣文蛤養殖面積逾3000公頃,主要分布於台西鄉、口湖鄉,皆超過1300公頃;另在麥寮鄉及四湖鄉也有都將近有500公頃。昨(22)日與今(23)日農業處邀集公所、水試所專家至台西16處養殖池勘查文蛤損失情形,多數養殖池的死亡率平均約7-8成左右,損失慘重,已符合天然災害救助標準,將立即函文農委會爭取台西鄉文蛤盡速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協助養殖漁民度過難關。後續縣府農業處將持續針對口湖鄉、麥寮鄉等沿海鄉鎮進行勘損,協助養殖漁民爭取天然災害救助。

 農業處表示,依據漁業天然災害查報及救助程序,通報鄉公所彙整災損速報資料,俾由縣府依漁業災情速報損失面積達百分之五以上,認定為災害損失,縣政府將會同所在地鄉公所及水試所抽樣速報災損範圍受災戶百分之三戶數,以確認災損程度達20%時,建議中央啟動救助事宜。

 

農業處提醒養殖漁民如有災損,請立即通報鄉鎮公所,縣府會立即啟動三方會勘確認後,函報農委會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減少漁民損失。

雲林縣推出雲鮮農品牌 市集首發就在審計新村368新創聚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推出雲鮮農品牌 市集首發就在審計新村368新創聚落

  • 雲林縣依山傍海、物產豐饒多元,為扶植地方青農發展,雲林縣政府成立111年雲林農村青年產業發展加值輔導計畫,以產業加值輔導,形塑青農品牌形象、協助商品設計再造,進而行銷推廣、拓展多元通路,經過輔導陪伴,推出「雲鮮農」品牌,將於5月25日前往審計新村368新創聚落所舉辦的暮暮市集亮麗登場。

 農業處魏勝德處長表示,今年度透過雲林農村青年產業發展加值輔導計畫「雲林尚青-徵農力‧找好覓」遴選機制,選出20組個人、團體組,分別有「四湖鄉-金鑲善水」、「四湖鄉-福家草莓園」、「口湖鄉-源鄉自然生態農場」、「土庫鎮-回鄉米、「元長鄉-榕凱農產行」、「水林鄉-水林小黑農」、「北港鎮-我爸種的農產行」、「古坑鄉-盈盈農圃」、「古坑鄉-慧馨園農園」、「古坑鄉-谷泉咖啡」、「古坑鄉林果園」、「古坑鄉-貝克翰農場」、「古坑鄉-永興果鋪」、「西螺鎮-小紅牛番茄」、「虎尾鎮-秝豪花生」、「西螺鎮-有朝一日」、「大埤鄉-洋洋蔬果智能園區」、「麥寮鄉-月光下友善農場」、「麥寮鄉-老吳佬花生糖」以及「麥寮鄉-品安鮮物」,青農所屬鄉鎮橫跨雲林山海平原,種植農作、加工農產、養殖漁獲不計其數,由雲林縣政府領軍「雲鮮農」北上至台中知名文創產業基地-審計新村,參與審計新村中的暮暮市集,雲鮮農將帶著優質農產農作前往市集與民眾分享。

 市集現場準備「雲鮮農」集點兌換樂,首先到雲林縣農業處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即可至雲鮮農服務台兌換集點卡;現場購買雲鮮農產品滿100元即可兌換1點,集滿3點可兌換限量雲鮮農小物乙份,數量有限,敬請把握。透過互動遊戲,消費者從各面向認識雲鮮農品牌,從中了解每位青農對於農產、農作、漁獲、農事體驗的用心堅持,也希望透過不同角度,讓消費者認識雲林青農的在地魅力。

 即日起至112年12月31日止,暮暮市集訂定每個月的第三周禮拜三、禮拜六為青農日,邀請「雲鮮農」及雲林在地青農共襄盛舉,並邀請民眾前往市集採購「雲鮮農」產品,更多雲鮮農資訊請鎖定雲林縣政府農業處FB粉絲專頁:http s://www.facebook.com/yunlinfarm

雲林縣政府自籌經費改善西庄農地重劃區道路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自籌經費改善西庄農地重劃區道路 張麗善縣長:強化基礎建設保障農民運輸、出入安全

雲林縣元長鄉西庄農地重劃區內農路老舊破損,危及農民、居民運輸、通行安全,縣長張麗善23日會同縣府地政處長李俊興、議員黃美瑤、蔡明水等人會勘;張麗善表示,地政處已籌措230萬經費修繕、鋪平該道路,未來會持續改善農水路,確保鄉親出入、運輸安全。

張麗善指出,西庄農地重劃區於民國70年重劃後,迄今已40餘年,重劃區內許多道路因年久失修,龜裂破損、坑坑洞洞,不利農民運輸與居民進出,今天會勘之農路由議員黃美瑤接獲鄉親陳情,並向縣府反映,經地政處實勘,已籌措經費,縣府將儘速辦理該段路之改善作業。

議員黃美瑤、西庄村長吳昆龍表示,今天下雨,可以明顯看出該道路坑洞滿布,積水處處,危及運輸出入安全,感謝縣府迅速回應居民陳情,規劃修建,提升交通安全;會勘後議員蔡明水、黃美瑤也再提出數條破損較嚴重農路,建請縣府修繕。

地政處長李俊興表示,西庄農地重劃區面積約1328公頃,本次工程將改善該重劃區龍岩厝段2091地號農路,預計改善長度約540公尺,改善經費230萬元,讓鄉親農產運輸與出入更安全便利。

 李俊興指出,縣府除自籌經費改善農水路,也積極向中央機關爭取經費補助,盼加速改善重劃區農水路,提升農民耕作環境品質。

歐盟農業貿易團體參觀雲林斗南青銀共生基地交流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歐盟農業貿易團體參觀雲林斗南青銀共生基地交流

  • 國立中正大學青銀共生基地為推展永續食農,今(23)日在國立中正大學青銀共生基地辦理「台灣高齡社會農業與在地生活產業永續發展與談會」,汲取由成人教育為核心,領導農產業因應高齡社會需求而進行優化轉型的經驗。
台灣農坔學坊發展協會特邀請歐盟貿易團體貴賓包括來自西班牙Pozo Sur公司總裁、Alta Native以及英國Hoping ChinaUK等三家公司的總裁與董事長,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李雅慧教授、張佑在營運長、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李明岳處長進行與談,內容提到全球受到人口高齡化的衝擊,藉由對成人的了解,進而透析高齡社會的消費需求,作為農業與相關產業轉型的依據。並希望從成人教育的觀點,透析高齡社會飲食需求,進而作為歐盟農業因應高齡社會發展與永續經營的參考。

 在與談會中,李雅慧教授發表青銀共生基地所進行的「壯世代飲食之全國性調查」,以全國40歲以上健康、獨立自主的成人為調查對象,共蒐集2600多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社會中呈現增長與消退的產業,同時彙整出高齡社會的市場消費指標,會後,歐盟農產貿易團體參訪青銀共生基地,由張佑在營運長介紹並展示離地式種植設備,不需彎腰低蹲即可種植,兼具方便與友善的特點,同時也介紹用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雜草管理,以提升種植的效率,達到永續農業發展目標。

 國立中正大學詹盛如學務長表示,為優化食農教育,躍升永續競爭力!透過本次的與談會議,永續食農的推廣經驗將可以延續大學跟產業的國際合作機會。

再創雲林影視補助最佳紀錄!《魍神之夜》獲文化部金穗獎最佳動畫片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再創雲林影視補助最佳紀錄!《魍神之夜》獲文化部金穗獎最佳動畫片獎

  • 雲林縣政府影視補助再傳捷報!《魍神之夜》繼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後,112年5月13日再獲文化部2023年金穗獎最佳動畫片獎。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動畫片領域屢創佳績的資深導演蔡旭晟與畢業生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最新力作,以雲林古坑嘉南雲峰為背景,生動深入地拍出10歲少女奇遇森林動物之旅,深獲評審好評,蔡導演及畢業生製作團隊獲得最佳動畫片獎實至名歸。

《魍神之夜》以雲林古坑嘉南雲峰為背景,帶出友善動物、永續保育大自然環境之省思《魍神之夜》以雲林古坑嘉南雲峰為背景,帶出友善動物、永續保育大自然環境之省思
蔡旭晟導演表示,感謝甘耀明老師跟所有幫助《魍神之夜》完成的團隊。《魍神之夜》是我們很想說的故事,期待觀眾可以跟著劇中角色一起參與這場大自然的生命教育,回到日常生活後,對人和動物關係有近一步的思考跟重視,期盼這個世界再更溫柔一點。製作公司畢業生也感謝文化部、雲林縣政府、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電影館對於《魍神之夜》的支持,讓蔡導腦海中民俗魔幻的光影世界得以實現在大眾面前。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長卓宜姿表示,縣府自109年起成立雲林縣影視委員會並推動「雲林縣政府獎勵影視製作補助計畫」,每年補助影視團體拍攝雲林人文風景,透過導演及製作團隊的視角,詮釋雲林各種樣態之美,讓大眾了解雲林雖是農業大縣,卻不侷限於農業,更有推廣影視文化之軟實力,期待更多影視團體來雲林找尋拍攝素材,讓雲林成為孕育優質影片的搖籃。

 金穗獎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金馬執委會承辦,今年共有331部影片報名,62部入圍,競爭非常激烈。處長卓宜姿說,蔡導演對手繪動畫的堅持與細心讓他在這次金穗獎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縣府非常榮幸能參與,除金穗獎外,《魍神之夜》也入圍2023年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期待蔡導演能再度拿下獎項。

 《魍神之夜》改編自甘耀明小說《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透過10歲女孩徐春妹在魔幻森林與石虎等動物相遇,片中引人入勝的畫面節奏、精緻的動畫製作及詭異的配樂,不寒而慄的氛圍,令人看了直呼過癮。《魍神之夜》預告片觀看連結:https://youtu.be/_8ktAxDuDoU

 

雲林縣長張麗善施政總報告 籲中央健保補助統一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施政總報告 籲中央健保補助統一

  • 雲林縣議會第20屆第1次定期大會今(22)日召開,雲林縣長張麗善率領縣府各局處長前往雲林縣議會提出施政總報告,對連任半年來重大施政與未來施政願景一一說明,特別呼籲中央統一補助65歲以上長者健保費,別讓各縣市財政落差,造成高齡健康照護不平等待遇,實現長者健康平權、健保平等,守護全國長者健康與福祉。
張麗善指出,連任半年來,延續上屆四年施政成果,縣府團隊在交通建設、產業發展、社會福利、財政改善、觀光旅遊等方面均展現亮麗成果;並揭示「低碳永續」、「智慧經濟」、「安全健康」、「共融發展」,30個策略目標,作為未來政策執行準則施政願景,為下一代打造宜居永續環境未來施政目標。

 張麗善在回答議員李明哲提問高齡照護與醫療問題時表示,現行老人健保補助各縣市並不一致,70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健保費由衛生福利部全額補助,65歲至69歲中低收入老人健保費則是依各縣市財政狀況自行編列經費補助,像是財源豐沛之六都,針對65歲以上老人已全面補助,雖有排富條件,但對於絕大多數的一般戶老人仍有相關補助。

 張麗善強調,雲林縣已進入WHO定義「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長輩逾總人口20%),與多數農業縣一樣因為財政問題,無法完全落實這項實質照顧高齡者醫療照護政策。她認為長輩不應該因設籍不同縣市而遭受不平等之待遇,健康權是基本人權之一,不應該因各縣市經濟或社會狀況而有差異,她建請衛生福利部全面補助全國長者全民健保費,實現長者健康平權、健保平等。

 張麗善表示,今年是雲林「減碳生活行動年」,縣府擬定推動低碳、負碳農業及落實淨零綠生活兩大減碳主軸,分別訂定執行面向,逐步落實低碳行動。也規劃提出「淨零綠生活行動計畫」,以對應全球淨零趨勢,提升民眾綠生活意識與行動,同時將該計畫內容納入於2023年縣府的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VLR)內容裡,將雲林打造為幸福宜居的永續城市。

 張麗善指出,日前她拜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針對台西「智慧綠色漁業園區」權責不明問題、加速開發麥寮港南公用碼頭、麥寮等縣內偏鄉衛生所修繕重建、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水稻初期救助金提高、農水路修繕經費提升、加速肉品市場改建升級、古坑鄉溝子埧產業區自來水保護區解編、虎尾高鐵運動園區興建工程案、增設中科雲林園區附設中小學等議題提出建議,並請行政院大力協助。

 張麗善表示,這些攸關雲林發展重大建設、保護農漁畜牧業福祉與權益、提升縣民教育與醫療照護的議題,都獲得鄭文燦副院長承諾協助解決困境,她特別藉由施政報告向鄭文燦副院長表達感謝,同時也向議會及縣民報告,縣府為縣民需求與問題全力以赴,尋求解決方案。 

 在其他政績方面:

一、產業上場,經濟起飛:縣府規劃九大產業園區,結合產官學研推動綠色產業,將雲林打造成「農工商科技城」。並規劃在2027年完成麥寮港南公用碼頭的開發。

二、農業發展政策:向中央爭取成功,農保條例修法三讀通過。未來將會提高喪葬津貼與生育給付。

三、永續友善環境:全國唯一提出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預計每天可處理200噸家戶垃圾,及可產生120噸SRF(固體再生燃料)原料。

四、完善交通建設:雲92-1線(芒果大道)、雲65線(林內鄉重興村至斗六市十三里道路拓寬工程)、跨清水溪橋工程、崙子大橋拓寬工程等等重大道路改善工程,刻正進行中。

五、水利建設:獲經濟部水利署同意8件改列正式工程,總經費10億3,897萬6千元整。

六、教育上場,成就孩子:已完成雲林智慧教育中心及土庫多功能教師研習中心的啟用,並持續爭取改善校園設施,如PU跑道與廁所。
  
七、完善社福體系:完成了銀髮健身俱樂部、斗六中央廚房、更多長青食堂地點的布建。

八、千萬觀光,雲林發光:112年度僅3個月觀光人次已突破875萬人次,超越去年全年度累計人次,預計上半年即可突破千萬人次。

九、安心上場,守護鄉親:住警器安裝率已達99.58%,為全國第四。此外還有警察局斗六分局及消防局虎尾分隊廳舍的興建。

 

張縣長最後表示,現在是雲林蛻變的時刻,她會與縣府團隊再接再厲,全心為雲林這片土地、居住在此的鄉親們而努力。雲林不只要上場,更要加速前進,縣府團隊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只要繼續進步,雲林就有機會改變,期許一起讓雲林變得更好、大家共好。

雲林縣政府雙B計畫媒合台灣心義工團助蔡家重建溫馨家園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雙B計畫媒合台灣心義工團助蔡家重建溫馨家園 縣長張麗善:公私協力溫暖社會

日前北港鎮溝皂里里長蔡榮修在社群媒體提及該里有位蔡姓老先生住家頹毀不堪居住,家中還有兩位身障兒子需照顧,張麗善縣長得知後非常重視,除立即指示社會處前往瞭解,並啟動「雙B計畫」積極媒合各方資源,獲台灣心義工團支持,上百名義工朋友鼎力協助,犧牲兩個周末假期為蔡老先生一家量身打造一座能遮風避雨、共享天倫的家園,今(21)日北港溝皂蔡家重建竣工交屋儀式,張麗善縣長、台灣心義工團理事長李志強一起將新居鑰匙交到蔡老先生手上並伴其步入新家,看到嶄新的房間、廚房、衛浴設備等應有盡有,讓蔡老先生感動不已,也不再擔心屋子下雨漏水問題;包含台灣心義工團前理事長陳坤麟、縣府社會處長林文志、新聞處長卓宜姿、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蔡咏鍀、議員黃文祥、北港鎮長蕭美文、本次籌備人楊海西候補理事、溝皂里長蔡榮修以及參與修繕的百人志工,都共同見證這暖心的一刻。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政府希望將縣內每個社區中所有需要幫助的家戶都能找出來,給予他們最大的協助,縣府團隊於今年2月27日啟動「雙B計畫-防餓(Better food福德)、防寒(Better Housing好神)」,透過「福德好神」守護雲林的弱勢家戶及獨居長者,並已委請全縣各鄉鎮市公所村里幹事立即進行全面普查。今日非常感謝蔡里長的協助,讓蔡老先生的狀況能被發現,也感謝許多熱心的義工團及民眾願意出錢出力,助蔡老先生家屋得以重建。

張縣長指出,面對人口結構走向超高齡化的趨勢,雲林縣甚至存有一些三餐不繼、家裡沒有辦法防風遮雨個案,非常感謝台灣心義工團對蔡家的關心與鼎力支持本縣雙B計畫,讓蔡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完整的居家安全協助,透過公私協力模式也得以讓蔡家全員持續於社區生活以達到在地老化的目的,她也期許未來能持續透過公私協力模式,使本縣成為高齡友善社區的領頭羊。

張縣長感謝熱心的義工團及民眾願意出錢出力,助蔡老先生家屋得以重建張縣長感謝熱心的義工團及民眾願意出錢出力,助蔡老先生家屋得以重建

張麗善縣長說,目前雙B計畫的執行進度,透過普查發現的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住屋修繕需求,除了日前交屋的斗六梅林張家,以及本次完成交屋的北港溝皂這案之外,縣府社會處亦與勞青處已完成聯合勘查,即將著手住屋修繕的還有莿桐、北港、土庫、虎尾、口湖等15案,另物資需求計39件,縣府加快腳步來儘速完成。使本縣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透過本府建構全面性、即時性之關懷服務機制,提供住屋修繕及食物保暖物資的需求,使弱勢族群免於受寒受凍、消除飢餓,终結貧窮。

台灣心義工團理事長李志強提及,很感謝義工團的兄弟姐妹支持,也感謝縣府給我們這個機會來此服務,因為這個案子比較緊急,從上個週末到這個週末,期間有一些很熱心的義工還留下來,那之間也有遇到下大雨,上一次大概是接近90個義工,還有一些在地的義工朋友,加起來大概超過100位,這個禮拜也差不多是這樣子,也是超過100位,所以總共大概是200人次協助這次家屋重建。雲林縣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地方,以後要是有機會,也希望再繼續服務雲林鄉親。

另北港溝皂里里長蔡榮修也呼籲,溝皂蔡家老先生的大兒子雖已送安置,但每個月1萬至1萬5的安置費用,對於蔡老先生一家來說是筆非常沉重的負擔,如大家所見蔡老先生本身生活就有問題了,盼社會大眾能再發揮善心,再給予蔡家人一些協助。

台灣心義工團理事長李志強感謝義工團的兄弟姐妹支持協助這次家屋重建台灣心義工團理事長李志強感謝義工團的兄弟姐妹支持協助這次家屋重建

社會處長林文志指出,雙B計畫的推動除了公部門積極評估調查及福利補助外,更須借重民間團體的力量,出錢出力協助推展慈善公益造福鄉里,持續地讓愛傳播不間斷,為雲林送愛、送溫暖,使弱勢家庭得到妥適的協助,讓雲林的鄉親能吃得飽穿得燒,讓雲林、社會充滿溫暖關懷,為社會創造建立善的正面循環。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