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照顧偏鄉學子午餐品質 土庫國中中央廚房新建工程動土典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照顧偏鄉學子午餐品質 土庫國中中央廚房新建工程動土典禮

  • 雲林縣為讓偏鄉和都會區學童享有相同品質的飲食照顧,除了補助每人每餐7.1元加菜金外,也積極向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爭取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希望能透過該計畫,藉由大校帶小校,提升廠商服務偏鄉學校意願,讓三章一Q食材更易取得,減少廚房營運成本支出,提升午餐費支應於食材費比率,讓偏鄉學校也能享受到與都會區一樣的飲食照顧。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表示,為解決偏鄉學校自設廚房面對物價上漲的營運壓力,提前部署,依據中央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爭取土庫鎮土庫國中新建中央廚房計畫3,500萬元工程款,以配送路程不超過30分鐘,供餐鄰近秀潭國小及埤腳國小,最大供餐量可達1000人左右。另外,加碼補助廚工人事費每人每年35萬元,最多可補助2名;提供1名營養師專業人力經費54萬元,專責管理中央廚房業務,連配送受供餐學校的冷鏈保鮮車、控溫餐車一併規劃到位,採智慧化全程監控,確保受供餐學校學生吃到熱騰騰的午餐,讓食安更透明看得見。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對食品安全相當重視,日本福島核災食品及含瘦肉精的肉品絕不進入校園,使用在地最新鮮且符合三章一Q食材,讓學子吃得安心、讓家長放心。在本次教育部中央廚房補助計畫中,雲林縣的申請金額達到3億9,420萬5,000元整,申請經費僅次於高雄市及台南市,這都要歸功於教育處的積極爭取與學校的配合。地方政府財源有限,必須透過申請中央補助才能更完善的充實縣內學校的各項設備才能獲得這麼多的資源挹注。

 土庫國中的新建中央廚房外觀為咖啡色系一樓單面斜屋頂,基地面積為166.8坪的建築物,相當具有人文、簡約的美感,外觀猶如一座讓人感到溫馨、放鬆的咖啡餐館,將來完工後有潛質成為社區居民前來參觀及休憩的絕佳景點,廚房內部空間配置方面,更是結合家政教室及教師餐廳,可成為食農教育推廣的優質場域,該校陳校長自我期許土庫國中的中央廚房能成為雲林縣在地食農教育推廣的示範點。

 土庫國中中央廚房規劃當初已考量結合社區長青食堂需求,除能供應本校及鄰近秀潭國小、埤腳國小全體師生共800多人校園午餐外,還能再供餐200人以內供餐量能,學校資源共享理念,社區互助的創新營運模式,可供其他學校參考,做到「中央廚房大帶小,安心供餐不遲到,社區互助永相宜」,讓位處偏遠的學校孩童及社區銀髮族都能享受營養健康又豐盛的午餐。

 

雲林縣稅務局公告「i繳稅e化我最行」活動開跑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稅務局公告「i繳稅e化我最行」活動開跑囉!

  • 雲林縣納稅人只要使用e化方式繳納當期開徵使用牌照稅或房屋稅,就有機會獲得家樂福禮券。
i繳稅e化我最行i繳稅e化我最行
稅務局表示,納稅人利用下列方式擇一完成繳稅,就可以參加抽獎:
1、行動支付繳稅:納稅義務人使用已開辦「行動支付工具」繳稅業者之APP,掃描繳款書上QR-Code行動條碼,系統自動帶出銷帳編號、繳稅金額等資料進行線上繳納。
2、電子支付帳戶繳稅:使用一卡通 Money、悠遊付、嗶嗶繳、歐付寶或橘子支付掃描繳款書上QR-Code或三段式條碼繳稅,系統自動帶出銷帳編號、繳稅金額等資料進行繳納。
3、線上查繳稅:利用自然人/工商/金融憑證、已註冊健保卡及密碼或行動自然人憑證TAIWAN FidO至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登入使用牌照稅或房屋稅(5月開徵)線上查繳稅系統,直接線上完成繳稅。
4、納稅人持繳款書至斗六總局、虎尾及北港分局「全功能服務櫃臺」或雲林(含東勢)監理站「使用牌照稅服務櫃臺」,臨櫃以行動支付(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或台灣Pay)完成繳稅。

 稅務局進一步說明:得獎名單將在111年7月公布於該局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禮券以郵寄方式送寄送;活動資訊詳如雲林縣稅務局官網 https://www.yltb.gov.tw、粉絲專頁,洽詢電話:0800-556969、05-5323941轉137、139納稅服務科。

 


雲林縣政府推出結婚在雲林 「雲林賜福」好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推出結婚在雲林 「雲林賜福」好禮 

雲林縣府繼生育補助後,再次推出「雲林賜福」結婚好禮,希望透過各種獎勵與便利措施,讓有情人能夠更想婚、更想生,即日起凡結婚新人到本縣各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且新人只要有一方設籍在雲林縣,即可獲得本縣1份精心設計規劃,獨一無二的「雲林賜福‧女子姻緣」專屬好禮!

「雲林賜福」好禮送祝福「雲林賜福」好禮送祝福

縣長張麗善表示,隨著年輕人走向晚婚甚至不婚的趨勢,加上近年Covid-19疫情防疫管制對生活及人際關係的影響,雲林縣結婚人數從108年的3423對,逐年下降,109年僅2889對、110年更降為2859對,減少幅度相當大,不婚的結果,接著更影響生育率,造成少子化加劇,嚴重重挫國家未來的生產力。

張麗善指出,為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特地邀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杜瑞澤院長所帶領的設計團隊設計專屬新人禮盒,禮盒內包含五樣祝賀新人的心意,包含一對雷雕檀木印章,代表新人心心相印;兩雙囍字筷,象徵彼此快樂一生;北港武德宮的三仙姑香火袋,傳達三霄娘娘祝福新人未來子孫滿堂;北港武德宮的財神爺香火袋,財源廣進;北港朝天宮的媽祖小神衣,期許平安順遂,禮盒內各項小物,承載著對新人的滿滿祝福;今年已備3000份,設籍本縣成家立業,即致贈專屬新人精緻好禮,希望鼓勵年輕有情人能夠更想婚、更想生。。

 張麗善又說,各戶政事務所也提供拍照分享喜悅得場所,供新人拍照紀念,更可以在各種社群軟體分享;另發放「幸福寶典」提供新婚夫妻、新手父母相關協助,協助申請結婚或各項育兒托育津貼,藉結婚、生育、教養福利措施,協助減輕年輕人的負擔,鼓勵年輕人留在本縣打拼奮鬥,以建立雲林縣更優質的生養及育兒環境,讓雲林縣成為全國友善婚育亮點縣市。

 

雲林縣府攜手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大眾教育基金會技職培力計畫成果發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府攜手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大眾教育基金會樂活生技 公益技職培力計畫成果發表

雲林縣政府偕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及大眾教育基金會樂活生技,今(30)日於縣府辦理「台積電愛在雲林,善循環溫馨啟動」成果發表會,除展示北港農工做為「公益技職培力計畫」種子學校,栽種高經濟作物香檳茸的相關成果外,現場還請來台北5星級餐廳主廚料理香檳茸,讓與會嘉賓們品嘗,共同見證公部門與企業界合作的成功案例。

雲林縣府攜手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大眾教育基金會樂活生技 公益技職培力計畫成果發表雲林縣府攜手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大眾教育基金會樂活生技 公益技職培力計畫成果發表
縣長張麗善表示,非常感謝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張淑芬董事長及大眾教育基金會簡明仁董事長帶領所屬團隊來到雲林,台積電慈善基金在雲林贊助並推動了許多慈善計畫,其中推廣孝道的部分跟雲林縣推動品德教育不謀而合,基金會還引進公益太陽能計畫,與大眾電腦合作在土庫國小及成龍國小裝設太陽能光電板,將發電所有收益回饋給學校當校務發展運用。

 

此外,基金會更補助雲林縣內10間學校更新LED照明設備,落實綠色能源環境永續的理念;張縣長說,照護獨老也是基金會關注的議題,青蚶分校廢校後,社會處利用空閒校舍成立長青食堂,基金會特地捐贈消防系統及長輩接送車,在在顯示基金會落實公益的用心,她代表雲林鄉親表達感謝之意。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很多青年朋友都外漂工作,感謝大眾教育基金會以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願意提供孩子就業機會,與縣府教育處合作,以北港農工做為「公益技職培力計畫」的種子學校,由高經濟作物-香檳茸栽種開始,藉由技術引進、人才培育、產品產出、公益回饋的循環,帶領孩子從計畫當中接觸精緻農業,提供孩子發展參考方向;未來縣府會持續與兩個基金會合作,希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青年朋友可以留在家鄉,照顧長輩、成家立業。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表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已默默在雲林推動許多慈善計畫,包括協助學校更新LED照明設備、裝設太陽能光電板等,今天還會去看學童課外輔導的部分,未來將協助轉型為補習班,提供孩子更完善的學習資源,此外,基金會針對獨居老人打造的全國性照顧網-「愛互聯」也會在雲林投入服務,她今天主要是來學習如何做慈善,再給她半年的時間,一定會有更好的成績獻給大家。

大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明仁表示,為協助台灣農村留住年輕人,基金會認為透過科技與生技,應該可以振興農村,因此在北港農工推動公益技職培力計畫,以先進技術種植生技產物-香檳茸,相信這項高經濟價值的農產品可以真正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及收入。

 北港農工校長楊長鉿說,感謝縣府、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及大眾教育基金會樂活生技提供北港農工學生學習香檳茸生產技術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精緻科技農業,學習新的栽培技能,為日後就業增加多一份選擇。

 今日成果發表會,包括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執行長彭冠宇、大眾教育基金會樂活生技董事長簡明仁、總經理簡民智、總經理葉顯光、縣議員黃文祥、林建鴻、黃凱、黃美瑤、林深、周秀月、王秋足、廖偉晴、林岳璋、縣府一級主管、北港農工校長楊長鉿及雲林縣內多位校長都出席活動。

 

雲林縣針對八大行業人員設置特別門診,即日起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針對八大行業人員設置特別門診,即日起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

  • 近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雲林縣全面升級防護網,自即日起至4月6日止以本縣6大分局區(斗六市、虎尾鎮、北港鎮、台西鄉、西螺鎮、斗南鎮)為單位,針對八大行業人員規劃至少1家醫療院所設置特別門診,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請接種人員攜帶身分證、健保卡、疫苗接種卡(黃卡)前往醫療院所接種,醫療院所相關接種資訊一覽表如下附件。

八大行業人員設置特別門診醫療院所疫苗接種資訊表  八大行業人員設置特別門診醫療院所疫苗接種資訊表

縣長張麗善呼籲,在疫情持續升溫狀況下,民眾除接種疫苗外,也要遵守個人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落實實聯制,避免不必要的群聚及流動,保護自己及他人,建構完整社區防護網。

雲林縣斗六市區公車101、102路線優化 民眾搭乘更便利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區公車101、102路線優化 民眾搭乘更便利


雲林縣斗六市區101、102兩條公車路線,原為單向環繞式服務,民眾搭乘較為不便,雲林縣政府依實際乘車情況滾動檢討,決定優化為雙向對開路線,除保留原有達一定運量的站點,還納入醫療機構、學校等新站點,提升民眾使用便利性;縣府今(29)日召開宣傳記者會,縣長張麗善、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長黃萬益、縣議員周秀月、賴淑娞、斗六市民代表會主席胡克勤、工務處長汪令堯等人共同歡迎民眾多多搭乘。

雲林縣府將104年通車營運的「101斗六市西環」及「102斗六市北環」市區公車,優化為雙向對開的「101斗六棒球場-受天宮-環球科技大學」及「102斗六火車站-崙仔集會所」路線,2條路線平常日各行駛24班次,例假日20班次,全線統一票價全票20元、半票10元,民眾只要使用電子票證即可享免費乘車優惠。

 其中「101斗六棒球場-受天宮-環球科技大學」路線特別串聯斗六市立棒球場、鎮西國小、雲林科技大學、鎮南國小及環球科技大學,不僅能讓斗六市民及一般民眾使用,亦可服務莘莘學子與棒球迷;另外「102斗六火車站-崙仔集會所」路線則串接斗六市萬年庄、崙仔等居住密集社區,並行經雲林科技工業區、斗六派出所等,增加民眾洽公、返家便利性。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是一個高齡化縣市,65歲以上人口約有13萬人,她上任後,委託逢甲大學針對公共巴士、客運進行盤整,並陸續調整路線、時間、班次、轉運站等,希望讓長者不要過度依賴家裡的年輕人,可以主動走出家門搭乘公共巴士,增進人際互動的機會,延緩身體機能退化;而為鼓勵長輩多搭市區公共巴士,縣府還提供持敬老卡、一卡通、悠遊卡即可免費搭乘的優惠,希望大家充分利用。

縣長張麗善表示,本次優化的2條市區公車路線,雲林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全線皆使用無障礙電動巴士,車體本身除了底盤與路面距離低、上下車門不設階梯便於乘客上下車外,更設有供輪椅停泊的位置,以及由車門伸出路面的斜板,完全消除民眾乘車門檻及限制。優化後的101、102兩條公車路線,沿途各有10多個點能讓上、下車,不論要去市集、醫院或到廟裡拜拜、工業區上班或上學都能搭乘,十分方便。

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長黃萬益表示,從101、102公車路線優化可以看到縣府非常用心,應用大數據分析運量,增減站點、調整路線,縣內2家大醫院等重要的點都有經過,真的不簡單;交通部非常重視公共運輸,公路總局與縣府一直都有密切合作,未來也會持續努力,提升雲林縣的公共運輸服務。

 

工務處長汪令堯補充說明,101、102路線的電動公車完全以電能驅動,運行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對環境沒有負擔。此次雲林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引進的電動公車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67公斤的碳排放量,兩條路線每年可減碳量達12萬公斤,對維護環境品質、保障民眾健康及提升能源效率具有正面效益,讓雲林鄉親無論出遊、返家,都能感受到身為雲林人的便捷及生活品質的提升。

此外,縣府自107年起辦理「雲林縣市區公車免費乘車措施計畫」,凡持用電子票證,且上下車均有正常刷卡紀錄者,皆享無搭乘次數限制免費搭乘,路線除了包含本次優化路線「101斗六棒球場-受天宮-環球科技大學」及「102斗六火車站-崙仔集會所」外,「【201】高鐵雲林站─斗六火車站─雲林科技大學」、「【202】元長─高鐵雲林站」、「【301】高鐵雲林站─北港」及「【701】斗六─荷苞村─草嶺」等市區客運路線皆有納入計畫內,本年度計畫持續至111年12月31日止,並會依照執行成果持續延長,歡迎民眾、遊客多多使用。

 

各公車路線實際營運班表及票價資訊可上縣府網站(http://www.yunlin.gov.tw/)查詢或電洽雲林客運股份有限公司(0800-285897)洽詢。

公車路線圖-01公車路線圖-01

雲林縣政府邀請 一趟雲林鐵道之旅 感受沿途的迷人景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邀請 一趟雲林鐵道之旅 感受沿途的迷人景致

 111.03.28雲林縣政府配合中央政策,2022年以「鐵道觀光旅遊年」做為永續觀光發展及深度旅遊推展方向,加上旅客對旅遊精緻化、主題化的期待,鐵道觀光不只是國內旅遊的新契機,更是未來吸引國際旅客來台的誘因,成為倍受矚目的旅遊新趨勢。縣府文化觀光處今(28)日在林內驛站舉辦鐵道觀光旅遊宣傳記者會,副縣長謝淑亞、縣議員賴淑娞、周秀月、林內鄉長張維崢、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等人共同邀請民眾來趟雲林鐵道之旅,感受沿途迷人景致及在地人文風情。

副縣長謝淑亞指出,鐵道旅行的樂趣,不在於抵達目的地,而是從搭上鐵道列車的那一刻開始,在流動風景之中,讓思緒遠離俗世日常,沉浸在對未知旅程的憧憬與期待。雲林縣內共有林內、石榴、斗六、斗南及石龜5個火車站,以及虎尾糖廠五分車與虎尾高鐵,想要細細品味雲林之美,又不想被不熟的路況、壅塞的車陣所困擾的遊客,可以安排一趟鐵道之旅,用不同的角度欣賞雲林之美。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文化觀光處為推動本縣鐵道觀光旅遊活動,近期將與雲林縣領隊導遊協會合作辦理鐵道之旅,依各站點週邊景點串連相關遊程,提供一日遊的火車之旅。

 陳璧君表示,全國目前只剩雲林虎尾糖廠和臺南善化糖廠透過壓榨原料甘蔗生產本土的二砂糖,虎尾糖廠尤其特別,因為有僅存的「五分仔車」(小火車)運輸甘蔗原料,彌足珍貴。吸引全國各地鐵道迷匯集追「五分仔車」,同時勾起許多老虎尾人童年追著小火車跑,偷抽原料甘蔗啃食的甜美回憶。虎尾糖廠週邊景點虎尾鐵橋、台糖公園、虎尾四館(雲林故事館、布袋戲館、合同廳舍及雲林記憶COOL)、虎尾建國眷村等,都很值得一遊。

陳處長還說,今年配合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推出低碳旅遊自行車主題活動,環騎雲林5大路線,包含:【與神同行】騎福朝Bike、【真愛密碼】1799幸福公路、【顏思齊開台400年】金水164鐵馬尋寶騎、【濁溪南岸】夢田154、【挑戰雲東】台3林徑,詳細路線資訊請搜尋慢遊雲林粉絲專頁。

 文化觀光處指出,為全面建構雲林縣觀光旅遊整體形象的「三縱、三橫、生態四角」觀光發展願景,並推動縣內健行風氣、打造雲林專屬的「森林療育」生態旅遊,規劃20條雲東步道行程,配合「石壁地區森林療育基地」規劃成果,以森林療育五感體驗遊程及輔導在地人員取得「森林療育師」認證做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再加上縣府城鄉發展處獲交通部觀光局補助的「石壁竹創森計畫」完善區域內的森林療育硬體系統;「石壁竹創森林療育園區」的建立對於雲林縣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里程碑存在。

 縣府近期亦推出許多主題式活動,有3月份的林內紫斑蝶季、4月份的古坑荷苞山桐花祭、6月份雲林單車文化節及7月份海洋音樂祭,還有宗教朝聖的4月10日大甲媽駐駕西螺福興宮、5月14日雲林六房媽過爐遶境盛事及5月22日白沙屯媽進香駐駕北港等節慶活動,在在提升雲林觀光旅遊量能。另外,也歡迎民眾在後疫情時代來雲林經典小鎮(北港鎮、古坑鄉、虎尾鎮、斗六市、口湖鄉)感受在地文化生活,並享受雲林經典小鎮的魅力。

今日記者會,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還頒發感謝狀,感謝雲林縣領隊導遊協會、宏陽旅行社、旺農食品有限公司(庵古坑咖啡)、武正水產公司、鵝媽媽鵝童樂園、草嶺遊覽車公司、台灣雅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紅螞蟻生態世界等單位協助縣府推展觀光,讓雲林觀光人數屢創新高,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雲林縣稅務局公告 繳納使用牌照稅成功,就送你500雲林幣又可參加抽獎哦~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稅務局公告 繳納使用牌照稅成功,就送你500雲林幣又可參加抽獎哦~

  • 雲林縣稅務局將4月份開徵的使用牌照稅結合縣府推廣「雲林幣扭一下-雲林縣數位縣民平台」APP,民眾只要在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完成線上繳納使用牌照稅,即可獲得500雲林幣,還主動幫你加入抽獎活動哦~

 如何獲得好禮,請務必完成1.「繳稅成功」與2.「表單提交」,其操作說明如下:

1. 於手機瀏覽器搜尋「線上查繳稅系統(房屋稅、地價稅、牌照稅)」或直接輸入https://netap.tax.nat.gov.tw/PEFLRX/Ept_Login連結。
(1)於畫面中之「身分證號(統一編號)+車牌號碼」下方點選「用這個方式身分驗證」,輸入身分證號及車牌後即可登入。
(2)登入後,於畫面中有「電子繳稅」字眼,民眾只要按該字眼,隨即連結至PAYTAX網路繳稅服務網站依步驟操作,即可線上「成功」完成繳納使用牌照稅。
(3)有兩輛車以上時,請重覆上述步驟。
(4)該項繳稅服務期間為3月27日起至5月6日止。

2. 手機連結google表單(https://reurl.cc/X4y8g3)。
(1)成功「完成繳納稅款」後,務必於google表單填寫相關資料,按「提交」,經稅務局確認「已繳納」無誤後,即能獲得500雲林幣。
(2)完成繳納兩輛車的使用牌照稅者,請務必填寫二份google表單;三輛以上者,以此類推。

 稅務局提醒您:

1.雲林幣及抽獎活動,僅限「雲林縣」之車輛。
2.需完成上述二項操作,稅務局在收到表單後,確認「已繳納」成功者,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500雲林幣之QR Code,請民眾隨時注意信箱容量及信件是否被歸類至垃圾信件。
3.雲林幣名額300名,送完截止。民眾只要在google表單 300名內,就能獲得雲林幣及抽獎活動;若只完成第1項者(繳納稅款成功),僅有抽獎活動。(該抽獎活動由稅務局主動幫您加入抽獎資格)
4.送出雲林幣之QR Code,手機需安裝「雲林幣扭一下-雲林縣數位縣民平台」APP,一個門號僅能獲得乙次,若有二輛車以上之民眾,可分享給其他有下載該APP之家人或朋友。
5.民眾於表單填寫之個人資料,僅供此次活動使用,並於活動結束後1年內無爭議即刪除。
6.有關抽獎相關資訊,稅務局預計於111年4月初(抽獎內容)及7月初(中獎名單),公告於雲林縣稅務局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dV1EVM,民眾可隨時留意。

 

民眾若有使用牌照稅稅款疑問,請撥打0800-556969按1;若有本活動疑問,請撥打0800-556969按420;若有「雲林幣扭一下-雲林縣數位縣民平台」APP疑問,請撥打05-5522000按3000,將有專人提供服務。


雲林縣醫療長照服務再升級 崙背鄉衛生所新建工程動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醫療長照服務再升級 投入超過6000萬 崙背鄉衛生所新建工程動土

  • 受疫情、物價波動,延宕四年、歷經19次流標的雲林縣崙背鄉衛生所新建工程,終於順利發包。斥資超過6000萬新建雲林縣崙背鄉衛生所,將隨崙背鄉公所行政中心轉移新址,由公所無償提供土地,規畫醫療保健結合長照服務之新建大樓,預計112年下半年完工。

雲林縣崙背鄉衛生所新建工程今(26)日舉行動土典禮,雲林縣長張麗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任技正陳秀梅、崙背鄉鄉長李泓儀、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縣議員梁銘忠、廖萬、李明哲、廖偉晴、游淑雲、代表會副主席李居安等特地出席,張縣長盼在各界見證跟祝福之下,新建工程能順利圓滿、如期、如質、如度完成,守護鄉親健康。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重視地方醫療保健與照護服務,透過向中央衛生福利部申請前瞻計畫經費4,103萬,並自籌1,910萬,以總經費新臺幣6,013萬元,新建雲林縣崙背鄉衛生所。本次新建工程案自107年核定經費時縣府原僅須負擔新台幣456萬元,因營建原物料價格持續飆漲,在財政窘迫情況下,縣府仍決定追加工程經費新台幣1,454萬元,自行負擔近兩千萬,讓崙背鄉衛生所新建工程順利發包。她除感謝中央經費挹注,更感謝崙背鄉公所提供土地、議會議員大力支持,共同守護鄉親健康。

未來崙背鄉衛生所為兩層樓建物,考量高齡友善、長照服務需求及防疫分流,1樓為醫療門診區域及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A單位服務空間分別為不同出入口,2樓為行政辦公室及多功能會議室,滿足衛生所基本行政需求,室內總面積達到1,350平方公尺,亦配合周遭環境植樹綠化,滿足民眾休憩活動需求。

衛福部國健署簡任技正陳秀梅提及,雲林縣在醫療保健跟長照服務表現非常突出,全國有目共睹。雲林縣崙背鄉衛生所新建工程,經歷非常多次流標,在中央與地方密切合作下,透過前瞻基礎建設經費,衛福部補助雲林縣20鄉鎮市衛生所1億多元,在崙背鄉就投入4千多萬,另由於物價波動,額外經費,也由縣府自籌近2千萬貼補,讓工程得以順利決標,為崙背鄉親提供更完善的醫療及長照服務。

 衛生局長曾春美指出,本次工程由九福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另由佳宥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設計融入綠建築及簡約特色的新穎建築,景觀設計配合行政區幅員增設停車位,改善原衛生所於市場旁,看診民眾停車一位難求問題,以更大更友善的空間來服務在地鄉親。

 曾局長補充,縣內20個衛生所皆有爭取前瞻基礎建設經費進行修繕,唯有崙背衛生所是重建案,主要也是希望跟鄉公所結合,於行政區內對鄉民提供更完整照顧服務。隨著20鄉鎮衛生所修繕陸續完工,將逐步提供2個A(林內鄉、崙背鄉)、2個B(土庫鎮、古坑鄉)、16個C的長期照顧服務據點服務。

雲林縣政府於台北辦理甘心為你·蒜我一份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於台北辦理甘心為你·蒜我一份活動 

  •     為行銷雲林優質農產,提升農友收益,今明(26、27)兩日早上10點到下午6點,雲林縣政府與雲林縣農會在台北希望廣場辦理蒜頭暨高麗菜推廣促銷活動,現場有雲林當季現採的蒜頭和產地直送高麗菜,都是最爽口脆甜,讓雲林好味餵養您的胃。

今明(26、27)兩日,雲林蒜頭及高麗菜進軍台北希望廣場促銷今明(26、27)兩日,雲林蒜頭及高麗菜進軍台北希望廣場促銷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現今國人不僅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然而現面對食安的議題更顯重視,對於味覺上的挑剔更走向精緻化。春季到了,雲林農友用心栽種的蒜頭漸漸結頭了,雲林蒜頭進入豐收期,現在吃最對時;雲林蒜頭種植面積約有6000公頃,產量約達5.4萬噸,占全國的96%,居全國之冠,3月下旬逐漸進入蒜頭採收的高峰期,雲林是蒜頭主要產地,消費者每吃3顆蒜頭中,就有2顆來自雲林,辛辣又有風味! 而平地高麗菜產期將進入尾聲,經過寒冬的高麗菜格外甜美,在冷熱交替下高麗菜水分豐富,真是鮮嫩多汁。

雲林蒜頭產量全國之冠,消費者每吃3顆蒜頭中就有2顆來自雲林,辛辣又有風味! 雲林蒜頭產量全國之冠,消費者每吃3顆蒜頭中就有2顆來自雲林,辛辣又有風味!

   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表示,蒜頭是本土蒜頭品質好,夠辛辣又有風味,是美食佳餚的絕佳佐料,蒜頭耐貯存,一整顆完整蒜頭放置通風處,最多可以存放近6個月!雲林大蒜品質優良,風味獨具特性,營養值高,無論是新鮮食用或是各項加工產品,更顯爽口脆甜入心扉。而平地高麗菜將進入尾聲,地方產的時蔬生鮮吃當季、顧健康尚時走,雲林縣政府和雲林縣農會將現採高麗菜及蒜頭送到希望廣場農民市集促銷推廣,歡迎民眾到場支持農民用心栽種的好蔬果,一起共襄盛舉,持續採購,嘉惠農民。

   近期適逢蒜頭盛產高峰期,正是品嘗的好時機;而高麗菜有多種料理方式,有菜王的稱號,不只能清炒、煮火鍋,還能醃製、曬乾等,簡單料理就能品嘗到高麗菜不同的美味。不管是古早味高麗菜飯、低熱量的高麗菜捲、豪華版高麗菜炒XO干貝醬、涼拌台式泡菜高麗菜,好吃又簡單料理,鼓勵大家一起「買好買滿」,支持國產優質農產品,雲林良品最安心。

雲林蒜頭新鮮上市 縣長張麗善挺在地蒜農鼓勵民眾多消費國產蒜頭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蒜頭新鮮上市 縣長張麗善挺在地蒜農 鼓勵民眾多消費國產蒜頭 呼籲中央管控外國蒜頭進口量

雲林縣是國內栽種蒜頭面積最多的縣市,九成蒜頭都是來自雲林。3月下旬逐漸進入國產蒜頭採收期,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5)日特別與議員吳蕙蘭、東勢鄉民代表會主席陳昭源、農業處代理處長蔡耿宇等前往東勢鄉蒜頭田了解蒜頭採收,聆聽在地蒜農的心聲,更為雲林出產好蒜強力推銷。張縣長指出,今年期雲林蒜頭栽種面積比去年期增加863公頃,但是目前為止產量並未增加,希望中央站在農民立場,蒜頭產銷期,控制進口蒜量、維持蒜價,保障農民收益。

張麗善縣長表示,國產蒜頭口感風味與進口蒜不同,尤其雲林適合蒜頭生長,辛辣又別具風味,為眾多饕客喜愛,產量更是全國之冠,是各種家常料理、美食必備佐料。本縣蒜頭產量占全國九成五以上,前兩年因疫情影響,蒜頭價格上漲,今(110/111)年期大蒜種植面積雖較去(109/110)年期多,但單位產量目前來看是較往年減少。3月下旬開始進入蒜頭採收期,去年蒜頭價格高,連帶影響蒜種價格,不單人力成本提高,包含肥料、農藥漲價,導致蒜頭種植成本提高,對農民負擔增加。

時值雲林蒜頭進入採收期,張縣長今特地到至東勢鄉蒜頭產區,關心並為在地蒜農發聲,她希望中央體恤農民看天吃飯辛勞,重視農民權益,在蒜頭產銷期,應管控外國蒜頭進口數量、透過加強檢疫等措施,抑制減少進口,並盼中央酌情對地補貼,避免衝擊蒜頭產量跟蒜價,造成農民損失,另也呼籲農民分批、價好再來銷售,穩定供應台灣鄉親的食品安全跟糧食安全。

蒜農指出今年蒜頭種植面積增加,但蒜頭可乾燥耐貯存,如果溼蒜價格差,可以先乾燥後再分批銷售,目前比較擔心國外蒜頭如果在此時進口,可能影響後續採收價格。另現場蔡姓蒜農也反映,目前蒜頭價格不好,盤商喊價25、26元,漂亮一點也只能賣到30元,一分地只能採收一千多斤,農民成本就要六、七萬元,跟去年相比,可以賣到超過45元,去年產量比較高,大概可以採收兩千三、兩千五斤,今年採收量少,只有一千五、一千六斤,但肥料、農藥跟人工都漲價,以前一分地採收完四萬多,今年要超過六萬,農民都賠錢。加上受氣候影響,天冷、下雨、沒南風,蒜頭不會熟,希望中央可以給農民一些補助。

農業處代理處長蔡耿宇表示,本縣蒜頭品質好,風味佳,除了是每個家庭必備的烹調佐料之外,也有很強的抗菌效果和營養成分,在疫情期間,多多品嘗生鮮蒜頭或相關蒜頭產品,可為身體增強免疫力、抵抗力。農民辛苦栽種呵護超過半年的時間才產出品質風味俱佳的雲林好蒜,希望大家多多採購,支持蒜農!

為行銷蒜頭,縣府與雲林縣農會合作,3月26日(星期六)將前往台北希望廣場宣傳銷售,並且烹調蒜頭料理提供民眾品嚐,以及4月9日(星期六)四湖鄉健走活動,現場也有銷售蒜頭及農產品,歡迎大家相揪來逛市集、挺在地蒜頭!

雲林縣政府舉辦111年度雲林地方型SBIR計畫說明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舉辦111年度雲林地方型SBIR計畫說明會業者參與踴躍座無虛席

  • 雲林縣政府今(25)日下午在縣府召開111年度雲林縣地方型SBIR計畫說明會,業者參與踴躍,超過100位業者到場參與,現場座無虛席。雲林縣已連續第15年辦理地方型SBIR計畫,業者參與人數及計畫熱度不減反增,說明會現場更邀請到雲林縣3所大專院校育成中心、嘉創中心及紡織產業綜合研等共襄盛舉,為參與業者現場量身訂作計畫,尋找合作夥伴。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政府已連續第15年辦理地方型SBIR計畫,SBIR為小型企業創新研發之簡稱。雲林縣政府為提升在地中小企業之研發能力、創新性及技術水準,自97年度起開辦地方型SBIR補助計畫,補助中小企業進行創新研發工作,本(111)年度將持續投入約871萬元經費,支持並補助本縣中小企業進行創新研發工作,提升雲林產業的創新能力及附加價值。為支持雲林返鄉創業青年,本年度地方型SBIR亦將新創青創業者及SDGs列入加分項目,歡迎雲林青年創業者發揮創意,加入創新研發的行列。

 建設處長李俊興亦表示,當前的商業環境對中小企業發展相當嚴苛,疫情的影響還沒結束,通膨又隨之而來,在這樣因難的環境中,還能看到現場滿座的業者,突顯出雲林業者勤奮精進的精神,更代表雲林產業最堅強的軟實力,業間有一句名言,「不景氣打掉不爭氣」,來參加計畫說明會的都是爭氣的雲林業者。雲林縣政府為協助不熟悉計畫的業者能順利提送計畫,特別規劃今天辦理地方型SBIR計畫說明會,會中更請到學界及業界經驗豐富的講師詹博士,為大家現場剖析計畫撰寫要領,這不僅突顯出雲林縣政府協助業者的用心,更是張縣長上任以來秉持的施政態度。

 今日的計畫說明會,縣政府特別請到雲林縣3所大專院校育成中心以及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金屬中心等單位到場設立服務窗口,為到場的業者媒合計畫資源,現場有超過50家企業參與,其中8成以上都是頭一次參加本計畫,更有高達7成的參與者有媒合的需求,透過本次計畫說明會,能夠建立起產官學研更好的資源交流平台,為111年度地方型SBIR跨出成功的一大步。雲林縣政府歡迎本縣業者踴躍參與地方型SBIR計畫,並請記得在本年5月2日前送件。

雲林縣政府榮獲全國社區營養「創新服務獎」及「社區共餐食力獎」二大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做夥呷營養,社區蓋健康—雲林縣榮獲全國社區營養「創新服務獎」及「社區共餐食力獎」二大獎

  • 因應人口快速老化,營養為促進高齡長者健康之重要基石,衛生局不斷致力於推動社區營養服務,以同理心設計高齡者均衡飲食可行策略,採設計思考概念推動「電鍋簡單料理」讓長者輕鬆運用電鍋來製作簡單又營養的餐食,了解「我的餐盤」六大類營養攝取的重要性,並搭配「三好一巧」的飲食原則加強觀念,讓長者吃得健康營養,同時提升抵抗力, 此項策略推動參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年社區營養表揚活動」更榮獲「創新服務獎」。 此外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輔導本縣古坑鄉古坑社區發展會亦榮獲「社區共餐食力獎」,該二項獎項並於111年3月18日在臺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10-111年全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成果觀摩會暨記者會」中頒獎。
雲林縣榮獲「社區共餐食力獎」的單位「古坑鄉古坑社區發展會」善用分層櫃讓食材分類上架並妥善存放乾貨物品,積極爭取各種資源挹注:如食物銀行或社會關懷團體,不但有效連結社區資源設計手沖咖啡課程,更利用回收建材營造高齡友善環境等,讓據點長者除了吃得健康營養外,也能有安全又溫馨的學習環境預防延緩老化,感謝該社區發展協會對長者營養與健康的付出。

 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守護每位長者的健康與營養是縣府首要的工作,此次榮獲「創新服務獎」及「社區共餐食力獎」除了給予雲林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肯定外,未來團隊會研發更淺顯易懂的模式來提升長輩飲食營養的認知,努力讓雲林縣每位長者都擁有健康的身體與活力,衛生局相信透過營養服務會讓本縣長者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及吃得巧,身體越來越健康,達到「 營養一把罩,銀齡吃百二」的理想。

 

雲林縣政府公告111年使用牌照稅於4月開徵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公告111年使用牌照稅於4月開徵

  • 雲林縣稅務局表示,111年全期(1/1-12/31)自用車輛、151cc以上機車使用牌照稅及111年上期(1/1-6/30)營業用車輛使用牌照稅,將於4月開徵,該局於3月下旬寄出本縣111年使用牌照稅繳款書。

111年使用牌照稅開徵圖片111年使用牌照稅開徵圖片
稅務局提醒納稅人,本年度使用牌照稅原繳納期間為4/1-4/30(星期六)止,因繳納期間末日適逢例假日又因應銀行業於5/2(星期一)勞動節補假,繳納期限順延至5月3日(星期二)止。除長期約定轉帳納稅的車主會收到轉帳通知,或以電子方式傳送繳款書的車主外,其餘車主如未收到繳款書者,可以透過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之定期開徵查繳稅,或超商KIOSK多媒體事務機列印繳款單,或利用稅務局網站(https://www.yltb.gov.tw/)線上申請補發,或撥打電話0800-556969向稅務局申請補發,或親臨稅務局(3/25-5/6中午不打烊)、所屬虎尾分局、所屬北港分局、各稅捐機關於監理機關駐點之使用牌照稅櫃檯查詢補發。

 稅務局補充說明,為服務納稅人,該局於雲林監理站及東勢監理分站駐點之使用牌照稅櫃檯,提供刷信用卡及近端行動支付繳納雲林縣使用牌照稅之服務,歡迎納稅人多加利用。

運用智慧科技 雲林縣政府榮獲2022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運用智慧科技 雲林縣政府榮獲2022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 「2022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3月22日到25日為期 4天在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開展。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3)日獲邀出席由臺北市政府主辦「2022智慧城市女性領袖峰會」,和北市府黃珊珊副市長、台東縣饒慶鈴縣長,連同美國、貝里斯、聖露西亞的國外市長們齊聚一堂,討論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時代下的女性領袖們,如何在發展現代智慧城市同時也帶動促進女性力量,賦予新時代女性發展機會。

另,雲林縣政府在2022年以「打造中南部六級產業AI科技示範場域-雲林數位轉型創生服務」,榮獲2022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張縣長今(23)日特北上親臨南港展覽館的2022智慧城市展-雲林智慧農業成果展區。

縣長張麗善表示,非常榮幸受到台北市的邀請參展2022智慧城市展,這是自2014年第一屆的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項舉辦以來,雲林縣府第一次以「打造中南部六級產業AI科技示範場域-雲林數位轉型創生服務」為主題參展,也是首次獲獎,肯定行政團隊努力,將智慧科技運用於農漁業上,設計一至六級產業發展架構,有效提升一級產業生產力,希望由本次「智慧農業」得獎案例,讓全國的農漁村看見雲林農業發展的活力與多樣性,「傳統農業」是如何運用「智慧科技」進行數位轉型產業升級,達到「智慧農業」,不僅提升農業收益、農產品質,也解決農業缺工,創造農業的永續經營,更是雲林農業翻轉的一大契機。

縣長張麗善強調,雲林縣面臨人口老化、就業機會減少、基礎設施不足等偏鄉問題持續性產生,如何從地方創生開始,因應不同地區,提出不同的因應對策,作為激勵地方經濟圈再生、創造振興發展地方經濟的可能。縣府一再思考,透過運用「智慧科技」落實在農業上,以解決雲林在農業上所遭遇的人力老化、土地不利耕種等問題,讓問題得以解決,除了運用「智慧科技」解決問題,還希望農業可以「永續發展」,創造農業數位轉型的地方經濟的創生典範,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成功案例和可行方案,達成「為年輕人找頭路、為老年人找依靠、為企業找機會、為弱勢找尊嚴、為雲林找出路」的「五大目標」。


雲林縣政府全民防疫做伙來,宣導廣播報哩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全民防疫做伙來,宣導廣播報哩哉!

  • 為廣泛宣導予本縣移工及民眾,強化新冠肺炎防疫資訊,雲林縣政府勞青處今年辦理「新冠肺炎廣播車實施計畫」,將於3月22日起持續14天,於縣內20個鄉鎮,將防疫資訊都報虎哩哉! 
經統計至111年3月份,雲林縣聘用之各國合法移工有1萬9,843人,第一、二劑疫苗施打率分別為97%及89%,可見於移工朋友對防疫之重視,回顧去年縣府亦曾辦理過「廣播車法令宣導實施計畫」,因考量有線、無線頻道,或是廣播電台防疫宣導均以國台語言較多,礙於語言因素,移工朋友甚少會收聽,因此特別再延續去年度廣播車宣導計畫,規劃由張麗善縣長及勞青處諮詢人員錄製國語、台語、越南文、印尼文、英文及泰文,當合法移工或失聯移工聽到母國語言時,會駐足腳步且聆聽資訊內容。

 勞青處張世忠處長表示,本次廣播車除了在街道巷弄行徑中宣導外,亦會在各工業區上午8-9點及下午4-5點上下班車流量大的時段,以及菜市場入口等地,做為定點的加強宣導。今年度除了提醒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等三要點宣導外,另外加強登記實聯制及鼓勵打疫苗,期望不只透過紙本單張的推廣,在他們上下班的路上、假日採買的時刻,都能有效的宣導。張處長再次呼籲,移工及民眾務必落實防疫措施,外出也要記得登記實聯制,避免感染風險及杜絕病毒傳播,亦保護大家!

 另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亦針對移工防疫資訊,除以「跨國勞動力權益維護資訊網站」多國語言進行宣導外,為主動向移工推播訊息,已規劃建置「1955移工專線LINE官方帳號」(以下簡稱Line@)提供推播服務;勞青處亦與本縣仲介公司成立仲介聯絡網,如有新增資訊亦會透過群組平台轉知仲介公司、雇主及移工朋友們,確保資訊傳遞即時通!

雲林縣政府建構農產品冷鏈不斷鏈 雲林縣冷鏈設施備補助起跑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建構農產品冷鏈不斷鏈 雲林縣冷鏈設施備補助起跑囉!


因應疫情影響,農產品冷鏈越顯重要,不管是宅配或內外銷,如何讓農產品保持新鮮就送到消費者手中,農產品的冷鏈不斷鏈就是關鍵!農作物從田間收穫後預冷、運送過程的冷藏溫控、貯存庫房的低溫保持,才能將田裡的新鮮蔬果直送到消費者口中。

 

雲林縣政府為建構本縣農產品冷鏈物流及品質確保體系,調整農業產業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完整冷鏈結構,以提升農業競爭力、創造新產銷價值,「111年雲林縣農產品冷鏈物流及品質確保示範體系計畫補助」起跑囉!

 

申請時間自即日起至111年4月20日截止,請有意願申請之農業團體檢附申請計畫書及所需文件函送本府,相關資訊及檔案可至本府農業處網站-表單下載處下載,有相關問題可洽05-5522548農業處企劃行銷科李小姐詢問。

 

雲林縣第一所「現代木構造幼兒園建築」 新建工程開工動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第一所「現代木構造幼兒園建築」 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園舍新建工程開工動土


為提供民眾更平價、優質的教保服務,雲林縣政府爭取到中央國教署補助,斥資6,231萬元,利用斗南國小閒置校地,新建雲林縣第一所「現代木構造幼兒園建築」。雲林縣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新建工程,今(22)日舉辦動土奠基典禮,張縣長表示,透過幼兒教育普及化、平價優質教育環境,不只要降低家長的負擔,更要給孩子貼近自然的學習環境。

張麗善縣長表示,斗南地區目前僅有斗南鎮立幼兒園及文安國小附設幼兒園2處公立幼兒園,為了讓市區民眾就近有個「價格低一點、品質優一點、負擔少一點」的育兒場域,提供年輕父母更多選擇平價托育的機會,特別向國教署爭取設置斗南國小及僑真國小兩間非營利幼兒園,今天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正式開工,未來將提供家長平價、優質、近便的公共化教保服務。另外,在中央跟地方合作下,非營利幼兒園自今年8月起,第1胎每月只要2,000元,第2胎1,000元,第3胎以上、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不收費用,減輕青年父母壓力與負擔,能就近就地,享受平價優質的托育教育環境,無後顧之憂。

張縣長再說,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以永續低碳木構造建築政策,與縣府提倡永續發展SDGs相呼應。建築師勇於挑戰創新,爭取本案成為雲林縣第一間木構造示範點,原工程核定經費3,849萬元,中央也特別將補助額度提高到6,231萬元。未來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將會是雲林縣第一座最具特色的「現代木構造幼兒園建築」,讓幼兒能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體驗與水泥城市截然不同的感官感受。

斗南鎮長沈暉勛指出,目前斗南鎮立托兒所收托人數直逼400人,已達飽和狀態,今日斗南國小附設非營利幼兒園開工,對鎮民來說是一大福利,也讓鎮托收托壓力得以舒緩。

 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園舍新建工程,工期450日曆天,張縣長感謝各界對於學校教育的支持與協助,未來將持續盤點縣內公共化教保服務供需情形及各學校可釋出空間,提供民眾更平價、優質教保服務,降低少子化帶來的衝擊。

雲林縣長張麗善會勘文光國小中央廚房擴建工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會勘文光國小中央廚房擴建工程及活動中心內部整修工程

雲林縣口湖鄉文光國小正進行中央廚房擴建工程,校方利用活動中心作為午餐配膳場所,惟活動中心因長期使用,部分設施亟待改善,加上作為臨時配膳中心,恐造成地面環境汙損,縣長張麗善今(21)日率領教育處長邱孝文及相關人員前往會勘,傾聽校方及家長的需求,縣議員蔡孟真及多位村長、代表也到場關心;張縣長允諾,縣府會全力協助學校整修活動中心,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也讓社區民眾有更舒適的活動場域。

縣長張麗善指出,為了讓偏遠學校有更好的用餐品質,縣府配合教育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爭取到2億7千5百萬元經費,展開7校新建、2校擴建中央廚房工程,文光國小是2所擴建的學校之一,擴建的中央廚房不只服務文光本校,還要提供湖口、過港兩分校的孩子營養午餐,她今天特地來看看中央廚房擴建情況。

文光國小正進行中央廚房擴建工程,校方利用活動中心作為臨時午餐配膳場所。
張縣長表示,由於文光國小中央廚房正在擴建,必須以活動中心作為配膳中心,可能會造成活動中心地面環境汙損,活動中心的牆面、採光也有待改善,校方及家長們希望能整修活動中心。她會請教育處全力協助,改善活動中心環境,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也讓社區民眾有更舒適的活動場域。

張麗善允諾協助學校整修活動中心,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也讓社區民眾有更舒適的活動場域。張麗善允諾協助學校整修活動中心,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也讓社區民眾有更舒適的活動場域。
文光國小校長蔡子平表示,感謝張縣長率領縣府團隊與民意代表一起來關心文光國小,並現勘活動中心需要改善的地方,文光國小為偏遠類型學校,除了本校還有湖口、過港兩分校,學校活動中心除了教學、體育與藝文活動訓練及表演場地使用外,也提供地方團體與民眾租借及社區活動推廣等,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最近活動中心配合中央廚房擴建工程,作為午餐臨時配膳場所,在年久失修情況下,很多設施亟待改善,謝謝縣府挹注經費整修。

文光國小活動中心採光不佳,窗簾及燈光等都有待改善。文光國小活動中心採光不佳,窗簾及燈光等都有待改善。
蔡子平說,活動中心的燈光、窗簾、牆面汙損、地面破損及舞台的文字幕、背板等,希望都能在這次整修工程中做處理,活動中心二樓堆放的龍舟賽救生衣及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合作的教材等物品,也會利用這次機會做調整與處理,讓活動中心看起來更整潔,提供學生及社區民眾更好的使用空間。

 

文光國小家長會長李國源表示,感謝張縣長及縣府團隊協助擴建學校中央廚房,由於文光國小附近有些村落比較小,例如後厝、過港、水井等村,希望學校中央廚房改建完工後,縣府能協助學校供膳給鄰近村落的長青食堂,不只照顧孩子,也照顧社區長輩。

雲林縣長張麗善讚許社工專業、無私奉獻 讓雲林變得更溫馨美麗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讚許社工專業、無私奉獻  讓雲林變得更溫馨美麗

  •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社工日,雲林縣政府由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雲林縣社會工作師公會今(21)日上午於雲林縣綜合社會福利館2樓多功能活動教室舉行「111年度優秀社會工作人員表揚活動」肯定全縣社工人員的專業服務及辛勞付出,表揚資深社工、服務績優及熱心服務獎等22名獲獎人員。會中由視障朋友蔡閔智透過悠揚的笛聲揭開活動序幕,雲林縣長張麗善特地出席感謝本縣社工朋友對於雲林縣社會福利工作的貢獻與付出,讓雲林更溫馨、美麗。

   張麗善縣長表示,我國於民國86年制定「社會工作師法」,提昇社工專業角色地位,由於社會變遷快速,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亦更形複雜,社工人員運用社會工作專業連結資源及與網絡單位合作,提供受暴被害人、弱勢家庭、身心障礙者、新住民、老人及兒少婦女等社會福利服務及諮詢,但社工朋友很少有時間及心思來照顧自己,為此縣政府開辦「社工心理諮商方案」開放給全縣的社工伙伴共同使用,藉由心理諮商師的協助,能夠讓大家更有能量來照顧自己及照顧別人。此外,張縣長指出這兩年縣府與社工師公會一起辦理社工親子活動日,讓社工人員在繁忙的工作中紓解壓力,並增進社工夥伴間及家人間的情感,獲得社工及家屬廣大的迴響,今年依舊會與公會共同辦理社工親子日活動,歡迎社工朋友及家人踴躍參加。

 張麗善縣長指出,今天獲獎的社工朋友共分三大類共有22人得獎,「資深敬業類」有9位,其服務年資都超過10年,其中2人服務逾20年,而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雲林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社工督導張玉璇自82年投入社會工作,更於早期療育領域耕耘了20幾年,從一開始的資源匱乏到多方工作的整合逐步建立了本縣的早療工作模式,讓縣內發展遲緩的兒童受到良好的資源協助與教育資源,其精神著實令人敬佩。「服務績優類」有12位,這12位社工夥伴,皆是在社會工作中各服務領域的佼佼者,對於助人工作皆有卓越服務,其中雲林縣政府社工師洪瑄徽積極推動性別暴力防治社區初級預防工作,輔導4縣鎮27個社區投入初級預防計畫,培植31名社區防暴宣講師,另推動社區發揮主動關懷能量,組成「愛家天使工作隊」深入家戶關懷,其精神值得學習。「熱心服務類」有1位,受獎人員是本縣推動社會福利的重要人員,藉由此表揚活動肯定他們對於雲林縣社會福利工作不畏辛勞的貢獻與付出。

 社會處副處長陳怡君補充說明,本年度得獎者係由社工專業領域學者專家審查後產生,今年受表揚社工計有22位,資深敬業類:陳韋庭、張玉璇、翁瑞霞、許靜宜、張妤慈、陳淑雅、江婧樺、王秀屏和吳倩雯;服務績優類:陳怡玲、袁夢函、林幸蘭、陳燕萍、林筱葳、林玲貝、洪育蓁、吳奕慧、周家平、陳正軒、吳家紳和洪瑄徽,以及熱心服務類:黃莉雯。

副處長陳怡君並指出,隨著社會問題複雜化及福利需求的多元化,使社工的工作量加倍負擔,為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縣政府目前除了積極增編社會工作人力員額外,並且積極爭取中央各項社工人力補助經費;另辦理社工人員在職訓練、建構社工人員執業之友善環境等,以期在制度面、專業面及實質面支持社工朋友,作為社工夥伴精神與實質上的後盾,亦呼籲社福團體及機構應依法落實勞動規定,以保障社工勞動權益,期望社會大眾體恤社工、肯定社工及尊重社工。

 陳怡君又說,今年度除了本縣22名社工獲獎外,本府社會處賴銘璟社工員、謝源忠社工師與財團法人臺灣世界展望會雲林中心林雅娟社工督導、財團法人臺灣世界展望會雲濱中心蔡明錦社工督導、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雲林分事務所莊芯雅資深社工員榮獲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服務績優類」獎項,另本府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劉麗枝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員及雲林縣少年輔導委員會陳孟玉幹事榮獲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資深敬業獎」獎項,將於3月30日接受衛生福利部表揚。


全國縣長盃槌球錦標賽在雲林縣登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全國縣長盃槌球錦標賽在雲林縣登場  來自9縣市66支隊伍熱鬧競賽

  • 由雲林縣志願服務協會主辦的全國縣長盃槌球錦標賽,今(19)日上午於虎尾鎮立體育場登場,縣長張麗善、社會處長林文志、雲林縣體育會槌球委員會主委黃美瑤、議員廖偉晴、王鈺齊、虎尾鎮長丁學忠、代表會主席林嘉弘、雲林縣志願服務協會理事長莊妞媚、槌球界資深老師吳宜哲、老人會理事長林欽服、虎尾早安會理事長郭國輝等諸多嘉賓蒞臨外,更有來自台北、桃園、苗栗、台中、彰化、南投、嘉義縣市以及雲林 9縣市共計66支隊伍近500位選手參賽,會場氣氛相當熱鬧。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年是雲林縣2022全民健康運動年,從3月9日正式啟動後,陸續在各鄉鎮推出各項運動活動,今日一大早在斗南田徑場就有超過3千位進行健走活動,接著又在這看到那麼多愛好運動的全國槌球好手,大家利用假日一起相互切磋競賽,非常高興。

張麗善指出,今天現場透過槌球以球會友,計有九個縣市66隊共襄盛舉,槌球是老少咸宜的運動,溫和不激烈,不只是很多長輩熱愛外,很多身心障礙的朋友也很喜愛,槌球可說是全民運動,雲林縣政府在今年特別舉辦縣長盃槌球賽,希望透過這活動跟其他縣市所有的槌球熱愛者,在球場上競技,雖然要有得獎的熱度與活力,更是聯誼感情與健身。

張麗善說,希望透過大家來到雲林縣,欣賞雲林的好山好水,尤其這虎尾鎮是台灣布袋戲的故鄉,賽完歡迎就近到布袋戲館走走,目前正展出鍾任壁大師典藏文物特展,來回憶以往50年代布袋戲館的風華。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至今年2月底,雲林計有13萬2739多名老人,佔雲林縣全縣總人口數約19.84%,為鼓勵長輩走出戶外,培養運動習慣,增加團隊合作風氣,「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辦理「縣長盃」全國槌球錦標賽,讓各縣市長者、槌球愛好者齊至雲林比賽。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