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揚塵事件日逐年減少 雲縣府濁水溪揚塵治理成果顯著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揚塵事件日逐年減少 雲縣府濁水溪揚塵治理成果顯著

  • 在各單位努力下,今(110)年濁水溪的揚塵事件日共6天,較106年(59天)減少了53天,整體改善率達88.7%;縣長張麗善表示,感謝各界對濁水溪揚塵治理的關注與努力,縣府將持續投入,維護鄉親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縣長張麗善表示,濁水溪揚塵影響已超過百年,主要是非汛期期間河道流量減少,河床內砂土因水位降低而形成裸露地,而在強風吹拂下裸露土砂揚起而產生的自然災害現象,人力難以完全防止及避免產生,但在縣府攜手各界的努力下,今(110)年濁水溪的揚塵事件日共6天,與往年數據比較:106年59日、107年50日、108年29日、109年9日,可看出逐年減少趨勢,而環保署崙背測站的PM10年平均濃度也由57.3 μg/m3降低至43.5 μg/m3,麥寮測站的PM10年平均濃度亦由70.7 μg/m3降低至39.1 μg/m3,平均改善率亦達35.5%,顯示由濁水溪上游到出海口的各個區段的揚塵情形,均有明顯改善。

縣長張麗善進一步指出,在行政院核定的「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第二期行動方案(110~112年)」分工下,雲林縣政府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及中水局、林務局、國教署及彰化縣政府分別依據「水利」、「造林」及「防災應變」三大架構,執行濁水溪揚塵的防制及改善工作。

110年度已完成水覆蓋228公頃、綠覆蓋274.7公頃、其他覆蓋343.7公頃、三仙膠噴灑215.9公頃、文蛤殻覆蓋5.9公頃、河道整理3.26公里、防洪植栽4.52公里等各式工法施作,同時也針對沿岸鄉鎮執行環境清理洗街1萬4,092.5公里,裸露地面積也從106的1,500公頃減至110年的814公頃,減少686公頃,改善達45.7%。

縣長張麗善說,在如此努力下,獲得今日的成果,令人欣慰,雲林縣政府除了對環保署、四河局、中水局、國教署、彰化縣政府、雲林縣立法委員及在地議員等,持續投入揚塵防制改善的相關單位致上最誠摯的感謝外,未來也不會鬆懈,將持續攜手努力,透過河道濬深、植生綠化、植樹造林等長效性防塵措施,使整體裸露地改善後,能夠復育生態衍生出適合動植物生存棲地環境,未來持續提昇環境品質並將濁水溪打造成為生態遊憩的親水園地,達到地方與中央共創生態復育及揚塵改善的雙贏效果。



雲林縣政府 11111升旗健走迎曙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 11111升旗健走迎曙光

  • 為111年1月1日新一年的到來,各地紛紛舉辦相關慶祝活動,縣長張麗善一早先後參加虎尾鎮公所元旦升旗健走活動、雲林縣政府西螺大橋迎曙光升旗典禮及莿桐公所升旗暨花海活動,展現朝氣蓬勃的一年之始,張麗善表示,今天是幸福密碼11111,祝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大家平安吉祥。

張麗善縣長表示,很開心看到大家共襄盛舉來參加升旗典禮,一同高唱國歌,看著國旗緩嵈升起,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動,沒有國就沒有家,隨著疫情及國際情勢,我們感受國家的意識越來越強,愛護家園守衛國家,尤其是今天是111年1月1日,5個1的好兆日子,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大家平安吉祥。

張麗善縣長也在西螺大橋廣場向鄉親報告濁水溪揚塵治理的成效,縣府攜手各界的努力下,今(110)年濁水溪的揚塵事件日共6天,與往年數據比較:106年59日、107年50日、108年29日、109年9日,逐年減少,110年度已完成水覆蓋228公頃、綠覆蓋274.7公頃、其他覆蓋343.7公頃、三仙膠噴灑215.9公頃、文蛤殻覆蓋5.9公頃、河道整理3.26公里、防洪植栽4.52公里等各式工法施作,同時也針對沿岸鄉鎮執行環境清理洗街1萬4,092.5公里,裸露地面積也從106的1,500公頃減至110年的814公頃,減少686公頃,改善達45.7%,顯示由濁水溪上游到出海口的各個區段的揚塵情形,均有明顯改善。更在裸露地改善後復育生態,將濁水溪打造成為生態遊憩的親水園地,達到地方與中央共創生態復育及揚塵改善的雙贏效果。

縣長張麗善說,縣府更償還44億負債,大幅改善財政紀律,長青食堂、社福措施、班班有冷氣…等推動諸多領先全國措施,縣府團隊是具有宏觀遠見的團隊,我們跳脫農業的框架,運用農業永續的優勢及豐富的天然資源,展望未來,接軌國際,開啟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民政處長張政國表示,縣府為讓各鄉鎮鄉親皆可以感受到參與活動的熱忱,藉由到不同鄉鎮市辦理升旗暨健走活動,讓所有鄉親、新住民、原住民及客家族群展現出愛國家的熱情,以提升國家認同感並促進族群融合,營造社會祥和氛圍,縣府2020年與斗六市公所、2021年與虎尾鎮公所合辦元旦升旗活動,今(2022)年將移師西螺大橋舉行,與全國民眾至雲林縣最有代表性歷史建築西螺大橋一起迎曙光、唱國歌,作為2022雲林健康運動年的開端,希望帶動雲林運動風氣,讓鄉親越來越健康。

 今天的西螺大橋健走節目非常精彩,升旗前健走在紅橋上迎接開春第一道曙光,更有西螺興宮太平媽親自坐鎮於大橋頭讓參與民眾獲得太平媽加持保佑,更請到金曲獎台語歌后朱海君領唱國歌、霹靂布袋戲素還真及葉小釵cosplay表演、歌手劉昱賢及咚咚舞蹈社等熱鬧演出。

 


雲林縣111年公費照服員訓練班 111年1月2日開始接受報名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111年公費照服員訓練班  
111年1月2日開始接受報名  2月即可上課!

  • 因應長照需求,雲林縣政府勞青處111年規劃辦理9個照顧服務員訓練班次,預計培育315位照顧服務員,課程時間及地點安排在不同月份及鄉鎮,2月份在西螺辦理,3月份分別在麥寮、虎尾、西螺辦理三地陸續開課,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今年課程分別由雲林縣職業總工會、育仁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慈暉居家式長期照顧機構、若瑟醫院、、老人長期照護協會、老人福利保護協會、雲林縣紅十字會、星奇居家照顧服務機構及太舜居家長照機構等9個單位承辦,歡迎有意投入照顧服務業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老化程度全國居次,老齡人口占全縣約18.23%,目前縣內推估需長期照顧服務數量至少達到2.8萬人,因此照顧服務員需要更多人力投入。此外縣府去年推動「家庭照顧者設立家托據點專案」,在這邊也鼓勵家庭照顧者報名照顧服務員訓練班,訓成之後加入照服員行列,並在照顧服務領域(居服、機構)工作500小時後,可以1加3模式,在家照顧自己家屬並兼顧其它三位失能者,在家照顧家屬又可兼顧工作。

 勞青處處長張世忠表示,年滿16歲以上,身心狀況良好,有意願從事照顧服務工作的民眾,不限學歷,均可報名參加,經95小時培訓課程取得結業證明書後,即可至長期照護機構、療養院、私人看護、居家服務、日間照護、醫院病房看護等相關照護機構就業,就業場域廣前景看好,期待更多人力加入照顧服務行列,提升照顧品質,落實在地老化政策目標。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洽本府勞青處勞工福利科承辦人員雷國宏先生,諮詢電話(05)552-3248。

 招生資訊詳下列:

一、招生對象與資格條件(失業者優先)

  1. 年滿16歲以上之失業者、初次就業待業者。
  2. 具就業保險、勞工保險(含漁民保險)、農民保險被保險人身分之在職勞工。
  3. 符合法定21種身分之特定對象。

二、開課時間表請下載附件參考。

三、另開班期程表公告於「雲林縣政府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勞工相關專區-照顧服務員訓練專區」網頁(https://labor.yunlin.gov.tw/cp.aspx?n=6382 )

 為做好全民防疫,鼓勵欲報名參訓民眾儘速完成兩劑COVID-19疫苗的接種。

雲林縣長張麗善關心弱勢 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總清查作業順利完成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關心弱勢 111年雲林縣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總清查作業順利完成

  • 雲林縣111年度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總清查作業,於縣長張麗善的指示下,已全數於今(30)日完成複審,俾讓家戶111年度福利身分延續不中斷。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今(110)年9月邀集各鄉(鎮、市)公所與縣府業務相關局處研議審核作業及擬定統一的審查機制,並於今年10月起,由各公所受理民眾申請111年度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總清查,經公所與縣府共同合作努力下,已順利完成審查工作,將由各戶籍所在地公所陸續以書面方式通知申請家戶核定結果,符合111年低收入戶資格者,除低收入戶各項生活補助外,同時可享有健保及學雜費全免等福利;符合111年中低收入戶者,可享有部分健保與學雜費減免,另外,對於申請不符合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標準的家戶,也將由各公所協助轉介其他資源。

林處長也溫馨提醒,經審查不符合111年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之家戶,可於接獲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提出申覆,以保障自身家戶的權益,另鄉親如有其他任何問題亦可洽詢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或本府社會處(05-5522655)諮詢。

雲林縣首家衛生所巷弄長照站揭牌 提供長輩就近就地長照服務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首家衛生所巷弄長照站揭牌 提供長輩就近就地長照服務

虎尾鎮衛生所是雲林縣20鄉鎮市衛生所首家開設C級巷弄長照站的示範點,今(28)日由雲林縣長張麗善、縣議員蔡明水、黃美瑤、虎尾鎮長丁學忠、虎尾鎮代表會主席林嘉弘、衛生局長曾春美等人共同揭牌;張麗善期許社區長照服務由此擴展至20鄉鎮市衛生所,讓長輩就近就地受到妥善的照顧,成為縣內民眾的好厝邊。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個高齡化縣市,老年人口比率高達19.7%,有感於許多鄉親都在外地打拚,縣府去年率全國之先成立長期照護科,透過20鄉鎮市衛生所,讓長輩就近就地受到照顧,今天更進一步在虎尾鎮衛生所開設C級巷弄長照站,希望讓社區長輩們把衛生所當作厝邊,有任何大小事都可透過衛生所照顧管理專員的服務與轉介,讓鄉親生活得更有尊嚴。

 虎尾鎮衛生所於106年爭取中央前瞻建設經費修繕,歷時3年於109年完成硬體空間改善及補強工程,設置無障礙設施並建構高齡友善環境,除了可以提供附近社區長輩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外,還提供共餐服務、健康促進、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課程、社會參與等總共6大服務。

衛生局長曾春美說,包含虎尾鎮衛生所C級巷弄長照站在內,截至110年11月底,全縣共有171個社區及醫事C級巷弄長照站;由於衛生所是最基層的社區醫療服務單位,因應雲林縣人口老化情況,張縣長希望以衛生所為據點,除原有的預防延緩健康促進業務外,也把長照延緩失能失智部分帶進衛生所,結合不同專業服務,設計多元課程,讓活躍老化、銀耀雲林的理念在地深耕。

 曾春美表示,縣府希望以虎尾鎮衛生所為出發點,未來20鄉鎮市衛生所都會轉型,預計開設2個A據點、2個B據點、16個C據點,希望在張縣長的大力支持下,明年底前可以全部佈建完成,讓長照服務在地化,鄉親們都可以透過最熟悉的衛生所獲得便捷的長照服務及諮詢。


服務不漏接 雲林縣政府積極展開強化社會安全網第2期計畫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服務不漏接  雲林縣政府積極展開強化社會安全網第2期計畫

  • 雲林縣政府辦理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成績顯著,除布建6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外,更於今年11月成立社會安全補護網行動聯盟,達到全面服務不漏接。今(28)日下午辦理「110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行政輔導」,由林萬億政務委員率領中央各部會代表到縣府指導,並就第一期計畫執行成效進行檢討,以及回應縣政府在推動計畫時所遭遇的困境。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政府致力推動社安網計畫,在社安網第1期,縣政府做了許多資源布建與整合,包含運用前瞻計畫經費積極布建6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提供民眾更近便的福利諮詢窗口;擴展脫貧措施量能;成立集中篩派案中心整合保護性服務與高風險家庭服務;整合加害人合併精神疾病與自殺防治服務及整合各單位的服務資源,成立強化社會安全網的跨局處會議。並配合社會安全網擴編社工人力,包含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集中篩派案中心、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及少年輔導委員會等,社安網第1期縣府共聘用105位社工人員提供相關服務。

 張麗善指出,110年社安網進到第2期,今年縣府向中央申請約6千多萬的經費來執行社安網的業務,縣府會持續深化「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模式,針對脆弱家庭、貧窮議題家庭、保護性案件、社區精神疾病患者 、自殺防治服務、提升弱勢族群及青少年就業服務、強化教育體系跨單位服務連結等等,整合社政、教育、衛生、警政、勞政,連結更生保護會及培力在地民間團體,提供服務對象更多元適切的服務。

雲林縣政府積極整治大埤鄉田子林中排三 保障農民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積極整治大埤鄉田子林中排三 保障農民生命財產安全

雲林縣大埤鄉田子林中排三因長年受豪大雨沖刷破壞,破損嚴重、雜草叢生,每逢大雨常氾濫成災,縣長張麗善責成水利處整治改善,今(27)日在當地召開施工前說明會,縣議員蔡東富、大埤鄉長林森寶、大埤鄉鄉代會主席陳秋慶及多位地方民代、附近居民等到場,聽取水利處長許宏博說明工程內容。

縣長張麗善指出,她很想全面整治縣內排水系統,但雲林縣有146條區域排水,需要投入治理經費逾360億元,礙於經費問題,只能一步一步依輕重緩急做改善;大埤是台灣的糧倉,稻米產量全台最多,這幾年縣府與大埤鄉公所合作,積極改善大埤鄉的排水問題,3年來投入3億8000多萬元,相信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大埤的改變。

 張麗善表示,這次要改善的田子林中排三位於大埤鄉聯美村轄內,最終排入北港溪,排水路現況為舊有砌石護岸,因長年受豪大雨沖刷破壞,導致多處嚴重破損,且渠道內淤積嚴重、雜草叢生,每逢豪雨常因水位快速高漲而溢淹至周邊農田,危害鄉親生命財產安全,居民透過議員陳情,縣府特別編列經費,讓居民免受淹水之苦。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縣府先前已於田子林中排三出口處增設移動式抽水機平台,雖已有明顯改善,但水利整治必須通盤考量,以確保水系的完整防洪功能,因此接續整治田子林中排三有其必要性,本次「大埤鄉田子林中排三改善工程」總工程費計新台幣500萬元整,改善排水路總長度177公尺,目前已設計完成,辦理相關發包作業中。

張縣長表示,為延續整體水系整治,縣府預計再補助經費成立第二期田子林中排三改善工程,希望能夠儘速整治完成,不僅保障農民辛苦耕耘的心血,也能改善大埤聯美地區及周遭聚落積淹水情況,感謝各級民代及地方人士共同努力爭取經費,發展地方建設。

雲林縣莿桐花海串連第一公園 張麗善邀你新春賞花趣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莿桐花海串連第一公園 張麗善邀你新春賞花趣

  • 雲林縣莿桐鄉一年一度盛大的濁水溪生活文化圈系列活動又即將來臨了,今年除了孩沙里花海區,更串連莿桐義和村第一公園的花海景觀藝術區,提供民眾新春一處戶外賞花遊玩好所在,活動時間自1月1日元旦起至農曆春節連聯假2月6日止,縣長張麗善熱情邀情你到雲林來作客。

莿桐花海莿桐花海

縣長張麗善表示,莿桐花海是全國十大花海景觀之一,利用二期作結束之裏作期,也就是元旦至農曆過年期間,播撒綠肥作物種子,在廣闊的田野上,形成自然而美麗的波斯菊及向日葵花海,既養護地力也是提供民眾走出戶外賞花的好景觀。

張麗善指出,今年在公所的精心規劃下,有特色元旦升旗儀式、莿桐鄉民趣味運動會、第一公園花海景觀藝術區及孩沙里花海地景區等豐富的景觀區域供民眾打卡玩樂,邀你與親友一同來賞花迎新春!

 鄉長林靖焜表示,今年推出的 「莿福喜迎新春 花海桐慶瑞虎豐年」濁水溪生活文化圈系列活動系,以莿桐鄉經典特色並且凝聚鄉民意識後定出以食農教育、可食地景、景觀藝術、社區營造、產業營造等多項主軸之活動。於1月1日於第一公園辦理活潑有趣的莿桐鄉民趣味運動會,現場有本鄉特色社區展攤及小巴餐車、還有豐富的摸彩品等你帶回家,最大獎為55吋電視機,鄉親也可至六個社區營造景點區拍照上傳臉書打卡後在當日(1/1)至第一公園兌換精美禮品,詳細活動請上臉書搜尋「2022雲林縣莿桐鄉 莿客.濁水溪文化季」。熱情邀請全國鄉親在1月1日起至2月6日止來莿桐徜徉慢遊花海的世界裡。

2021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活動12/25熱鬧開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1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活動12/25熱鬧開幕

  • 《2021大埤鄉稻草酸菜季》,今(25)日上午在雲林縣大埤鄉三結村-國道雲林系統交流道下方熱鬧開幕。繼去年造成全國一陣稻草捲的風潮,今年也以嶄新的稻草藝術面貌呈現。雲林縣長張麗善一早特地到場與大埤鄉長林森寶、縣議員王秋足、賴明源、黃美瑤、大埤鄉民代表會主席陳秋慶等人,熱情歡迎全臺鄉親,從今日起至明年元宵節,藝起稻大埤,呷鹹菜,體驗尚在地稻草及酸菜文化。

縣長張麗善表示,大埤鄉往年都會舉辦稻草及酸菜文化節,讓大眾體驗與了解地方的產業特色,而今年將兩者結合,融合酸菜體驗與草編藝術、趣味童玩等活動,以及在地市集、美食、表演的規畫,呈現出大埤樸質的農村氣息;而今年的活動適逢聖誕節,在場地上也增添聖誕布置的點綴,營造在地節慶的氣氛,也在稻草蒙古包(草垺)裡安排互動式的大型充氣操偶表演,透過一系列的活動體驗,讓來訪大眾感受雲林農村文化新創意。

張縣長指出,雲林是臺灣的糧倉,大埤鄉透過全國產量第一的「稻」及供貨近八成的「酸菜」,結合鄉內社區的高齡長者,做為產業推廣以及找回過去農村「生活感」之推手,並期望從地方產業、風土以及美學三方面中著力,透過《2021大埤鄉稻草酸菜季》活動,創造新的產業價值及在地文化,提升大埤鄉能見度及觀光能量,增進大埤鄉內的持續發展。

 大埤鄉長林森寳表示,《2021大埤鄉稻草酸菜季》活動以環保×藝術×產業×市集的理念做規劃,今年度以稻草蒙古包(草垺)×趣味童玩(踩高蹺、跳格子、夢幻泡泡)×稻草與酸菜體驗、藝文表演等提供親子遊樂,帶來往年農村生活的豐富體驗;另因應虎年到來,今年製作2隻應景福氣吉祥藝術裝置在大埤稻草藝術園區內,傳遞「虎稻福臨」新年即將到來,並搭配創意竹編平台供民眾就近觀賞。

本次公所與高速公路管理局中區養護分局跨機關合作,結合在地企業及社區共同推廣,讓大眾更加了解地方特色。另外,為了推廣國產豬肉及大埤鄉特有農產,提供農村風味菜脯飯及酸菜鴨湯供民眾享用;而為展現雲林在地特色商品,現場也有許多在地社區、青農及農會在各攤位上展售,除了相關特色活動及表演外,在園區部分另有攀樹體驗,讓民眾有得吃、有得玩、又好買。

大埤鄉稻草酸菜季開幕當天雖遇陰雨攪局,濕冷天氣仍不減鄉親興致,到處可見攜家帶眷出遊人潮;大埤鄉幼兒園啦啦隊、舊庄國小布袋戲、社區活力熱舞以及社團法人雲林縣復健協會圓夢電音三太子精彩演出,帶動現場歡熱氣氛。所有的體驗活動都是當日限定,相關稻草藝術作品預計展示一個月,請大家不要錯過,歡迎大家藝起稻大埤,呷鹹菜,來大埤逛逛走走喔~活動詳情歡迎至大埤鄉公所網站(http://www.tapi.gov.tw/)或是FB粉絲專頁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積極推廣雲林優質漁產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積極推廣雲林優質漁產 攜手雲林區漁會辦理110年特色漁品產業行銷廣活動

  • 雲林區漁會所主辦的漁村特色漁產品產業行銷推廣活動於12月25日上午10點起在箔子寮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展開,現場與會來賓分別有雲林縣張麗善縣長,立法院林文瑞及劉建國委員,漁業署林國平副署長,,雲林縣議會蘇俊豪副議長、黃文祥議員、黃美蘭議員、黃淑玲議員、,許留賓議員、林建鴻議員、吳蕙蘭議員、蔡東富議員等以及四湖鄉蘇國瓏鄉長,台西鄉林芬瑩鄉長,雲林區漁會王傳智總幹事,中華民國全國漁會林啟滄總幹事等全國各地貴賓蒞臨參與。

本活動已連續舉辦第15年了,不斷的創造在地烏魚產值,提高了烏魚產業知名度,更成功建立雲林為「烏魚的故鄉」品牌形象,並協助養殖漁民打開銷售通路,並穩定烏魚殼價格。當日除了頒發烏魚子評鑑優勝者外,另有精彩節目表演、漁產品促銷、農特產品展示展售,推廣作品成果展、烏魚美食料理品嚐及摸彩活動,場面相當熱鬧。

 張麗善縣長表示,今天非常開心雲林區漁會再度舉辦烏魚節表揚活動,我們雲林漁民烏魚養殖技術與品質可以說是全國第一,因此也要大力推廣雲林烏魚子給全國鄉親朋友們,尤其年節將至,無論送禮或是自用,雲林漁民所生產製作的烏魚子絕對是最好的禮品。

雲林區漁會王傳育總幹事表示,雲林區漁會所辦理的烏魚產業文化季已邁入第15年,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改以提供豪華烏魚便當取代往年合菜的舉辦方式。尤其今年評鑑出現特等獎雙料冠軍,足以顯示漁民所製作烏魚子技術及品質不但穩定且受到評審的一致認同。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林國平副署長亦表示,雲林區漁會辦理這樣盛大的行銷活動,主要是為了推廣雲林在地生產的烏魚及烏魚子,舉辦烏魚子評鑑比賽也有助於提升烏魚子製作加工的技術與品質。尤其我們台灣烏魚子品質並不遜色於國外所生產的魚子醬,目前台灣烏魚子已經外銷到歐洲等國家。而雲林當地所生產的烏魚及烏魚子我們漁業署未來也會加大扶植力道,讓人才,技術以及基礎建設都能更上一層樓。

 此次烏鱼子評鑑表揚者有七兩以上等级特等獎:朱婉蓁,頭等獎:育豐水產行-莊國顯、小村水產行-許文村、曾建一、吳淑娟。5~7兩等級等獎:朱婉蓁,頭等獎:李堃益、小村水產行-許文村、曾王淑秋、許榮達。今年首度出現個人雙料冠軍,成為了本次活動的新聞焦點。

雲林沿海養殖烏魚產量是全國之冠,最近正值烏魚盛產季節,本會為了將在地養殖烏魚子建立自己品牌,提高知名度,特別盛大舉辦烏魚產業文化系列活動,希望藉由活動的推廣,將在地高品質的烏魚子與國人分享,請消費者認明雲林出產的,才是最好的購買選擇。


雲林縣政府斗六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暨斗六親子館揭牌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斗六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暨斗六親子館揭牌記者會暨社會福利宣導

雲林縣政府為強化社會安全網服務及建構可近性托育服務資源,增設斗六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及斗六親子館,特於本(110)年12月24日上午9時至13時辦理「雲林縣政府斗六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暨斗六親子館辦理揭牌記者會暨社會福利宣導」,雲林縣長張麗善、議員賴淑娞、林岳璋、斗六市長林聖爵、環球科技大學校長沈健華到場一同參與揭牌儀式。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斗六區社會福利中心暨斗六市親子館揭牌後,雲林縣六大分局區社福服務中心皆已布建完成,能提供所有弱勢團體或是一般家庭就近、就地一個社會福利諮詢的地方,縣府依據本縣警勤分局區規劃設置1區1社福中心,已依序設置虎尾區、台西區、北港區、西螺區、斗南區及斗六區等6區社福中心;同時規劃斗六親子館(托育資源中心)進駐,本縣已在西螺、北港、虎尾及斗南等設立親子館,提供給有幼兒的家庭一起免費參與,除增進親子互動的幸福空間,打造幼兒的歡樂天地,也讓家長可以與嬰幼兒同樂,營造雲林縣成為一個全齡式、且友善的育兒城市。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以農業為經濟產業主體,家庭型態多元且自行照顧居多,在支持家庭托育的原則下需發展妥善的育兒服務,斗六親子館 (原托育資源中心)今年度委託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經營,以育有未滿6歲嬰幼兒的家庭為服務主軸,希望透過親子館設立支持本縣家長照顧年幼子女,提供親子活動、托育服務諮詢、幼兒照顧諮詢、兒童玩具圖書室、親職教育課程等,不但減輕年輕世代父母經濟及精神上的負擔,亦提升家長的教養知能,促進親子關係和諧。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斗六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要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基礎」的服務理念,協助縣內脆弱家庭及有相關福利需求之社區民眾,今日正式揭牌營運,以提供斗六市、莿桐鄉及林內鄉等鄉鎮市之近便性、在地化、專業化的家庭服務,並優先輔導弱勢家庭,當個人或家庭面臨危機時,社福中心社工能夠即時提供服務,建立社區基礎的防護體系,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服務。

斗六區社福中心鄰近太平老街,行啟紀念館、官邸兒童館及二手玩具屋等著名地景,周圍擁有豐富人文生態及親子共遊空間,透過斗六區社福中心及斗六親子館的成立,提供近便親民的社會福利服務,並與在地文化資源連線,打造一個在地人文、休閒育樂的親子遊憩環境。

雲林縣元旦升旗典禮 西螺大橋健走迎曙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元旦升旗典禮 西螺大橋健走迎曙光

雲林縣政府將在西螺大橋舉辦111年元旦升旗典禮,安排健走迎曙光、集章摸彩送好禮等活動,並邀請金曲歌后朱海君領唱國歌。縣府今(24)日舉辦宣傳記者會,縣長張麗善、朱海君與協辦單位西螺福興宮、西螺扶輪社、西螺鎮農會及雲林縣肉品市場代表共同邀請民眾共襄盛舉,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2020年與斗六市公所、2021年與虎尾鎮公所合辦元旦升旗活動,2022年將移師西螺大橋舉行,邀請全國民眾至雲林縣最有代表性歷史建築西螺大橋一起迎曙光、唱國歌並在福興宮太平媽祖的加持下健走,作為2022雲林健康運動年的開端,希望帶動雲林運動風氣,讓鄉親越來越健康。

 張縣長指出,活動當天6點開始,前3000名到場民眾可領取小國旗、國旗口罩、國旗貼紙等好禮,全程走完西螺大橋並蓋滿「雲、林、上、場」4個章更可參加摸彩及兌換肉品市場提供精美禮品、大橋健走紀念毛巾及西螺鎮農會提供的米食3寶,當天還有朱海君為大家領唱國歌,與大家一起迎接新年,歡迎鄉親踴躍參與。

今日記者會,包括西螺福興宮董事劉芳彰、西螺扶輪社社長林鴻志、西螺鎮農會秘書沈培昇及雲林縣肉品市場董事長鍾任明皆出席,與張縣長、朱海君一起邀請民眾到西螺參加元旦升旗典禮,在虹橋上迎接新年的第一道曙光。

 金曲歌后朱海君說,110年元旦她原本要來雲林與大家一起迎接新年,但因為疫情而取消,111年1月1日5個1象徵NO.1,她要來陪大家一起看健康的曙光、迎向美好未來,希望當天大家都能來參加活動。

民政處長張政國表示,縣府為讓各鄉鎮鄉親皆可以感受到參與活動的熱忱,藉由到不同鄉鎮市辦理升旗暨健走活動,讓所有鄉親、新住民、原住民及客家族群展現出愛國家、愛國旗的熱情,以提升國家認同感並促進族群融合,營造社會祥和氛圍,同時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與愛,打造雲林成為溫馨有愛的幸福健康城市,感謝西螺鎮公所的協助,並感謝雲林縣不動產商業同業公會贊助,為活動更添榮光。

 當天節目非常精彩,升旗前健走在紅橋上迎接開春第一道曙光,更有西螺興宮太平媽親自坐鎮於大橋頭讓參與民眾獲得太平媽加持保佑,更請到金曲獎台語歌后朱海君、霹靂布袋戲素還真及葉小釵cosplay表演、歌手劉昱賢及咚咚舞蹈社等熱鬧演出。

 另外,即日起上臉書雲林縣政府粉絲專頁公開分享「2022元旦升旗紅橋迎曙光『媽祖來加持 虎你平安擱順遂』」健走活動並標記3位朋友,縣府將於111年1月5日(三)下午2點於縣長張麗善臉書粉絲專頁直播抽出50名幸運朋友,贈送限量紀念國旗小書包及國旗口罩。

雲林縣政府說明請實際需肥農民至所轄農會或肥料行辦理實名制購肥登記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說明請實際需肥農民至所轄農會或肥料行辦理實名制購肥登記,以供台肥公司統計並優先供貨

  • 本府日前瞭解並接獲民眾反映市面肥料短缺,經縣長張麗善指示農業處,發文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應督促台肥公司生產農民所需足量肥料及建議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因本縣各項作物已進入用肥尖峰,請該公司備足各類品項肥料,以利農友用肥無虞。經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回復,請實際需肥農民至所轄農會或肥料行辦理實名制購肥登記,該公司優先配送供應。

 張麗善縣長表示,經建議,台肥回函指出,為充分備足農民所需肥料充分供應農耕需求,台肥公司已全力24小時生產,假日及春節期間也不停工,在國內製肥原料庫存充足下,可以維持肥料供應及穩定價格,請農友放心,依當期耕種需求採購,千萬不要囤積。

 台肥公司說,請農友至農會或肥料行購買肥料,只要提出耕作土地的地段地號、種植作物種類及面積,實名制登錄購肥資料,即給予每包40公斤20元購肥獎勵,並請供應商依登錄肥料配送,不會買不到肥料,請農友踴躍登錄採購。

雲林縣長張麗善就職三週年 八大幸福政策獲肯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就職三週年 八大幸福政策獲肯定 打造永續雲林 張麗善:施政接軌聯合國SDGs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3)天舉辦就職三週年記者會,細數三年來已落實的「八大幸福政策」,全面從教育、社福、文化觀光、農業、產業、環保、交通與建設等八大面向提升縣民幸福感,也宣示未來施政將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雲林徹底轉型,接軌國際。

張縣長上任屆滿三週年,為了讓民眾更了解雲林的轉變,與未來要走的永續城市之路,雲林縣政府也首次以策展的方式舉辦就職活動,在雲林縣立體育館推出為期三週的「永續方舟 雲林先行」特展,規劃四大展示主題,展現雲林對於永續發展的決心與成果,開展首日就湧入近兩千人,顯示鄉親對永續發展的重視與認同。

張縣長於記者會上致詞表示,這三年來縣府表現獲獎無數,去年破天荒首次拿下行政院政府服務獎;連續兩年在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評選中獲獎,今年更奪下非6都第1、全國第2的佳績;各項建設不斷拿下金質獎、金安獎、園冶獎等獎項,讓雲林各種軟硬體建設都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而她上任後力推的八大幸福政策,在縣府團隊努力推動之下,已具體落實許多目標。

張縣長強調,隨著永續意識抬頭,已無法一昧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環境問題,雲林縣對於永續環境的追求非常堅定,因此未來的施政將符合聯合國SDGs的規範,今天也同步發表首本「雲林縣自願檢視報告(VLR)」,縣府統整出221項計畫、350項子計畫納入報告,每項計畫都扣合聯合國SDGs,並彙整出「永續農業」、「大健康產業」、「綠色典範經濟發展」三大亮點,這也是2030雲林永續發展的三大主軸。

張縣長進一步解釋,「永續農業」注重於智慧科技投入,將讓雲林縣跳脫傳統農業大縣的框架,朝向多面向發展;「大健康產業」注重健康管理與療後照護,將於高鐵雲林站的國有住宅區進行整合實踐,推動「大健康智慧醫療園區及跨世代共生宅」;「綠色典範經濟發展」則是注重再生能源,讓經濟發展與環境達到平衡。

 張縣長說,過去三年的努力已陸續開花結果,縣民接下來將會更強烈感受到在雲林的幸福感。在教育方面,全縣私立幼兒園有8成簽約加入準公共幼兒園,為全國最高;領先全國達成班班有冷氣;睽違34年再度主辦全中運,獲得史上最佳成績。在社會福利方面,全縣已有150處長青食堂,用餐頻率全國第一,未來更要遍佈每個村里;首創雲林天倫D+卡;啟用全國首座輔具資源中心-智能居家生活館。在文化觀光方面,觀光人次破千萬;打造森林療育基地;展現雲林文化IP,提出「三橫三縱生態四角」空間佈局。在農業方面,打造「雲林良品」;全國唯一全額補助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投保人數全國之冠。在產業方面,成立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率先全國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在環保方面,率先禁止廚餘養豬;首創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PM2.5濃度改善全國第一。交通方面,建構生活圈道路系統;縣道149甲復建三部曲;危橋修復效率全台第一。在建設方面,打造親水韌性家園,完成75處自主防災社區;建設首座國民運動中心等。

 對於被問到執政這三年來給自己打幾分?張麗善說,分數就交由鄉親來打。對於縣政,她全力以赴,每一天當72小時用,將百分之百體力全力付出,不敢說自己滿分,但會持續努力朝向滿分邁進。

 她再說,雲林縣資源非常有限,但縣府團隊克服種種困難,不只讓雲林良品擴展有5000個行銷點;透過農業與智慧科技結合,緩解農業高齡及缺工問題;對於雲林縣推行全國唯一官方版本品德教育,將禮義廉恥落實到每個校園、每個孩子身上,她最引以為傲;而在社會福利的部分,包括讓財政導向正軌,不再虛列浮編,減債讓社會福利持續加碼,在建設上,如農水路更新、改善長年以來破舊不堪產業道路、鄉道、縣道,善用每一分錢。

 最後,張縣長提及,最希望翻轉大家對雲林的印象,將農業大縣轉型為觀光大縣,讓產業升值加級,增加觀光量能、知名度,除此,包含完善基礎交通路網佈建、創造更多百萬收入農民、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家戶所得,留住年輕人,讓長輩享受天倫之樂,打造全齡宜居城鄉,都是她一直希望做到、並帶領團隊努力,朝這些目標邁進;雲林縣雖然資源不足、各方面沒有辦法比照六都,但縣府積極打造幸福雲林,讓大家感受尊嚴、生活的便利性、提升應有生活機能,讓所有雲林人感到驕傲。

 此次以策展做為就職記者會主體活動的方式,獲得與會民眾的高度肯定,雲林縣政府表示,展區內的4大展示主題分別為「永續生產・智慧糧倉」、「永續生態・友善環境」、「永續生活‧ 樂齡城鄉」、「未來家園.趣味互動」,將以趣味及充滿藝術的方式,展現雲林對於永續發展的決心與成果。此外,也會邀請雲林良品店家進行現場展售,並於每日安排主題活動,如料理教學、手作體驗、學術講座等,透過豐富的內容與活動,呈現出具有雲林特色的「永續方舟,雲林先行」特展。

春節檢疫專案上路 交通部視察肯定雲林縣政府防疫專車整備情形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春節檢疫專案上路 交通部視察肯定雲林縣政府防疫專車整備情形

  • 為有效防止春節返鄉民眾移動之傳染風險及因應春節假期調整相關檢疫措施,雲林縣政府於110年12月14日正式啟動15輛防疫計程車隊因應,今日(22日)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特別視察本縣防疫車隊運作及調派機制,由縣府祕書長曾元煌率工務處長汪令堯等人接待,陳政務次長於聽取簡報及防疫計程車載客示範及清消說明後,肯定本府因應春節專案防疫專車應變計畫得宜,並期勉共同守護國門防堵疫情。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春節檢疫專案「14+7」、「10+4+7」、「7+7+7」等方案,春節期間回臺旅客增加,使得防疫旅館及防疫計程車的需求提高,雲林縣政府於110年12月14日日正式啟動防疫車隊服務;專案期間防疫旅館檢疫期滿返家進行居家檢疫者、居家檢疫期滿至醫事場所採檢者,以及自外縣市搭乘防疫巴士返回雲林縣的鄉親,將由防疫計程車接送,密切注意疫情發展,並預先做好防疫規劃。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本次因應民眾從防疫旅館返家及住家檢疫期間外出採檢防疫車輛接送需求,各地方政府已完成防疫專車、防疫巴士量能籌備,交通部公路總局並已建立地方縣市調度派遣聯繫窗口,及跨縣市防疫巴士與地方防疫計程車接駁機制,對於雲林縣在縣境內接送及跨縣市防疫巴士接駁工作流程分工明確且橫向溝通確實,給予極大肯定,也感謝雲林縣政府之用心及努力;後續公路總局及各區監理所站亦持續掌握地方防疫專車運作狀況,適時予以協助與協調,並加強防疫車輛清潔消毒落實防疫工作,讓旅客均能安心完成檢疫返家。
工務處汪令堯處長指出,本次專案防疫計程車駕駛執行任務訂約為期2個月,由縣府統一調度派遣,服務對象為非因呼吸道相關症狀需就醫之居家檢疫,採「專車專人」方式提供點對點的交通服務,合約期間內不得再從事其他營業載客;為確保司機及乘客安全,所有司機均已接受過本府及雲林縣衛生局完整教育訓練,針對載送服務流程、傾銷作業接近行充分教育,並提供口罩、防護衣、鞋套、手套等裝備,車輛執勤中均應打開窗戶通風,且合約期間需專車專用,不得再從事其他營業載客,車內司機與乘客以塑膠布隔離,將風險降到最低,請民眾安心放心。 
再次呼籲,返國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返國14日內如出現上述疑似症狀,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就醫時請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及時診斷通報。其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相關資訊,可參閱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有關疫情需要諮詢的民眾或醫療院所,請撥打05-5345811衛生局防疫專線。

雲林古坑咖啡飄香世界 連續2年蟬聯美國CQI精品咖啡世界冠軍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古坑咖啡飄香世界 連續2年蟬聯美國CQI精品咖啡世界冠軍

  • 雲林古坑咖啡飄香世界,繼2020年嵩岳咖啡後獲得世界第一後,今(2021)年再創佳績,受美國CQI國際精品咖啡協會肯定,由青山坪咖啡農場榮獲87.25高分認證,榮獲本年度世界排名第一;此外東璧咖啡莊園亦榮獲86.33高分及古峰咖啡莊園榮獲86.25高分,分別排名世界第六和第八名,顯見古坑咖啡品質已受到國際認證的肯定。

張麗善縣長表示,古坑咖啡與來自全球各地的精品咖啡評比,並在其中脫穎而出,連續2年都由雲林古坑鄉拿下世界冠軍殊榮,高品質的咖啡豆備受肯定,更延續古坑為台灣咖啡原鄉及在台灣領導品牌的地位。張麗善縣長說,台灣位於北回歸線,雲林縣得天獨厚,古坑草嶺海拔、氣候水質及土壤俱佳,適合培育出優質、無農藥殘留的高品質生豆,透過獨樹一格的後製技術,所產出的咖啡具本土獨特的花香、果香及茶香,除此之外,在相關單位輔導下,咖啡產銷履歷面積更是逐年攀升,致力於將安全、高品質的咖啡帶給廣大的消費者。

 農業處吳芳銘處長表示,本縣咖啡種植面積約60公頃,年產量約64.27公噸,在農委會、縣府、農會及咖啡農友等共同努力下,農友所生產的咖啡豆品質持續提升,多已達到精品生豆的等級。縣內每年舉辦生產管理、後端加工及感官品評等課程,培養具潛力之咖啡農,讓喜歡國產咖啡的朋友藉由透明平台學習新知,也讓相關農友和業者在生產及後製加工技術有顯著進步。縣府與古坑鄉農會合作輔導將咖啡評鑑成績優異的咖啡豆送往美國CQI認證,本次共提送5家莊園的咖啡豆,其中青山坪咖啡農場、東璧咖啡莊園及古峰咖啡莊園分別取得世界第一、第六及第八的好成績,另2家永舜咖啡莊園(85.67/18名)及花囍田咖啡莊園(84.42/32名)亦皆榜上有名,代表雲林古坑咖啡豆品質已達到世界級水平,未來將持續輔導推廣,讓古坑咖啡不僅揚名台灣,更能飄香世界。

雲林縣政府多方爭取資源 疏通口湖萡子寮淤砂 改善居民安全及生計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海洋生態雲林縣政府多方爭取資源 疏通口湖萡子寮淤砂 改善居民安全及生計

  • 雲林縣萡子寮地區今年8月豪雨積淹水嚴重,縣府事前事後均加強排水清淤維持排水功能及改善閘門提吊設備,並照顧漁民生計向漁業署爭取2,700萬元清疏萡子寮漁港。萡子寮大範圍的漂砂變動仍需中央補助經費進行整體改善,本府並於110年度積極配合外傘頂洲拋沙計畫,向水利署爭取萡子寮地區抽沙養灘工作計新台幣3,500萬元,改善萡子寮地區淤積問題。

雲林縣口湖鄉萡子寮地區近年受離岸漂沙及外海沙洲地形變遷等影響,萡子寮漁港及區域排水出海口防潮閘門皆陸續出現淤積問題,嚴重影響該地漁業發展及防汛安全,為緩解漁民生計之苦並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本府每年皆持續編製改善計畫向漁業署及水利署等相關單位爭取疏浚工程經費補助,期待以此改善地方所面臨之困境。

 萡子寮漁港為雲林縣具規模之漁港,近年受航道淤積問題之苦,嚴重影響該地產業發展,為確保漁民基本進出港作業需求,雲林縣政府除每年度配合魚季進行航道之臨時性整理,亦多次向中央單位爭取相關疏浚工程經費,並於109年度獲漁業署補助辦理萡子寮漁港疏濬工程,執行經費共計新台幣2,700萬餘元,主要工程內容為水中抽砂計11萬m3,疏通漁港北防波堤東西向航道,大為改善漁民作業環境。

 淤積問題除影響漁業發展外,於萡子寮地區之防汛也是重要課題,萡子寮漁港北邊的防潮閘門由於外海淤沙形成的潟湖效應,嚴重影響閘門之重力排放效率,雲林縣政府除了加強萡子寮抽水站抽排外,不只多次辦理防潮閘門內清疏,改善防潮閘門上之提吊設備,並編列經費疏通防潮閘門外之排水路,但面臨大範圍的漂砂變動仍需完整經費進行整體改善,雲林縣政府並於110年度積極配合外傘頂洲拋沙計畫,向水利署爭取萡子寮地區抽沙養灘工作計新台幣3,500萬元,希望藉此有效改善該處淤砂問題,提升防汛安全。

為確保萡子寮地區得免於漂砂淤積影響之苦,除上述疏浚工程的執行,雲林縣政府更自107年度起於每年度皆編列經費新台幣500萬元,委託成功大學及海洋大學等國內海事專業之學術單位,辦理地形、漂砂監測與工程手段之可行性評估等工作,期待以此「治本」解決當地淤砂問題;面對大範圍的地形與環境變化,僅憑本府一己之力必然不足,但為了縣民的安全與地方產業的發展,我們一直積極向各方尋求資源,期待透過多方合作及交流,除疏通淤積航道,亦改善地方產業困境,活化地方漁業發展並永續經營。

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25日登場 邀民眾感受農村文化新創意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25日登場 邀民眾感受農村文化新創意

2021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將於12月25日在大埤鄉三結村-國道雲林系統交流道下方舉辦,雲林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大埤鄉長林森寶及當地各級民代等人今(20)天為活動宣傳,搶先帶大家一睹大型稻草意象創作的成果,歡迎全台鄉親一起來雲林觀賞稻草及竹編藝術、品嚐酸菜料理、體驗趣味童玩。

縣長張麗善表示,大埤鄉是水稻故鄉也是酸菜故鄉,去年大埤鄉稻草文化季成功打響知名度,今年大埤鄉公所把水稻及酸菜結合起來辦活動,不僅更加傳統,甚至更有特色,尤其稻草達人製做的稻草蒙古包,即所謂的草垺,重現早年農村景象,現場還可以走迷宮、玩童玩、嚐美食,非常適合全家人一起出遊,重溫童年時光。

副縣長謝淑亞說,雲林縣是農業大縣,今年的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除可跟台灣早期農村文化做連結,還可以與最先進的永續SDGs做連結,將稻草、竹片等農業廢棄物,透過藝術、美學、工藝呈現,讓大家不僅可以享受過往美好時光,也可以看到農業的精華及未來生活指標,誠摯邀請大家一定要來參與。

大埤鄉長林森寳表示,今年的活動特別與社區合作,以環保×藝術×產業×市集為理念,希望能活化社區產業、增進大埤鄉發展。今年稻草文化節有別於去年稻草捲,改用將近300個大小草垺製做迷宮,還規劃有踩高蹺、跳格子、吹泡泡等趣味童玩區,並提供稻草與酸菜體驗、藝文表演等活動讓親子同樂,讓民眾感受農村文化新創意。

林森寶指出,因應虎年到來,今年製作一座約5公尺高的福(虎)寶藝術裝置應景,而園區內,社區亦請在地藝術工作者,結合竹編及稻草的元素,設計一隻約3公尺Q版的虎寶作品展示,並搭設竹編供民眾就近觀賞,此外還有攀樹體驗。活動將於12月25日上午9時起舉辦,相關稻草及竹編作品預計展示1個月,歡迎大家藝起稻大埤,呷鹹菜。

 活動詳情歡迎至大埤鄉公所網站(http://www.tapi.gov.tw/)或是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5%A4%A7%E5%9F%A4%E7%A8%BB%E8%8D%89%E6%96%87%E5%8C%96%E5%AD%A3-100110032537266/)查詢。

 

 

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25日登場 邀民眾感受農村文化新創意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永續消費與生產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25日登場 邀民眾感受農村文化新創意

2021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將於12月25日在大埤鄉三結村-國道雲林系統交流道下方舉辦,雲林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大埤鄉長林森寶及當地各級民代等人今(20)天為活動宣傳,搶先帶大家一睹大型稻草意象創作的成果,歡迎全台鄉親一起來雲林觀賞稻草及竹編藝術、品嚐酸菜料理、體驗趣味童玩。

縣長張麗善表示,大埤鄉是水稻故鄉也是酸菜故鄉,去年大埤鄉稻草文化季成功打響知名度,今年大埤鄉公所把水稻及酸菜結合起來辦活動,不僅更加傳統,甚至更有特色,尤其稻草達人製做的稻草蒙古包,即所謂的草垺,重現早年農村景象,現場還可以走迷宮、玩童玩、嚐美食,非常適合全家人一起出遊,重溫童年時光。

副縣長謝淑亞說,雲林縣是農業大縣,今年的大埤鄉稻草酸菜文化季,除可跟台灣早期農村文化做連結,還可以與最先進的永續SDGs做連結,將稻草、竹片等農業廢棄物,透過藝術、美學、工藝呈現,讓大家不僅可以享受過往美好時光,也可以看到農業的精華及未來生活指標,誠摯邀請大家一定要來參與。

大埤鄉長林森寳表示,今年的活動特別與社區合作,以環保×藝術×產業×市集為理念,希望能活化社區產業、增進大埤鄉發展。今年稻草文化節有別於去年稻草捲,改用將近300個大小草垺製做迷宮,還規劃有踩高蹺、跳格子、吹泡泡等趣味童玩區,並提供稻草與酸菜體驗、藝文表演等活動讓親子同樂,讓民眾感受農村文化新創意。

林森寶指出,因應虎年到來,今年製作一座約5公尺高的福(虎)寶藝術裝置應景,而園區內,社區亦請在地藝術工作者,結合竹編及稻草的元素,設計一隻約3公尺Q版的虎寶作品展示,並搭設竹編供民眾就近觀賞,此外還有攀樹體驗。活動將於12月25日上午9時起舉辦,相關稻草及竹編作品預計展示1個月,歡迎大家藝起稻大埤,呷鹹菜。

 活動詳情歡迎至大埤鄉公所網站(http://www.tapi.gov.tw/)或是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5%A4%A7%E5%9F%A4%E7%A8%BB%E8%8D%89%E6%96%87%E5%8C%96%E5%AD%A3-100110032537266/)查詢。

雲林縣政府第六屆公共工程金雲獎頒獎典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第六屆公共工程金雲獎頒獎典禮

雲林縣政府今(17)日舉辦第六屆金雲獎頒獎典禮,縣長張麗善親自頒發獎座及獎狀給得獎單位,期盼透過頒獎典禮,彰顯縣府對公共工程品質的重視,讓民眾感受到縣府對於提升工程品質的用心,同時鼓勵更多優質廠商及同仁參與,為雲林鄉親建設更好的家園。

縣長張麗善表示,長期以來,很多人都認為雲林縣資源不足,甚至以前在工程付款方面有點拖延,導致工程會曾將雲林縣評列為付款最慢的縣市之一,並造成工程常有流標或廢標情況,但這幾年來,縣府積極縮短付款流程、提早在農曆年前開帳,讓雲林公共建設能順利進行,相信廠商們應該都有感受到縣府的效率跟誠意。

 張縣長肯定並感謝今日所有獲獎廠商,協助縣府如期如質完成各項建設,讓稅收不多的雲林縣,每分錢都能用在刀口上,使鄉親享受到好的工程品質,並保障鄉親生命財產安全。她還鼓勵廠商踴躍參與金雲獎,甚至勇於挑戰金質獎、金安獎等國家級競賽,與縣府一起努力,為雲林鄉親建設更好的家園。

雲林縣採購中心指出,金雲獎舉辦的目的係為激勵廠商間良性競爭,藉由優良工程的評審,公開表揚優異的工程主辦機關、廠商及個人,以提升本縣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營造優質生活環境。其報名資格為在前一年度,經各級工程施工查核小組查核結果,分數達82分以上的工程得報名參選,惟若有缺失改善嚴重逾期1個月以上,或有涉及結構及使用安全、職業安全衛生事故、交通意外事故等缺失的工程,則不予參選。金雲獎獎項分為機關廠商及個人,而本屆個人獎項無人報名,僅有機關廠商得獎。

本屆金雲獎特優獎得獎工程分別是工務處「雲林縣縣道156線麥寮至崙背景觀道路改善工程」、「虎尾周邊街道系統整合串接改善計畫第二期工程」及「斗六市雲科路三段竹圍大橋火害緊急復建工程」;水利處「雲林溪上游段污水截流-截流淨化工程」,得獎單位計有本府工務處、水利處、旭城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橙谷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黎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谷源營造有限公司、北鄉營造有限公司、園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義力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劦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等10個單位。

優等獎得獎工程為城鄉發展處「北港文化生活園區亮點發展計畫」及工務處「雲林縣西螺鎮福田里徒步路網建置及市容改善計畫」,得獎單位計有本府工務處、本府城鄉發展處、鼎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北鄉營造有限公司、漢鼎營造有限公司等6個單位。

 張縣長更希望今日得獎廠商,能夠踴躍來本縣投標,因為人民日常食衣住行,多與公共工程有關,公共工程除需具有施工品質要求外,更應進度如期、成本控制妥當、發揮創意、克服施工困難,使得公共建設達到更高水準境界,讓縣民能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雲林縣政府「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業務」榮獲考評全國優等殊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減少不平等雲林縣政府「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業務」榮獲考評全國優等殊榮

  • 為協助身心障礙者克服就業困境,縣府設置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窗口」,推動「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業務」,今年度獲勞動部評鑑為優等單位。

 縣長張麗善表示,本府提供多項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資源,以真誠、創新、堅持及永遠陪伴身心障礙朋友就業,獲得勞動部的肯定,值得鼓勵。

  本府身心障礙就業促進業務績優事蹟略以,將資源網路整合和與連結,開發山海、區的就業資源,提供個案管理服務模式;職業輔導評量案量執行率達100%以上;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開班需求及執行率達100%,丙級證照考證率達88%;支持性就業機會開發47個,支持性就業成功14人;庇護工場設立輔導7家,為六都以外首居第一;身心障礙者創業諮詢輔導,行銷宣導展攤活動20場、成功創業2人;視障就業補助轄內12家視障按摩據點;雲嘉南區職務再設計專案,每一申請個案每年補助金額最高新台幣10萬元;增進職業重建服務的可近性及便利性,依個案居住所在地就近之就服台提供晤談評估;同時增加辦理「機車考證班」,提升個案交通能力;身心障礙者「創業貸款利息補助、租金補助、設備補助」,減輕創業初期之壓力,考證補助提升就業機會及技能。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處長張世忠表示,縣府設置「職業重建服務窗口」最主要係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另為彌補轄區資源候缺,創新規劃辦理「第一類精神疾患障礙者中途職場安置實驗計畫」,協助精神障礙者就業前準備,未來也會持續推動多元化的就業服務資源,身心障礙朋友若有就業相關問題,請洽詢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職業建重窗口,電話:05-5522810。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