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雲林公共治理典範獎」創意規劃類組頒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雲林公共治理典範獎」創意規劃類組頒獎


雲林縣政府第007次縣務會議暨第014次主管會報,今(2)日於水情中心召開,縣府去年以「站區北側道路改善工程第一標(路線一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工程及路線二中正橋改建工程)」獲公共工程委員會頒發象徵公共工程屆「奧斯卡獎」的金質獎,今藉主管會報由工務處長汪令堯將金質獎獎盃獻給縣長張麗善,會中同時頒獎表揚「服務上場-雲林公共治理典範獎」創意規劃類組得獎單位,該獎項108年獲獎第一名為「行動支付應用普及推廣計畫」,第二名則為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河川清淨再升級」計畫,張縣長勉勵縣府團隊應致力追求突破,提供縣民最佳的服務。
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雲林公共治理典範獎」創意規劃類組獲獎第一名的「行動支付應用普及推廣計畫」是由縣府財政處、教育處、稅務局、計畫處等4個局處協力合作完成,該計畫導入台灣票據交換所的eFCS繳費平台,將雲林縣民生繳費上的包含規費、罰鍰、地方稅、斗六虎尾地區國中小學雜費整合於單一APP嗶嗶繳上繳費,讓家長不用安裝多種APP即可在家輕鬆繳費,而且除了地方稅免收手續費外,手續費每筆只要3元,並不定期推出繳款優惠兌換活動。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並非六都縣市,資源上也完全無法跟六都相比擬,但雲林縣是繼臺北市之後,首創在非六都縣市率先將地方稅導入『嗶嗶繳』服務,不僅方便又免收手續費,同時完成縣內規費、罰鍰、學雜費與地方稅整合於單一手機APP線上繳納之創舉,透過行動支付從民生繳費、消費上給的助力打造雲林成為行動支付友善縣市。
計畫處長李明岳指出,在民生消費方面,此計畫於斗六、虎尾、北港、西螺商圈店家導入無現金多元行動支付機,不僅讓民眾在付款的管道上有更多選擇,也可讓國外遊客消費付款更便利,提升外來遊客前來雲林遊玩的意願;另外導入24小時服務的無現金聯網販賣機填補商家打烊時段或排隊人潮眾多時的營業缺口,讓遊客不至於撲空掃興,機台也同時具備多元支付功能。
 財政處長張裕忠則說,在規費罰鍰繳納方面,取消郵局劃撥轉帳,保留以往持五聯式繳款書至臺銀臨櫃代收、農會代收免手續費的繳費管道,推出的新式三聯式繳款單,可至四大超商繳費、郵局代收、臺銀臨櫃代收、ATM轉帳(依各銀行規定)、其他行庫受理匯款繳費(手續費每筆30元)管道。

教育處長邱孝文表示,在國中小學雜費繳納部份,有別於以往至學校繳納現金或郵局轉帳方式,縣府與臺灣銀行合作於斗六、虎尾地區27所學校導入台銀學雜費入口網,除了可簡化學校作業流程和工作負擔,避免學雜費經辦以往收取現金繳納的風險,並提供四大超商繳費、郵局代收、網路ATM轉帳等多元繳費便利管道,其中使用台銀晶片金融卡透過台銀網路銀行、網路(ATM)繳納學費更享有免手續費優惠。
 稅務局長張永靖表示,公部門提供便民的繳稅服務是首要原則,但如何與時俱進、透過科技改善繳稅流程及服務則是機關的重要任務,現在手機使用APP就能在家輕鬆繳稅,將大幅提升納稅人的繳稅便利性,未來本機關也將持續努力,透過科技資訊的力量,提供更多便民服務措施。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河川清淨再升級」榮獲第二名佳績。該局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利用政策迄今已邁入第5個年頭,為有效改善畜牧廢水水質,積極輔導畜牧場申請沼液沼渣農地肥分使用計畫,並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爭取「畜牧糞尿大場帶小場集中資源化處理計畫」等多元推廣畜牧糞尿資源化再利用方式。並創全國首例首舉辦「沼液沼渣優良畜牧場選拔賽」,致力環境保育與畜牧業接軌國際趨勢,減少環境成本。今(108)年度雲林縣突破200場畜牧場辦理畜牧糞尿資源化措施(包含沼渣沼液農地肥分使用、農業事業廢棄個案再利用及放流水回收澆灌花木),肥分施灌量突破100萬公噸,施灌面積達972公頃,施灌作物含水稻、玉米、竹筍等37種以上經濟作物,相當於減少14.8萬頭豬及7,128頭牛廢水進入河川,每年可削減生化需氧量(BOD)7,822公噸、懸浮固體(SS) 10,474公噸等,BOD削減量為斗六水資源回收中心近五年平均的65倍以上,執行成效連續4年蟬聯全國第一,是全國亮眼的示範縣。功翻轉畜牧糞尿是廢水、廢棄物的觀念,將畜牧糞尿視為可用之「資源」,糞土變黃金,有效利用資源,共創畜牧與農業循環經濟,並使本縣新虎尾溪、北港溪流域及重要大排水體水質清淨再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雲林縣政府以「站區北側道路改善工程第一標(路線一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工程及路線二中正橋改建工程)」於去(108)年12月24日榮獲公共工程委員會頒發象徵公共工程屆「奧斯卡獎」金質獎。張縣長指出,該案屬高速鐵路聯外道路改善系統子計畫,是雲林縣內重大交通建設工程,主要包括「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與「中正橋改建」兩項目標。其中跨新虎尾溪橋連結虎尾高鐵特定區及二崙鄉,橋梁全長174公尺,寬26.7公尺,採脊背方式以五箱室箱型梁設計,以懸臂工法向兩側施工,並外置預力鋼索,中間塔高30公尺,並配合雲林農業意象,外觀以玻璃纖維強化混凝土(GRC)材質包覆成稻穗形狀,完成後更將成為雲林嶄新地標;中正橋當地稱吳厝橋,為原舊橋改建,橋長112公尺,寬度由9公尺拓寬至19公尺,為拱型三垮連續鋼箱型梁橋,並減少落墩數,增加通洪斷面,以利防汛需求,由於該橋現階段為虎尾往西螺、二崙、崙背方向唯一通道,在交通無法中斷的情況下,採先拓寬後改建方式施工,以利車流通行。現階段工程進度已達8成,兩座橋梁預計明年4月份完工,可健全縣內交通及運輸路網,也希望透過指標工程參加國家級獎項評比,來帶動縣內公共工程追求品質提升的風氣,另一方面,本案也獲得勞動部金安獎,更可見職業衛生安全與施工品質兩者習習相關,再加上縣內金雲獎,今年三金入袋,可以大幅提升縣內公共工程品質及視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