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這個縣市好逼人!4年拿下48座國際獎項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這個縣市好逼人!4年拿下48座國際獎項,2023年觀光產值逆勢成長擠進前五大!

  • 根據 Vpon 威朋 AI 大數據最近發表的《2023年臺灣觀光產業白皮書》顯示,台灣觀光產值突破7,900億年增16.9%,外國旅客回升成亮點。而國內旅遊在觀光產值方面,嘉義縣、雲林縣則進入全國成長前五名之中,分析六都觀光產值主要產業成長率,新北市去年同期相比成長38.6%居全台之冠,其次為桃園市成長36.0%,而嘉義縣、雲林縣在中南部成長最明顯,分別成長31.1%、27.5%。顯示透過有效的觀光策略規劃,可對於地方觀光產業成長扮演關鍵性角色。

據報導指出,雲林縣透過觀光策略的規劃讓當地觀光產值保持上升趨勢,零售業佔比69.4%,如2023年11-12月共創造24.5億觀光產值,該期間舉辦的 「The MEGA Yunline 雲林厚工學」為地方帶來消費契機。嘉義縣境內有三個國家風景區和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等國家級景點,六都的基本條件和觀光資源相較於雲林縣更是天壤之別,雲林縣能有如此觀光成果實為難能可貴,更難得的是草嶺石壁療育基地,於今(2024)年獲得聯合國永續發展夥伴「世界竹組織」,授證全球第一個以城市為名永續為主題的「世界竹地標」 殊榮!主要還是在雲林縣政府團隊努力下所營造的佳績。

 雲林縣長張麗善肯定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在觀光行銷策略上的卓越表現,並提到雲林縣觀光資源不如其他縣市,但這幾年在文化觀光處與縣府相關局處的共同努力之下,成績有目共睹,用最少資源與最短時間,成功翻轉雲林成為觀光大縣,並且於國際上大放異彩,與國際接軌,不斷提升雲林的能見度與知名度。自2020年以來,雲林縣觀光人次逆勢成長首度突破千萬,躍居六都外第一,成為國旅黑馬,透過有效觀光策略,觀光量能不斷提升,2023年觀光人次更是達到1973萬人次,尤其去(2023)年11-12月為期16天的「The MEGA Yunlin雲林厚工學」,由策展人陳璧君處長帶領文化觀光處同仁,群策群力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參觀人次突破百萬,大獲民眾肯定之外,更一連拿下14座國際與國內大獎;然而文化觀光量能成長幅度亦展現驚人實力,由縣府主辦的各項活動,如北港光影藝術節、虎尾燈會、雲西海洋音樂季、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雲林國際偶戲節等,接連獲得國際大獎,迄今已獲48座國際大獎,其中更包含國際四大設計獎,顯見縣府推廣文化觀光成果豐碩!

於2023年11-12月舉辦的「The MEGA Yunlin 雲林厚工學」,「厚工」(Mega)就是取自台語諧音,透過有趣的活動名稱,再加上新穎的策展手法,是2023地表最強的策展活動。歷經一整年的籌備與規劃,在16天的展期佳評不斷,集結雲林縣各路高手,23位職人以及超過20位藝師,共同展現五大學說,攜手擘劃9大倉庫特色展覽;活動期間更安排8大衛星展區、30組表演團隊、50堂分享體驗課程、上百攤精選市集、1000+娃娃、2000+美食,開展期間佳評不斷,參觀人潮絡繹不絕,展覽期間超過百萬參觀人次,是2023最強策展內容,深度感受雲林「厚工」(Mega)精神。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為提升雲西觀光量能,雲林縣政府向交通部觀光局提出「1621開台足跡--雲西文化觀光遊憩廊帶營造計畫」,將沉寂18年的北港糖廠重現風華,透過北港糖廠地景文化營造、糖鐵觀光綠廊空間營造等9大行動計畫,串接雲西文化觀光珍珠廊帶,全面提昇雲西觀光量能,帶動地方繁榮發展。活動期間受到許多民眾喜愛,不管是縣內、縣外的民眾,好評聲浪不斷,更有許多民眾回饋只來一次看不過癮,來兩次、三次的民眾更不在少數。

儘管剛風光結束「The MEGA Yunlin雲林厚工學」重大活動,文化觀光處同仁腳步並不停歇,為迎接暑假的到來,文化觀光處接連推出許多精彩活動,「雲西海洋音樂季」、「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藝術宅急便」連番接力上場,虎尾建國眷村也在暑假期間推出許多活動,包含「YCDC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虎尾分館將於8月10日、11日舉辦YCDC文創市集活動,另外也有相關手作課程、免廢市集;8月中旬「虎尾中元文化祭」鬼怪踩街嘉年華、狂歡電音之夜等,週週活動不停歇,讓民眾在2024暑期瘋雲林,山海平原都精彩。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表示,雲西觀光量能不斷提升,因此在7、8月暑假期間,推出雲西海洋系列活動,將於雲西地區麥寮、台西、四湖、口湖、北港、水林等鄉鎮陸續登場;首先由雲西海洋音樂季打頭陣,緊接著則由「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藝術宅急便」兩大活動接棒,透過多元的活動安排,讓大家感受到雲西這條珍珠廊帶最美麗的樣貌。首先於7月13日起,連續兩個周末在四湖三條崙海水浴場登場的雲西海洋音樂季,有適合親子暢遊的假日水樂園,演出藝人與卡司陣容堅強,包含實力唱將的「畢書盡(Bii)」、擁有超過百萬粉絲且單曲作品最高點擊率達到了驚人的2,836萬次的「李玉璽」、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得主「脆樂團」、金曲獎最佳新人

「持修」、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入圍常客「旺福樂團」以及橫掃全台各大音樂季的樂團「芒果醬」及「八青哥」等,都將火力全開帶來最精彩的表演,帶領大家high翻天,徹底感受夏日的熱情與狂歡。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指出,緊接著於7月27日(六)、7月28日(日),將由榮獲5座國際設計大獎的「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登場,「流動藝術饗宴」是文化觀光處於疫情期間策劃出的雲林活動品牌,將表演藝術與古蹟歷建、自然環境景點融合一體的沉浸式演出型態,成功打破劇場舞台的框架,讓表演型態呈現更加多元樣貌,推出之後獲得民眾高度迴響,而「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是其中最令人驚豔的活動安排,也因此榮獲德國Reddot Design Award、日本Good design Award、美國IAA MUSE CREATIVE AWARDS、義大利A’Design Awards、荷蘭Indigo Design Award等5座國際設計大獎,是今夏最不容錯過的精彩活動。

 成龍濕地是雲林縣重要觀光景點,最美麗的時刻正是夕陽即將落下,落日餘暉的光芒與濕地水面相互倒映出的景色,「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包含許多生態、人生故事與藝術創作,嚴然已成為雲林環境劇場的焦點之一。「2024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將安排專屬環境劇場《雲水之際》,透過夕陽餘暉與優柔舞藝,結合環境與藝術,展現雲西動人時刻;現場另安排YCDC文創市集,安排在地美食、文創手作、特色餐車以及街頭藝人演出,推廣雲林文化創意產業,提高業者品牌能見度。今年更於7月27日晚上安排微醺餐桌,成龍溼地,因地理環境的關係,物產豐饒,食材新鮮美味;在夕陽西下的成龍社區,吹拂著微風,享用著當地食材,並透過精緻擺盤與氛圍創造,讓「食」不僅品嚐到食材美味,也讓「食」成為一種藝術品。

 此外,為將文化藝術帶給更多的觀眾體會,7-9月之間「藝術宅急便」亦將安排近10場的表演活動,分別於7月21日台西安西府、7月27日、28日口湖成龍濕地、8月4日元長熬峰宮、8月17日四湖參天宮、8月24日北港1911好庫文化產業園區、8月29日褒忠順天宮、8月30日水林通天府、9月8日麥寮拱範宮第二停車場及9月14日崙背圖書館停車場等地。「藝術宅急便」計畫將文化藝術帶進鄰里,提升偏鄉的藝文資 源與生活藝術品味,將文化藝術全方位推展,讓表演藝術能夠接觸到更多民眾。活動主題定名為雲林迴饗曲,表演藝術團體在各區巡演中,產生的迴響悠揚的音符柔和的旋律,醞染整個雲林的各個鄉鎮鄰里。

 

來到雲林遊玩,更不能錯過「2024與神同行遊雲林抽百萬名車」活動,活動推出後廣獲迴響,為反饋熱烈響應與支持活動的民眾,活動將再延長加碼,配合縣府推出系列暑期活動,只要民眾在7、8月在雲林縣境內消費購物滿100元之發票均可登錄,累計登錄金額每達500元即有一組抽獎序號,消費金額越多抽中百萬名車特斯拉機會就越大,9月將加碼抽高級獎項。適逢國慶煙火首度在雲林舉行及國際偶戲節,9月、10月來雲林住宿、消費購物發票,將在11月抽超驚喜神秘大獎,歡迎全國民眾暑期暢遊雲林,光輝十月來雲林看煙火抽大獎。

 欲隨時掌握最新系列活動資訊,請鎖定「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慢遊雲林」,也歡迎大家踴躍下載慢遊雲林APP,更多雲林的食宿遊購行一點全都有。

    雲林縣健保補助新制7月上路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健保補助新制7月上路
    百歲人瑞及65歲以上身心障礙中度以上原則全額補助 65歲以上輕度補助50%

    • 「雲林縣政府辦理百歲人瑞、六十五歲以上中度及輕度身心障礙者全民健康保險自付保險費補助計畫」自113年7月1日正式上路。雲林縣政府鑒於老年人口醫療照護需求增加,老人健保費補助可以保障長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顧,雖然財政不寬裕,但對於身心障礙者之經濟及醫療需求不能視而不見,在縣長張麗善的指示下,秉持一貫的「健保平等,福利平權」 理念作為施政方針,在財政調度允許之下,對於高醫療需求及高經濟壓力的65歲以上身心障礙長者給予補助其健保費用。

     縣府社會處說明,現行老人健保自付額部份的補助各縣市並不一致,全國70歲以上中低收入老人健保費由衛生福利部全額補助,雲林縣65歲至69歲中低收入老人健保費則自行編列經費補助;而財源豐沛之六都,針對65歲以上老人已全面補助,雖有排富條件,但對於絕大多數的一般戶老人仍可獲得相關補助,使其有較完整的照顧;其餘非六都的縣市礙於財政困難,無法像六都全面補助65歲以上老人健保費,也因為這種縣市財政落差衍生健康照護上的不平等待遇,造成長輩心理上感受強烈的相對剝奪感與不平,尤其,對多數例如像雲林縣這樣的農業縣市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醫療資源較少,不僅民眾就醫成本遠比六都高出許多,雙北老人看病交通支出,來回可能只需20元不到,但雲林的老人可能要花到上千元,一趟就是50倍,另外所享有的醫病比、醫療資源與品質,更遠不如全面補助老人健保費的六都。因此我們主張健康權是基本人權之一,不應該因各縣市經濟或社會狀況而有嚴重的落差。

     依據衛生福利部社家署對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顯示,雲林縣所在的台灣中部地區身心障礙者有3分之2(66.34%)每月生活開支在2萬元以內,並有約8成(79.37%)每月均有醫藥費支出,並有超過4成(40.40%)身心障礙者感受到入不敷出,顯見身心障礙者多為經濟弱勢,且對於醫療資源有高度需求及經濟壓力。而在65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則全國平均更高達8成6(86.13%)有醫療需求,而每月平均支出在2305元,從調查數據我們也看到本縣40.45%身心障礙者表示入不敷出,顯見在物價通膨時代原本高照顧以及高就醫需求的身心障礙者經狀況是更為困難,其中6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更為弱勢中的弱勢,若因無力繳交自負額而造成健保欠費問題雖不至於像過去無法看病,卻有可能要面臨滯納金以及欠費過久行政執行追繳之壓力,急需要協助。

     本縣雖然財政不寬裕,但對於身心障礙者之經濟及醫療需求不能視而不見,更應秉持一貫的「健保平等,福利平權」 理念作為施政方針,在財政調度允許之下,對於高醫療需求及高經濟壓力的65歲以上身心障礙長者全額補助其健保費用,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

     社會處長林文志指出,依據現行「身心障礙者參加社會保險保險費補助辦法」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者,健保費自付保費由中央全額補助100%。中度身心障礙者自付保費由中央補助50%,由身障者自付50%。輕度身心障礙者自付保費由本府補助25%,由身心障礙者自付75%。目前雲林縣政府財政狀況,尚無法全面負擔65歲以上長者全額健保費,但對65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及百歲人瑞之協助有急切必要,是以第一階段,將由本府追加補助65歲以上輕度及中度身心障礙者、百歲人瑞自付保費,其中百歲人瑞及65歲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全額補助,輕度身心障礙者則由25%追加補助至50%,由於重度及極重度健保費身心障礙者已由中央全額補助、中度補助50%,因此等於設籍雲林縣百歲人瑞、65歲以上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全民健保費自付額在本計畫實施後皆已原則全額補助(每月826元以內)。

     林文志處長說,本計畫為配合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每半年一次的作業期程,將於113年7月開始生效;另外依據目前設籍「65歲以上輕度身心障礙者自付款補助由25%追加至50%」,計有11,077人、「65歲以上中度身心障礙者自付額補助追加50%至100%」,7,744人,百歲人瑞135人,總計本次新增補助18,956人,於113年7月起免自付健保費,鄉親免奔波、免申請,所有符合資格者,由雲林縣政府造冊提供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逕行補助,為最貼心的健保政策。

     

    雲林就業博覽會集結優質企業2000個好職缺 求職媒合強強滾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就業博覽會集結優質企業2000個好職缺 求職媒合強強滾

    • 雲林縣2024就業博覽會29日於縣立體育館熱鬧登場,74家廠商提供逾2000個工作機會,現場湧入眾多求職者尋找好工作;副縣長謝淑亞表示,今年現場徵才廠商八成以上都是在地優良廠商,最高年薪逾百萬元,讓雲林好人才在家鄉就能找到好工作,發展職涯又能陪伴家人,祝福大家都能找到理想好工作。
    謝淑亞副縣長指出,今年就覽會共有 74家國內優質企業、跨國集團提供超過2000個職缺,職業類別包括綠能、AI科技業,與客運業、傳統產業、食品加工業、服務業、批發零售業等,不管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想要轉換職場求職者,或是找尋職涯第二春的中高齡民眾,都有專門與專業的諮詢與媒合服務,今天就業媒合率逾5成,企業廠商找到好人才,求職者找到理想工作,創造雙贏。
    今天也表揚順風小吃店、社團法人雲林縣輔助科技服務協會、雲林縣警察局等3家超額進用身障者績優單位,及協助身障朋友的庇護工場。副縣長謝淑亞說,縣府全力打造平權、多元職場環境,積極鼓勵廠商進用身障者,依障礙類別調整並改善工作方法,及給予員工職場心理健康管理等,多項友善機制及就業促進措施,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友善工作環境,穩定就業,也謝謝縣內進用身心障礙者342家廠商。
    會場除一般徵才區外,同時規劃身障朋友提供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由專人介紹身障職業重建、職業輔導評量、職務再設計、庇護工場、支持性就業、創業輔導、機車考照及職業訓練等就業促進工具,強化身障者就業力,響應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3(健康與福祉)、SDG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等在地就業環境目標。

     另現場有居家水電、西餐輕食、地方小吃、中餐糕點等創業班,還有飲料調製、芳療SPA、行動剪髮、烘焙製作等不同類別職訓體驗課程,讓民眾體會不同行業所需具備的職業技能,想跨足不同行業民眾有機會體驗其他職類,參加職訓課程民眾,每年就業率達7成,證照考試錄取率平均達9成。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鼓勵失業者可以多多嘗試不同職業,感謝企業熱烈參與就業博覽會,提供本縣失業者和想要轉職求職者更多就業機會,企業可利用此機會選任本縣優質人才。
     

    雲林縣府、雲萱基金會攜手宣傳家庭暴力防治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府、雲萱基金會攜手宣傳家庭暴力防治 副縣長謝淑亞:攜手反暴力‧暴力零容忍

    • 雲林縣政府29日與雲萱基金會運用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經費,於古坑鄉綠色隧道共同舉辦「攜手反暴力‧暴力零容忍~家庭美滿ING‧攜手反暴不NG」家庭暴力防治宣導月活動,副縣長謝淑亞呼籲民眾能一點「雞婆心」,參與防治宣導活動,共同宣導防暴、止暴、無暴的觀念,實踐「攜手反暴力‧暴力零容忍」理念。
    副縣長謝淑亞指出,家庭暴力防治法對於家庭成員、親密關係伴侶、未成年子女,提供了相當周全的法律保障,雲林縣結合警政、衛政、社政、司法、教育、社區等相關網絡資源,共同建構社會安全網,並積極推廣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提醒民眾辨識家暴行為、因應技巧,且能善用求助管道。

     謝淑亞副縣長表示,家庭、社會結構改變,社區人際關係已不若過去緊密,而家暴並不只是家務事,是整個社會的事情,請民眾多點警覺與雞婆心,及時發現家暴問題,讓社會安全網能夠提供專業協助和服務。

     雲萱基金會今年的家庭暴力防治活動以親子共樂為主題,活動中除了宣導家庭暴力防治知識外,亦宣導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期待透過親子競賽運動,增進親子互動關係,從中讓民眾知道良好的互動方式才是改善家庭問題的解藥。

    另本府委託社團法人雲林縣婦女保護會辦理「社區防暴宣講師」培訓及管理,號召社區、團體、基層組織之幹部等有志人才加入防暴宣導行列,今天頒發「社區防暴宣講師」證書,表揚今年完成培訓的3位來自虎尾鎮的洪郁雯幼兒園老師、洪韵綺社區輔導員及斗南鎮石龜社區發展協會的蔡栩鳳理事長。

     縣府社會處指出,本縣目前共有41位「社區防暴宣講師」及6位衛生福利部認證之「社區防暴宣講師」,期待透過深入社區協助推廣在地特色的家暴防治社區初級預防宣導方案,藉由社區居民的集體意識培養,凝聚社區力量形成社區安全防護網絡。

     雲萱基金會董事長黃凱稜表示,本次活動主要宣導家庭要有良善的互動關係,在家暴的環境當中,常常會因為害怕、恐懼、憤怒等情緒而影響到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在面臨家庭問題時,有些人常認為使用暴力就能解決問題,但反倒更破壞了家庭關係,故本次活動亦向民眾宣導,家庭成員間的相處,其實有更多好的方法可以運用,暴力並不能改善家庭問題,社會安全網不僅只有防暴的功能,更具有教育和協助家庭互動的能力,透過家庭和網絡成員的努力和討論,共同改善家庭關係。

     社會處指出,衛生福利部今年公布「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實地督導」的績優縣市,雲林縣被評選為全國最佳網絡團隊之一,可見縣府與相關網絡單位合作無間,共同為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奉獻心力,今日活動由縣府與雲萱基金會共同辦理,藉由親子共樂活動,讓民眾了解家庭互動關係的重要性,共同達成和諧家庭,無暴家園的理念。

     

    雲林斗六糖廠竹創基地景觀營造計畫開工 串連竹創生觀光軸帶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斗六糖廠竹創基地景觀營造計畫開工 縣長張麗善:打開斗六糖廠,串連竹創生觀光軸帶

    雲林縣長張麗善28日主持斗六市「斗六糖廠竹創基地景觀營造計畫」動土典禮。張麗善縣長表示,斗六糖廠竹創基地景為縣繼打造草嶺石壁竹創森園區後,接續規劃兼具糖業文化及竹創藝術之「竹創基地」,發展竹產業運用及竹工藝創作。

    張麗善縣長指出,斗六糖廠閒置35年,糖廠活化是許多縣民、斗六市民期待,縣府城鄉發展處將糖廠約4公頃規劃竹創基地,修復糖廠倉庫做為解說竹生態、竹產業發展場域,同時提供竹創生的基地,未來民眾可以到斗六糖廠竹創基地了解竹業與生態,再到草嶺石壁精準療癒基地,體驗516公頃孟宗竹林,形成完整觀光軸帶。

     張麗善縣長表示,斗六糖廠竹創基地今天動工,預計明年4月就可完工營運,民眾除了解竹工藝、竹產業知識,同時會有與糖廠地景融合的竹裝置藝術,成為斗六的後花園,歡迎民眾感受雲林縣蛻變為觀光大縣。

     斗六市長林聖爵感謝縣長張麗善,及她率領的縣府團隊,讓斗六地區民眾共同回憶,閒置35年糖廠重新活化,他相信糖廠開發後,絕對是斗六最漂亮的一個景點。

    縣府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延續石壁竹創森建設成果,縣府啟動斗六糖廠改造計畫,透過綠美化代管方式,已向台糖公司取得園區將近4公頃土地之使用同意,並規劃整建園區綠地及既有建築,導入竹構創作藝術,配合未來招商引入竹創產業,打造成「竹創基地」。

     林長造處長指出,斗六糖廠經縣府登錄為文化景觀,區內大致仍維持日治時期的空間配置紋理,整體空間具有產業文化景觀之高度文化與歷史價值,「斗六糖廠竹創基地景觀營造計畫」整體目標於環璄呈現製糖工業遺構與自然演替生態、城市森林地景之美,同時成為進入斗六市區幹道上的綠色門戶,進而連結地方聚落生活空間,營造具時空延續性及集體生活記憶且永續循環的人文生態共存環境。

     竹創藝術設置案以藝術手法呈現,創造出竹創基地中的亮點地標,包括:竹創基地解說指標系統、糖廠意象裝置、八角亭仿作、紅磚牆遺構花園、竹馬體驗場之竹苑及土堤式溜滑梯、糖倉西側入口雨庇及牆面立體綠化、竹工藝館室內裝修及庭園景觀、竹裝置咕咕啾啾及竹鞦韆、竹工藝館展示設計製作暨體驗活動等,以藝術形式植入斗六糖廠的歷史空間涵構和自然基盤中,營造具時空延續性及集體生活記憶的人文生態共存環境。

     


      雲林縣市區公車免費乘車優化轉型 推出贈送雲林幣1990點早鳥優惠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市區公車免費乘車優化轉型 推出贈送雲林幣1990點早鳥優惠

      • 為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減少汽機車造成之空氣污染物排放,進而改善市區空氣品質,雲林縣自107年6月起推行「市區公車免費乘車」之措施,民眾只要持電子票證搭乘本縣市區客運路線,全線皆免費搭乘;該政策上路後已服務超過187萬名旅客,也大幅提升本縣市區公車之運量,成功培養縣民使用大眾運輸工具之習慣。

       「市區公車免費乘車」計畫實施多年已累積相當的運量及民眾使用習慣,縣府乘勝追擊,自112年12月26日起配合交通部推動「行政院促進公共運輸使用方案」措施,發行專屬雲林縣的公共運輸定期票計畫,以199元、399元兩種定期方案,民眾每月最少只需花費199元,即可在30天內無限次搭乘本縣四大公共運輸運具,包括臺鐵、公路客運、市區客運與公共自行車,為全台最便宜的公共運輸定期票。

       現為近一步提供優質公共運輸整合服務,讓雲林縣公共運輸服務效益最大化,自113年7月1日起將「市區公車免費乘車」優化轉型至「雲林TPASS定期票」方案內,民眾只要購買「雲林TPASS定期票」任一方案,皆可無縫享有市區公車搭乘優惠;而在轉型初期,為回饋民眾對於本縣「市區公車免費乘車」、「雲林TPASS定期票」之支持,推出贈送「雲林幣1,990點」之早鳥優惠,於113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內透過三合一自助售票機購買本縣TPASS定期票任一方案,每月前350名將贈送「雲林幣1,990點」,等同現金199元,大大節省通勤族之荷包。

       本次回饋活動方式為民眾於三合一自助售票機購買本縣TPASS定期票任一方案,購票完成後售票機即會產出QR-code兌換券,後續於手機登入雲林幣APP並掃描QR-code,即可獲得「雲林幣1,990點」;另外雲林定期票399方案於113年5月24日上線,亦加碼推出購買定期票抽獎活動,民眾於113年10月31日前購買雲林縣公共運輸定期票,並於自助售票機登錄成功,就有機會抽中限量「雲林特色票卡」;購買199方案報名成功,可抽限量「雲林幣199元」;購買199/399方案累計3次以上(含3次),則有機會抽中限量「雲林幣399元」。

       雲林縣公共運輸定期票199及399方案皆已上線,民眾可到雲林縣政府及縣內各鄉鎮市公所、高鐵雲林站旅服中心、臺鐵斗六站、斗南站與林內站、臺西客運北港站與虎尾總公司、嘉義客運北港站、日統客運斗六站及西螺轉運站,共27個售票點購買,即可直接搭乘使用;雲林定期票紀念卡則可在四大超商、博客來、蝦皮購買。更多定期票及抽獎訊息請上雲林公共運輸定期票網站:http://yunlin.tpass.tw 查詢。

      雲林TPASS-雲林幣雲TPASS-雲林幣

      雲林縣長張麗善推動智慧繁星雲林新醫療計畫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推動智慧繁星雲林新醫療計畫  崙背等7鄉鎮專科遠距會診啟動

      雲林縣已達超高齡縣市,因人口老化及都會區磁吸作用等因素影響,縣內 20鄉(鎮、市)中高達 13 個鄉為健保署公告西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為改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不均及專科缺乏的問題,今(6/27)日上午於衛生局舉辦「智慧繁星雲林新醫(E)療,建構偏僻地區專科遠距會診」啟動記者會,優先於崙背、四湖、水林、林內、古坑、臺西及口湖鄉等 7 偏僻地區衛生所辦理眼科、皮膚科遠距醫療照護服務,續寫智慧雲林醫療新篇章。

      張麗善縣長表示,本縣高達 13 個鄉被健保署列為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偏鄉醫療資源嚴重不足且不均,且本縣因「非山非市」的特性,無法適用改善山地離島地區醫療資源之相關計畫,為減少獨居長者因交通不便等因素延遲就醫,增進鄉親在地就醫可近性,縣府自籌編列遠距醫療預算,推動智慧繁星雲林新醫療計畫,先於崙背、四湖、水林、林內、古坑、臺西及口湖鄉 7鄉鎮辦理眼科、皮膚科遠距看診服務。

       張縣長說,特別感謝臺中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彰化基督教醫院等 3 家縣外醫學中心分別支援眼科及皮膚科專科會診,並且針對臺西、口湖等無醫師執業之偏僻地區衛生所,感謝醫師公會丁榮哲理事長協助媒合在地及鄰近之永吉診所黃雅平醫師、新暘明診所郭帝佑醫師協助與合作醫院進行專科遠距會診,提供鄉親更多元及較高品質的醫療照護服務。

      張縣長並指出,在地衛生所與縣內醫院及縣外醫學中心合作執行相關專科遠距醫療服務,輔助偏僻地區眼科、皮膚科專科遠距醫療服務,眼科遠距會診服務提供包括臺中榮總、中國附醫、若瑟醫院、雲基醫院、中國北港附醫、雲林長庚醫院 6 家醫院;皮膚科遠距會診服務提供包括臺中榮總、彰基醫院、臺大雲林分院及雲林長庚醫院等 4 家醫院,此外,成大斗六分院亦提供衛生所兒科會診服務,各偏僻地區衛生所遠距會診服務時段及合作醫院,鄉親可洽詢本方案衛生所並先行約診,請鄉親多多利用。

       臺中榮總陳適安院長表示,雲林縣有不少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對於民眾的醫療服務,本院也會戮力往前;智慧醫院應用資通科技提升醫療品質,最大的優勢即是幫病人省時,更帶來安全感,本院樂於也榮幸參與此次計畫,透過遠距醫療科技協助雲林偏僻地區衛生所眼科、皮膚科會診,實現偏鄉在地就醫治療與可近性照護。

        臺大雲林分院馬惠明院長表示,本院自 106 年起推動急救責任醫院院際間遠距會診服務,COVID-19 期間亦配合縣府辦理急診兒科遠距六星共照服務,以強化鄉親緊急醫療照護品質,本次很高興能與各合作醫院藉由區域聯防將專科遠距會診延伸至社區基層衛生所,增加本縣偏僻地區專科可近性,也感謝參與的中部各醫療機構,共同再度打造此醫療的創舉。

      衛生局曾春美局長強調,本縣四湖、口湖及臺西等沿海偏僻地區糖尿病人眼底鏡檢查率偏低,此次結合遠距眼科照會,本局同步引進視網膜輔助診斷 AI 系統,搭配眼底鏡檢查協助衛生所醫師診斷,以提升糖尿病人視網膜追蹤照護,對於視網膜異常個案,可優先透過衛生所遠距會診服務,必要時轉診至醫院眼科治療後,再回歸社區繼續照護,藉由雙向轉診及共照服務,減少偏鄉民眾就醫奔波,實現分級醫療目標。

       曾局長強調,衛生局也將持續輔導 13 個偏僻地區衛生所藉由公共衛生服務發掘在地有需求的鄉親,協助就近轉診至辦理眼科或皮膚科會診之衛生所接受專科醫療服務,使偏鄉醫療不再受限於交通阻礙,讓雲林鄉親就醫公平性再升級。

       


        雲林麥寮電廠燃煤機組延役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麥寮電廠燃煤機組延役 雲縣府不解為何中央說不缺電,又要花錢買煤電?

        • 環保團體今(27)日於雲林縣政府前表達關切麥寮電廠是否延役,雲林縣政府再三重申持續推動麥寮電廠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政策,亦呼籲中央應務實面對空氣物污染問題,既無缺電問題,為何還要麥寮電廠燃煤機組延役,請中央應向國民及地方政府說明清楚。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於本月20日已發布新聞稿表明立場,秉持空氣品質改善、淨零減碳及能源轉型,逐步汰除燃煤電廠並邁向無煤城市,是雲林縣民殷切的期盼。針對麥寮電廠三部機組與台電公司合約分別在113年5月31日、113年9月8日及114年9月22日屆期,此契約屬商業行為。依據空污法及環境部解釋函麥寮汽電公司無違反空污法第30條第1項第1款至第3款(一、原許可證有效期間內,違反本法規定情節重大經處分確定;二、固定污染源設置操作未達五年;三、固定污染源位於總量管制區。)情形下,經核准展延之許可證其有效期間應為3年以上5年以下,因此縣政府沒有以商業行為結束而不同意核發許可證的權限。換句話說,即使台電不再與麥寮電廠續約購電,只要符合法定條件,麥寮電廠仍可持續運作。麥寮電廠許可證依法提出展延申請,環境部也出具函釋說明電廠無重大違規情況下,就能取得3年以上5年以下的展延核可。

         縣長張麗善表示為改善雲林縣空氣品質,同步推動多項空污改善措施,包括工業鍋爐改善計畫、導入智慧電動機車共享系統、濁水溪流域揚塵改善及生態復育行動,以及推動老舊機車汰換等。這些措施自上任以來,空氣品質顯著改善,SO2、PM10、NO2及PM2.5由107年至112年分別改善46%、29%、32%及28%。另針對電廠污染管制,縣府也持續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在縣府努力下,麥寮電廠及天然氣接收站在111年12月14日通過環評大會審查,積極要求加速天然氣接收站及發電廠的興建,減少空污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縣長張麗善再次表示,既已無缺電之情形,麥寮電廠就沒有延役的必要,她不解為什麼沒有缺電還要花錢買電、製造空氣污染?浪費納稅人的錢。中央政府應該要出來說明能源政策,而非一句沒有缺電,又私下與麥寮電廠研議續約。張麗善縣長最後也呼籲,現在電力規劃情形、未來麥寮天然氣發電廠是否納入全國能源規劃,也請中央儘速完成規劃,儘速跟地方政府討論,共同完成能源轉型政策。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