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斗南長青食堂中央廚房今開工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斥資近千萬 雲林縣斗南長青食堂中央廚房今開工


顧咱長者前輩,從顧肚腹開始!面對人口老化、青壯人口外流問題,雲林縣政府積極建構社福網絡,藉由補助斗南鎮公所,設置斗南長青食堂中央廚房,包含消防設備及修繕工程新台幣590萬3,550元整,廚房設施設備費新台幣355萬1,980元整,共計新台幣945萬5,530元整,打造成斗南鎮長青食堂大灶腳,就近就地提供鎮內將近1,000位長者的餐食服務,藉由社區的陪伴,減輕出外子女對父母的擔憂。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政府跟斗南鎮公所攜手,在蔡東富議員提議之下,由斗南鎮做為示範鄉鎮。配合縣府長青食堂服務計畫,公所規劃於靖興幼兒園原址設置斗南長青食堂中央廚房,盼完工後結合鎮內無活動中心或量能有限的長青食堂,使用中央廚房的送餐服務,能就近、就地服務村里長輩。

「雲林是高齡化縣市,面對人口老化、青壯人口外流問題,不捨許多鄉親長輩從雙老逐漸變為孤老,所以長青食堂一定要持續推廣!」張縣長再說,長青食堂不僅是共餐場所,更是推展社會福利的重要場域,餐食透過營養諮詢以及連結本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確保食安健康及營養均衡,於共餐前後,可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辦理健康促進、預防延緩失能等課程。雲林縣目前九間學校,有七間興建中央廚房、兩間擴建中央廚房,提供偏鄉小學與鄰近社區共餐服務;雲林縣首座公辦中央廚房,目前由斗六市公所著手修繕,預計明年一月一日就會正式啟用,張縣長也感謝斗南公所加入長青食堂中央廚房布建行列,期盼透過鄉鎮市中央廚房及地區核心學校中央廚房的建置,讓更多的長輩可以享用長青食堂的膳食,更希望在全縣392村里全面推廣老人照顧據點。

斗南鎮長沈暉勛指出,斗南鎮總人口達43,293人,年滿65歲以上長者達8,506人,長者人口佔總人口比例19.7%,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今斗南長青食堂中央廚房順利開工,希望在三個月的期間能夠完工,讓斗南鎮內19個目前還沒有長青食堂的里民長輩,有一頓營養又熱騰騰的午餐,可以邊吃邊培養感情,讓長輩的日子可以過得更愉快。

蔡東富議員提及,感謝張縣長從上任之後,聽取於斗南鎮設置長青食堂中央廚房建議,並在第一年就將經費撥下來,但因中央廚房設置,牽涉到幼稚園場所,需先完成學童遷移安置,後續才來進行整建,對於公所團隊努力他給予肯定,也希望斗南鎮可以在縣府支持之下,不只能進步,還能作為雲林縣的模範。

 縣府社會處長林文志補充,雲林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縣府積極辦理相關的社會福利,除了持續布建160處長青食堂及163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外,也結合科技推出多元守護失智老人的穿戴設備與方案,並首創全國開辦「失能老人親屬照顧津貼」。在重陽敬老禮金方面,為了讓雲林縣長者尊嚴、快樂,65歲以上長輩即可領取重陽敬老禮金,也就是將原本發放重陽禮金70歲門檻下修至65歲-69歲可領1,000元,70-79歲長者維持發放敬老禮金2,000元,更加碼發放80-89歲長者重陽敬老禮金至3,000元,90歲以上長者之敬老禮金至6,000元以及百歲人瑞敬老金至1萬2,000元。

 今(31)日斗南長青食堂中央廚房工程開工記者會,包含張麗善縣長、斗南鎮長沈暉勛、縣議員蔡東富、斗南鎮民代表會主席陳麗蘭、副主席黃景鴻、社會處長林文志等及地方代表、社區幹部皆共襄盛舉。縣府希望透過縝密的社會福利網絡,守護雲林長者身、心、靈健康,打造本縣為銀髮樂齡城市。

 

雲林縣斗六市六合街100巷拓寬改善工程竣工典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六合街100巷拓寬改善工程竣工典禮

  • 提供縣民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是張麗善縣長首要的施政目標之一,「路要平、水溝要通、路燈要亮」也是最貼近民眾的需求,雲林縣政府籌措經費135萬元整辦理斗六市六合街100巷拓寬改善工程。

副縣長謝淑亞今(31)日由工務處長汪令堯陪同到場辦理竣工典禮,斗六市長林聖爵、黃尤美副主席、社口里里長蘇宴民、移民署雲林縣服務站主任陳駿璿也到場關心。

謝淑亞表示,六合街100巷為附近居民必經要道,且鄰近移民署雲林縣服務站、行啟記念館等館舍,透過里長、市長和相關民代反映道路狹窄會車不易及路面破損等問題後,工務處旋即處理,並於三個月內完成工程施作,期望改善後可以提昇居民生活品質,維護用路人行車安全。

社口里里長蘇宴民指出,六合街與府前街交界口,道路經長年使用,原有壓花地坪路面破損及既有側溝凹陷,車道配置僅有2~3米寬嚴重影響鄰近消防局六合分隊大型消防車及救護車出入,且會車不易,導致居民行車時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嚴重影響行車之安全,亟待改善,遂替民眾向縣府反映陳情。

 張麗善縣長收到該陳情案,即刻指示工務處處長汪令堯籌措相關經費辦理改善,並指派縣府年度開口契約廠商進行規劃設計及施工,同時協調台電公司及中華電信公司遷移相關電桿,希望可以儘速解決大家長久以來的困擾。

 工務處處長汪令堯說明本案道路拓寬至5~6公尺寬、改善長度39公尺,新設圍牆27公尺及側溝32公尺,預算金額約新台幣135萬元整,工程於111年8月10日開工,工期為90日曆天,提前於111年10月27日完工,以維護鄉親用路安全。

11/1起,家用快篩實名制續販售 指定對象持健保卡可免費領取一份家用快篩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1/1起,家用快篩實名制續販售 指定對象持健保卡可免費領取一份家用快篩

家用快篩實名制家用快篩實名制

 

中央表示,為因應鄉親有購買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同時為保障長者與幼兒健康,故宣布自111日起,實施第7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與第365歲以上長者及第50-6歲學齡前幼兒免費領取1份(5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

目前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貨源充足,為滿足鄉親購買之需求,自111日起,開始實施第7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販售,維持每輪購買週期1個月,凡是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的鄉親,均可至實名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每輪每位民眾至多可購買6份(30劑),並可分次(次數不拘)購買(可代購),售價仍維持每份(5劑)500元(醫材原則售出,概不退換),有需求的鄉親可以多加利用,相關實名制販售資訊可上網至健保署、食藥署、藥師公會官網查詢。

同時為加強有症狀長者篩檢並及早評估用藥,及保障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之0–6歲幼兒健康,自111日起,鄉親可持「65歲以上長者(1957()以前出生)」健保卡與「0–6歲學齡前幼兒(201692()以後出生)」之健保卡,前往本縣販售家用快篩試劑之實名制健保特約藥局領取免費家用抗原快篩試劑1份(5劑),此免費領取份數並不會算入快篩實名制的購買資格。

提醒鄉親特別留意,家用快篩僅可用於2歲以上幼童,幫2歲以下幼童領取的快篩試劑,可供幼童家長使用,請勿使用於2歲以下幼童。

本縣6個月以上疫苗接種情形本縣6個月以上疫苗接種情形

提醒各年齡層符合COVID-19疫苗接種資格而尚未接種之鄉親,接種後確實可降低感染後重症、住院及死亡風險,請儘速完成建議接種劑次。本縣轄內「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除平日提供接種服務外,部分診所也提供夜診及假日接種,請鄉親先電洽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預約,再依約定時間並攜帶健保卡、疫苗接種紀錄卡(黃卡)前往接種,同時請佩戴口罩、適度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及執行手部衛生等措施,相關接種服務資訊可上網至雲林縣衛生局網站新冠肺炎專區疫苗地圖查詢。

 

熱帶低氣壓(第22號颱風奈格)接近臺灣,請農民朋友做好防範措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熱帶低氣壓(第22號颱風奈格)10月30日至11月1日最接近臺灣,請雲林從事農林漁畜業的農民朋友做好防雨措施,以減少農業損失。

  • 據中央氣象局表示熱帶低氣壓(第22號颱風奈格),10月30日至11月1日最接近臺灣,雲林縣政府除密切注意颱風動態,更呼籲民眾做好防颱準備,並請農、漁民及海上作業漁船嚴加戒備,及早著手防災、減災之整備工作,隨時注意颱風訊息,及早進港避風。 

 縣長張麗善已指示相關部門視颱風動向加強戒備、預先防範可能的災害發生,縣府特別籲請農、漁民及早採取下列防範措施:

 農業方面,已屆收穫期之落花生、青蔥、葉菜應儘速採收,以減少損失;已屆採收期之鳳梨、木瓜、香蕉及柑橘類等水果,必要時應儘速採收並妥善貯藏,再配合市場之需求供貨。採用塑膠布網室或水平棚架網室等設施栽培者,應檢視生產設施,如有破損應及早維修;也請農友在豪雨過後應注意清園的工作,排除積水並防範病蟲害發生。縣府呼籲農民仍需注意施藥後安全採收期,以確保產品食用安全;並於風雨後注意清園、排除積水,並加強中耕培土及肥培管理措施,以防範病蟲害發生,確保農作物產量及品質。

 養殖業者應加強塭堤的修補維護和排水設施之疏通,檢視備用發電機能否正常使用並添足用油,加強巡視水閘門、保持操作正常,必要時請於塭堤加設防護網,以減少魚塭溢堤或潰堤時,因養殖物流失而造成之損失。在港船筏應加強纜繩繫縛嚴加戒備。逗留海面之船筏應隨時留心收聽氣象報告,同時與各地區漁業電台保持密切聯繫。

 平地造林地區若為易浸水區域應做好林地排水設施,若有浸水請儘速排水,幼齡木容易倒伏,應立支柱固定,大喬木若有倒伏情形,請酌量修剪部分枝條,減少水分蒸散,並給予支架支撐防止再度倒伏。

 畜牧業者應加強開放式畜禽舍支架樑柱之檢查補強作業,並於周圍加搭擋雨設施,防塌陷與滲水。封閉式畜禽舍應加強門窗檢修並予固定,做好供電設施、電纜之保固、更新老舊電線,以防斷電或電線走火。飼料貯存處應加蓋防雨帆布,散裝飼料桶加固,以防飼料因雨水滲透腐敗。乳牛飼養戶應準備發電設備,如利用大貨車之電瓶等,以防停電時,榨乳與貯乳設施之運作停止,減少生乳損失。裝設沼氣袋設施者應維持一定之飽和壓力,以防被強風吹垮,至於堆肥舍部分也應加覆蓋設施,以防滲水與有機肥之溢散,污染附近環境。加強仔畜禽之保溫及清潔衛生管理,隨時注意畜禽舍溫濕度,保持通風的環境並防範冷風的侵襲。

 倘有災情顯現 請農友主動通報當地公所 

縣政府已通報各鄉鎮市公所密切注意並宣導相關防範措施,後續倘有災情顯現,亦請農民主動向當地公所通報,並請地方政府依農業天然災害查報作業規定辦理。
農業處相關各科電話如下:
農務發展科(張先生):05-5522481    
森林保育科(謝先生):05-5522512    
漁業科(廖小姐):05-5523637     
畜產科(施小姐):05-5522524

雲林縣「i繳地價稅e化我最行」活動開跑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i繳地價稅e化我最行」活動開跑囉!

  • 雲林縣納稅人只要使用e化方式繳納當期開徵地價稅,就有機會獲得全聯禮券。

 雲林縣稅務局表示,納稅人利用下列方式擇一完成繳稅,就可以參加抽獎:

1、行動支付繳稅:納稅義務人使用已開辦「行動支付工具」繳稅業者之APP,掃描繳款書上QR-Code行動條碼,系統自動帶出銷帳編號、繳稅金額等資料進行線上繳納。
2、電子支付帳戶繳稅:使用一卡通Money、悠遊付、嗶嗶繳、歐付寶或橘子支付掃描繳款書上QR-Code或三段式條碼繳稅,系統自動帶出銷帳編號、繳稅金額等資料進行繳納。
3、線上查繳稅:利用自然人/工商/金融憑證、已註冊健保卡及密碼或行動自然人憑證TAIWAN FidO至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登入地價稅線上查繳稅系統,直接線上完成繳稅。
4、納稅人持繳款書至斗六總局、虎尾及北港分局「全功能服務櫃臺」,臨櫃以行動支付(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或台灣Pay)完成繳稅。

 

雲林縣稅務局進一步說明:得獎名單將在111年12月公布於該局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禮券以郵寄方式送寄送;活動資訊詳如雲林縣稅務局官網 https://www.yltb.gov.tw、粉絲專頁,洽詢電話:0800-556969、05-5323941轉137、139納稅服務科。

雲林縣政府召開112年度低收入戶暨中低收入戶總清查複查人員說明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召開112年度低收入戶暨中低收入戶總清查複查人員說明會

  • 雲林縣政府於今(26)日上午10時假雲林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4樓視聽教室,召開112年度低收入戶暨中低收入戶總清查複查人員說明會,說明複查人員複查應注意事項與分工作業。

張麗善縣長相當關心及重視縣內需要扶助的家庭,請社會處長林文志如期完成112年度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總清查作業。林處長表示,本次社會處動員社工員(師)、科員等,分鄉(鎮、市)投入總清查複查工作,針對申請人提出家戶人口因無法履行扶養義務或特殊情形,並經評估有訪視必要者,將由社會處人員前往關懷訪視,實地了解家戶情形,另外,如複查過程中,發現申請人有缺件或申請資料填寫有誤等問題,也將立即主動聯繫申請人或請戶籍所在地公所協助補件事宜,免去公文往返的時間,期以快速與便民的方式完成複查工作。

 林處長也指出,本次總清查工作預定於111年12月30日完成,於112年1月起將由戶籍所在地公所陸續以書面通知申請人核定結果;如鄉親對於申請112 年度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有任何問題,均可洽戶籍所在地公所或本府社會處(05-5522655)諮詢。 

善行義舉嘉惠鄉親 雲林縣衛生局受贈長照巡迴醫療車一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善行義舉嘉惠鄉親 雲林縣衛生局受贈長照巡迴醫療車一部

  • 一位「善心人士」為實踐社會公益理念,以子女江家綺和江恩綺之名撒下愛與關懷的種子,特別委託「台灣利他社會資源整合工作室」設計專屬的捐贈專案,本月25日假縣府親民空間舉辦捐贈儀式,捐贈雲林縣衛生局「長照巡迴醫療車」1台,未來將運用於強化縣內長者醫療服務相關措施,打破健康不平等的差距,守護偏鄉民眾的健康。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受地理環境與人口結構的影響,在醫療照護能量上屬於醫護人力不足與老化的縣市,又因城鄉差異面臨醫療資源不均等問題。感謝捐贈者透過「台灣利他社會資源整合工作室」捐贈的「長照巡迴醫療車」,除配備生理監測儀器設備及協助年老長者上下車的特殊座椅外,更設有中型液晶電視做為醫療衛教、健康促進與長照服務宣導使用,協助長者獲得介入措施、協助出門和促進社會參與的機會,減少照護落差,也藉由社會資源的挹注,強化社會安全網的支持性系統。

    「台灣利他社會資源整合工作室」執行長陳雅芳表示,團隊長期關懷老人、身障、婦幼、高風險(脆弱)家庭等族群,具有專業長照與社福背景以及企業、國際組織與團體委託捐贈整合之經歷。這次藉由社會資源的整合,捐贈以持續性、可近性與可執行性的醫療保健車,讓雲林縣民獲得具有溫度與優質的服務 。

雲林縣啟智協會二崙日照中心揭牌 台塑慶寶暨勤勞基金會捐贈交通車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啟智協會二崙日照中心揭牌
台塑慶寶暨勤勞基金會捐贈交通車

雲林縣政府委託社團法人雲林縣啟智協會辦理之「二崙身心障礙者日照中心及小作所圓園工作坊」於今(25)日上午11時正式揭牌。另外台塑慶寶暨勤勞基金會亦捐贈款項160萬讓協會購置交通車輛,一併舉辦啟動儀式,該據點於結束落成揭牌儀式後隨即正式運作。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二崙身心障礙者日照中心及小作所圓園工作坊」是縣府透過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及中央補助成立的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照顧及日間作業設施服務據點,日照中心為對無法進入庇護性就業服務場所及社區日間作業設施之身心障礙者,於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提供定點式及常態性之日間照顧服務,小作所則安排以作業活動為主,文康休閒活動為輔的社區化、小型化的日間作業設施服務據點,藉由社區作業設施成立,提供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活動,培養其生活能力並促進社會參與,協助身心障礙者獲得所需之個人支持與照顧,促進其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及多元發展,透過社區化、在地化之適性服務,建立身心障礙者之生活模式,提供生活支持與協助,以保障與提升其生活品質。

林文志指出,雲林縣目前有5萬多名的身心障礙者,佔全縣人口7%,比例高居全台第4,縣府團隊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推動身心障礙相關福利措施,如設立了13處日間照顧據點、11處小作所(社區日間作業設施)、7處家庭托顧、居家服務等;另為讓縣內原有資源較缺乏之區域亦能享有可近性多樣式福利服務,設立了復康巴士海線分站、輔具中心虎尾、北港分站等。並打造大型復康巴士及購置身心障礙者手搖車等,就是希望落實保障身心障礙者權益並促進身心障礙者之社會參與。

啟智協會翁建安理事長表示,三年前協會在雲林縣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協會第三處小作所及第二處的日間照顧中心,因外界對身心障礙者仍有許多的不瞭解,因此長期以來的服務經驗是猶如孟母三遷,一直的在尋找合適的地點,也不斷的搬遷。而每次的搬遷對於適應較慢的身心障礙者來說都是一次挑戰,因此協會在經過理監事會及會員大會同意後,決定在服務資源相對較少的二崙鄉購地自建兩棟建築物,每棟各70坪的室內面積,規劃符合社區式日間照顧場所規範,包括作業活動空間、簡易廚房、盥洗室及淋浴設備。目的是在於提供給在二崙、西螺、崙背三個鄉鎮的身心障礙者在告別校園生活後,能夠融合在社區、生活在社區。

 縣府本次承接單位社團法人雲林縣啟智協會有感於身心障礙照顧據點租賃場地不易,決定由協會本身興建照顧服務據點,讓這些受照顧的身心障礙者免於因場地可能異動而情緒受到波動,縣府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並會與協會併肩一起做好更多的身心障礙支持服務。也感謝台塑慶寶暨勤勞基金會亦捐贈新台幣160萬讓協會購置交通車輛,可以接送居住在二崙鄰近鄉鎮有服務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到據點來接受服務。更希望藉此呼籲社會大眾應對身心障礙者有更多的了解及友善對待,讓身心障礙者也能安心的在社區生活,與社區共融。

雲縣府落實關懷服務,凝聚橫向網路,召開111年度遊民輔導聯繫會報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縣府落實關懷服務,凝聚橫向網路,召開111年度遊民輔導聯繫會報

  • 雲林縣政府10月24日召開「雲林縣111年度遊民輔導聯繫會報」,張麗善縣長請社會處召集社政、警政、勞政、民政、衛政、法務、住宅、消防、各鄉(鎮、市)公所、醫療院所、醫療院所、更生保護會、人安平安站、榮服處、安置機構等各網路單位與會,期望透過會議擴大並加強遊民街友服務層面並落實個案輔導,凝聚服務共識。
社會處長林文志首先感謝各公所及各單位服務的伙伴們,因遊民業務涉及各單位、機關、機構橫向聯繫,實際執行並不容易,為使各業務單位間能有效溝通聯繫,故縣府每年召開遊民輔導聯繫會報,冀望透過會議有效的溝通且了解各單位之做法及難處共思解決方法。本府列冊輔導遊民街友共計46位,並依個案情況提供提供關懷訪視、保暖物資、乾糧食品、福利轉介、現金補助、收容安置、轉介就業等相關服務。

 社會處表示,本府結合人安平安站等民間團體定點提供熱食、發放物資、提供沐浴、義剪等服務,以擴大服務弱勢族群。本處與人安雲林平安站於111年每月皆共同啟動至少1次夜間訪視關懷服務,提供遊民街友生活關懷及生活防疫物資包,落實個案輔導工作。另感恩財團法人人安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雲林平安站111年度已提供弱勢民眾及街友維生食物服務3萬9,359人次、潔身沐浴服務1萬3,577人次、衣被禦寒服務2,708人次、患病就醫與急難救助服務158人次、協助就業服務62人次、三節慰問活動655人次、外展及夜訪服務129人次,與縣府自105年12月7日合作至今,第一線提供防飢服務、防寒夜訪、防病服務、輔導就業、心靈輔導、潔身沐浴、高低溫關懷、單親媽媽及待拉清寒婦女「給魚給竿拉人一把」烤地瓜方案等寒士相關服務,藉由聯繫會報使各單位可與人安基金會資源連結。

 服務遊民更需落實個案管理服務,遊民非福利身分(65歲老人、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是一種暫時性狀態,且部分遊民行蹤難以掌握,故提供服務上確有窒礙難行之處,另本縣遊民問題不若六都嚴重,許多單位機關未有服務遊民個案的經驗,藉由聯繫會報也能釐清各單位間職責分工及實務分享,讓大家一同提供良好的服務,也期望讓遊民能返家或返回社區且自立生活。

 社會處呼籲鄉親如發現遊民或有需要關懷訪視鄉親,請多給予關懷並通報各鄉(鎮、市)公所社會課或雲林縣政府社會處街友承辦人(許耕愷社工員,聯絡電話:05-5522688)提供服務或致電1957福利諮詢專線(服務時間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10時)諮詢,讓您或需要服務的鄉親即時獲得協助。

111年度雲林縣抽水站、水閘門聯合教育訓練暨績優人員表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11年度雲林縣抽水站、水閘門聯合教育訓練暨績優人員表揚

  • 時值秋颱好發季節,雲林縣政府水利處防汛工作絲毫不敢懈怠,為強化抽水站、水閘門等水利設施維護管理、操作人員基礎機械理論認知及緊急應變能力,今(24)日上午於北港文化中心表演廳舉辦「111年度雲林縣抽水站、水閘門聯合教育訓練暨績優人員表揚」,藉由專業講師授課內容、實務分享及優良學習環境,提升400餘名參訓人員基礎素養,熟悉正確操作方法、維修保養要領及故障處理原則,闡揚「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增加危機處理、應變能力,雲林縣長張麗善、縣議員黃文祥、北港鎮代理鎮長張庭魁、水利處長許宏博一同出席,表彰辛苦投入維運抽水站及水閘門的績優同仁。

張縣長表示,雲林縣共設置146條區域排水、130個抽水站及916個水閘門,沿海鄉鎮多低窪地區,遇豪大雨易積淹水,內水受地勢影響無法單靠重力排除,需仰賴抽水機機械排水,且因位處感潮地帶,水閘門啟閉時機攸關縣民生命財產安全,為適時排除突發狀況及降低水利處同仁業務負擔,本府委有專業廠商代為操作,保證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得以保持高水準,減少機械故障頻率,為勉勵表現優良之工作人員,由維護管理廠商推派12名績優員工接受縣府表揚。

張縣長指出,各項防汛工作能順利推動,保障縣民住的安全,免於水患之苦,有賴抽水站、水閘門各維護管理、操作人員平時落實機具設備保養,將潛藏問題即早處理,使防汛利器能發揮最大效能,相關工作人員除平時上緊發條監測氣象及水位數據、維持機具設備順暢運轉外,在豪大雨、颱風等劇烈天氣侵襲期間,更是肩負重任,不分日夜確實控管調節水位,讓家園免於水患。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藉著此次聯合教育訓練及講師精彩、切中要點的課程安排,使專業技能更加精進,也感謝水利處同仁及其維護管理團隊在汛期期間不畏風雨堅守崗位及承擔責任,付出時間與辛勞成為推動縣政的好助手,共同努力打造「韌性亮麗雲林」。

 本次績優人員表揚名單如下:北區抽水站張育旗、王秋欉;中區抽水站羅偉誠、李福順;南區抽水站周慶星、蔡嘉哲;北區水門王崇賢、曾煥鵬;中區水門郭恒輔、吳憲群;南區水門蘇安全、鄭憲政。

10月26日雲林縣政府辦理「青瑟雲鈴歌唱競賽大賞」決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0月26日雲林縣政府辦理「青瑟雲鈴歌唱競賽大賞」決賽 即日起免費開放線上索票

  • 為了培養與挖掘流行音樂產業青年人才,雲林縣政府特別規劃辦理「青瑟雲鈴歌唱競賽大賞」,從400多位報名者中遴選35位學員,經過一個多月密集的訓練課程後,選出10位晉級者,將於111年10月26日在雲林表演廳舉辦公開決賽,當天除了精彩刺激的決賽以外,更特別邀請金曲歌王趙傳、姚可傑、柯有倫Alan Kuo以及金曲獎原民歌后-依拜維吉Ipay Buyci等實力唱將串燒演出,活動憑票免費入場,即日起開放線上索票,歡迎民眾踴躍索票,給自己來一場高水準的音樂饗宴。

縣長張麗善表示,臺灣是華人流行音樂的薈萃地,曾引領東方世界的音樂發展,在這樣的趨勢下,雲林也孕育出許多樂壇大師級名人,如鄧麗君、趙傳及張信哲等歌手們。而雲林縣政府為了促進本縣青年多元發展層次與廣度,培養與厚植青世代影音產業潛力,今年特別推出流行音樂人才培訓計畫,希望藉由「青瑟雲鈴歌唱競賽大賞」號召與雲林有聯結的愛樂青年,不管是在地或者遠在他鄉,都能集結在雲林。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張世忠處長指出,本次活動憑票免費入場,實體跟線上都可以索票,歡迎大家踴躍到場來替心中的選手加油打氣。張處長說這次音樂人才培訓課程特別邀請多位王牌音樂製作人包括陳子鴻老師、薛忠銘老師、陳宏宇老師,以及二位金曲歌后潘越雲老師與依拜維吉老師針對錄取學員進行重點指導與培訓,晉級者從初賽、複賽到決賽一路過關斬將非常不容易,實力也是相當堅強,決賽設計規劃參賽者全程配合LIVE BAND現場競演,以演唱會規格實戰上場,希望透過縣府的培力過程,培養更多流行音樂人才,拓展青年發展的廣度與面向。

 勞青處補充,即日起開放線上索票(索票網站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yunlinyoung),實體票可於111年10月22、23日14時至17時至斗六行啟記念館索取,活動場地座位有限,請有興趣的民眾盡速索取,索完為止。更詳細之活動資訊可至本活動粉絲專頁或雲林縣政府勞青處Facebook粉絲專頁查看。

打造友善中高齡女性環境 雲林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歲月療天室」據點啟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打造友善中高齡女性環境 雲林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歲月療天室」據點啟用

  • 雲林縣政府為倡導社會大眾對更年期及中高齡女性身心健康等議題的關注,並強化中高齡婦女支持方案推動效益,與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合作為雲林女性打造「歲月療天室」據點,今(21)日上午由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李臨鳳、縣議員賴淑娞等人共同啟用,縣議員廖郁賢、鄰近縣市政府社會處、彰化夢想館及縣內許多婦女團體、婦女服務單位都出席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鬧。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66萬人口數中有超過32萬名女性縣民,撐起了半邊天,是雲林的寶貝及最珍貴的資產,如何讓婦女朋友能夠在雲林受到有保障的生活,是她與縣府同仁們念茲在茲的重要任務。人生中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歲月療天室」的設置就是希望縣內的姊妹們,在遇到困難挫折時有人可以陪伴分享,讓歡喜加倍、憂愁減半甚至消失,幫助大家繼續前進,希望所有的姊姊妹妹們有需要時不要客氣,讓我們一起成長學習。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李臨鳳表示,謝謝雲林縣府這麼有企圖心,爭取社家署社會創新的示範據點,這個據點的主題與婦女福利相關,因此縣府成立歲月療天室,希望婦女朋友可以維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找些相同的夥伴, 把心事訴說出來,找到更亮麗的明天。

社會處長林文志指出,縣府在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公益彩券回饋金支持下,委託雲林縣婦女保護會合力推動創新在地化的婦女福利服務方案,透過為期3年的「歲月療天室計畫」關注雲林在地中高齡婦女,並出版第一本真實記錄8位在地女性,為她們的第二人生拚搏過程的書籍《遇見那個想念的自己》唯獨妳懂的第二人生圖寫心事,讓社會大眾對於中高齡婦女所面對如獨居、空巢或喪偶的各種處境,能有更多了解與對話。

 今年度更與「阮劇團」合作巡迴辦理4場次《親愛的,我好嗎?》之社區展演,演繹雲林女性的故事讓社會大眾更有共鳴,更將在後天(10月23日)下午4點於斗六市膨鼠森林公園精彩上演大結局《親愛的,明天會更好!》。而透過「社會創新示範據點發展計畫」,縣府與社家署一起催生「歲月療天室」實體據點,除推出以中高齡女性身心靈療癒為主的服務內容,也將「歲月療天室」品牌化,在識別設計上特別以「擁抱」為概念,展現如母親般的樹洞環抱一切為意象,希望讓中高齡女性透過交流培力,享受最自在安心的互動,達到群體協力成長的目標。

林文志表示,此次運用不同空間功能發展出「好好療天室」、「秘密諮商室」、「暖暖志工室」、「姆姆哺乳室」等,期待透過社會創新服務方案與實體療癒空間的軟、硬體相互交織下,讓雲林中高齡的女性都能備感呵護,走出屬於自己的第二人生。

 林文志還說,感謝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對雲林縣政府致力於中高齡女性支持服務成果的肯定,也感謝民間團體與縣府共同肩負起推動本縣婦女服務的責任,期許透過「歲月療天室」據點空間友善化的設計方案,建置創新服務模式藉以翻轉形象,成為雲林中高齡婦女釋放壓力、交流傾訴、盡情分享、療癒內心、自在安心的場所,更能成為各種婦女創新服務腦力激盪、發想及實踐的基地站,縣府亦將整合諸多資源及服務共同努力,為雲林的婦女服務創造更多的可能!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中高齡女性人口數每年平均成長2.26%,雲林縣則為3.28%,可見雲林中高齡女性人口比全國平均快速增加!以生命週期觀點而言,中高齡為進入高齡階段的重要準備期,能否在此階段有較好的生命整合經驗及身心理準備,是邁向老年階段能達成生命統整的重要關鍵之一,而中高齡的朋友們更由於更年期的緣故,有著多樣身心轉變下需要調適的地方,世界更年期醫學會選定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促進社會大眾共同重視中高齡女性的身心健康。為了因應這項問題,縣府透過落實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來實現諸多目標,促使居住環境更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持續關注SDG3「健康與福祉」及SDG5「性別平權」,推動各項尊重多元、守護長幼安全等多項政策,並在「110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中奪得6大獎項佳績,展現耀眼成果。

發揮雲林麥寮港最大功效 麥寮港南公用碼頭預計2027年完工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發揮麥寮港最大功效 創造周邊產業園區發展利基 雲林麥寮港南公用碼頭預計2027年完工

  • 雲林麥寮港南公用碼頭開發在雲林縣政府努力不懈推動下,經濟部於110年9月同意興建、環保署於111年8月25日專案小組第2次會議結論通過變更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未來在取得施工許可後,預計5年可完工(預計2027年)。雲林縣政府今(20)日於台西海口生活館舉行麥寮港南公用碼頭發展願景記者會,向鄉親說明南公用碼頭未來開發及與雲林離島基礎工業區串接運用規劃。張麗善縣長表示,南公用碼頭加上兩處貨櫃集散場的發展,提供國內產銷物流服務、國際進出口貿易,可發揮麥寮港最大功效,並創造周邊產業園區發展利基。

縣長張麗善指出,去年九月,縣府與經濟部達成共識,針對麥寮港南公用碼頭整個開發,配合能源政策燃煤轉燃氣,同意工安無虞前提下,公用碼頭新闢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附帶港內三碼頭以一加三方式共同開發。麥寮港具深水碼頭優勢,配合離島工業區未來台西、新興產業園區及麥寮特定區開發產業發展需求,南公用碼頭可提供足夠貨運服務量能;麥寮港水深達24公尺,可供30萬噸級船舶進出,港灣條件優於台中港,因此麥寮港南公用碼頭區可轉型為台中港輔助港,支援台中國際商港進出口貨物服務功能,藉以降低貨物進出口運輸成本及縮短運輸時間,提高廠商產品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可與台中港形成雙港聯運,彼此支援提高進出口貨物作業的便利性。

張縣長再說,台西鄉與麥寮鄉僅一線之隔,命運卻大不同。人說風頭水尾的台西鄉,過往鄉親離鄉背井外出打拼,現在機會來了。台西產業園區範圍遼闊,區內有非常多私人土地,鄉親選擇純種電、純養殖、電漁共生或是漁電共生,縣府都給予尊重。為帶動地區發展契機,縣府利用台西區公有土地,優先劃設約81公頃的「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做為先期開發示範,結合既有的養殖漁業基礎來發展養殖漁業深層加值與關聯產業發展。因此將優先提出南公用碼頭加上台西產業園區兩處貨櫃集散場的發展,搭配聯外道路規劃,服務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及縣內產銷物流需求,國際進出口貿易、工業產品製造、農業產銷及觀光遊憩功能,對雲林縣沿海地區提供領頭羊發展功能,促進地方產業轉型與升級,創造企業投資優質投資環境條件,留住青年人口,實現雲林上場的願景。

透過今日發展願景說明,張麗善縣長希望讓雲林縣鄉親第一時間了解,縣府團隊以宏觀遠見政策規劃,盼促進地方繁榮,創造就業機會,讓雲林縣在台灣扮演角色以及國際地位,都能更深化。

 

推動多元教育 雲林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今日啟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推動多元教育 雲林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今日啟用

  雲林縣雖非原住民族委員會劃定之原住民地區縣市,相關資源較六都及其他原鄉縣市均相對匱乏,惟雲林縣秉持「多元、平等、自主、尊重」的原則,以提供原住民族學生優質之教學與學習環境、延續臺灣歷史文化及維護語言文化多樣性,除經年性辦理之原住民族教育相關政策外,更於108年底於教育處設立綜理原住民族教育之單一窗口,為拓展非原住民族一般學生對於原住民族文化之了解與尊重為宗旨,並於麥寮鄉橋頭國小設立本縣之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今天(10/20)上午由副縣長謝淑亞主持,進行啟用典禮。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雖沒有原鄉亦非原住民地區縣市,在67萬餘縣民中,原住民人口有2,648人(截至2020年12月),比例雖僅約全縣人口之0.39%。但縣內卻擁有多元族群,共計有14個原住民族群散居於各鄉鎮。其中阿美族人數最多(1,073 人),為本縣族群比例最高(40.5%)。

     雲林縣20個鄉鎮市均有原住民族人居住;而以居住地區分類,以麥寮鄉為最多,其次是斗六市,再其次則是虎尾鎮。而以居住環境而言,雲林縣鄰接南投縣的山線鄉鎮市(斗六市、古坑鄉、林內鄉)原住民人口數為657人,佔境內原住民總數的24.8%,濱臨台灣海峽的海線鄉鎮(麥寮鄉、台西鄉、四湖鄉、口湖鄉、水林鄉)原住民人口數則為729人,佔境內原住民總數的28.5%,由此可知雲林縣原住民人口分布以海線為眾,此亦為本縣將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設置於麥寮鄉之緣由。

謝淑亞指出,「雲林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經過一年的籌畫及運作,先從招募專案人員、中心軟硬體設施的建置、年度計畫的推動、原民食育教育課程、教師原民技藝培訓課程、教師原民課程設計相關課程、學生原住民部落文化生活體驗營、教師原住民族專業成長研習…等,未來「雲林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除推廣和普及原住民文化,更能以多元文化觀點,加強原民學生自我認同感,提升原住民族學生的基本學力,也讓更多人感受原民文化的獨特及多彩,希冀達成『全民原教』的理念。

雲林縣心理健康再升級~心衛上場、乘風啟航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心理健康再升級~心衛上場、乘風啟航

響應2022年世界心理健康日倡議主題「讓全民心理健康福址成為全球優先」,雲林縣衛生局今(19)日上午於二崙鄉衛生所舉行「心健康、心向陽~心衛上場、乘風啟航」心理健康月記者會暨二崙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揭牌儀式,結合在地的二崙國小樂團進行開場表演,由縣長張麗善、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及衛生局長曾春美等代表領航掌舵,象徵雲林布建的心衛中心正式運作。

人人都應該擁有心理健康的權利,未來將由心衛中心的社工、關懷訪視員、心理輔導員、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及個案管理員,並結合各網絡資源成為民眾心海航行的夥伴,即使偶爾會遭遇到烏雲密布、波濤洶湧的環境,心衛中心可以協助鄉親掌握心的方向,陪伴您一起度過暗潮,迎向充滿陽光的人生旅程。

縣長張麗善表示,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本縣精神醫療資源較為缺乏,為提供民眾可近性的心理支持服務,除了在20鄉鎮市衛生所設置免費心理諮商服務駐點外,也分別在斗六市、二崙鄉、東勢鄉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進駐專業人員提供社區精神病人外展照護、自殺通報個案關懷訪視、心理諮商或諮詢服務,以及規劃心理健康促進等相關活動,讓各中心服務涵蓋區之鄉親可就近獲取專業且多元的心理健康資源。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指出,社區心衛中心依據中央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規劃布建,是國家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近年來疫情影響民眾生活甚鉅,也連帶影響到心理健康的層面,心衛中心就像心理衛生所,協助民眾就近獲得心理健康資源,也協助精神病友們回歸社區、維持醫療連續性、提供家庭支持等照顧服務,使病友能與社區融合。

因COVID-19疫情讓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人人都經歷了生活習慣改變,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需求大幅增加,衛生局9月份在線上辦理「喀擦!鏡頭下的疫瞬間」活動,收集民眾在疫情期間的溫馨互動、家庭生活或醫護工作的照片,期待能在備感壓迫的防疫生活中,提醒大家注意那瞬間幸福的生活點滴與回憶,放大正向心理的防疫量能。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提醒鄉親,生理健康監測需要量體溫,心理健康也可以善用心情溫度計APP,即時測量親友與自己的心情,視需要尋求心衛中心協助。民眾可以用電話或各類通訊軟體來關心身邊的親友,給予陪伴和支持,如果有情緒困擾時,可善用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或洽本縣20鄉鎮市衛生所預約心理諮商服務,透過諮商方式重新檢視自己的內心,正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022雲林文創週宣傳記者會 暨雲創點睛、雲林亮販點特色店家頒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2雲林文創週宣傳記者會 暨雲創點睛、雲林亮販點特色店家頒獎

  • 雲林縣政府近幾年積極輔導、媒合在地藝術家、業者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持續培養與強化地方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之實力,雲林在地行之有年的「雲創點睛」精品認證、「雲林亮販點」特色店家徵選活動,今(10/19)日上午9點於YCDC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舉辦頒獎暨2022雲林文創週宣傳記者會,由副縣長謝淑亞、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共同主持開幕儀式,縣議員廖郁賢等貴賓到場參與,現場除了「雲創點睛」精品、「雲林亮販點」特色店家外,還有青年創新行動、雲林創意設計中心成果展出。

    雲林已經逐漸從農業大縣轉型為觀光大縣,雲林文化創意設計力是支持雲林在地文化、傳統產業轉型、特色觀光發展的重要力量,雲林縣政府也期望透過雲創點睛精品、雲林亮販點特色店家、青年創新補助計畫等徵選活動,讓青年、工藝師、在地創意店家的資源和輔導互相牽引,雲林縣的文化創意得以持續傳承、活躍的發展,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創點睛精品認證自2013年至今已收到數百件精品申請,至2020年總共通過87件精品,其中不少扭轉雲林傳統文化思維之創意,希望透過「設計加值+雲林文化創意」,表達雲林創意對美好未來的一份期待。今年8月份自公開徵選訊息公告以來,參與徵選的件數相當多,在經過評審審查之後,雲創點睛共計選出13件作品,除了知名的「世金藤飾手工傢俱」製作的新娘踩腳椅、「偶的家」製作的一代女將穆桂英布袋戲偶、「昶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Bebottle 臨時有事保溫瓶、「季節角落工作室」的單色染系列、藍染系列、長巾系列等作品外,今年更有許多新興創作者加入精品認證的行列,包含:「茜花藍草工作室」的雲林物產地圖-金色大地掛布;「金三角設計有限公司」虎尾糖廠典藏蒸汽機車紀念立體紙雕;「神農少女」噴霧乾洗手組…等精緻文創商品。通過認證的商品,於「2022雲林文創週」正式公開亮相,而歷年精品認證商品也可透過雲林創意設計中心洽詢購買,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參觀選購。

  2022雲林文創週另一亮點則是「雲林亮販點」特色店家,雲林亮販點特色店家2021年通過58間,今年參與徵選的店家相當踴躍,共計26間店家通過審查,通過審查的店家不乏雲林知名店家,包含:澄霖沉香味道森林館、阿國師燉硐蒸品薑母鴨、老街冰店、綠果子甜品店、CHICO餐廚、臺米菜飯、李排骨酥餐館、厚德誠食堂…等,通過認證店家遍及雲林縣內各鄉鎮,除了能在雲林創意設計中心看到相關店家介紹外,後續也將透過故事性的包裝,進行集體行銷。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雲林青年創意發想則是雲林文創發展的無限可能,青年創新行動補助計畫是由雲林文創青年發揮創意進行雲林縣內的特色提案,雲林縣政府以獎勵的方式鼓勵雲林文創青年進行創新行動,今年獲得補助的單位共有5件,分別為「J.Food傑夫料理人X舌尖上的風味雲林」、「舊城尋五味小旅行-風鼓小旅行」、「TU.北港-北港藝燴」、「溯NJ4藝享空間 日常之流,舞繪新光」、「臺米菜飯X打造雲林在地小吃計畫」,發想的內容相當多元,相關成果也都將配合2022雲林文創週展現。

    為展現雲林豐富的創作能量,並向大眾呈現更加有系統性、更加精采的雲林文創,10月22日(六)起至12月11日(日)於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舉辦「2022雲林文創週」活動,為期2個月的活動期間,除展示雲創點睛、雲林亮販點成果外,並於文化觀光處一樓迴廊舉辦YCDC創藝市集,更在雲林各地搭配辦理多場系列講座、走讀與體驗課程,透過交流與體驗活動,讓民眾與文創業者更能體會雲林文創豐沛創意能量。

     2022雲林文創週系列活動如下,詳細活動訊息請上「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臉書粉絲頁查詢。

  • 雲林文創週成果特展  10/19-12/11
  •  YCDC創藝市集  10/22-10/23
  •  系列講座、走讀、體驗課程  10/22-12/07

雲林縣政府辦理廉手反賄 乾淨選舉 幸福雲林專題講座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廉手反賄 乾淨選舉 幸福雲林

  •     雲林縣選委會及縣府政風處於111年10月18日在縣府大禮堂共同舉辦反賄選記者會及專題講座,雲林縣選委會主委曾元煌、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張春暉檢察長、法務部調查局雲林調查站張序立主任以及雲林縣警察局李謀旺局長、政風處楊華興處長與會共同宣誓反賄選之決心,此次活動邀請鎮南國小學生進行反賄選相聲表演,將「反賄選」、「檢舉專線」、「檢舉獎金」、「不買票、不賣票」等宣導元素加入相聲表演,透過寓教於樂方式,表現全民拒絕賄選的決心,建立反賄共識,並能勇於檢舉賄選,促進乾淨公正選舉。

  選委會主委曾元煌表示,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在111年11月26日投開票,為達成清廉選風,避免黑金介入選舉以及假訊息、境外勢力及賭盤影響選舉公正等衝擊,縣府政風處辦理反賄選巡迴專題講座,杜絕買票、賣票歪風、檢舉賄選、人人有責,希望人民與政府一起同心協力杜絕賄選歪風。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張春暉指出,手機逗陣賴檢舉賄選全程保密,並由地檢署專人和民眾一對一對話,不用擔心身分曝光,希望大家多利用。檢警調全力防止金錢、暴力、幽靈人口、假訊息、境外資金等不法因素介入選舉,而建立清新乾淨的選舉文化,大家都有責任,唯有公平、公正、乾淨的選舉環境,才能讓賄選無所遁形。

    政風處處長楊華興表示,政風處另將於大埤鄉公所及麥寮鄉公所辦理反賄選專題講座,呼籲選民切勿收賄以免涉及刑責,也鼓勵民眾勇於檢舉、拒絕賄選,提醒發現賄選時,主動撥打檢舉專線0800-024-099#4,善盡公民責任,全民共同維護廉潔、清明、乾淨的選舉風氣,達到選賢與能的目的。

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 雲林競艷 精彩無限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 雲林競艷 精彩無限

  • 近期雲林縣在各項評比屢獲佳績,今日(10/18)再報喜訊,雲林縣長張麗善上午與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進行114年全國運動會簽約儀式,正式宣告雲林縣將承辦114年全國運動會,預計於114年10月18日至23日舉辦33項競賽種類,屆時全國菁英運動選手將齊聚雲林角逐金牌。對於能承接國內最高等級之綜合型運動賽事,張麗善縣長表示備感榮幸,去年主辦「110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大獲肯定,未來3年的籌備期間將卯足全力,發揮雲林縣優勢,延續110全中運的氣勢,讓全國人民再次驚艷,呈現一場有別於以往的全國運動會,屆時將再次讓全國人民感受「雲林競艷 精彩無限」。

雲林縣長張麗善18日上午與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進行114年全國運動會簽約儀式,正式宣告雲林縣將承辦114年全國運動會雲林縣長張麗善18日上午與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進行114年全國運動會簽約儀式,正式宣告雲林縣將承辦114年全國運動會

縣長張麗善表示,110年4月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簡稱全中運)在雲林辦理,以「雲林上場 精采飛揚」為主軸,串起近70萬雲林鄉親的心,不僅聚集全國體壇學生菁英在雲林同台較勁,更讓近一萬七千名的選手、教練和裁判,和來自全國各地觀摩參訪的貴賓,感受到雲林縣的用心與熱情,對全中運賽事期間的安排讚不絕口。縱使110年全中運结束至今,依然有好友在不同的角落给雲林最大的掌聲與肯定。

張縣長再說,全國運動會(簡稱全運會)是國內規模等級最大的綜合運動會,每兩年舉辦一次,以奧運、亞運最近一屆已辦或將辦之競賽種類為限,雲林縣距離94年辦理全國運動會至今已歷時20年,為了確保114年全國運動會的舉辦品質,自獲教育部核定後即著手盤點縣內各運動場館,目前規劃41個競賽場地中,有33個場館位於雲林縣,預計投入超過2億元經費整修,提升各現有運動場館品質,以符合辦理全國賽會需求,為讓全國運動會辦理品質再提升,雲林縣將花費超過12億的經費在高鐵運動園區興建一座符合國際級規格的田徑場,作為主場館,目前已經進入規畫設計階段,完成之後,不僅提供高規格的運動場所,更可作為各項大型活動的最佳場所。

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表示,110年全中運在張縣長所率團隊努力下,深獲各縣市代表隊、裁判、各單項工作人員肯定、也深獲評估委員青睞,最終評選雲林縣接辦114年全國運動會。洪副署長也指出,雲林縣在94年曾舉辦過全運會,歷經20年再次接辦,他代表體育署感謝雲林縣府、張縣長勇於承擔國內最大運動賽會,體育署也會傾全力協助縣府團隊,讓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再顯競艷,精彩無限!

「雲林縣不只是農業大縣,我們絕對是一個體育大縣!」張縣長再次感謝所有支持雲林體育的民意代表、地方鄉親、企業、團體,讓雲林縣的體育賽事不斷、優秀人才輩出,未來我們也將持續與體育署共同合作,希望能整合更多資源挹注於雲林,相信睽違20年的全國運動會,雲林縣一定可以辦得有聲有色,歡迎全國民眾於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賽會期間均能踴躍前往各場館觀賽,為選手加油打氣!

 

雲林縣政府「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施工前說明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施工前說明會

  • 雲林縣政府為改善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環境景觀、提供遊客完善之無障礙環境及停車空間,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經費800萬元整,辦理「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為讓地方鄉親了解日後工程施作內容及期程,,今日(10/17)下午特別辦理施工前說明會,由謝淑亞副縣長率城鄉發展團隊說明,議員周秀月及諸多鄉親出席關心,期望藉由收集各方意見,讓本工程可以盡善盡美,以符合民眾之期待。

「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施工前說明會「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施工前說明會

城鄉處長林長造說明,斗六石榴地區早期為全省唯一鐵道道碴石採石產業的重要區域,石榴車站為台灣現存17座木造車站之一,歷年來也為遠見雜誌評為四處最療癒車站之一。目前石榴車站本體、石榴解說服務站(原車站宿舍),均列為本縣歷史建物,並已於2015年整修完成。然車站周邊環境景觀及入口解說指引設施等相關配套措施未臻完備,讓車站不易凸顯特色,實屬可惜。縣於今年向觀光局提案申請補助,獲核定計畫總經費800萬元(中央補助532萬元,本府自籌268萬元)辦理改善,並於9月16日完成工程發包及訂約,預計近期開工,主要改善石榴火車站廣場鋪面及照明設備,並增加導覽、休憩、景觀設施及植栽等,工期共計120日曆天,預計明年2月底前完工。

「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規劃圖「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規劃圖

謝淑亞副縣長表示,石榴車站及車站宿舍均為早期日式木造車站建築,目前列入本縣歷史建物並已整修完成,為鐵道迷大力推薦的秘境車站,極具發展鐵道觀光的價值。「斗六石榴火車站周邊觀光遊憩景點營造計畫」除打造車站入口空間景觀、增設指標系統強化石榴車站的引導外,也針對既有停車場重新規劃,以解決目前紊亂及動線不良情形;同時也考量夜間乘車民眾之安全,全面檢討與強化照明,以達到全天候使用的安全與機能。本工程近期即進行動工,預計今年10月至明年2月施工,施工期間有任何問題或建議,都可以透過地方議員或直接向本府反映,縣府一定會參酌、採納各方意見,讓本工程能更符合地方鄉親的需求,施工期間造成的不便,也請民眾多多包涵。

雲林縣第二屆風箏衝浪公開賽暨體驗活動10/22登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嗨on三條崙 雲林縣第二屆風箏衝浪公開賽暨體驗活動10/22登場

  • 2022雲林縣第二屆風箏衝浪公開賽暨體驗活動」將於10月22日起至10月30日止,連續兩周末在三條崙海域「風」起來!今(17)日在縣府舉行宣傳記者會,副縣長謝淑亞、計畫處長李明岳、四湖鄉長蘇國瓏、縣議員林岳璋、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陳煜川、海洋委員會科長施凡勤及四湖當地各級民代、校長等人,共同邀請全國風箏衝浪玩家、對風箏衝浪及水上運動有興趣的民眾,一起到四湖鄉嗨on三條崙!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海區以往是風頭水尾的地方,麗善縣長掌握了這項大自然賜給我們的資產,去年啟動第一屆風箏衝浪公開賽,佳評如潮,今年繼續辦理,期待風箏衝浪不僅列入2024巴黎奧運正式競賽項目,也可成為國人親近海洋最好的運動之一,更希望透過國際風箏衝浪比賽,讓國人重新認識雲林,參加活動之餘可到三條崙附近的黑森林、箔子寮藝術村、成龍溼地、口湖遊客中心等景點逛逛,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計畫處長李明岳指出,「雲林國際風箏衝浪學校」於109年12月在三條崙海水浴場親水公園啟用,去年11月舉辦第一屆公開賽,今年活動持續去年讓人熱血沸騰的「風箏衝浪競賽」及佳評如潮的「水上活動體驗」,連續兩周末期間辦理7場次的風箏衝浪教學、風翼衝浪及立式划槳等課程,將體驗人次創造最大化,共計有兩百餘位可參與體驗,從水域安全教育宣導、學習運動常識技巧到淺灘實際操作等一系列教學,讓更多人能夠體驗這項既好玩又刺激的水上極限運動! 10月17日下午五點整將開放第二階段水上活動體驗報名,報名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去年第一屆風箏衝浪公開賽,佳評如潮。去年第一屆風箏衝浪公開賽,佳評如潮。
李明岳提及,今年的風箏衝浪公開賽不只是比賽,也辦了許多體驗活動,最重要還有導覽行程,只要對海洋運動好奇的民眾都可以來三條崙,一起體驗海洋的魅力。其中「無痕海洋創生體驗」規劃6場次風箏衝浪導覽,採現場報名,由專業的風箏玩家帶領民眾前往三條崙最新觀景平台講解,認識風箏衝浪此觀賞性極高的極限運動,從風箏衝浪裝備介紹、起箏、控箏等專業介紹導覽,讓大小朋友欣賞風箏衝浪之餘,還能了解風箏衝浪賽事規則。

 

「海洋永續-環境教育體驗活動」規劃2場次半日海洋永續環境體驗之旅,遊程內容包含串蚵剖蚵體驗、彩繪木板畫、草地野餐等,以三條崙為主要活動場域,透過寓教於樂的體驗方式,感受雲林濱海之美;「救生安全講習-研習活動」則與在地雲林縣特種搜救協會合作,課程內容規劃水域安全知能與技能實作,以期讓民眾有正確救生安全的觀念。

計畫處表示,入口意象以可愛逗趣的風箏衝浪板等意象為主軸豎立在濱海大樓,將會是熱門網美拍照景點,周邊規劃胖卡及在地攤位市集、氣墊樂園等親子活動,另參與行銷宣傳活動即贈美食抵用券、客製化單片口罩等多重行銷宣傳好禮,10月底的周末不妨安排一日遊或二日遊來雲林三條崙一趟,賞風箏衝浪、海邊踏浪,賞最美夕陽!

 這幾年縣府團隊在三條崙的深耕確實慢慢展現成效,除了大家還記憶猶新的2022雲西海洋音樂祭剛於8月落幕,計畫處也特別為水上運動人才培育啟動搏海職人計畫,希望透過在地人才的培育創生三條崙,因此為了讓來此遊玩的民眾或者是水上活動玩家們能有個更好的體驗經驗,縣府藉由台61幸福公路-休息軸帶計畫,規劃建置了友善景觀平台及市集格柵,讓來到三條崙的民眾都能更加親海、近海。

 四湖鄉長蘇國瓏表示,感謝張麗善縣長帶領的縣府團隊,與四湖鄉公所、海洋委員會、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共同努力,讓三條崙海水浴場風華再現,去年舉辦第一屆風箏衝浪公開賽,雖然遇上疫情,但仍非常熱鬧,期待第二屆國際風箏衝浪公開賽能夠盛況空前,誠摯邀請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國好手來雲林四湖三條崙海水浴場參與活動。

307294855_658404778989639_6453501126247957054_n307294855_658404778989639_6453501126247957054_n

2022雲林149甲草嶺公路半程馬拉松 邀請全國跑友齊聚雲林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2雲林149甲草嶺公路半程馬拉松 邀請全國跑友齊聚雲林


149甲草嶺公路自921地震後中斷23年,今(111)年2月25日在雲林縣政府的努力下恢復通車,開通後首場半程馬拉松比賽將於10月30日登場,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今日與2022台灣田徑公開賽男子5000公尺和1萬公尺雙料金牌選手蔣介文、體育會理事長郭志恒等人共同召開記會,邀請全國各界跑友踴躍報名,一起見證草嶺的美麗風光。

縣長張麗善表示,首次在雲林149甲草嶺公路辦理的半程馬拉松比賽,分為3K、10K及21K等三組,其中21K組挑戰難度高達99分,期待全國跑友高手一起來挑戰,當然也安排3K組,希望全家大小一起來健走,吸收森林中的芬多精,感受負離子的洗滌。活動今(13)日中午12時開放網路報名,名額有限,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張麗善指出,149甲草嶺公路在民國88年921地震後路基斷裂、土石堆積,將近23年無法通行,她上任後用3年的時間,克服地形、地質等許多困難,在今年初讓這條路恢復通車,為了讓大家走出陰霾,也讓草嶺風華再現,縣府特地在149甲草嶺公路舉辦半程馬拉松,邀請大家以輕鬆氣氛見證這條路的歷史。

教育處長邱孝文表示,「2022雲林149甲草嶺公路半程馬拉松」邀請2022台灣田徑公開賽男子5000公尺和1萬公尺雙料金牌選手蔣介文擔任活動代言人,蔣介文目前是也是馬拉松半馬全國紀錄保持者。為鼓勵大家一起來運動,完全不收報名費用,還有豐富的活動專屬紀念品,包括紀念衫、運動毛巾、束口袋、馬克杯杯墊組等,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馬拉松半馬全國紀錄保持者蔣介文說,草嶺149甲睽違23年才打通,希望大家踴躍報名,用欣賞風景的心情來跑,因為是山路,建議前面速度放慢一點,回程體能夠的話再慢慢加速,但也不要太快,因為下坡怕摔倒,安全第一,最後靠近終點有力氣的話再衝刺,希望大家都能挑戰成功。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