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督導轄內醫院落實感染管制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督導轄內醫院落實感染管制 「分艙分流」及「分區照護」避免院內感染

  •    為因應 COVID-19 疫情,109 年 1 月 20 日我國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 情指揮中心」,該中心於同年 2 月即陸續發布致醫界通函和相關指引,請醫院規劃病人分流 分艙收治,安排固定團隊分區照護、避免醫護人員跨區服務,並將不同任務醫護的休息空 間盡可能區隔,以降低院內群聚感染風險。

   衞生局將持續督導本轄各醫院嚴格遵守感染管制原則,並落實執行疾病管制署「分艙分流」及「分區照護」規定,以杜絕院內感染。

 雲林縣疫情分析

雲林縣今日新增 472 例本土確診個案,分別為 243 位男性與 229 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 滿 1 歲-95 歲,無症狀 434 人,輕症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為主要症狀。

111.7.31確診個案統計111.7.31確診個案統計

雲林縣 111 年 1 月 1 日統計至今(7/31),本土累計確診數共 85,050 例,其中累計 262 例 死亡。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 30-39 歲共 13,656 人,佔比約為 16.1%;次多為 40-49 歲共 13,572 人,佔比約為 16%;另 65 歲以上長者共 12,149 人,占 比約為 14.3%;0-12 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 6-12 歲共 7,118 人,約佔 8.4%;學齡前 3-未滿 6 歲共 3,280 人,約佔 3.9%;小於 3 歲共 2,595 人,約佔 3.1%。

 雲林縣今日新增 3 例死亡確診個案,3 位皆為女性,年齡介於 80 至 90 多歲間,分別有 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失智、慢性腎病、心臟相關疾病等慢性病史,其中 1 位已完整 接種 COVID-19 疫苗,另 2 位未曾接種疫苗,死亡日期介於 7/26 至 7/27。(7/31 疾管署判 定公告)

 

雲林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 451 人,確診者輕症居家照護在管中有 3,018 人, 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 444,513 人次。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自 4 月 25 日 至 7 月 30 日,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共計已服務 3,767 件。

 

雲林縣滿 6 個月至 5 歲(未滿 6 歲)幼童莫德納 COVID-19 疫苗自 7/22 開打以來,已 接種 2,044 人,接種完成率為 9.7%。衛生局提醒,中央已開放 6 個月以上至 5 歲(未滿 6歲)的幼童接種第 1 劑疫苗、5 歲以上至未滿 12 歲的孩童接種第 2 劑疫苗、12 歲以上至 17 歲的青少年接種第 3 劑疫苗、50 歲以上的成人以及特殊對象(如:因工作要出國的鄉 親)可接種第 4 劑疫苗,鄉親只要符合接種條件,請儘快完整接種疫苗,鄉親可向本縣 COVID-19 疫苗合約院所預約接種,依照約定時間並攜帶健保卡、疫苗接種紀錄卡(黃 卡)前往,相關接種服務資訊可上網至本縣衛生局網站→新冠肺炎專區→疫苗地圖(網 址:https://ylshb.yunlin.gov.tw/News.aspx?n=15251&sms=18466)查詢。

雲林縣新增本土確診500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新增本土確診500例

  • 雲林縣今日新增500例本土確診個案,分別為246位男性與254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1歲-94歲,無症狀419人,輕症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為主要症狀。

111.7.30確診個案統計111.7.30確診個案統計

雲林縣111年1月1日統計至今(7/30),本土累計確診數共84,578例,其中累計259例死亡。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30-39歲共13,590人,佔比約為16.1%;次多為40-49歲共13,491人,佔比約為16%;另65歲以上長者共10,065人,占比約為14.3%;0-12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6-12歲共7,060人,約佔8.3%;學齡前3-未滿6歲共3,267人,約佔3.9%;小於3歲共2,585人,約佔3.1%。

雲林縣今日新增1例死亡確診個案,為80多歲女性,於7/25死亡,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史,已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7/30疾管署判定公告)

雲林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482人,確診者輕症居家照護在管中有3,038人,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441,650人次。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自4月25日至7月29日,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共計已服務3,767件。

雲林縣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幼童莫德納 COVID-19疫苗自7/22開打以來,已接種1,911人,接種率為7.4%。衛生局提醒,中央已開放6個月以上至5歲(未滿6歲)的幼童接種第1劑疫苗、5歲以上至未滿12歲的孩童接種第2劑疫苗、12歲以上至17歲的青少年接種第3劑疫苗、50歲以上的成人以及特殊對象(如:因工作要出國的鄉親)可接種第4劑疫苗,鄉親只要符合接種條件,請儘快完整接種疫苗,鄉親可向本縣COVID-19疫苗合約院所預約接種,依照約定時間並攜帶健保卡、疫苗接種紀錄卡(黃卡)前往,相關接種服務資訊可上網至本縣衛生局網站→新冠肺炎專區→疫苗地圖(網址:https://ylshb.yunlin.gov.tw/News.aspx?n=15251&sms=18466)查詢。

雲林縣政府發起「六月革命音樂祭」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發起「六月革命音樂祭」向過去宣戰 青年揮灑青春不設限活動

  • 雲林縣政府與在地青年聯手出擊,推出青春熱力的「六月革命音樂祭」,今(30)日假虎尾同心公園重磅登場。音樂祭從上午9:30持續到晚上21:30,由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熱音社領銜,以及草原漂流、Future After A Second等多組獨立樂團連番上場,發動一場雲林青年限定熱血青春的音樂革命,向過去宣戰,追求更美好的自我與未來。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張世忠處長表示,音樂使人開心、快樂,為人們創造希望並且療癒心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這麼長一段時間,雖然打亂多數人日常生活步調,但帶不走希望,期勉青年朋友打破框架與限制,隨時準備好接受挑戰,為自己與夢想勇敢瘋狂。而透過這場音樂祭,除了讓喜愛音樂的青年朋友有展演與表現的舞台,更藉由他們的青春熱力,向社會傳達正向的意念與希望,發揮療癒的功能。

張世忠強調,打造符合青年期待與需求的環境是縣政的重要工程;縣府從110年推動成立青年專責單位開始,舉凡促進青年公共參與、就創業輔導以及多元發展等都已有相關具體成果,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雲林充滿青春創意與生機,創造好的循環,讓青年能夠在地深耕發展,長留雲林。

張世忠說,為了讓青年多元適性發展,縣府特別投入青年社團培育資源,包括主題交流、工作坊以及幹部訓練等,鼓勵青年利用課餘參與社團活動,藉此落實培養青年行動力、溝通互動以及社會參與等核心素養能力,發展學業成績以外的領域,增加自己的廣度與韌性。未來在青年發展與培力上,縣府也將持續規劃推動青年發展相關政策。

即時搶救每一個生命「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捐贈校園AED設備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即時搶救每一個生命「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捐贈校園AED設備 建構幸福雲林 安全上場

  • 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心臟疾病所造成的死亡,許多是以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形式發生,心臟驟停並不會挑場所,當人突然倒下時,身旁有沒有救命的人和機器,成保命的黃金關鍵,而除了人工CPR,電擊也是可以使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式。據文獻指出,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每延遲一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10%。因此,傷病患的存活是和時間和死神的賽跑,如果將AED設置於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供民眾搶救時使用,可降低該類傷病患到院前死亡率。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今(29)日特別捐贈雲林縣內含育仁國小等16所學校AED設備,讓民眾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救回每一個寶貴的生命。縣長張麗善上午出席捐贈記者會時表示,搶救一條生命,就搶救一個家庭,她代表雲林縣鄉親感謝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及所有善心人士大力捐贈,並強調雲林縣將努力增設AED設備,即時搶救每一個生命,持續為建構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楊嘉俊理事長表示,很感謝有機會可以來到雲林縣政府,捐贈16所學校AED設備,在捐贈儀式之前,我們實地前進學校做設置,發現許多學校位處偏遠,更需醫療資源協助;雲林縣還有很多學校還沒設置AED,協會在此也希望透過更多善心人士幫助,盡快將AED儀器補足。

張麗善縣長感謝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此次的慷慨捐贈並指出,雲林縣到目前為止,有94所學校已裝設AED,還有不足的地方,今天透過協會媒合給16所學校補充,後續還有一些學校必須增加AED設備,縣府亦會陸續透過善心人士、企業捐助,希望每個學校都能有AED的設備,甚至在公共場域人口密集的地方增設,第一時間透過AED救援,增加鄉親存活率,即時救援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也能挽救一個家庭。

 


 


雲林縣政府與臺大雲林分院合作,打造雲林銀光樂活園區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與臺大雲林分院合作,打造雲林銀光樂活園區

為提供鄉親更完善的長期照護,推動健康照護專業人才的培養及住宿型長期照護機構布建,雲林縣政府與臺大雲林分院合作,將於臺大雲林分院門診大樓對面停車場建置雲林銀光樂活園區,本案都市計畫已於今年7月20日辦理都市計畫書、圖公開展覽,並訂8月5日於斗六市公所會議室辦理說明會後,送本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及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進行審議,逐步展開打造雲林銀光樂活園區的願景。今日上午縣長張麗善、臺大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副院長馬惠明、縣府顧問張清良、秘書長曾元煌、衛生局長曾春美等共同出席記者會,向鄉親說明計畫時程與進度。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老化指數是全國排名第三,110年12月雲林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7%,估算本縣住宿式床位需求約5,658床,然經盤點本縣現有住宿型長照機構僅4,007床,仍不敷使用,本縣為提升長照產業照顧鄉親,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獲衛生福利部「獎助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公共化資源計畫」3億元補助後,得知其苦無空間可擴充長照床位困境後,縣府特排除萬難,選定文觀處旁台大斗六院區正前方得停二用地空間,進行土地變更後,無償撥用予台大使用,期在「衛生福利部獎助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公共化資源計畫」下設置200床住宿型長照床位。本案已於7月20日辦理都市計畫書、圖公開展覽,並訂8月5日於斗六市公所會議室辦理說明會後,送本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縣府將儘速完成行政程序,期早日進行興建。

 張麗善指出,臺大雲林分院門診大樓對面停車場用地(停二基地)周遭有大專院校、大學醫院、公共服務機關、文化中心、體育館及公園綠地,係銀光樂活園區的最佳基地,規劃中的長照大樓為地面7層地下1層,包含200床長照住宿型床位,可望提供本縣鄉親長者一處長照、醫護的優質環境,讓縣民在地安養,在地老化,享有尊嚴及優質的醫療環境。同時也期待藉由臺灣大學金字招牌,培育專業人才,促進在地就業機會,讓我們的鄉親能就地安養,透由此樂活園區規劃,拋轉引玉啟動大斗六都市計畫案,翻轉雲林,由高勞力人口農業縣市開創新局蛻變為宜居樂活新城市。

 臺大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基地初步規劃設有長照大樓、門診醫療大樓及立體停車場,長照大樓為地面7層地下1層,將作為台灣大學學士後護理學系教學空間並提供包含景福照護住宅在內的200床長照住宿型床位,同時可供縣內長照人才培育之教學實習場域;而門診大樓除作為門診及行政辦公區域,亦作為高齡醫學如失能復健、輔具、銀齡營養照護等示範場域,而行政區域重新規劃預計可加速院方因空間不足遲未能開設76床急性床位,解決大斗六區域病床雍塞的沈痼。另為滿足周邊停車問題,規劃地面五層的立體停車場提供450席車位,比現況平面停車場250席多出200席車位。

 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專業的發展,首重於人才的培育,近年在長照政策支持下,各大專院校積極開設照顧相關科系,每年培育出7,000多位長照人力,卻只有30%∼ 40%投入照顧產業,如何進行人才培育並有效管理,是應該重視的議題。本案基地將新建長照大樓及門診醫療大樓,可供做臺灣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及各大專院校長期照護系所臨床教學場域使用,並規劃200床住宿式長照機構作為實習場域培育專業長照人才,同時也與未來「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相關的服務研究連結,相信可成為國內外長期照護服務的標竿示範場域,藉由產官學合作的模式,提供長期照護領域之所需人才並透過與學校的密切合作,讓學生能提早接觸長照領域及實際長輩的照護服務工作,透過實務的學習,掌握高齡社會服務發展的脈動及趨勢,提升照顧人才之品質,相信透過台灣大學課程設計高度與產業鏈結合,讓學生了解其未來職涯發展性與產業願景,提高投入長照產業意願,並逐步推廣至長照職業訓練與繼續教育,讓未來的長照投入者可以達到「我長照 我驕傲」願想。

2022雲林國際偶戲節【轟動武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布袋戲歌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2雲林國際偶戲節【轟動武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布袋戲歌曲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布袋戲經典歌曲,苦海女神龍、粉紅色的腰帶,還有歌手五佰演出的聖石傳說主題曲、詞神方文山填詞的〈遠走他鄉〉,都貫穿每個時代觀眾的記憶,你心目中的布袋戲金曲又是哪一首呢?2022雲林國際偶戲節【轟動武林】-布袋戲金曲歌唱大賽,總獎金6萬6,000元,冠軍可獲獎金3萬元,前6名還有機會試唱霹靂劇集主題曲或角色專用曲資格,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11年8月8日截止報名,想成為新一代優秀武林歌神,機會有限,敬請把握最後報名期限。活動由雲林縣政府、霹靂布袋戲及 17live 首度跨界合作歌唱比賽,邀請廣大戲迷,齊聚報名帶來的精湛歌唱演出。

    縣長張麗善表示,黃文擇大師生前為素還真電影配音,7月也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傑出技術獎」肯定,布袋戲口白配音、配樂等都是布袋戲產業重要的一環,因此縣府與霹靂國際多媒體合作,共同推出布袋戲口白競賽、布袋戲金曲歌唱比賽,為培育新一代的布袋戲人才而努力。今年是雲林國際偶戲節第20屆,加上未來傳習中心設立,希望結合縣府、霹靂布袋戲及17直播跨界合作歌曲比賽,廣招人才,為讓布袋戲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2022雲林國際偶戲節【轟動武林】-布袋戲金曲歌唱大賽2022雲林國際偶戲節【轟動武林】-布袋戲金曲歌唱大賽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布袋戲演出形式多元且跨界,是不退流行的藝術,從黃海岱大師一脈相承,到人間國寶黃俊雄大師、霹靂及金光布袋戲等,從野台跨足電視、電影,形成全台引領風潮的布袋戲文化,配樂也從傳統南北管,到結合流行歌曲,重新創作主題曲,也為許多藝人李千娜、荒山亮、五佰等人傳唱,或跨界合作,創造屬於布袋戲的金曲。今年因適逢雲林國際偶戲節20周年,首次辦理布袋戲金曲歌唱比賽,各類多元項目,由參賽者自行設計,舉凡Cosplay、造型、自彈自唱、自創編曲、舞蹈、武術…等皆可,今年首次結合網路徵選、直播平台、現場競唱。線上評審環節,特定時段會有專業評審進入直播間,參賽者透過演唱歌曲爭取評審禮,經過三個月的選拔與競賽,最終前八強才能站上雲林國際偶戲節的舞台-國際級雲林表演廳一決勝負,誠摯邀請全台民眾可以一同來參與。

雲林縣政府發起照顧厝邊好鄰居 推動企業道路認養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發起照顧厝邊好鄰居 推動企業道路認養

  • 雲林縣政府為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企業道路認養政策,希望藉由民間團體的力量擴大清掃範圍,協助維護縣內道路環境清潔,進而降低車行揚塵污染問題,提昇道路整體之乾淨度,而持續推動111年度企業單位認養本縣道路作業。

 縣長張麗善表示,「清新家園 你我有責」,期盼縣內企業、工商團體一起動起來,主動加入道路認養行列,共同來維護家園的道路環境。一起為居住的道路環境品質共同盡一份心力。

 縣長張麗善並表示,雲林縣政府刻正積極推動廠區周邊道路認養洗掃作業,藉此提升民眾生活環境及空氣品質。111年度有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劍湖山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味王股份有限公司豐田廠等50家企業、工商團體簽署道路認養承諾書,今年截至6月洗掃總長度達5,197.73公里,環保局推估總懸浮微粒(TSP)削減量約71.7公噸,懸浮微粒(PM10)削減量可達13.5公噸,將有助於雲林縣降低空氣污染情形。 

 建設處長李俊興進一步說明,為了創造優質生活環境,雲林縣政府邀請縣內企業、工商團體為縣內環保品質善盡社會責任,亦有助於提升企業、團體之公益形象,並可藉由道路認養洗掃達到敦親睦鄰之效,縣府並透過定期公開表揚活動,對持續認養之企業團體回饋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表達敬意及感謝。

雲林縣政府免費輔導大樓成立管理委員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免費輔導大樓成立管理委員會 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 近年老舊公寓發生重大火災傷亡事件,全民越來越重視居住安全,老舊公寓大廈欠缺管理也引起社會大眾注意,為加強雲林縣轄內公寓大廈公共安全,本府積極推廣輔導大樓成立管理委員會。自高雄城中城大火發生後,也已輔導9間無管委會之老舊大樓成立管委會。

 雲林縣政府建設處處長李俊興表示,本府目前積極輔導成立管理會,成立管委會好處多,每年定期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訂定規約,增進共同利益,確保良好生活環境。成立管委會組織並向本府完成報備者,可依管委會名義至銀行申請開設專戶,避免公共基金存放於私人帳戶;若住戶於社區通道堆積雜物影響公共安全,可依管委會之名義要求住戶改善,經勸導不遵從者,可報請本府協助處理,提供居民良好生活品質。

 立法院已於111年4月26日三讀通過《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增訂條文第29條之1明定,公寓大廈如未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有危險之虞,不論屬「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前或條例施行後已取得建造執照,均應限期成立管委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並辦理報備。增訂條文第49條之1明定,未依此次新增的第29條之1規定,於期限內成立管委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的公寓大廈,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按每一專有部分處區分所有權人新台幣4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辦理;屆期仍未辦理者,得按次處罰。

 為提升轄內公寓大廈住戶的生活品質及居住安全,請盡速撥打服務電話,服務電話:5522183陳小姐,本府將有專人輔導成立管理委員會,也避免日後區分所有權人受罰。

雲林縣政府農業設計展現雲林多元風貌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農業設計展現雲林多元風貌 縣府同步直播展示熱身

  • 「2022雲林農業設計展」將於本周六(30日)起盛大舉行,為展現雲林農業多樣性,並讓更多人了解本縣農業文化併融設計美學元素,同步今(27)日在縣府親民大廳展示空間,透過直播活動(上午11.30-12.00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09498236844198/ )及現場展示,提供雲林良品業者更多元行銷管道,陪伴在地業者數位轉型,亦為農業設計展暖身。

   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雲林縣作為最重要農業大縣,所生產及研發的產品及種類相當多元,然而如何跳脫以顧客滿意度為主軸,行銷本縣在地特色的雲林良品,並論述情感故事結合本縣人文歷史、永續議題及創造雙贏局面,是極為重要的關鍵要素,而雲林縣北港糖廠即將開展的「2022雲林農業設計展」中就能看出雲林縣的多元風貌。

    

魏勝德指出,本次直播活動邀請15家雲林良品業者參與,其中直播現場中,明和醬園「壺底油」堅持傳統手工釀造醬油,致力於醬油釀造技術;保證責任雲林縣斗六漬物生產合作社的「黃金醬筍」,是取麻竹筍前三「水」,而「水」是麻竹生長時節的重要因子,符合本次農業設計展「二十四節氣」之概念;萬源製麵鋪「手工日曬麵」以職人精神依循古法,使用雲林在地食材,製作出讓人印象深刻的五彩繽紛日曬麵等等很多在地產品都是經過在地業者不斷研發,透過與節氣或在地食材及健康理念結合,想要了解雲林農業的多元、農村故事及農作的美,歡迎大家可以來雲林農業設計展找尋不同農業。

   

本次直播推廣,同步於「雲林良品電商平台」開放限時下殺促銷等優惠,吸引上百位民眾同時上線觀看,透過土地、人文與農產結合,並拓展雲林良品之廣泛發展性,除了能夠瞭解產品的來源更透過直播行銷方式讓消費者直接採購進而愛上雲林在地特色良品。

更多雲林優質農產品選購請至雲林良品電商平台https://www.yunlingoods.com.tw/

雲林縣111年度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暨110年度績優調解委員表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111年度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暨110年度績優調解委員表揚

感謝各村里長、基層民政人員及調解委員長期為民服務的辛勞與奉獻,雲林縣政府今(26)日上午於三好國際酒店舉行「雲林縣111年度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暨110年度績優調解委員表揚大會」,由縣長張麗善親臨授獎予20位特優村里長、20位績優民政人員及83位績優委員,張縣長指出,無論是村里長、民政人員、調解委員,皆扮演著地方進步與發展的關鍵角色,她肯定並感謝各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及調解委員平時的付出,更期許大家齊心協力,分工合作繼續為雲林縣這塊土地努力,創造更美好未來。

張麗善縣長表示,村里長及民政人員是政府最基層的組織,民政業務與民眾生活最為密切,這次受獎的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及績優委員都是由各鄉鎮市公所特別推薦,並受到大家肯定與支持。村里長的工作是相當繁雜,無論是防疫、防災、排解民眾糾紛到爭取地方建設等村里大小事,都仰賴基層人員不分日夜第一線為民服務。考量基層單位執行公務行車安全,在符合政府節能減碳的環保政策下,縣府於今年特補助每個村里辦公處一台電動機車,透過基層行政人員穿梭鄉村大街小巷提供服務時,帶頭響應提倡環保,鄉親能即時得到適切的關懷與支持,可以更有效率和效能。

此外,民政人員作為政府機關與村(里)長、村(里)民溝通與服務之重要橋梁,是政府為民服務的第一線。新冠肺炎疫情從前年影響至今,都仰賴村里長及基層民政人員秉持著共體時艱、不分假日、犧牲休息,積極配合執行各項防疫工作,協助各項防疫政策及宣導,並投入防疫後端追蹤工作,盡心盡力為民眾健康把關。張縣長在場對第一線的基層人員勤耕地方、貢獻基層表達高度的敬意跟謝意,同時肯定這些村里長及民政人員認真負責、服務鄉親不遺餘力的精神,期勉大家繼續共同協助推動縣政,創造為民服務的績效,並藉由這次表揚大會感謝得獎者無私奉獻、辛勤付出。

另在績優調解委員部分,全縣計有204名調解委員,任期自108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止,為期4年,張縣長感謝調解委員為減少訟源,不分日夜在各鄉鎮市進行調解,實感值得讚許。調解委員皆為義務職,平日本著犧牲奉獻的精神,默默地為促進地方團結和諧、排解紛爭的工作盡心盡力。經縣府統計,110年度本縣各調解委員會受理調解案件共計7,996件,調解成立有6,565件,調解成立比率高達82.10%,雖然這2年新冠疫情嚴峻,但絲毫沒減少各調解委員辛苦調解的案件數,調解業務不但可疏減法院訟源,又可迅速化解紛爭,並可免除司法訴訟漫漫長路,更可省下不少訴訟費用開支,對促進地方團結、社會和諧貢獻良多。

今年特優村(里)長中有7名更榮獲中央表揚,包括斗南鎮石龜里許耀文里長、虎尾鎮埒內里鐘大焜里長、土庫鎮北平里侯萬來里長、大埤鄉興安村王萬來村長、崙背鄉港尾村廖炳淞村長、臺西鄉泉州村丁金獅村長及口湖鄉港西村曾瑪琍村長,其中土庫鎮北平里侯萬來里長擔任里長27年餘,秉持著為民服務的初衷,長年積極為地方事務奉獻打拼,主動協助民眾解決困難,深受地方鄉親的信賴與支持。此外,本年度績優民政人員計有7名榮獲中央表揚。而績優調解委員今年榮獲中央表揚行政院長獎獨任獎有4人:斗六市調解委員會委員賴克勤、許森政、林慧珍及斗南調解委員會主席李金標;榮獲縣長獎共計83名,其中員警轉介案件每年逐漸增加,在此張縣長也特別頒獎感謝各分局辛苦的警員協助調解業務。

張縣長最後再強調,雲林縣是個農業大縣,雖資源不是那麼充足,縣府緊扣推動農業上場的施政方針,以雲林農業優勢結合百年人文歷史,率先全國舉辦台灣首屆農業設計展,將農業文化與設計美學做結合,希望能夠跳脫傳統農業的框架,讓民眾及農民能夠感受農業的另一種風貌,7/30-8/14誠摯邀請全國各地的好朋友來到雲林縣北港鎮,一起見證農業的蛻變,相信一定會激發大家不同的思維,對農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跟了解。


雲林縣政府承載傳統札根 、在地創新,攜手共創布袋戲產業新未來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承載傳統札根 、在地創新,攜手共創布袋戲產業新未來

  • 當百年布袋戲遇到當今數位科技,將碰撞出什麼火花?當元宇宙、VR、AR成為布袋戲的創作媒材,內容有了全新演繹形式,布袋戲的未來又將是什麼風貌?2023年第一座國家級「布袋戲傳習中心」即將在雲林縣設立,研習中心承載著布袋戲文化,同時也肩負將布袋戲產業與觀光資源結合,讓雲林「布袋戲文化產業園區」成為布袋戲創新基地。在布袋戲傳習中心成立前,雲林縣政府特於今(7/26)日下午在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舉辦布袋戲前瞻沙龍,邀集布袋戲藝術劇團代表、協會代表齊聚,藉由其在地創新的經驗,共同描繪布袋戲產業新未來。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為布袋戲原鄉,她肩負著多元發展布袋戲產業,讓傳統藝術再創高峰的使命。布袋戲結合新興科技,朝向元宇宙是必然的趨勢,雲林縣內有不少布袋戲劇團求新求變,紛紛以傳統技藝為基礎,結合潮流科技,讓布袋戲藝術年輕化,提供民眾視覺新體驗。未來雲林縣政府也將持續推動雲林智慧觀光,結合當代文化資源,為地方創生掀起新氣象,加速活絡偶戲文創產業生態圈,進而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打造臺灣藝文品牌,進而讓布袋戲文化由「臺灣意象」走向國際舞臺。

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布袋戲前瞻沙龍」,邀請數十年來於臺灣民俗文化與傳統表演藝術領域研究耕耘的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林茂賢副教授擔任與談主持人,同時也邀請臺灣南北傳統戲劇協會理事長黃僑偉、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團長陳皇寶、昇平五洲園團長林政興、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團長李京曄、潮州明興閣掌中劇團團長蘇俊榮等布袋戲世家共同探討百年布袋戲在元宇宙的當代,如何憑藉深厚傳統向下扎根並順應數位趨勢創新突圍,同時也讓傳習中心的規劃更符合在地所需,也能面向世界。

陳處長指出,「布袋戲前瞻沙龍」只是暖身,邀集藝師意見,雲林縣政府也於8月24日舉辦「跨域×創新×科技 遇見偶戲元宇宙—布袋戲傳習中心論壇」,邀請表演藝術相關領域、藝術教育工作、科技影視領域等領域之產官學與專家參與,並開放對偶戲藝術、布袋戲文化有興趣之大眾、新創產業人士與大專學生報名參加,相關議題也將以布袋戲藝術發展的全球趨勢VS在地實踐及傳承與未來教育兩大主題切入探討。沙龍與論壇都是免費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參加。

 

 


雲林縣政府說明 新冠肺炎確診者填報之接觸者資料情形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說明 新冠肺炎確診者填報之接觸者資料 超過公告時限後無法自行或由衛生單位修改

  • ‎因應 COVID-19 本土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設置確診個案自主疫調回報系統,要 求確診者主動回報密切接觸者資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於 7 月 21 日說明並強調,「確診 者自主疫調回報系統」填報後,發送前一定要確認資料正確性,以便系統可以及時發送隔離 通知書。 倘若真有需要修改,於初次填報 24 小時內可至原連結進行編輯 1 次,但編輯 1 次 後、或超過初次填報 24 小時後,就無法再以原連結或要求衛生單位以編輯方式修改,請鄉 親注意填報原則,以免造成延遲發送及相關法律責任歸屬。‎

自主回報系統自主回報系統

衛生局提醒,例如:確診鄉親原本填報同住家人(即接觸者)已完成疫苗追加劑且採自 主防疫(意即「0+7」),但之後再申請要改「3+4」的居家隔離證明,衛生單位無法證明及 受理,敬請鄉親理解。

 

‎衛生局籲請鄉親持續落實防疫,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接種疫苗、保 持社交距離; 出入公共場域落實體溫量測等相關措施,下載並使用「臺灣社交距離 APP」。 雲林縣滿 6 個月至 5 歲(未滿 6 歲)幼兒莫德納疫苗自 7/22 開打以來,至今已接種累計 531 人。 分析統計至 7/24,雲林縣 COVID-19 疫苗接種全人口涵蓋率第 1 劑為 88.8%、第 2 劑為 83.3%、第 3 劑為 68.4%,但 5-11 歲第 2 劑接種完成率為 52%,12-17 歲第 3 劑接種完成率 為 59.9%,尚未達 6 成,另 75 歲以上長者第 3 劑接種率僅 61.4%,呼籲 65 歲以上長者把握 7 月底前接種任一劑疫苗,皆可領 500 元禮券及 2 劑家用快篩試劑; 衛生局強調,完整接種 疫苗確有一定的保護力,呼籲鄉親務必儘速完整接種疫苗。 若已符合 COVID-19 疫苗接種資 格而尚未接種者,亦請儘速安排時間接種,完整接種 COVID-19 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後重 症、住院、死亡的風險。 有意接種的鄉親,請持健保卡、疫苗接種紀錄卡(黃卡)前往本縣 COVID-19 疫苗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相關接種服務資訊可上網至本縣衛生局網站→新冠肺炎 專區→疫苗地圖(網址:https://ylshb.yunlin.gov.tw/News.aspx?n=15251&sms=18466)查詢。‎


雲林萬安45號明(26)日13時30分上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萬安45號明(26)日13時30分上場

  • 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等中部地區縣市訂於明(26)日下午1點30分至2點實施「萬安45號」防空演習,民眾聽聞警報音響或接收「國家級警報」手機簡訊通知時不必驚慌。本次演習為模擬戰時景況,將全面實施「閉門窗、關燈火、車停熄、人疏避」演練,車上駕駛、乘客於演習時段,須接受警察或民防人員引導至附近場所避難,避免挨罰。

 高鐵、臺鐵各班列車正常行駛,下車旅客立即接受執勤人員引導,實施疏散避難;高速公路(快速道路)於各交流道實施管制,下交流道車輛應接受警方引導前往交流道附近應指定疏散地區疏散避難,若經勸導仍不願配合者,可依「民防法」第25條,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另提醒鄉親,有規劃搭飛機、高鐵、火車、預約看診者,請提早出門,有關雲林縣萬安演習相關資訊及Q&A可前往雲林縣警察局全球資訊網查詢。

享讀雲林·我的閱讀伴旅-微冊市集7/23、7/24氣質登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享讀雲林·我的閱讀伴旅-微冊市集7/23、7/24氣質登場

  • 2022雲林最有氣質的市集7月23~24兩天假雲林縣文觀處1樓簷廊登場,由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豐泰文教基金會林金陽、執行長陳雯婷今年以「享讀雲林」為主軸,透過我宇宙·我的閱讀伴旅-微冊角落結合微冊市集、微冊集點抽獎等活動,現場集結近20攤美食及特色商家等微冊店家,要讓民眾有得買、有得逛、有得抽獎、有得滿懷氣質蝦拚蝦逛。每天市集現場將會在上下午各舉辦一次集點卡抽獎活動,總共有100份50元現金禮卷可以隨中即花,讓你逛市集也在閱讀。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每一間微冊角落都是一本好書,這是一場雲林最有氣質的微冊市集,集結許多優質的微冊商家,平時這些店家分布在雲林的各角落,只有市集的舉辦才能讓大家在同一個地方體驗各個不同店家的風格魅力。我們希望透過市集推廣一種新的閱讀方式,不僅僅是吸收書面上的文字,而是讓閱讀成為一種融入生活,邀請大家逛市集、交換好書,進行知識循環,建立專屬於自己的「我宇宙」閱讀空間。

 文觀處長陳璧君說:截至今年7月微冊加盟店家超過186家,縣內20個鄉鎮市(含雲林區7-ELEVEN 11間門市以及全家便利商店13間門市)外,還擴及高雄、台南、嘉義、南投、台中、彰化、澎湖7個外縣市。為了替喜愛閱讀的民眾謀福利,文觀處還舉辦「微冊VIP優惠活動」,讓25萬擁有借閱證的民眾,可以享有憑借閱證到微冊商家享優惠的活動。聚書成林的雲林公共圖書館借閱證就能提供更多優惠,而每一次的閱讀,在不同商家就有不同感受;重要的是很多微冊商家都是由返鄉青年、在地青年創立,這兩天集結這麼有韻味的店家歡迎民眾來發現。

微冊市集現場有美食、有音樂、有體驗,提供大家2個小訣竅,讓參加微冊市集的民眾多一些遊戲感和幸福感。首先是《帶著一本書來逛微冊市集》,除了在現場可交換「一本萬力」書籍回家並且索取集點卡,開啟閱讀抽獎的玩樂模式。再來是《市集2天帶著你的借閱證來消費》,微冊店家將推出不同優惠方案,也推出「咖啡閱讀廣場」,只要攜帶個人身分證件,在市集新辦NEW借閱證即可兌換咖啡一杯,數量有限,快來逛市集。

今年雲林縣閱讀月以「享讀雲林」為主軸,透過雲林我的閱讀伴旅-「微冊角落」結合微冊市集、微冊集點抽獎等活動,希望提升圖書館借閱率,也引領著雲林縣民走讀微冊店家。因此,微冊店家回饋25萬名雲林縣讀者,推出結合集點卡活動從7/23-9/25期間辦理,之後將會擇期舉行公開抽獎活動,市集當天可以在微冊市集的行動圖書車服務台及文觀處圖書館,憑借閱證及借一本以上書籍,可兌換一張集點抽獎卡;一張借閱證,每日限兌換一次。

活動期間民眾可憑借閱證至雲林縣公共圖書館(包含20鄉鎮共24館圖書館),借閱一本以上書籍,可兌換一張集點抽獎卡;一張借閱證,每日限兌換一次。只要集3個不同微冊角落商家的“一本萬力”章和任一雲林縣公共圖書館(含鄉鎮市圖書館)館章,集滿4枚,即可參加抽獎。

這次享讀雲林活動準備數萬的現金禮券讓大家抽獎,鼓勵大家走出戶外閱讀,一起體驗新的「我宇宙」沉浸式閱讀體驗。

  • 2022雲林最有氣質的市集7月23~24兩天假雲林縣文觀處1樓簷廊登場,由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豐泰文教基金會林金陽、執行長陳雯婷今年以「享讀雲林」為主軸,透過我宇宙·我的閱讀伴旅-微冊角落結合微冊市集、微冊集點抽獎等活動,現場集結近20攤美食及特色商家等微冊店家,要讓民眾有得買、有得逛、有得抽獎、有得滿懷氣質蝦拚蝦逛。每天市集現場將會在上下午各舉辦一次集點卡抽獎活動,總共有100份50元現金禮卷可以隨中即花,讓你逛市集也在閱讀。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每一間微冊角落都是一本好書,這是一場雲林最有氣質的微冊市集,集結許多優質的微冊商家,平時這些店家分布在雲林的各角落,只有市集的舉辦才能讓大家在同一個地方體驗各個不同店家的風格魅力。我們希望透過市集推廣一種新的閱讀方式,不僅僅是吸收書面上的文字,而是讓閱讀成為一種融入生活,邀請大家逛市集、交換好書,進行知識循環,建立專屬於自己的「我宇宙」閱讀空間。

 文觀處長陳璧君說:截至今年7月微冊加盟店家超過186家,縣內20個鄉鎮市(含雲林區7-ELEVEN 11間門市以及全家便利商店13間門市)外,還擴及高雄、台南、嘉義、南投、台中、彰化、澎湖7個外縣市。為了替喜愛閱讀的民眾謀福利,文觀處還舉辦「微冊VIP優惠活動」,讓25萬擁有借閱證的民眾,可以享有憑借閱證到微冊商家享優惠的活動。聚書成林的雲林公共圖書館借閱證就能提供更多優惠,而每一次的閱讀,在不同商家就有不同感受;重要的是很多微冊商家都是由返鄉青年、在地青年創立,這兩天集結這麼有韻味的店家歡迎民眾來發現。

微冊市集現場有美食、有音樂、有體驗,提供大家2個小訣竅,讓參加微冊市集的民眾多一些遊戲感和幸福感。首先是《帶著一本書來逛微冊市集》,除了在現場可交換「一本萬力」書籍回家並且索取集點卡,開啟閱讀抽獎的玩樂模式。再來是《市集2天帶著你的借閱證來消費》,微冊店家將推出不同優惠方案,也推出「咖啡閱讀廣場」,只要攜帶個人身分證件,在市集新辦NEW借閱證即可兌換咖啡一杯,數量有限,快來逛市集。

今年雲林縣閱讀月以「享讀雲林」為主軸,透過雲林我的閱讀伴旅-「微冊角落」結合微冊市集、微冊集點抽獎等活動,希望提升圖書館借閱率,也引領著雲林縣民走讀微冊店家。因此,微冊店家回饋25萬名雲林縣讀者,推出結合集點卡活動從7/23-9/25期間辦理,之後將會擇期舉行公開抽獎活動,市集當天可以在微冊市集的行動圖書車服務台及文觀處圖書館,憑借閱證及借一本以上書籍,可兌換一張集點抽獎卡;一張借閱證,每日限兌換一次。

活動期間民眾可憑借閱證至雲林縣公共圖書館(包含20鄉鎮共24館圖書館),借閱一本以上書籍,可兌換一張集點抽獎卡;一張借閱證,每日限兌換一次。只要集3個不同微冊角落商家的“一本萬力”章和任一雲林縣公共圖書館(含鄉鎮市圖書館)館章,集滿4枚,即可參加抽獎。

這次享讀雲林活動準備數萬的現金禮券讓大家抽獎,鼓勵大家走出戶外閱讀,一起體驗新的「我宇宙」沉浸式閱讀體驗。

雲林縣政府公告延長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快篩措施至8/31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公告延長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快篩措施至8/31 滿6個月至5歲幼兒新冠疫苗接種中

  • 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考量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為降低照顧型機構群聚感染風險,中央宣布延長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執行公費快篩之措施,再延長1個月至111年8月31日止,篩檢頻率為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2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至18歲則每週1次,未滿2歲免篩),工作人員每週至少1次,已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

0721住宿型及社區型照顧機構0721住宿型及社區型照顧機構

持續提供照顧型機構定期快篩之公費試劑,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型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社區型照顧機構;公費試劑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每人每週2劑及工作人員每人每週1劑估算,並將直接配送2個月份之數量至上述照顧型機構及單位。

目前疫情仍於社區廣泛流行,除定期篩檢外,各照顧機構發現服務對象或工作人員有症狀時,也應進行快篩(未滿2歲有症狀則採PCR);若篩出陽性個案,則應立即請專責醫療院所完成醫師診斷確診進行通報、評估是否適用抗病毒藥物或視病情開立其他相關藥物,各照顧機構同步提供個案及家屬正確衛教及領藥資訊,並協助服務對象依指示返家居家照護、至集中檢疫所隔離照護或送醫治療。

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幸福崙背趴趴走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幸福崙背趴趴走


   雲林縣政府將2022年訂為全民健康運動年,為鼓勵民眾走出家門運動,縣府建設處與崙背鄉公所今(23)日在紹安客家文化館舉辦健行活動,縣長張麗善、建設處長李俊興、議員廖偉晴、崙背鄉鄉長李泓儀、2022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推廣大使沈金永老師、地方民代及鄉親踴躍參加,鼓勵鄉親改變生活型態,多運動、均衡飲食,共同打造雲林成為長壽縣。

    縣長張麗善表示,2022年是雲林縣的「全民健康運動年」,縣府各局處陸續於縣內20鄉鎮市舉辦一系列的健走活動,希望提升縣內運動風氣,讓鄉親越來越健康。今天鄉親在崙背健走運動的同時,也歡迎參與紹安客家文化館的闖關活動,藉由相關的節電宣導活動,讓我們的下一代認識到愛護地球的重要性,在走出戶外獲得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體會到大自然的可貴之處。此外已認識崙背的地方特產與文化特色,西瓜香瓜特產、崙背鮮乳、詔安客家文化...,結合健行活動,落實鄉土教育,讓我們更親近家園。
     建設處長李俊興表示,為守護鄉親的健康,雲縣府還設置「健康管理系統」平台,由各鄉鎮市衛生所為鄉親量測身高、體重及腰圍,換算BMI及基礎代謝率,再依數據提供關懷追蹤或轉介等服務,協助民眾透過運動、飲食控制,改善身體健康狀況;平台還搭配各項獎勵措施,鼓勵大家呼朋引伴一起運動,種種的政策及措施,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希望全民健康,讓雲林縣成為長壽縣。

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112-113年過溪股紅壇興建工程動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112-113年過溪股紅壇興建工程動土

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112-113年過溪股紅壇新建工程動土典禮今(23)日上午盛大舉行,雲林縣長張麗善、前縣長張榮味、議長沈宗隆、立法委員林文瑞、劉建國、爐主周清源、議員陳俊龍、黃美瑤、王鈺齊、黃凱、林文彬、虎尾鎮長丁學忠、多位代表、里長及許多地方熱心人士都到場,一起持鏟完成動土儀式,並祈求工程平安順利。

六房天上聖母112-113年過溪股紅壇興建工程動土六房天上聖母112-113年過溪股紅壇興建工程動土

縣長張麗善表示,宗教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尤其六房天上聖母遷移式的過爐方式,更凝聚了雲林5股36個庄頭信眾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無論是文化部、縣府或地方都非常重視,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與紅壇興建工程的動土典禮,祝福工程圓滿順利,也祈求六房媽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張麗善說,每年六房媽過爐要興建紅壇時,包括道路在內的相關設施,縣府都會全力支持與協助,如近期整修的雲74、雲76及雲76線路面;這兩年多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影響國人的生活,祈求六房媽能保佑疫情趕快退散,讓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

 

六房天上聖母係由過溪股、斗南股、土庫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共5股庄民於每年度輪流供奉(範圍涵蓋本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5個鄉鎮市),特色在於六房媽並無固定廟宇,是安奉在爐主所興築的「紅壇」,因此每年更換紅壇地點的儀式即為「過爐」,係臺灣有神無廟的祭祀活動中規模最大的。雲林縣政府於民國102年即公告登錄「雲林六房媽過爐」為本縣的無形文化資產,106年在六房媽會與縣府的共同努力下,「雲林六房媽過爐」更通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定「重要民俗」的認證,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明(112-113)年輪值股為過溪股,由爐主周清源經向六房媽擲筊請示,今日於虎尾鎮中溪里溪埔26號辦理紅壇動土典禮。過溪股介於新虎尾溪與虎尾溪之間的四個里,每逢國曆年份尾數二、七者輪值六房媽。該股共有16個庄頭,其中有13個庄頭具備杯選爐主資格,該股為五股中庄頭數目最多者,其係以行政區作為小爐單位如下溪小爐(大庄、三塊厝)、中溪小爐(溪埔廍、下竹圍、汕尾、中興)、頂溪小爐(頂過溪、頂竹圍、崁子腳、下過溪)、惠來小爐(下惠來、大路墘、頂惠來),因此每個庄頭等待40年甚至80年始能輪值一次,而過溪股溪埔廍時隔60年才輪值,上次輪值為民國52年,下一次輪值則要再等80年,因此全庄頭都非常期待並熱情參與。

2022雲林農業設計展」7/30首度亮相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2雲林農業設計展」7/30首度亮相
臺灣首創最大規模農業設計展在雲林 最美農業設計x雲林代表色盤x雲耕永續未來


2022下半年雲林設計能量豐足滿載,雲林縣政府今(22)日舉辦「2022雲林農業設計展」雲耕啟動記者會,正式預告一年一度的雲林農業盛會,即將於下周六盛大開展、繽紛登場,同時宣告修復後的北港糖廠歷史場景即將開放!7/30-8/14在北港糖廠倉庫群即將翻新重現雲林農業風華,打造首個臺灣農創園區、首創最大規模農業設計展,推出三大主題、五感體驗、六大展館、近24檔農業設計與設計展覽,超過500場以上深度農趣體驗及雲林小旅行,邀請民眾體驗雲林最美農業設計x雲林代表色盤x雲耕永續未來!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是個農業大縣,縣府緊扣推動農業上場的施政方針,以雲林農業優勢結合百年人文歷史,率先全國舉辦台灣首屆農業設計展,將農業文化與設計美學做結合,希望能夠跳脫傳統農業的框架,讓民眾及農民能夠感受農業的另一種風貌,讓大家更能夠體恤農民的辛苦,也能了解農業其實是個非常多元且豐富的職業。

張麗善表示,「2022雲林農業設計展」從農業在地面貌探討城市發展輪廓,融入農業價值設計新思維、新觀點,向世界展現雲林最耀眼、最具代表性的事物,7/30-8/14誠摯邀請全國各地的好朋友來到雲林縣北港鎮,一起見證農業的蛻變,相信一定會激發大家不同的思維,對農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跟了解。

今日記者會開場表演「雲林農業設計:雲耕Show」,由本次專業策展人沈世展老師領銜創作、編導,以不同土地農作的雲林色盤為背景,結合服裝、飾品等造型意象設計,展開一場「雲林色」農業時裝走秀表演,讓雲林農業上場,色彩繽紛上場!顛覆人對展場空間的既定想像,秀出自信雲林、最美雲林的代表色:蘿蔔紅、花生黃、生菜綠、鯛魚藍、蒜頭白、醬油墨,聚光燈下多彩閃耀的雲林農業,引領雲林走向世界舞臺。

 農業處長魏勝德說,縣長張麗善十分重視雲林未來的發展,在後疫情時代,積極向專家學者和地方產業請益,一同討論如何改變突破現況。農業運籌管理學會榮譽理事長鄒篪生則支持培育智慧農業跨領域設計人才為重要課題,建議工業設計結合農業,可辦理「農業設計展」,刺激跨領域青年把設計概念帶入農業領域,於是萌發本次「雲林農業設計展」的重要活動。

專業策展人沈士展老師表示,身為返鄉青年回到臺灣南部深刻感受到獨有熱情、土地豐饒,更看見雲林農業歷經世代傳承及青年參與的難能可貴,藉此重新梳理農業「層次感」、「跨域性」、「文化性」、「創新性」四個元素融入本次策展概念,希冀打造出一座無圍牆的雲林農業美術館。活動提煉代表雲林農業的多彩色盤,設計專屬最美「雲林色」:雲林的「紅」從產地到餐桌不一樣的雲林、雲林的「黃」翻轉農業印象遊玩創新設計、雲林的「墨」百年產業醞釀地方風土溫度、雲林的「白」與時俱進世界糧倉新鮮上桌、雲林的「藍」雲林生活時序刻劃豐足日常、雲林的「綠」播映綠意盎然的活力家園。

本次活動以「北港糖廠」作為活動場地,延續歷史悠久的倉庫建築和製糖工廠(含煙囪、鐵道)、連結昔日農業風華,打造成為臺灣首座農創基地、雲林農業成果重要展示地。臺灣首屆「雲林農業設計展」將一部份臺糖舊倉庫群活化再利用, 打造近5000平方公尺活動場域規劃六大主題展示館,包含維度空間(蔬果主題館)、養氣食光機(健康生活館)、知稻˙好米學(稻米主題館)、大菜市(雲林產銷館)、漁牧未來式(漁牧主題館)、農村美術館(設計美學館)表現農業主題。

此外,周邊農田也規畫為農業景觀專區,呈現玉米、花卉迷宮、浪漫花海、稻草捲景觀等;展覽期間安排,平假日15場多元藝文展演、農業科技無人機展演,超過500場體驗課程規劃,從料理課程認識在地食材應用,農學體驗農廢創作、生態觀察,大地餐桌、料理比賽、燒烤吧、美食市集、雲林良品等,豐富有趣又富教育性,雲好看、雲好吃、雲好玩!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旅遊觀光市場,臺灣大學生傳系副教授王俊豪鼓勵雲林縣府可以執行「小六級亮點行動」,與國內大型旅行社合作,並培訓設計旅遊路線人員,成為雲林六級產業化培育人才一環,相信可以讓雲林觀光搶得先機。透過「雲林農業設計展」辦理,置入雲林農業地方特色,與縣內農民、農民團體、農企業、食品加工廠商、休閒農業、社區及學校等一同合作,將雲林各區內的好產品、好故事、好服務等透過設計加值,融入更多在地人、事、物,將傳統農業升級成精緻農業,提高收益,將人潮、商業、錢潮引進雲林,共同發掘雲林農業的嶄新風貌,提高雲林農業品牌與城市形象的識別度。

 相關活動請查詢「雲林農業設計展」活動網站及粉絲專頁,有完整活動訊息。

•活動時間:111年7月30日(六)-8月14日(日) 每日8:30-17:00,共16天
•活動地點:北港糖廠(雲林縣北港鎮光復路2號)
•會場入口:媽祖大橋及光復五路交叉口

雲林縣政府呼籲暑假出遊務必落實防疫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呼籲暑假出遊務必落實防疫 孩童與青少年應儘速前往接種疫苗

  • 暑假期間有許多活動陸續展開,為了保護孩子免於染疫風險,請家長儘速陪同孩童與青少年接種疫苗,孩童可選擇接種BNT(滿5-11歲)或莫德納[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滿6-11歲],建議以同廠牌接種2劑基礎劑,2劑間隔為4-8週以上;12-17歲青少年的2劑基礎劑可選擇接種莫德納或BNT,2劑基礎劑間隔為12週,第3劑則為BNT且第2劑與第3劑間隔為5個月 ,有關本縣各鄉鎮接種時間與地點,請家長上網至雲林縣衛生局全球資訊網 > 雲林縣新冠疫苗地圖(網址: https://ylshb.yunlin.gov.tw/News.aspx?n=15251&sms=18466)

查詢。

雲林縣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幼兒莫德納疫苗今(7/22)開打,依照年齡區分,2歲以下的嬰幼兒建議接種於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兒接種於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經醫師評估後接種。

不少家長擔心打完疫苗後的副作用,一般常見副作用包含接種部位腫痛、食慾微減弱、發燒皆是正常現象,家長可觀察7大症狀,包括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臉色蒼白、精神微弱、昏睡、活動力減低、臉色蒼白及嘴唇發黑等現象,有症狀立刻就醫。

衛生局再次呼籲,社區疫情仍在,暑假出遊務必落實防疫,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體溫量測等相關措施,下載並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另提醒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 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請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健康度過美好假期。
 本縣18歲以上Novavax疫苗自7/8開打以來,累計已接種1,928人。統計至7/21,本縣5-11歲兒童COVID-19疫苗第1劑已接種31,141人,第2劑已接種21,649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本縣疫情分析

本縣今日新增545例本土個案,分別為256位男性與289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1歲-97歲,無症狀471人,輕症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為主要症狀。

111.7.22確診個案統計111.7.22確診個案統計

本縣111年1月1日統計至今(7/22),本土累計確診數共80,164例,其中累計245例死亡。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30-39歲共12,944人,佔比約為16.3%;次多為40-49歲共12,716人,佔比約為16%;另65歲以上長者共11,459人,占比約為14.3%;0-12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6-12歲共6,660人,約佔8.3%;學齡前3-未滿6歲共3,073人,約佔3.8%;小於3歲共2,421人,約佔3%。

本縣今日新增4例死亡確診個案,分別為2位男性與2位女性,年齡為70-80多歲之間,分別有高血壓、胃潰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帕金森氏症、精神疾病等慢性病史,4位皆已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死亡日期介於7/17至7/18。(7/22疾管署判定公告)

截至今(7/22)日早上10點為止,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599人,確診者輕症居家照護在管中有3,321人,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417,768人次,健康益友APP遠距看診註冊有12,242人,運用健康益友APP視訊診療人數共有166人。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自4月25日至7月21日,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共計已服務3,486件。

提升雲林地方交通安全 張麗善縣長會勘斗南鎮鄉道雲187線改善工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提升雲林地方交通安全 張麗善縣長會勘斗南鎮鄉道雲187線改善工程  

為改善雲林地方交通,提升民眾行的便利,縣長張麗善今(7/21)日上午率工務團隊,在縣議員王秋足、蔡東富、顏忠義、鎮長沈暉勛與當地鄉親們陪同下,會勘斗南鎮鄉道雲187線路面毀損狀況,縣府籌措180萬元進行改善,今特藉由會勘向鄉親說明工程施作工項外,也傾聽鄉親的意見,俾使工程順利並符合民眾的需求。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187線是連接158乙以及78快速道路的重要道路,道路鋪面多年老舊劣化嚴重且道路坑洞修補密集,嚴重影響行車品質,加上交通量大幅度的提升,經由車輛荷重長期累積,造成鋪面結構壞損及平整度的下降現象,今天特別指示工務處進行規劃設計加以改善,針對破損路面進行鋪設,藉由本次道路改善工程,提供民眾舒適、安全的行車空間。

 張麗善縣長指出,本案修繕路段長約400公尺、寬約8公尺,計約3200平方公尺改善;同時400米中增加9個人孔蓋下地,讓路面更平整更安全,施工工期需要一個月,預計今年9月初開始施作,9月底完工,施工期間多少造成出入不便,希望鄉親多多體諒與配合,並注意安全。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