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3次流標 雲林縣虎尾鎮平和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動工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歷經13次流標 雲林縣虎尾鎮平和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動工

在物價飛漲、疫情及市場缺工的衝擊下,虎尾鎮平和國小非營利幼兒園新建工程歷經13次流標,經費從3800多萬增加為6600多萬元,今(30)日終於在縣長張麗善、議長沈宗隆等人共同見證下動工,預計明年8月完工,提供民眾平價、專業優質、就地就近的教保服務。

縣長張麗善指出,因應少子化及雙薪家庭時代的來臨,為了讓縣民願意生、能夠養,縣府積極推動多元平價教保服務,感謝縣內8成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托育,減輕家長經濟負擔。由於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虎尾鎮公立幼兒園比例偏低,她上任後逐年設立中正非營利幼兒園、中溪國小附設幼兒園及虎尾非營利幼兒園,加上今天動工的平和國小非營利幼兒園,才讓虎尾的公立幼兒園比例達到百分之二十。

張麗善表示,縣府不只希望提供鄉親就近就地的教學環境,也希望公、私立幼兒園能並駕齊驅、共存共榮,提供家長更多元、優質的教保服務選擇,讓縣內的孩童都能在快樂、安全的環境中成長茁壯。

平和國小校長籃綉慧指出,平和非營利幼兒園新建工程原核定經費為3800多萬元,由於物價上漲及缺工,雖然經過2次預算追加,還是連連流標,今年4月,教育處特地再向中央爭取將補助額度調高到6600多萬元,終於在第14次招標時順利標出,感謝高苑營造有限公司願意投標這個工程,接下來學校會攜手建築師及營造公司,控管好工程進度及品質,期許能於112年順利開辦。

平和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建築示意圖平和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建築示意圖
籃綉慧表示,平和非營利幼兒園由吳建志賴人碩建築師聯合事務所規劃設計,基地坐落於平和國小前庭綠地,綠樹環繞,立體造型融合內部S型的空間設計,讓動線上更加流暢與活化,每個空間之間的轉折與角落,都為小朋友們設計了停留與活動的新可能性,完工後預計招收4班106位學童,希望能教育出好品格、懂感恩及具有正能量的好兒童。

 

今日動土奠基典禮,由縣長張麗善、議長沈宗隆、縣議員陳俊龍、黃美瑤、林文彬、虎尾鎮長丁學忠、虎尾鎮代會主席林嘉弘等人共同持鏟動土,祈求工程順利,縣議員王鈺齊助理、蔡明水助理及多位里長、校長也到場觀禮。

雲林縣政府培育社區 挖掘社區亮點與需求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培育社區 挖掘社區亮點與需求

  • 雲林縣政府於今(30)日運用本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於雲林縣斗六市龍潭社區活動中心辦理「雲林縣111年度社區培力與輔導計畫社區人力培育 社區人力培育-社區擾動策略課程」,與社區夥伴相互討論,共同學習陪伴成長。

 張麗善縣長首先感謝本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支持推動本縣社區發展各項業務,雲林縣至今共成立444個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動能是縣內韌性血脈,在推動社區發展中,除輔導會務財務定期申報,辦理福利社區化活動及方案亦也是社區活絡的要素,而了解社區需求是基本且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希望藉由本課程提升社區能力內涵、知識及實務技巧,強化社區必備的基礎能力。

 張麗善縣長表示,縣政府長期以來對於社區的推動不遺餘力,提供社區發展協會之資源多元且廣泛,根據本次課程潛力型社區的特性,鼓勵社區辦理社會福利服務、環境、文化、地景、產業等多種計畫以利社區之整體發展,而在推動福利社區化等多項業務中,藉由了解社區需求來延伸多項福利服務及方案為社區發展基礎,因此期望透過專家學者的引導,將社區需求調查之技巧傳達給社區,使社區發展工作者對於社區需求等相關層面有更專業的認知,以利往後社區發展協會在多項福利社區化相關業務的推動,攜手共創幸福、自主、共好及永續之航途。

 張麗善縣長指出,縣府團隊積極推動社區議題,由雲林縣社區培力育成中心結合中華科技大學社區輔導團隊致力提供在地社區的網絡平臺,以培育及輔導社區組織,亦持續規劃聯繫會報、培訓課程、標竿社區學習等各式活動,提供公私部門雙向溝通與各社區發展協會相互交流管道,達到行政一體,帶動本縣社區整體發展,共同與社區朝向「自主、活力、幸福、永續」發展。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自張麗善縣長上任以來,縣府更進一步協助及輔導公所及社區攜手爭取衛生福利部旗艦型計畫,於110年度成功為雲林縣爭取16年來的第一艘大旗艦,小旗艦家族計畫今年更評選5艘旗艦,創歷年新高;而本縣麥寮鄉海豐社區發展協會於衛生福利部於109年辦理之「第六屆社區金點獎」中,在全國4200多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中脫穎而出,也為雲林縣帶來第一座金點獎,在強化推動各項高齡友善服務策略上,縣府也積極推動各項社會福利服務,同時關注提升服務之品質,期待未來雲林服務持續多元推動,有效促進社會包容及社會資源衡平使用,讓雲林社區不斷上場,縣民們愈來愈幸福。

斗六焚化爐引反彈 雲縣府籲特定人士虛心面對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斗六焚化爐引反彈 雲縣府籲特定人士虛心面對

  • 針對斗六焚化爐雲林民進黨黨部於(29)日記者會內容,對縣府有諸多與事實不符的指涉,雲林縣政府特別澄清如下:

 雲林縣政府向經濟部工業局洽購雲科工大北勢用地、清楚標示主要流程是將垃圾處理後產生再生燃料循環使用、以無設置焚化爐、無設置污染排放煙囪之開發行為。

 2020/5/17張麗善縣長向前經濟部長沈榮津提出的是「綜合廢棄物處理中心」,就是目前的「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完全沒有提到要蓋焚化爐。當天遞交給經濟部的資料,也沒有要求蓋焚化爐;經濟部收到本府陳情後,工業局也在2020/5/26召開會議討論,雲縣府於會中持續提出興建ZWS,相關會議紀錄皆留有記載。不僅如此,為了讓中央更理解ZWS的效果與目標,張縣長於今年3月時也親自率領縣府團隊拜會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再次表達希望利用雲科工大北勢的環保用地作為ZWS預定地,但並未被採納。

 雲林縣垃圾處理問題存在已久,張麗善縣長自2018年底上任後,積極檢討垃圾處理方式,推動「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系統」,目前每天可以處理100至150噸垃圾,遵循環保署訂定「固體再生燃料(SRF)相關管理方式」及「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也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持續優化ZWS相關設備,讓雲林初步具備垃圾自主處理能力。

 雲林縣政府表示,雲林縣科技工業區廢棄物處理方式屬經濟部工業局權責,雲林縣政府甚至非環評委員成員。雲林科技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第13次變更),環評書件針對變更內容之相關規劃說明極不完整,且全然未考量碳中和及循環經濟等政策方向,因此環保局於會中就專業意見針對各面向均提出質疑,雲林縣政府與環保局並非環保署環評委員,並無參與投票同意之權,最終仍為專案小組委員進行討論及行使同意或駁回之建議權。

 雲林縣政府呼籲雲林民進黨從政人士,應該虛心且誠實面對雲林鄉親的疑慮,若只是為了維護特定人士而一再轉移焦點,恐怕無法取信於人民。

雲林縣政府主辦111年中區縣市政府教甄命題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主辦111年中區縣市政府教甄命題


因疫情影響,去年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未辦理聯合命題,今年疫情趨緩,經策略聯盟縣市開會後決議,今年委託雲林縣政府度辦理111學年度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試務工作,並訂於111年7月3日(星期日)至7月6日(星期三)辦理入闈命題作業。本次雲林縣接受全臺13縣市(基隆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等)委託命題,命題科目共計13科。

 去年因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縣市停辦教師甄選,讓尋覓正式教職的代理教師失去參與教甄的機會,苦不堪言。今年雲林縣為維護代理教師權益,並減少各縣市代理比率過高的問題,以最高規格的防疫規劃,來辦理教師甄試聯合命題作業,期盼在完成試題命題工作之後,協助各縣市順利進行教師甄選。闈場之所有工作人員,均應提供考前24小時內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檢驗陰性證明,闈場內並將進行不定時消毒。

 張麗善縣長了解入闈人員對疫情的擔憂,責付相關單位以最完善且高規格之防疫措施來保護入闈相關人員,並期望命題過程一切順利。

 

雲林縣長張麗善會勘崙背二崙西螺六處改善工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會勘崙背二崙西螺六處改善工程 加強地方基礎建設

為加強地方基礎建設,雲林縣長張麗善今(6/29)日上午率水利及工務團隊,在議員李明哲、廖萬、廖偉晴、梁銘忠議員秘書徐國峯、地方村長及當地鄉親們陪同下,會勘崙背、二崙及西螺計六處排水及道路改善工程;崙背枋南小排1排水改善工程、崙背貓兒干鹽園排水改善、崙背雲16線中厝道路路面改善工程、崙背水尾村聚落廟埕廣場無障礙+水汴頭聚落崇賢寺環境改善、二崙公館聚落禪和宮友善環境工程、西螺雲45線東興-鹿場段道路及排水改善工程,縣府共籌措6,775萬元進行地方建設,今特藉由會勘向鄉親說明工程施作工項外,也傾聽鄉親的意見,俾使工程順利並符合民眾的需求。

縣長張麗善表示,崙背鄉「枋南小排1」位於雲林縣崙背鄉水尾村,過去排水路因兩側護岸多處嚴重破損,導致豪雨期間常因渠道排水不利溢淹至道路及周邊農地,經梁銘忠議員、水尾村鍾順亨村長等爭取,縣府遂籌措經費1,250萬元,本案工程施作矩形溝長度約300公尺,完工後排水系統將發揮最大排洪功效,減少淹水之虞,進而保障農民生命財產安全,提昇居住環境品質。

張麗善說,農田排水一直是我們縣府重視的一塊,為了避免農田淹水,損害農作物收成,縣府投入大量預算於農田排水上;豐榮貓兒干這邊有相當多的排水溝都非農田水利署管轄,為照顧農民,即刻指示工務處汪令堯處長籌措600萬元經費,針對貓兒干及鹽園排水溝進行改善。

鄉道雲16線連結縣道156線與台19線等幹道,也是來往「崙背都市計畫區」與阿勸村周遭地區的重要道路。然而道路因年久失修,開始出現路面龜裂等老化現象,加上管線單位開挖後的修補痕跡,道路的平整度已經不如過往。經李明哲議員及崙背鄉長反映後,縣府旋即對此處展開調查,並計畫投入經費520萬元進行道路改善工程,計畫修復長度為800公尺,寬度為10公尺,並將人手孔進行下地,提供民眾更舒適與安全的行車環境。

崙背鄉水尾村聚落廟埕廣場無障礙環境改善工程部分,張麗善表示,為提供崙背鄉民一個安全舒適的道路及景觀品質,縣府於今年向營建署提案申請前瞻計畫-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補助,於4月獲得補助2案共計1,780萬元整,其中1案為「雲林縣崙背鄉水尾村聚落廟埕廣場無障礙環境改善工程」中央補助經費840萬元整,另縣府自籌160萬元整,總經費1,000萬元整,規劃建置崙背鄉水尾村聚落-玉保宮廟埕廣場無障礙環境總改善面積約620m2,社區巷道瀝青路面改善約1,343m2、廟埕人行活動廣場及周邊綠帶約1,020m2,停車廣場約150m2、社區休憩綠地約980m2,標線型人行道120m;另1案為「雲林縣崙背鄉水汴頭聚落崇賢寺環境改善工程」中央補助經費655萬2,000元整,另縣府自籌124萬8,000元整,總經費新台幣780萬元整,規劃建置崙背鄉水汴頭聚落崇賢寺廣場暨周邊公園總改善面積約3130m2、廟埕廣場鋪面約450m2、後側公園約600m2,標線型人行道430m,巷道鋪面改善1980m2

 另二崙鄉公館聚落禪和宮友善環境案,係縣府於今年1月向內政部營建署提案申請前瞻計畫-提升道路品質計畫補助,111年4月獲得補助945萬元,配合縣府自籌180萬元,經費總計1,125萬元,主要設計規劃範圍包含二鄉公館聚落禪和宮基地面積約2,630m2,包含廟埕廣場1,470m2、老樹休憩廣場300m2、實體人行道85M、欄杆113M、活動廣場690m2、花台設施改善及簡易綠美化,藉由本計畫之執行,期望能提供民眾一個安全舒適的人行空間,將原本的道路加入地方文化元素,建立社區內的行人通行環境並結合地方文化特色,以達成優美的道路景觀風貌。

最後,張麗善縣長在廖偉晴議員陪同下,勘查西螺雲45線東興-鹿場段道路及排水現狀,該段道路及排水側溝老舊,長年未整修,造成道路多處龜裂及凹陷,影響民眾出入通行不便,造成用路人安全疑慮,本次籌措1500萬,進行測購及全路幅瀝青混凝土路面改善,  溝寬1米、高1.5米,路面寬10米、長570米,提供農田排水順暢及民眾車輛行駛之安全通行環境。

 縣長張麗善非常感謝地方鄉親對雲林縣政府的支持與關心,並感謝能體諒本工程於施工期間所造成暫時性之不便,期待能帶給大家更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及生活品質。

送愛雲林 張麗善縣長感謝友華生技贈送營養品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送愛雲林 張麗善縣長感謝友華生技贈送營養品


COVID-19疫情延續,社會各界陸續發揮愛心,為照顧雲林縣失能安置之民眾、老人或身心障礙等鄉親,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媒合下,捐贈雲林縣政府1700箱「愛斯康益膳+液態營養配方」市價近三百萬元營養品,以提升本縣機構安置長輩及獨居長輩之身體健康;同時持續響應本縣生育津貼加碼政策,續發生育獎勵券。雲林縣政府於今(28)日舉辦捐贈記者會,張麗善縣長除親自致贈感謝狀,更代表雲林鄉親感謝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愛心公益,不只照顧雲林長輩,也顧到咱雲林的幼童。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共有43家老人福利機構,其中2家為財團法人附設養護機構,41家為小型老人福利機構,總共提供2,112床失能型老人床位。非常感謝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今及時雨大力捐助營養品,讓雲林縣失能安置之民眾、老人或身心障礙等鄉親,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更加有體力、抵抗力對抗病毒威脅;另因疫情關係,於機構安置的長輩特別需要仰賴長照機構同仁悉心照顧,張縣長也特別對於長照機構夥伴們表達謝意。今日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愛心贊助營養品,縣府將發揮最大效用,提供予機構安置長輩及獨居長輩,以增進身體健康。

張麗善再說,友華生技不只是照顧雲林縣的長輩,亦響應本縣「生育津貼加碼」政策,自去年5月1日開始獎勵生育第三胎(含)以上的本縣婦女,贈送法國原裝原罐進口金愛斯佳牛奶粉每胎新生兒生育獎勵劵1張,若是雙胞胎即贈送2張,1張生育獎勵劵可至商家兌換奶粉3罐,本縣受惠人數達688人,原本活動在今年五月底結束,但為關心幼童,鼓勵生育,希望減輕家長負擔,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6月1日起再祭出新的獎勵措施,雲林縣生育婦女從第一胎開始,即贈送1張生育獎勵劵,憑券可至商家兌換奶粉1罐。

友華集團藥品生產總廠長楊品誠表示,身為地方企業,友華集團能為鄉親盡點心意,是董事長及整個集團最大榮幸。這次捐贈1700箱大約價值300萬營養品,主要為照顧老人身體,透過包括蛋白質、維他命的營養補充,對於老年人肌肉的增加或是在腸胃、骨骼方面都能發揮養護作用。雲林縣長照機構協會理事長鄭清雲今也代表全雲林長照機構,感謝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捐助營養品,讓雲林縣的長照機構受益良多,也讓低收長輩獲得更多營養供給。

 

虎年新生銳減 雲林縣制定國中編班專案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虎年新生銳減 雲林縣制定國中編班專案 不減班保障學生學習並確保師資穩定

  • 因中國傳統風俗民情,每逢虎年我國生育率較其他生肖年大幅降低,造成入學新生驟減的現象,今(28)日雲林縣長張麗善、總顧問張清良、教育處長邱孝文與議員蔡明水、雲林縣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謝中憲、及總幹事許逸軍,一同討論虎年國中新生驟減因應措施。張縣長表示,雲林縣為因應今年特殊情形,考量到國中新生人數銳減造成學校減班,特別制定國中虎年編班專案,各國中班級數維持不變,避免超額老師的產生,影響師資的穩定性。

教育處表示,另為因應國中小學人數呈現逐年減少或微幅波動現象,避免因師資不穩定而影響學生學習權益,雲林縣將逐年朝向彈性降低班級學生人數,維持班級數或合理增加教師員額編制等方向,來保障學生學習、確保師資穩定。

 經統計雲林縣今年國一新生較國三畢業生少700多人,依目前國中生30人編1班計算,111學年度全縣將減少23班,為避免因新生人數驟降,致國中班級數減少,而有教師超額之情形,老師必須調動至他校,而隔年新生人數恢復正常,又需重新調動教師,造成校園師資動盪不安,影響教學穩定性及教師權益。雲林縣蔡明水議員也在議會中提案實施虎年專案及逐年降低班級學生數,經雲林縣府評估後,考量111學年度國中入學新生為虎年出生者(小六升國一學生),彈性調整國中班級數編定方式,國一新生(七年級)班級數比照110學年度國三畢業生(九年級)之班級數編訂,「虎年專案編班」即不管國一新生有多少人,每一所國中維持目前的班級數不變,例如畢業有3班,國一新生人數就編3班,不受一班30人限制,維持現行學校班級數。

 精緻化教學為未來教育之趨勢,張縣長指出,期盼藉由精緻多元化的教育,著重於學生的個別適性發展,建構師生認同可以、以適性學習發展的課程及環境,促使雲林教育朝優質化、精緻化發展。雲林縣將藉由降低班級學生數以減緩國中小班級數逐年遞減現象,111學年度國中小學校每班29人編班,預計112學年度以每班28人編班,並朝逐年降低班級學生數方向辦理,維護學生學習權益,穩定學校師資,促進教學成效,提升學校教育品質。

創新創意領先業界 110年度雲林縣地方型SBIR研發成果亮眼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創新創意領先業界 110年度雲林縣地方型SBIR研發成果亮眼 

雲林縣政府今(27)日上午於縣府一樓親民大廳舉辦「110年度雲林縣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由在雲林青農熱情舞蹈揭開序幕,縣長張麗善除頒獎肯定縣內中小企業的創新與創意之外,更逐一參觀21家接受輔導廠商的研發成果,期盼藉由產官學研的共同努力,讓縣內中小型企業永續發展,創造更多的商機與就業機會。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辦理地方型SBIR計畫今(111)年已邁入第15屆,儘管縣府財政拮据,仍然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政策,地方型SBIR就是最好的例子。今日辦理的110年度成果展,共有4大類、21家廠商接受輔導,其中農業農產品加工類補助10家、文創類7家、精密機械類1家以及紡織類3家,每家廠商表現都非常優異。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個農業大縣,除了今天展示的SBIR產品,縣府透過各局處的合縱連橫,還打造出雲林良品、雲創點睛、YCDC文創商品等品牌,協助縣內努力精進、創新學習的企業與廠商,讓他們在市場上能持續保有競爭力,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建設處長李俊興表示,雲林地方型SBIR共有4大類,各類的研發成果都很有看頭,以活動開場的西螺小農媳婦兒為例,他們創造的「有朝一日 西螺小農」品牌,在youtube的能見度就很高,為了協助更多小農,透過地方型SBIR計畫,建立故事體驗產銷平台,讓更多的青農能被看見,創造共好和共享的環境,這種精神,就是雲林地方型SBIR的精神。

 此外,在農業農產品加工部份,糧莘農場延續臺灣藜的多元應用,以臺灣藜、苦茶油和花生結合高蛋白含量的組織化植物素肉,開發臺灣藜脆肉燥素拌醬;致力於土庫地方創生的土庫驛,為完備可可製程的最後一哩路,自行篩選菌種,研究可可發酵的最適條件,誓言將可可產業在留在雲林。西螺安記食品以鐵蛋聞名,利用本計畫結合食工所開發出老少咸宜的即食黑豆零嘴,適合銀髮族補充日常營養之所需。而家喻戶曉的阿甘薯叔,以台農57、66及73號甘藷為原料,開發國產、天然、優質、美味且可口的國產甘藷多元產品,結合廣大的飲品市場,市場效益相當可期。

文創類的成果也很有看頭,和展資訊以「環景瀏覽系統」及「即時通訊互動式線上導覽」,實現線上智慧旅遊體驗的可能性;知名的雲林古坑咖啡企業社,也積極規劃古坑咖啡智慧農業之場域,朝台灣咖啡品牌國際化方向邁進。除此之外,精密機械類也以再生能源為主題創造話題,紡織類則著重在機能性紡織品的開發,各具特色。

「有朝一日‧西螺小農」創辦人吳佩儒表示,SBIR計畫幫助他們將農產品的產、銷做結合,在他們的網站上有各式農產品、小農資料以及農村體驗等多元內容,可提供民眾一站式服務,感謝雲林縣政府推動SBIR計畫,讓他們有更多經費能達成目標。

雲林縣稅務局辦理「與稅同行雲林奇遇」租稅相聲表演宣導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稅務局辦理「與稅同行雲林奇遇」租稅相聲表演宣導活動

  • 為宣導地方稅稅務法令與購物消費使用載具儲存雲端發票,並響應藝文推廣活動,雲林縣稅務局於111年7月10日(星期日)下午15時至17時30分,假斗六市雲林表演廳辦理「與稅同行雲林奇遇」租稅宣導活動,邀請吳兆南相聲劇藝社郎祖筠、劉爾金等人熱情演出,活動除了精彩藝文饗宴外,還有摸彩活動頭獎家樂福禮券6,000元,多重好康與鄉親分享,千萬不要錯過機會!!
民眾於111年6月28日至7月4日上班時間,在稅務局斗六總局、虎尾分局及北港分局1F櫃台兌換入場券,只要捐出111年5-8月消費最低金額10元以上發票5張或雲端發票2張,就可以兌換入場券1張,每人限兌換4張,數量有限,換完為止;另外提醒民眾,本次相聲演出非兒童劇性質,7歲以下兒童不開放入場。

稅務局進一步表示,舉辦這場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納稅義務人更親近租稅確保自身權益,促進徵納雙方和諧關係;同時邀請鄉親持續以實際行動捐發票做公益,期能拋磚引玉,引起社會共鳴,將愛延續下去。

活動訊息詳如雲林縣稅務局官網https://www.yltb.gov.tw、粉絲專頁、洽詢電話:0800-556969、05-5323941轉137納稅服務科趙小姐。

雲林縣褒忠鄉龍岩村集會所活動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褒忠鄉龍岩村集會所活動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

  • 雲林縣褒忠鄉龍岩村集會所活動中心今(26)日上午舉辦興建工程動土典禮,縣長張麗善、陳建名鄉長及諸多地方民意代表與諸多鄉親的見證下進行動土儀式,縣長張麗善期許完工之後,能成為村里發展與凝聚鄉親向心力的新據點。

縣長張麗善表示,龍岩村人口有1,300餘人,目前沒有合適的集會所活動中心,在地方殷切期盼之下,褒忠鄉龍岩村集會所活動中心興建工程終於在今日舉行動土儀式,集會所用地鄰近於龍安宮,地點非常理想,規劃的功能兼具社區交流、室內運動、樂齡學習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青食堂,相信未來可以提供村民有安全舒適的集會活動場所。

張麗善指出,這個專案由雲林縣政府協助申請中央前瞻計畫400萬的預算,並籌措200萬補助集會所的設置,褒忠鄉公所再自籌1100萬元,在中央、縣府、地方的齊力合作下,共投入1700萬預算, 。

張麗善說,為了讓我們得長輩們可以就地安養,同時延緩老化、避免失智,其上任以來積極增加長青食堂、社區關懷據點的數量,已經從66個翻倍成長到156個(每日共同用餐人數也從3000人躍升為12000人);我們已經協助多間活動中心、集會所增設電梯,讓二樓的空間也能被妥善運用,並且安裝冷氣與增加無障礙設施,就是希望讓鄉親可以在最熟悉的地方,舒適的參加各種多元豐富的社區活動。

 陳建名鄉長表示,龍岩村集會所活動中心為1層樓,總面積約為115坪(380平方公尺),可做為村民聚會、聯誼、室內運動、活動場所等多用途空間,提供村民一處完善舒適活動休閒空間,並作為長青食堂服務據點,提升公所為民服務之效能,對於促進村里發展及凝聚鄉親的向心力,將發揮相當大的功效。

雲林縣畫陶、話陶藝術家3人聯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畫陶、話陶藝術家3人聯展

  •    由縣內藝術家陳永礎、施美燕、黃乾成舉辦「畫陶、話陶3人聯展」6月18日起於北港文化中心一樓展示室展出,展場不僅有三位藝術大師共同創作,其作品更充分呈現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之境界,讓民眾參觀本次「畫陶、話陶3人聯展」時,將會有更多的感動與體悟。同時為了表示縣府對3位大師的肯定,縣長張麗善特頒感謝狀,表揚3位大師協助推廣本縣藝文展覽活動不餘遺力。

    縣長張麗善表示,本縣陶藝家陳永礎、書畫家施美燕、水墨畫家黃乾成(黃宇立),三位藝術家各有不同的創作領域,無論是媒材、內容、技巧等或是美學創作皆不一樣,但他們三人透過藝術作為溝通、分享、討論、研究來進行藝術創作,展出作品風格多樣,讓每件作品各具有獨特美感與特殊感官視覺,極具觀賞價值。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此次三人聯展之作品創作不管是在題材、媒材和技巧上皆是不同以往的創作,陳永礎老師擅長於陶藝創作、施美燕老師擅長於書法創作,亦精於水墨花卉、黃乾成老師則擅長水墨畫,三位藝術家上承東方歷代陶瓷文化內涵精要,下啟當代藝術創作精神,相互合作、討論,嘗試將書法、繪畫與陶瓷作進一步的創作結合,可看到他們三位極盡所能的表現出深具東方美感,又有當代藝術風味的陶瓷彩繪作品,讓人深感讚嘆。

   本次展覽是由藝術家陳永礎、施美燕、黃乾成三人聯展,民眾只要來一趟北港文化中心,即可欣賞三位藝術家所共同創作的精彩作品,實屬難能可貴,「畫陶、話陶3人聯展」展期6月18日至7月3日(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作品內容多元豐富,精彩可期,歡迎大家把握時間,蒞臨欣賞。


雲林縣政府呼籲65 歲以上長者接種贈500 元衛教品及2劑快篩劑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呼籲65 歲以上長者接種  贈500 元衛教品及2劑快篩劑延長至 7/31

  • 鼓勵疫苗施打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請鄉親務必完整接種 COVID-19 疫苗,方能有效降低染疫致重症、 死亡之風險。65 歲以上縣民及 55 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接種 COVID-19 疫苗第一劑、第 二劑、基礎加強劑、第一次追加劑及第二次追加劑,除了可獲得 2 劑家用快篩試劑,還可以 領取 500 元(含)以下禮券或禮品措施,將延長至 7 月 31 日,鼓勵長輩踴躍接種。 請鄉親持健保卡、疫苗接種紀錄卡(黃卡)前往本縣 COVID-19 疫苗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相 關接種服務資訊可使用「COVID-19 疫苗上網防治一網通」或至本縣衛生局網站→新冠肺炎 專區→疫苗地圖(網址:https://ylshb.yunlin.gov.tw/cp.aspx?n=14224)查詢。

加強長者保護力宣導加強長者保護力宣導

統計 5/2 至 6/24,本縣 6-11 歲第 1 劑兒童莫德納疫苗累計已完成 10,783 人接種(醫療院所 接種 7,104 人、校園接種 3,679 人),第 2 劑累計已完成 2,261 人接種(醫療院所接種 2,161 人、校園接種 100 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統計 5/25 至 6/24,本縣 5-11 歲第 1 劑 BNT 兒童疫苗累計已完成 19,893 人接種(醫療院所 接種 7,458 人、校園接種 12,435 人),第 2 劑累計已完成 37 人接種(全在醫療院所接種), 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本縣疫情分析 

本縣今日新增 1270 例本土個案,分別為 589 位男性與 681 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 1 歲-95 歲,無症狀 1095 人,輕症 175 人(以咳嗽、喉嚨痛、發燒為主要症狀)。

111.6.25確診個案統計111.6.25確診個案統計

本縣 111 年 1 月 1 日統計至今(6/25),本土累計確診數共 58,441 例,其中累計 129 例死亡。 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 30-39 歲共 9,559 人,佔比約為 16.4%; 次多的年齡區間為 40-49 歲共 9,251 人,佔比約為 15.8%;另 65 歲以上長者共 8,087 人,占 比約為 13.8%;0-12 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 6-12 歲共 4,846 人,約佔 8.3 %;學齡前 3-6 歲共 2,055 人,約佔 3.5%;小於 3 歲共 1,662 人,約佔 2.8%。

 

本縣今日新增 5 例死亡確診個案,分別是 1 位男性與 4 位女性,年齡皆為 80 多歲間,分別 有失智、癌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其中 2 位已完整接種 COVID-19 疫苗、2 位已接種 2 劑 COVID-19 疫苗,另 1 位未曾接種疫苗,死亡日期為 6/20。 (6/25 疾管署判定公告)

 

截至 6/25,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追蹤中有 1,369 人,確診者輕症居家照護在管中有 7,202 人, 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 289,682 人次,健康益友 APP 遠距看診註冊有 10,378 人,運用健 康益友 APP 視訊診療人數共有 159 人。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自 4 月 25 日至 6 月 24 日,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共計已服務 2,394 件。

歷時兩年修繕優化設備 雲林表演廳重新開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歷時兩年修繕優化設備 雲林表演廳重新開幕!

雲林縣政府所轄雲林表演廳歷經整整2年修繕,今(25)日下午將再次對外開放,邀請雲門舞集《十三聲》表演打頭陣,希望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感受。縣長張麗善表示,感謝文化部及企業的大力贊助與支持,縣府會充分運用表演廳,為民眾帶來豐富多元的演出,開幕慶預計從6月持續至12月,節目種類多元,橫跨現代舞蹈、戲劇、交響樂、傳統戲曲等,從小朋友到樂齡族都可以找到適合的節目,歡迎民眾踴躍進場欣賞。 

縣府上午在表演廳舉行開幕記者會,首先由吳瑞龍建築師簡介表演廳修繕過程,緊接著由雲門舞集帶來一段精彩的表演,讓與會民眾透過燈光、音樂等感受表演廳的改變,隨後由縣長張麗善致贈感謝狀給所有贊助單位,最後再由吳建築師為嘉賓們導覽表演廳的特色。包括縣長張麗善、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吳宜璇、台塑麥寮管理部協理蔡建樑、豐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金陽、縣議員賴淑娞、周秀月、黃美瑤及許多藝文團體都到場共襄盛舉。

縣長張麗善指出,本次工程為表演廳自民國76年落成後,迄今最大幅度的整修,除了汰換舞台專業設備、舞台地板全面更新,並將音響反射板換新,打造專業聲學空間,給觀眾優質聽覺享受,觀眾席座椅也全面更新,增大椅座及背靠,讓觀眾坐起來更舒適;還重新整繕史坦威鋼琴,讓表演者與觀眾在視覺、聽覺等方面都能擁有國際級水準的享受。

張麗善表示,特別感謝文化部補助3800萬、台塑企業贊助4250萬、豐泰文教基金會贊助1500萬,加上縣府自籌編列950萬,總計1億500萬的經費,進行表演專業設備、基礎設施、觀眾席、消防安全等優化,縣府一定會充分運用表演廳,引進一流水準的表演藝術團體,讓表演廳發揮它的效益與功能。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表示,很高興參加雲林表演廳的開幕活動,很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能繼續跟縣府攜手,在雲林推廣表演藝術。台塑麥寮管理部協理蔡建樑指出,雲林表演廳啟用近40年,台塑企業贊助4250萬協助縣府做相關設施的改善與更新,希望透過藝文活動的精神食糧,為疫情的低迷注入一股暖流。豐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金陽則說,雲林表演廳在張縣長帶領下煥然一新,豐泰文教基金會略盡棉薄之力贊助1500萬,盼讓雲林縣民享受更優質的展演空間。



雲林斗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捐贈雲林消防局消防後勤車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斗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捐贈雲林消防局消防後勤車

  • 雲林縣消防局今(24)中午於斗六市櫻日本料理餐廳辦理「斗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捐贈消防後勤車典禮」,藉此活動捐贈性能卓越的車輛,供消防局同仁進行災情勘查、支援救災、載運人員、物資,後勤補給支援之用的重要交通工具,由謝淑亞副縣長代表受贈。

副縣長謝淑亞致詞時表示,斗六工業區位於斗六市郊,適時完成土地開發,提供設廠用地,凝聚更高商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且公共設施齊全、位置適中、氣候溫和、交通便利,加上高鐵雲林站開設,是中南部工業興辦人最佳之投資環境。目前縣府已成立「招商單一服務窗口」提供高效率簡便行政服務,以提高廠商進駐本縣投資意願,促進雲林整體經濟發展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未來更要成為企業朋友的最大後盾,展現「雲林上場、齊心向前」,實現對雲林鄉親的承諾,全力為雲林衝刺。

 捐贈者代表許溫德理事長表示,本次捐贈係由雲林縣斗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豐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德晃有限公司、萬通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彰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東領企業有限公司、壯佳果股份有限公司、憶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憶霖紀文股份有限公司、台日古河銅箔股份有限公司及盛發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捐贈;斗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秉持著落實公益精神,善盡企業責任,並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理念回饋地方,捐贈雲林縣消防局消防警備車1輛,並藉由此次拋磚引玉之舉,期號召更多企業及民眾,投入各項資源,關心社會公益。

消防局長林文山表示,「119」在鄉親的心目中,代表著安心與信任,24小時不間斷服務,是鄉親安居樂業最有力的防線。消防局團隊將持續堅守崗位,使命必達,共同打造出安全幸福的雲林。消防局對於斗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的捐贈,為消防工作添增利器,深表感謝,也期待能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善心人士響應,共同創造美好雲林,讓鄉親的生命及財產獲得更大的保障。

雲林縣麥寮鄉海豐社區銀髮健身俱樂部入選「激勵學員好標語」競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愈動愈勇健,做夥變扭掠」 雲林縣麥寮鄉海豐社區銀髮健身俱樂部入選「激勵學員好標語」競賽

  • 雲林縣麥寮鄉海豐社區銀髮健身俱樂部參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舉辦111年「激勵學員好標語」競賽,以「愈動愈勇健(jú tng jú ióng-kinn),做夥變扭掠(tsò-hué piàn liú-lia̍h)(台語)」入選本次標語競賽。為了激勵長者持續至銀髮健身俱樂部運動,達到預防及延緩失能之目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舉辦「激勵學員好標語」的競賽,期許透過正向的標語,鼓勵長者培養運動之習慣。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年是雲林縣的「健康運動年」,運動是不分年紀,希望全民一起來運動、愛運動,展現健康活力的美麗人生;特別是針對長者,若養成運動的習慣,可以預防失能及延緩身體機能退化,並鼓勵本縣長者能使用各鄉鎮的銀髮健身俱樂部,培養運動的習慣,在晚年擁有健康及快樂的生活。

雲林縣政府社會處處長林文志表示,本府非常重視長者的健康,於109年麥寮鄉海豐社區成立本縣第一個銀髮健身俱樂部,提供在地65歲以上的長者至據點運動,使長者喜歡運動及培養運動習慣;今年麥寮鄉海豐社區參加衛福部國健署舉辦的「激勵學員好標語」競賽,以「愈動愈勇健,做夥變扭掠」正向標語,結合台灣文化特色,融入臺灣話、激勵人心及理念傳達等巧思,從92件評選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今年標語競賽,值得讚許。

雲林縣長張麗善視察縣定古蹟斗六真一寺及雲旭樓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視察縣定古蹟斗六真一寺及雲旭樓 向中央爭取修復經費

  •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2)日下午視察雲林縣縣定古蹟斗六真一寺以及雲旭樓修復再利用進度,責成本縣文化資產主管機關文化觀光處全力爭取斗六真一寺修復經費,並聽取雲林科技大學簡報雲旭樓再利用活化之規劃。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斗六真一寺與雲旭樓同於民國99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各自見證了雲林縣民間信仰及國民教育的歷史軌跡。斗六真一寺107年5月完成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11年5月完成細部規劃設計。111年4月向文資局提出修復工程計畫總經費8600萬元,包含古蹟本體、裝飾藝術類修復與周邊附屬設施整建。雲旭樓民國99年指定古蹟,110年10月完成主體工程完成修復(不含景觀工程、弱電工程、空調工程),工程經費約2500萬元,本案工程驗收後已現況點交管理單位雲林國中。為管用合一,雲科大111年4月向教育部進行建物無償撥用申請中,未來做為文化資產教學、傳習、社會實踐等場所使用。

 斗六真一寺1851~1861 年(清咸豐年間)於今斗六圓環東邊(三四六番地)創建,現址約為日治昭和 11 年(1936)所重建,為斗六舊城現存最古老的寺廟,奉祀觀世音菩薩,俗稱斗六菜堂。具傳統民間齋堂之元素及空間特色,及歷史發展與社會文化意涵。建築裝飾在泥塑、剪黏、木雕及部分彩繪等工藝方面具有藝術之價值,及建築裝飾風貌稀少性。

舊雲林國中校舍- 雲旭樓舊雲林國中校舍- 雲旭樓

雲旭樓為舊雲林國中校舍,係民國57年(西元1968年)「九年義務教育」正式施行之首年在雲林縣新設的7處國民中學之一,民國92年雲科大將舊雲林國中行政大樓命名為雲旭樓。具有標準摺版形式(波浪式)屋頂,在現今留存的校園建築案例中,3層樓的折版型式屋頂已相對少見。民國77年因應雲林縣爭取設立「雲林技術學院」,使雲林國中舉校遷移,而部分雲林國中的校舍並未拆除,而得以在原地留存,並於不同時期由雲林科技大學相關單位使用,即原雲林國中校舍不但具雲科大設校史前史之意義,也是兩校歷史交織發展的重要事證。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為扣合聯合國所提2030年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幸福雲林,永續上場」作為發展願景。期待民眾能貼近感受文化保存並將其生活化的用心,也為「古蹟」賦予全新的活力!

 


雲林縣電競派對7/9-7/10雲林縣立體育館登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電競派對7/9-7/10雲林縣立體育館登場 文創複合式園遊會邀您來迺街

為讓雲林鄉親感受電競產業的多元魅力,同時響應「2022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雲林縣政府率先在六都之外舉辦大型電競賽,祭出總獎金38萬元,吸引全台好手報名參賽,預選賽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縣府今(23)日召開記者會,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縣政總顧問張清良、工策會總幹事張耀文、縣議員廖偉晴等人共同邀請雲林鄉親及全台民眾7/9-7/10到雲林縣立體育館,觀賞雲林縣電競派對決賽、逛文創複合式園遊會,看見不同面向的雲林!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這幾年跳脫大家對農業大縣的刻板印象,不但將智慧科技運用在農漁業上,更率先在六都以外舉辦電競派對,希望迎接更多年輕人返鄉。這次電競派對結合宮廟及布袋戲文化,以「官將首」象徵戰隊各司其職、齊心抗敵,生肖虎年誕生吉祥物「嗚唬(WooHu)」象徵勝利歡呼,盼吸引全台各地年輕人來到雲林縣,感受雲林的活力與轉變。

張麗善表示,這次活動還邀請雲林在地青年打造民俗搖滾風格的派對主題曲–「青落雲林」,除融入傳統宗教祭祀、布袋戲旋律外,歌詞還蘊含在地歷史文化背景,不只傳統還走向創新,讓她非常感動,此外,「青落雲林」也有青年願意落葉歸根回到雲林的意涵,這是她期待與努力的目標。

新聞處長羅楚東表示,7/9、7/10兩天不只有精彩的電競賽事,也特別規劃文創複合式園遊會,華碩旗下電競品牌ROC將展示最新款電競手機,亦有諸多知名電競品牌共襄盛舉設攤互動,與此同時打造雲林特色市集,一站式滿足民眾的觀賽體驗;在演出安排上更是不馬乎,「聲林之王」人氣歌手空姐歌手⎼徐樂芸、堅強女聲⎼陳柔安、吟唱詩人⎼邱軍、人氣女聲⎼陳思綾將輪番登台演出,此外在7/9的活動中,亦將安排知名Coser 緹菈、雨童、可樂氣泡姬、芳芳到場與電競迷們互動。

 羅楚東說,2022雲林縣電競派對為免費入場還舉辦抽獎活動,雲林縣政府竭誠歡迎大家來觀電競、看表演、逛市集、吃美食、遊雲林,而為服務未能到場的民眾,縣府也與弘光科大合作,6/26宮廟巡迴賽、7/9英雄聯盟決賽、7/10傳說對決決賽三場實體賽事,均在「雲林縣電競派對」臉書粉絲團提供賽事轉播服務,並安排專業主播、球評要讓鄉親看熱鬧更看門道。

縣府新聞處表示,2022雲林縣電競派對宮廟巡迴賽(獨立賽事不列入預選賽積分)第二站將在本週日(6/26)移師斗南順安宮,將架起台灣辦桌文化靈魂之一、宛若變形金剛的–「舞台車」進行賽事,形塑最具雲林特色的電競派對。

 7/9、7/10派對決賽日,除了有華碩ROG、Lindy林帝、WAVESPLITTER威世波、FOXXRAY狐鐳、Aputure 愛圖仕、deity、darkFlash、MARVO魔蠍、蛇吞象snake、X-raypad等電競品牌會在現場設攤互動外,更有許多雲林在地知名企業,如利勤實業、緻麗伯爵酒店、TGC台灣咖啡莊園、庵古坑咖啡、土庫驛可可莊園、鵝童樂園、阿薩姆奶茶等品牌均亦會到場支持,更多活動訊息,請參照官方網站、官方Facebook粉絲團、Instagram。

 ❇️2022雲林縣電競派對官方平台

🔹官方網站:https://www.yunlineparty.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eSportsPart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unlin_eparty/

雲林縣晨泳協會11年暑期游泳訓練班招生簡章 請參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晨泳協會111年暑期游泳訓練班招生簡章

一日    11171日至829日共2

每期二十日,週一至週五,每日一小時,週六彈性補課,週日停課

二地    :雲林縣立游泳池

三訓練時段:上午7時至8

四參加對象1.學生2.社會人士〈男女兼收〉

五報名費用:共20堂課 6,600   6月底前報早鳥優惠:5,500  會員眷屬:5,000   

六招生期別:第一期74日至729

第二期81日至829

.報名地點1.雲林縣立游泳池〈早晨06000900向櫃台陳小姐洽詢 電話:05-5327975

2.聯絡人簡小姐;0905-468-286

.    :本會資深教練教學。

           游泳一生     健康一世    一人游泳    全家游泳

      別:1.基礎班 

           2:進階班( 矯正班)10堂課4500 早鳥報名優惠:4000 需具有游泳基礎

           進階捷泳,蝶式,蛙式,仰泳限名額敬請把握機會。

----------------------------------------------------------------雲林縣晨泳協會111年暑期游泳訓練班報名表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就讀學校

 

詳細

住址

 

聯絡電話

 

服務單位

 

參加

期別

    

班別

      

緊急聯絡人

 

介紹人

 

文字方塊: 相片兩張

                注意事項

1.  參訓之學員,請準時上課。

2.  參訓之學員因故無法上課者,應以電話聯絡本會。

3. 若患有傳染病,心臟病,羊癲癇等病者,請勿參加訓  練。

4. 因氣候不佳,不適合游泳訓練時,本會將電話通知停課。

參訓者簽名:________________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