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6/1至6/30維持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本日新增本土確診1491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6/1至6/30維持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本日新增本土確診1491例

  • 一、 本縣疫情分析

111.5.31確診個案統計111.5.31確診個案統計

111.5.31各鄉鎮新增個案統計111.5.31各鄉鎮新增個案統計

(一) 本縣今日新增1491例本土個案中,有775位男性與716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1歲-96歲,無症狀914人,輕症577人(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症狀)。

(二) 本縣今日無新增境外移入個案。

(三) 本縣今日新增1名死亡確診個案,為1名60多歲女性,已接種2劑COVID-19疫苗,有慢性腎臟衰竭病史,5/21因發燒、喘、血壓低送醫,採檢PCR陽性確診,至5/27因病況差,由醫院宣告死亡。(5/31疾管署判定公告)

(四) 本縣111年1月1日統計至今(5/31),本土累計確診數共22429例,其中1例為兒童重症、28例為死亡,其餘為無症狀和輕症個案。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30-39歲共3626人,佔比約為16.2%;次多的年齡區間為40-49歲共3483人,佔比約為15.5%;另65歲以上長者共2735人,占比約為12.2%;0-12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6-12歲共2005人,約佔8.9%;學齡前3-6歲共840人,約佔3.7%;小於3歲共640人,約佔2.9%。

(五) 本縣6歲重症兒童目前狀況漸趨穩定,腦炎現象改善,仍在加護病房由台大醫療團隊努力照護中。

(六) 截至今(5/31)日早上10點為止,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1183人。

(七) 雲林縣確診者居家照護方案,截至今(5/31)日早上10點為止,本縣確診者居家照護在管中有5881人,除6大責任醫院外,已有63家醫療院所加入[14家幼兒專責診所、49間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含孕產婦照護院所)]並自4/23至5/30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90861人次,感謝各責任醫院與診所的全力配合,也提醒居家照護鄉親,在居家照護期間若有身體不適,可先行聯繫照護團隊,評估是否可以先行進行視(通)訊診療處理。

(八) 健康益友APP遠距看診統計,自4/23至5/30註冊人數總計6465人,運用健康益友APP視訊診療人數共有122人。

(九) 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自4月25日至5月30日,共計已服務844件。

(十) 自5月2日統計至5月30日止,本縣6-11歲兒童莫德納疫苗累計已完成10619人接種(醫療院所接種6949人、校園接種3670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十一) 自5月25日統計至5月30日止,本縣5-11歲BNT兒童疫苗累計已完成5001人接種(醫療院所接種4969人、校園接種32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二、 宣導事項

(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30)日宣布,鑒於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且考量全臺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維持至今(111)年6月30日,相關規定說明如下:

1 .現行戴口罩規定維持不變,除例外情形時得免戴口罩,外出時仍應全程佩戴口罩:

(1) 唱歌時,維持須戴口罩。

(2)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 室內外從事運動。

- 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

- 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

- 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

-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 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3) 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4) 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

2.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3. 賣場、超市、市場:依營業場所/公共場域防疫措施,不另要求人流管制;開放試吃。

4. 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等交通運輸: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開放飲食。

5. 餐飲場所:應嚴格落實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上述措施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

6. 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

呼籲鄉親,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鄉親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體溫量測等相關措施,下載並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二) 本縣提供快篩即陽性判讀醫療院所新增3間

1. 本縣轄內6大專責醫院疫病門診可提供民眾快篩陽性確診服務,針對有症狀之民眾給予診療並評估是否給予抗病毒藥物。

2. 轄內4處社區篩檢站亦將轉型,除保留必要時PCR服務,增加提供快篩陽性確診判讀及抗病毒藥物投藥評估服務,以擴充更多門診量能,讓民眾減少等候時間,確診個案必要時給予抗病毒藥物亦可盡早給予,以降低重症發生。

3. 由雲林縣醫師公會號召基層院所提供快篩陽性確診判斷服務,目前已有55家診所加入,可透過視訊診療或現場判斷方式提供服務,亦可透過醫師評估必要時開立抗病毒藥物。

 

(三) 本縣提供確診者居家照護健康關懷院所新增8間

縣內計有6大責任醫院、14間幼兒專責診所、49間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含孕產婦照護院所)加入本縣確診者居家照護方案,每天會以通(視)訊方式關懷確診者身體狀況、症狀評估與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等。


跟蹤騷擾防治法6月1日上路 雲林縣政府及雲林地檢署攜手共同保護鄉親安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跟蹤騷擾防治法6月1日上路 雲林縣政府各單位及雲林地檢署攜手共同保護雲林鄉親安全

  • 雲林縣政府為了積極展現保護民眾安全的決心及共同喚起社會大眾重視跟蹤騷擾的議題,今(30)日結合司法、警政及縣府各相關局處召開記者會,讓大家知道遇到跟蹤騷擾的困擾、危險時,要勇敢表達,儘速向警察機關報案,以獲得最完善的保護。

跟蹤騷擾防制法是為了保護個人身心安全、生活私密領域及資訊隱私能夠免受侵擾,而特別制定的法律,將於今年6月1日施行,為國內防治性別暴力相關法律的最後一塊拼圖。

縣長張麗善強調,跟蹤騷擾行為具有「高發生率」、「高恐懼性」、「高危險性」及「高傷害性」等特徵,聯合國將其與性侵害及家庭暴力同列為全球婦女人身安全三大威脅。縣市政府是本法明定的地方主管機關,著重在整合相關政府部門之資源,強化被害人的保護措施,除了警察局負責跟蹤騷擾案件受理調查、核發書面告誡及協助聲請保護令之外;由社會處負責被害人保護扶助;衛生局負責被害人身心治療諮商及加害人治療性處遇;教育處負責被害人受教權及校園輔導;勞青處負責被害人職業安全及職場防制教育;雲林地檢署則負責跟蹤騷擾犯罪之偵查及矯正、預防再犯等刑事司法事宜。

警察局局長李謀旺表示,為確保本法施行後,雲林縣發生之跟蹤騷擾案件皆能被妥適處理,特別邀請雲林地檢署、雲林縣政府社會處、教育處、勞青處及衛生局等網絡單位,組成防制跟蹤騷擾緊急應變小組,針對有疑義或緊急跟蹤騷擾個案,將啟動緊急應變及聯防機制,以捍衛民眾權益,營造安全、友善的生活空間。警察獲報後,可即時展開刑案偵查,發動拘捕、搜索、移送及建請聲押等刑事強制處分;並有警察書面告誡及法院核發保護令狀制度,周延被害人保護,保障民眾在私領域的安全,同時讓跟蹤騷擾的行為人受到法律的制裁。警察局已做好萬全的準備,相信在各協力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可以澈底保障民眾的人身安全。

雲林縣今(30)日新增本土確診1088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今(30)日新增本土確診1088例

  • 一、雲林縣今日疫情

111.5.30確診個案統計111.5.30確診個案統計

111.5.30各鄉鎮新增個案統計111.5.30各鄉鎮新增個案統計

(一)本縣今日新增1088例本土確診個案(中央公布1246例,其中158例已經轉至外縣市),確診者分布於20個鄉鎮市,分別為斗六190例,虎尾144例,西螺111例,斗南78例,麥寮66例,北港51例,土庫及莿桐各50例,古坑47例,二崙46例,崙背44例,大埤37例,林內33例,元長31例,四湖25例,口湖22例,水林20例,台西16例,褒忠14例,東勢13例個案。本土確診個案累計20960例(自110年5月1日統計至今)。

(二)本縣無新增境外確診個案,本縣境外累計確診140例(自108年12月統計至今)。

(三) 本縣今日新增7名死亡確診個案,為3名男性及4名女性,年齡介於70至90多歲間,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病、腦中風、癌症等慢性病,其中5位未曾接種新冠疫苗,另2位已接種2劑疫苗,死亡日期介於5/23至5/26。(5/30疾管署判定公告)

(四) 為保障照顧型機構及弱勢民眾健康,將免費提供該等機構及民眾家用抗原快篩試劑

  1. 針對COVID-19感染風險較高的照顧型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發放對象除住宿式、社區式照顧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外,考量遊民生活環境特殊,染疫風險高;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多數有多重慢性疾病,染病後轉為中重症機率較高,因此也將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納入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對象。
  2. 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照顧型機構,除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照機構,其對象除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設立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社區式長照機構外,還包括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兒少安置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身心障礙社區居住、兒少團體家庭等住宿式照顧機構,以及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日間照顧服務機構及單位;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每人3劑估算,並將直接配送至上述照顧型機構及單位。
  3. 獲配機構(單位)應設防疫長統籌調度運用;當評估機構(單位)內有群聚風險時,即可運用快篩試劑檢測,以有效進行感染管控。另因快篩試劑適用對象為2歲以上,因此托嬰中心配送對象以工作人員為主,當工作人員發現身體有異狀,可立刻快篩,降低嬰幼兒受感染風險。
  4. 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配送數量以每人5劑估算,將由衛生福利部盤點本縣需求人數後配送至縣府社會處,透過社會處既有關懷服務體系或協調民政系統協助發放,以降低其染疫風險。

(五)本縣新冠疫苗接種情形

  1. 本縣5-11歲學(幼)童第1劑疫苗接種率39.9%,高於全國平均31.6%,名列全國第5名。
  2. 本縣鄉親第1劑疫苗接種率85.6%,高於全國平均84.1%,名列全國第7;
  3. 第2劑疫苗接種率78.7%,高於全國平均78.2%,名列全國第9名;
  4. 追加劑疫苗接種率62.0%,略低於於全國平均62.7%,名列全國第13。

 

二、本縣疫情分析

(一)本縣今日新增1088例本土個案中,有540位男性與548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1歲-97歲,無症狀661人,輕症427人(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症狀)。

(二)本縣111年1月1日統計至今(5/30),本土累計確診數共20938例,其中1例兒童重症、27例死亡案例,其餘為無症狀和輕症個案。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30-39歲共3350人,佔比約為16%;次多為20-29歲共3255人,佔比約為15.5%;另65歲以上長者共2544人,占比約為12.2%;0-12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6-12歲共1904人,約佔9.1%;學齡前3-6歲共794人,約佔3.8%;小於3歲共595人,約佔2.8%。

(三) 本縣6歲重症兒童目前狀況漸趨穩定,腦炎現象改善,仍在加護病房由台大醫療團隊努力照護中。

(四)截至今(5/30)日早上10點為止,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959人。

(五) 雲林縣確診者居家照護方案,截至今(5/30)日早上10點為止,本縣確診者居家照護在管中有6008人,除6大責任醫院外,已有55家醫療院所加入(12家幼兒專責診所、43家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並自4/23至5/29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86564人次,感謝各責任醫院與診所的全力配合,也提醒居家照護鄉親,在居家照護期間若有身體不適,可先行聯繫照護團隊,評估是否可以先行進行視(通)訊診療處理。

(六)健康益友APP遠距看診統計,自4/23至5/29註冊人數總計5969人,運用健康益友APP視訊診療人數共有116人。

(七)近來疫情升溫,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自4月25日至5月29日,共計已服務778件。

(八) 自5月2日統計至5月29日止,本縣6-11歲兒童莫德納疫苗累計已完成10550人接種(醫療院所接種6880人、校園接種3670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九) 自5月25日統計至5月29日止,本縣5-11歲BNT兒童疫苗累計已完成4403人接種(全為醫療院所接種),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三、衛生局公告/宣導事項

  1. Q:鄉親如確診、用藥會有什麼副作用?

A:輝瑞 Paxlovid 副作用可能為味覺改變、腹瀉、血壓升高、肌肉痠痛等,根據臨床研究發現,部分受試者服用 Paxlovid 後味覺會改變,像是服藥後嘴內出現金屬味、肥皂味、塑膠味等,甚至嚐不出食物味道,也有人發生食慾不振的症狀。

     此外,莫納皮拉韋 Molnupiravir 的副作用則大部分以腸胃症狀為主,像是腹瀉、噁心、嘔吐等都是常見服藥後的副作用。

     而如果出現副作用,該如何緩解呢?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和新冠肺炎症狀很像,因此經由與醫師溝通後,大部分副作用可以藉由藥物舒緩,例如若副作用為肌肉酸痛,可服用解熱鎮痛的藥物,腹瀉則是可以止瀉劑、腸胃用藥進行處理。

    「味覺改變」的副作用難以透過藥物輔佐治療,不過建議可以透過一些生活習慣幫助緩解,例如:

 *多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爽

   *多吃酸類食物、糖果幫助唾液分泌,蓋住口腔異味。

  1. 雲林縣學(幼)童莫德納及BNT疫苗接種中
  1. 本縣校園莫德納接種,醫療團隊全力開打,將於6月2日進入尾聲,另BNT疫苗接種,因學校停課不停學,本縣合約醫療院所依政策規劃,自5月25日起全國同步啟動,希望提供更多學童早日接種,以降低感染風險。
  2. 本縣幼兒園、國小學(幼)童計35,300人,截至5月26日在校園集中接種莫德納人數有3,670人,家長帶學(幼)童至醫療院所接種人數有6,880人,至醫療院所接種BNT疫苗人數有4,403人,總計已接種14,953人,學童施打率為42.4%。
  3. 若未在校園接種者,可以攜帶健保卡、接種紀錄卡,至47家指定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合約院所資訊請登入雲林縣衛生局網站-疫苗地圖查詢(網址:https://ylshb.yunlin.gov.tw/cp.aspx?n=14224) 。
  4. 呼籲鄉親盡量配合幼兒園及學校集中接種,請家長盡速將接種意願書繳交學校,我們會以接種意願書回收數量,撥發疫苗提供校園接種,請家長不用擔心打不到,也請勿到醫療院所搶打,恐增加群聚感染風險,如預約成功者,現場亦請耐心等候,並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提供我們小朋友優質接種環境。

 

四、計畫處公告/宣導事項

「雲林COVID-19訊息一站式平台」上線

防疫措施每天變,你是不是搞混了!!

我65歲了,是否可以領免費快篩試劑呢!!

這禮拜是否線上上課呢?

我確診了,家裡的垃圾怎麼處理?有哪些關懷醫院可聯繫?如何領藥?我很焦慮怎麼辦?誰能幫助我?

這些問題解答都在新上線的「雲林COVID-19訊息一站式平台」,縣府「依對象」「依主題」二大分類,整理了即時的最新防疫資訊,讓您不再困擾怎麼辦。

請多利用這網站,也請幫忙宣傳出去,透過簡單的連結分享,讓我們為防疫盡一份心力。

2022.05.30.雲林COVID-19訊息一站式平台v1.22022.05.30.雲林COVID-19訊息一站式平台v1.2

縣府已針對機構、長者、周產期婦女、幼兒族群提供適合之防疫與醫療應變機制,期能讓確診鄉親盡速得到適切醫療照護,遠離疫病威脅,期能透過大家的合作與努力,共同守護鄉親,一起度過疫情的難關。

雲林縣確診者居家照護健康關懷院所增加中 本縣新增本土確診 999 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確診者居家照護健康關懷院所增加中 本縣新增本土確診 999 例

  • 一、 雲林縣疫情分析

111.5.29確診個案統計111.5.29確診個案統計

111.5.29各鄉鎮新增個案統計111.5.29各鄉鎮新增個案統計

1. 本縣今日新增999例本土個案中,有490位男性與509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1歲-95歲,無症狀743人,輕症256人(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症狀)。
2. 本縣今日無新增境外移入個案。
3. 本縣今日新增2名死亡確診個案,為1名男性及1名女性,年齡介於70至90多歲間,患有失智、高血壓、氣喘等慢性病,其中1位已接種1劑疫苗,另1位已接種2劑疫苗,死亡日期介於5/24至5/25。(5/29疾管署判定公告)
4. 本縣111年1月1日統計至今(5/29),本土累計確診數共19850例,其中1例為兒童重症、20例為死亡,其餘為無症狀和輕症個案。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30-39歲共3173人,佔比約為16%;次多的年齡區間為20-29歲共3072人,佔比約為15.5%;另65歲以上長者共2388人,占比約為12%;0-12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6-12歲共1815人,約佔9.1%;學齡前3-6歲共757人,約佔3.8%;小於3歲共557人,約佔2.8%。
5. 本縣6歲重症兒童目前狀況漸趨穩定,腦炎現象改善,仍在加護病房由台大醫療團隊努力照護中。
6. 截至今(5/29)日早上10點為止,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267人。
7. 雲林縣確診者居家照護方案,截至今(5/29)日早上10點為止,本縣確診者居家照護在管中有5962人,其中已有55家醫療院所加入(12家幼兒專責診所、43家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並自4/23至5/28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79534人次,感謝各責任醫院與診所的全力配合,也提醒居家照護鄉親,在居家照護期間若有身體不適,可先行聯繫照護團隊,評估是否可以先行進行視(通)訊診療處理。
8. 健康益友APP遠距看診統計,自4/23至5/28註冊人數總計5969人,運用健康益友APP視訊診療人數共有116人。
9. 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自4月25日至5月28日,共計已服務687件。
10. 自5月2日統計至5月28日止,本縣6-11歲兒童莫德納疫苗累計已完成10537人接種(醫療院所接種6867人、校園接種3670人),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11. 自5月25日統計至5月28日止,本縣5-11歲BNT兒童疫苗累計已完成3484人接種(全為醫療院所接種),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

 

二、 宣導事項
(一) 縣內計有6大責任醫院、12間幼兒專責診所、43間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加入本縣確診者居家照護方案,每天會以通(視)訊方式關懷確診者身體狀況、症狀評估與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等。

1 1

(二) 修訂未滿65歲口服抗病毒藥物適用條件

0523修訂未滿65歲口服抗病毒藥物適用條件0523修訂未滿65歲口服抗病毒藥物適用條件

1. Paxlovid
輕度至中度未使用氧氣且發病5天內之12歲(含)以上且體重40(含)公斤以上病人,並有下列任一情形者
(1). 癌症
(2). 糖尿病
(3). 慢性腎病
(4). 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
(5). 孕婦與產後6週內婦女(僅適用Paxlovid,不適用莫納皮拉韋)
備註:目前尚無Paxlovid用於孕婦及產後婦女之臨床資料,若臨床醫師評估使用效益大於風險,經充分告知並獲同意後可使用。
(6). 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
(7). 結核病
(8). 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
(9). 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
(10). 精神疾病(情緒障礙、思覺失調症)、失智症
(11). BMI≧30(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
(12). 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備註:原列入重症高風險因子之「吸菸或已戒菸者」,即日起依專家會議決議自用藥條件移除,「吸菸或已戒菸者」須搭配任一其他風險因子,方符合用藥條件。

2.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輕度至中度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含)以上病人,有前述(1).至(12).任一情形(不含懷孕),且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者

 
(三) 本縣學(幼)童莫德納及BNT疫苗接種中
1. 雲林縣校園莫德納接種,將於6月2日進入尾聲,而BNT疫苗接種也依中央政策於5月25日起陸續展開不同接種服務模式。
2. 另外提醒鄉親,經專家核准莫德納疫苗亦可適用於6至11歲學童的基礎接種。
3. 若未在校接種者,可以攜帶健保卡、接種紀錄卡,至指定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合約院所資訊請登入雲林縣衛生局網站-疫苗地圖查詢(網址:https://ylshb.yunlin.gov.tw/cp.aspx?n=14224) 。
4. 呼籲鄉親盡量配合幼兒園及學校集中接種,請家長盡速將接種意願書繳交學校,我們會以接種意願書回收數量,撥發疫苗提供校園接種,請家長不用擔心打不到,也請勿到醫療院所搶打,恐增加群聚感染風險,如預約成功者,現場亦請耐心等候,並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提供我們小朋友優質接種環境。

2022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破解圖利與便民迷思健行宣導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2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破解圖利與便民迷思健行宣導活動

  • 為響應2022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鼓勵本縣縣民養成運動習慣,並提倡健康休閒活動,縣府政風處今(28)日一早於二崙鄉二崙自然步道辦理破解圖利與便民迷思健行宣導活動,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縣議員李明哲、廖偉晴、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鄭文惠技正、地檢署盛炳淞主任、二崙鄉鄉長鍾福助、二崙運動協會理事長鍾東榮、四番地社區協會理事長廖蕙娟及諸多鄉親不因微雨而卻步,熱情參加。

張縣長表示,為鼓勵本縣縣民養成運動習慣,並提倡健康休閒活動,我們訂2022年為雲林全民健康運動年,並推出系列運動活動,今日由縣府政風處於二崙鄉二崙自然步道辦理破解圖利與便民迷思健行宣導活動,二崙自然步道經過多年的整修與經營,不僅僅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態,且維護得相當的清淨與漂亮,現在又是西瓜盛產的季節,非常適合到二崙步道休閒與品嘗瓜果,疫情雖然升溫,但戴好口罩,走出戶外,適當的運動才能提升免疫力,讓身心靈都健康;又廉政是公務員的本分,透過健行結合宣導,也讓民眾了解便民與圖利的差異,提升對公務行政的認知。

縣長張麗善並指出,為守護鄉親的健康,縣府設置「健康管理系統」平台,由各鄉鎮市衛生所為鄉親量測身高、體重及腰圍,換算BMI及基礎代謝率,再依數據提供關懷追蹤或轉介等服務,協助民眾透過運動、飲食控制,改善身體健康狀況;平台還搭配各項獎勵措施,鼓勵大家呼朋引伴一起運動,種種的政策及措施,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希望全民健康,讓雲林縣成為長壽縣。

政風處長楊華興表示,今天的活動設置有趣味活動闖關關卡,向民眾宣導反賄選、貪瀆犯罪、圖利與便民、廉政倫理規範、校園誠信等反貪倡廉觀念,以寓教於樂方式,將廉政理念深植民眾心中,另民眾闖關完成可持集點卡兌換宣導品、雲林幣及抽獎,並有機會抽中西瓜1顆,品嘗二崙鄉特產一解夏日暑氣。

   

 

雲林縣張縣長出席「2022虎尾端午節-五月五慶端午」與鄉親提前慶佳節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張縣長出席「2022虎尾端午節-五月五慶端午」與鄉親提前慶佳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雲林縣虎尾鎮公所今(28)日上午於鎮公所前廣場舉辦「2022虎尾端午節-五月五 慶端午」活動,現場除了有包粽接力賽、闖關換贈品、親子比手畫腳等趣味競賽外,還提供限量1000顆養生風味粽,供参與民眾帶回家品嘗。

佳節前夕,雲林縣各鄉鎮紛紛舉辦慶端午活動,雲林縣長張麗善一早來到2022虎尾端午節活動,在丁學忠鎮長、黃美瑤議員、文觀處長陳璧君等陪同下,展露一手包粽手藝。更為今日活動抽出好禮摸彩大放送幸運得主,提前與民眾歡度端午佳節。

 張麗善縣長表示,今天縣府與虎尾鎮公所聯合辦理端午節活動,她感謝虎尾鎮公所丁學忠鎮長率領團隊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透過粽子品嘗、有獎徵答、包粽比賽、親子趣味競賽及政令宣導過五關等精彩活動內容,讓民眾認識端午節的源由及習俗,共度民俗節慶。

張縣長再說,活動現場許多社區婆婆媽媽、姊姊妹妹特地組隊參加,透過接力包粽過程,讓年輕一輩學習,將包粽技術流傳下去;今日也有新住民朋友一齊切磋,盼藉此凝聚彼此感情、共識,讓家庭、社會更加和諧,這就是今日包粽活動意義所在。

端午節是民眾陪伴家人歡度佳節的好日子,今年因應疫情,虎尾镇公所選擇以包粽比賽、親子趣味競賽及闖關活動等慶祝方式,讓端午節更有儀式感。虎尾镇長丁學忠表示,今年包粽比賽開放社區團體報名共30組,比賽取一到五名,第一名的隊伍可獲得獎金5千元商品卡,讓許多的社區包粽高手躍躍欲試:另外比手畫腳趣味競賽也有49組親子報名。活動中特別邀請頂溪社區、安溪社區舞蹈表演,還有新住民姊妹及新二代参演出,融入新住民多元文化,凝聚親鄉情誼。

 張縣長強調,防疫工作需要大家配合,請參加民眾落實防疫措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鎮長丁學忠也呼籲:『歡樂佳節,防疫不鬆懈。』活動現場採單一入口;並採體溫量測(體溫超過37.5度者不得入場)、酒精消毒、人流管制及全程需配戴口罩,現場除喝水外,禁止其他飲食。大家一同加強防疫,安心迎接端午佳節。

雲林縣長張麗善現勘洋香瓜受損情形 建議中央列入災害現金救助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現勘洋香瓜受損情形 建議中央將雲林全縣香瓜、洋香瓜列入災害現金救助

  • 雲林縣洋香瓜、香瓜受5月中旬鋒面影響導致植枝死亡及果實腐爛,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7)日上午在農業處代理處長蔡耿宇陪同下,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黃圓滿、崙背鄉農會供銷部主任林信宏等人現勘崙背鄉洋香瓜受損情形,並傾聽農民心聲;張麗善表示,本次勘災洋香瓜、香瓜主產區鄉鎮,災損面積已達全縣6成以上,確實受損嚴重,建請中央將雲林全縣香瓜、洋香瓜列入災害現金救助,減少農民負擔。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境內洋香瓜、香瓜受霪雨影響受損情形陸續顯現,縣府接獲農民反映,除於5月24日邀集相關單位至水林鄉、大埤鄉勘災確認災損並已建議中央公告救助。今再邀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及公所,前往虎尾、崙背、褒忠、土庫、四湖及水林等洋香瓜、香瓜主產地鄉鎮確認災損。今日現場看來,洋香瓜幾乎全軍覆沒,根本無法收成,受損嚴重已達救助標準,她建請農委會儘快能公告雲林縣辦理洋香瓜、香瓜現金救助,別讓農民血本無歸。

張縣長指出,雲林縣洋香瓜全縣種植面積147公頃,主要產區崙背鄉種植59公頃、褒忠鄉32公頃;香瓜全縣種植面積132公頃,扣除已在3月鋒面救助之二崙鄉、崙背鄉及麥寮鄉外,主要產區四湖鄉種植30公頃、褒忠鄉種植20公頃,亦陸續傳出災情。本次勘災面積已達全縣6成以上,故建議中央儘速公告全縣辦理救助,協助農民復耕。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黃圓滿表示,天候條件無法預期,露天栽種環境也存在風險,近期逢洋香瓜即將成熟收成卻又遇雨,今日實地會勘整體看來瓜田受災嚴重,災損很明確。

另外,張縣長並針對有關近期有民眾反映水稻不稔情形,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修正之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新增本田中後期稻米之現金救助啟動,僅得由中央主管機關專案認定災損,始得啟動救助。也就是縣政府無權建議水稻救助,惟因縣政府處在辦理天然災害救助業務前線,農民往往會向縣政府通報水稻相關受損情形,倘無法及時辦理會勘確認受損情形,勢必將影響農民權益,所以縣政府在111年5月16日發文建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建議依現行農產業災損由公所查報、通報並由縣府邀集改良場所及農糧署分署組成勘災小組確認災情並建議救助,但是至今日尚未獲得中央回應,現本縣水林、北港、林內、土庫等鄉鎮均有農民反映水稻災損,張縣長再次呼籲中央,按照現行制度,避免曠廢時日,延長救助時間,造成農民損失。

 縣長張麗善再次請農民所種植之農作物如有災損情況,請到當地公所通報,縣府會彙整轄內災損後邀請改良場所及農糧署組成勘災小組確認災情並函報農委會建議救助。

端午連假,該如何休假、計薪呢?雲林縣政府說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端午連假,該如何休假、計薪呢?雲林縣政府說明

  • 端午節將至,今年的端午節為6月3日星期五,有人開心可連放至6月5日(星期日),為期3天。民眾表示好奇連假期間該如何給假、計薪呢?

 雲林縣政府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張世忠處長表示,端午節屬於國定假日,雇主應讓勞工休假且工資照給;但若工作需求及業務需要,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後,得請求勞工於端午節當日出勤,工資應依法加倍發給,舉例說明,若您的公司屬於星期一至星期五為工作日、星期六為休息日、星期日為例假日之出勤模式,假設連假出勤工作,薪資計算如下:

27.05.2022_11.17.16_REC27.05.2022_11.17.16_REC
另外,亦有不少民眾詢問,那我是排班制或變形工時,該怎麼計算呢?
勞青處張處長進一步表示,若「排班制」或「變形工時」之勞工, 6月3日適逢勞雇原排定的休息日或例假日,勞雇雙方應協商於其他工作日再排定1日為國定假日,其出勤計薪方式如上表;時薪制的勞工則是依國定假日當天出勤時數,直接給予兩倍工資,例如時薪168元,當日出勤8小時,應支領168元x8小時x2倍=2,688元。

 張處長再次呼籲,勞工應有之國定休假日數均不得減損,並應依法給假給薪。另若事業單位的發薪日適逢連假期間,雇主儘量在假期前提前發薪,讓勞工歡喜過節,並避免因未於原定的日期發薪而觸法。

 請各事業單位遵循法令,若有違法,將面臨新臺幣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處分!勞資雙方如有相關疑義者,可逕洽本府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05-5522855)或勞動部勞工諮詢申訴專線1955。

國道1號斗南交流道(往斗南方向)北上入口環道5月30日至5月31日夜間施工封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國道1號斗南交流道(往斗南方向)北上入口環道111年5月30日(星期一)及111年5月31日(星期二)夜間施工封閉

  • 高速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為辦理「111年國道1號大雅至大林路段瀝青混凝土路面整修工程」刨鋪路面,訂於111年5月30日(星期一) 及111年5月31日(星期二)每日21時至翌日6時進行國道1號斗南交流道(往斗南方向)北上入口環道路面整修,屆時將封閉該處環道,請用路人配合提前改道。

施工改道路線圖施工改道路線圖
施工期間由虎尾往斗南方向北上入口環道車輛,請直行大業路至中油加油站路口迴轉往國道1號北上入口匝道行駛。

 請駕駛人行經交通管制區域減速慢行,並依既有指示牌面及工程施工單位所設導引牌面說明行駛,遵守管制人員導引,以確保行車安全,造成不便之處,尚請見諒與配合。

 請駕駛人隨時注意本路段資訊可變標誌顯示,亦可撥打168(路況報導專線)、1968(路況查詢專線)及收聽警察廣播電臺,或上高速公路局全球資訊網 www.freeway.gov.tw, 以瞭解最新施工路況。

 

聯絡方式:
施工單位:宏洋營造有限公司
工地主任:黃志民 電話/行動電話:0928-470321
監造單位:全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斗南監造工務所
監造人員:蔡聲廷 電話/行動電話:0918-818703
督工單位:高速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斗南工務段
承辦工程司:曾培倫 電話/行動電話: 0933-509859 
 

雲林縣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遠距教學至6/2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遠距教學至6/2

  • 因應近期國內疫情持續升溫,為降低校園內群聚感染風險,雲林縣政府公告: 本縣所轄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將維持暫停實體課程、改採線上遠距教學至6/2(四)。

雲林縣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遠距教學至6/2雲林縣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遠距教學至6/2

暫停實體課程期間,學生線上教學所需軟硬體設備若有不足,由學校協助借用;學生如因無法安排照顧或實施線上教學有困難等因素,得到校學習,並由學校予以照顧及供應午餐。

 目前除了各校可出借遠距上課相關軟硬體給學生使用之外,如果學校數量仍有不足,可向本縣線網中心借用。縣網中心目前借出之電腦和平板共約500台、無線分享器567台、SIM卡 634張,相關設備仍十分充足,隨時可支援各校,落實停課不停學。

水稻正值抽穗期 雲林縣政府呼籲農友留意並防範穗稻熱病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水稻正值抽穗期 雲林縣政府呼籲農友留意並防範穗稻熱病

  • 雲林地區水稻陸續進入抽穗期,加上近期降雨接續來襲,濕度高的環境適合穗稻熱病的發生與蔓延,雲林縣政府動植物防疫所籲請農友注意穗稻熱病防治工作。
水稻正值抽穗期  呼籲農友留意並防範穗稻熱病水稻正值抽穗期 呼籲農友留意並防範穗稻熱病
防疫所表示,近期氣候不穩定,常有短暫陣雨,濕度偏高及溫差變化,皆為稻熱病病原好發條件,病菌除感染葉片外,抽穗時也會侵害莖節及稻穗,穗頸部罹病初期,患部呈淡褐色或暗褐色,當組織壞死養分無法送達,整穗發育受阻,造成俗稱「吊穗」或「吊狗」生長停滯現象;若穀粒受感染,病斑則呈暗灰色或白色,嚴重時穀粒無法充實或不稔形成「空包彈」,造成產量損失。

 

防疫所建議農友降雨後加強巡視田區地勢較低及植株密集處,並適時施藥防治,穗稻熱病防治相關資訊請參考台南改良場公布之推薦用藥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82,若有相關疑問請聯繫雲林縣駐地植物醫師(05)632-7642#224或洽詢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連絡電話(05)552-3307。

霪雨導致瓜類果實腐爛及植株死亡 雲縣府建議中央將大埤鄉瓜類列入災害救助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五月霪雨導致瓜類果實腐爛及植株死亡 雲縣府建議中央將大埤鄉西瓜、香瓜、水林鄉西瓜、洋香瓜列入災害救助

  • 今年年初氣候不穩定,寒流、鋒面及霪雨陸續發生,造成本縣多項作物受損,西瓜、經縣政府爭取已獲中央公告辦理現金救助之鄉鎮有二崙、大埤、崙背、麥寮、林內、東勢、台西、四湖、褒忠及元長。香瓜辦理現金救助之鄉鎮有二崙、崙背、麥寮。

 縣長張麗善表示,褒忠、元長的西瓜,農委會亦於5月23日公告,請在當地有種植西瓜的農民,如有受損達20%以上,可於5月24日到6月2日止到當地公所辦理申報。

另農業處接獲農民反應大埤、水林西瓜、香瓜、洋香瓜受到5月霪雨影響有腐爛及植株死亡的問題、於是在5月24日邀集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及農糧署中區分署到現場勘查確認災請,現場勘查確認後已達救助標準,本府將建議農委會公告大埤鄉西瓜、香瓜;水林鄉西瓜、洋香瓜現金救助。

另有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預告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調整救助額度自5月1日起適用案,因本年度年初氣候不穩定,寒流、鋒面及霪雨陸續發生,造成多項作物受損,有些作物並非即時反應受損狀況而以遲發性辦理救助,恐造成同一時期種植之同項作物受損,領到之救助金有所差別,本府已於5月6日以府農務二字第1112516785號函建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本次修法追溯自111年1月1日起適用,讓同時種植同樣作物且有受損農民能領到相同救助金。獲農委會111年5月11日農輔字第1110219839號函同意追溯,並於111年5月20日農輔字第1110022974號令公告。西瓜原救助金額每公頃6萬元,調高為6萬2,000元;香瓜、洋香瓜原救助金額每公頃7萬5,000元,調高為8萬元,並追溯自111年1月1日起適用。

 本縣柑橘類也有農友反映結果不良問題,因礙於柑橘類尚有生理落果因素,無法在現階段辦理現勘確認受損情形,本府已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專家聯繫,將俟柑橘類生理落果結束後再至柑橘類園區了解受損情形。

 縣長張麗善再次請農民所種植之農作物如有災損情況,請到當地公所通報,縣府會彙整轄內災損後邀請改良場所及農糧署組成勘災小組確認災情並函報農委會建議救助。

為提升行車安全 雲林縣莿桐鄉外環道至興中橋道路改善工程動工

 

為提升行車安全 雲林縣莿桐鄉外環道至興中橋道路改善工程動工

雲林縣莿桐鄉轄內外環道至興中橋道路改善工程今(24)日舉行動土祈福典禮,預計將興中橋由6M拓寬為12M,銜接的北側道路則拓寬為8.1M,改善用路人行駛路線及視線,提升用路人安全性及周邊農民使用性,工程總經費490萬元,預計今年底完工。

縣長張麗善今天主持動土典禮時表示,興中橋是莿桐鄉重要交通樞紐,現況路面崎嶇不平且動線不佳,縣府接獲地方反映後,立即籌措經費協助公所辦理改善,期盼透過橋梁改建及道路拓寬,將原有道路截彎取直,提升交通安全性及便利性。她還說,路平、燈亮、水溝通說起來很簡單,但這是民眾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公部門應盡的責任,縣府與公所會全力以赴,提高鄉親的生活機能與品質。

莿桐鄉長林靖焜指出,興中橋興建於民國78年,雖然橋梁不大,但鄰近縣道154乙線與縣道156線,是往來莿桐市區、埔子、興貴、饒平、四合等東邊各村重要的村里交通樞紐,尤其莿桐鄉農會稻米產業館在附近設立後,經常有大型運穀車出入,彎曲且不對稱的道路,影響用路人行車安全。

林靖焜表示,他上任後積極向縣府反映,感謝張縣長立即指派工務處前來會勘,並允諾補助經費辦理改善,其中興中橋改建部分,由原橋梁寬度6M拓寬至12M以銜接既有道路線型,改善用路人行駛路線及視線;北側道路拓寬部分,原排水設施配合道路外推拓寬2.5M~3M不等,其道路寬度亦由5.6M拓寬至8.1M,可設置雙向車道,有助於提升用路人安全性及周邊農民使用性。

林靖焜說,本工程總經費490萬元,工期預計180日曆天完工,感謝雲林縣政府全額補助,更感謝張縣長、議員、代表會及村長們的支持,讓工程能順利動工,打通幾十年來的交通瓶頸。下個月即將進入水稻收割期,工程如造成交通上不便,敬請農民朋友海涵並注意自身安全。

 今天的動土祈福典禮,包括縣長張麗善、縣議員鍾明馨、莿桐鄉長林靖焜、莿桐鄉代會主席林清周及多位代表、村長等人都出席,附近不少居民也到場參與,期待工程早日完工。

 

雲林縣環保局說明今年11/1起新管辦加嚴實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環保局說明今年11/1起新管辦加嚴實施,並擴大第一級營建工程管制對象

  • 為加強防制營建工程產生的空污問題,環保署修正「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將要求營建工地污染減量再升級,包括擴大管制對象、提高施工圍籬、增加工地覆蓋率、自動洗車設備、控制粉塵逸散、增設監視系統等六大面向,給予業者一年緩衝期,將於今年(11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上路,如工程未於111年11月1日完工結算之工程,需於111年10月31日前完成新修法規之規定。

 雲林縣環保局黃富義副局長提醒,本縣因屬於三級防制區,第二級營建工程加高圍籬設置高度至2.4公尺;擴大為第一級營建工程管制對象,調降建築、道路、管線、橋梁及區域開發工程管制門檻,以提升污染減量,影響本縣工地數約1,000處(二級工程修法後成為一級之工程)。另外,開挖、回填、搬運、裝卸、研磨、切割等作業時,必須施工前灑水或加強粉塵收集以防逸散。目前許多工程車從工地開到一般道路前雖會經過人工沖水,但效果有限、經常導致滿地泥濘,新法將要求大型工程應設置跳動式自動洗車設備、新增動態作業與操作之防制設施規範,並新增一定規模工程須設置監測儀錶與攝錄影監視系統(CCTV)等加嚴措施,若工期超過11月1日者,請盡速著手調整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編列經費,以避免受罰。

 為促使營建業主提前因應以符合該管理辦法修正規定,環保局自去年起即針對營建業主及承包商辦理5場次法規說明會及多場公部門協商會議;並發文由第2級提升為第1級之營建業主逾230家次,主動對該些工程輔導其著手提升空氣污染防制設施,並在新案申報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費時執行輔導,以符合新法規定。如對管理辦法新修正內容仍有疑問者,可洽詢諮詢專線(05)5526-395~7或(05)5379470,由專人為您服務。

 

本次修正「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條文內容,請逕自全國法規資料庫下載(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20058),或下載相關簡報資料。

 

雲林縣各公所齊聚樂 共同探討社區培力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各公所齊聚樂 共同探討社區培力

  • 雲林縣政府於今(23)日運用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於大埤酸菜文化館辦理雲林縣111年度社區培力與輔導計畫公所人員培力課程,以「社區培力中與公所的合作」為本次課程方向,協助各公所在工作實務上能有效推動本縣社區發展工作,也特別感謝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專戶管理委員會持續支持社區培力與輔導計畫,協助雲林縣社區工作能持續成長發展。

張麗善縣長表示,隨著環境變遷,政府對於社區發展之重點與方向經常有所調整,希冀藉此促進社區健全且多元發展,累積自己社區的經驗與能量。其中鄉鎮市公所在政府組織中為最首要之單位,多元性的計畫項目皆需要公所協助,今日特別邀請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老人服務事業科李易駿副校長前來授課,希望藉由李副校長在社區培力的深耕及豐富經驗,來協力本縣公所社區業務人員之量能,並共同探討相關議題。

 張縣長指出,本縣至今共成立443個社區發展協會,在各鄉鎮市公所共同努力之下社區發展業務工作持續蓬勃發展,在輔導過程若能依照社區組織整體狀態及參考社區能力來進行更細緻的分類與評估,相信能更有方向來協力社區,並隨社區組織內部動力以適性調整社區型態,協助社區落實並持續正常運作經營;此外,透過社區發展業務聯繫會議共同討論及交流,提供一個諮詢與心得分享的平台,落實共好精神及強化社區發展協會組織更加完善,以推行社區福利服務,希冀社區達到自主、活力、幸福及永續的社區精神。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政府近年來為推展社區發展工作,透過專業輔導團隊,辦理相關人員教育訓練、聯繫會報、標竿社區學習等各式活動,而各鄉鎮市公所係為推展社區發展工作中重要的角色,包括輔導社區會務、財務正常運作、及推動相關業務,同時也是社區的培訓者、輔導者及陪伴者,故本府希望能提供協力與支持。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自張麗善縣長上任以來,縣府更進一步協助及輔導公所及社區攜手爭取衛生福利部旗艦型計畫,於110年度成功為雲林縣爭取16年來的第一艘大旗艦,小旗艦家族計畫也年年持續推動中;而本縣麥寮鄉海豐社區發展協會於衛生福利部於109年辦理之「第六屆社區金點獎」中,在全國4200多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中脫穎而出,也為雲林縣帶來第一座金點獎,在強化推動各項高齡友善服務策略上,縣府也積極推動各項社會福利服務,尤其面臨全國老化指數排行第3的人口結構下,長照2.0、長青食堂、結合科技守護失智老人的穿戴設備等相關方案如火如荼進行,並首創全國開辦「失能老人親屬照顧津貼」;而在弱勢家庭方面,有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及弱勢家庭微型保險;身心障礙者方面有幸福專車、輔具銀行、復康巴士等;婦女、少年及兒少保護部分,加碼補助提高生育津貼且搭配現行祖孫托育以及幼兒托育及設立社區安全守護站等社會福利措施,關注多元性需求,並針對特定人口群辦理相關婦女福利、性別平等、新住民朋友等各式方案與服務,也加強提昇社區鄉親對家庭暴力、兒童保護及性侵害防治之認識,建立社區安全維護體系。期待未來雲林持續推動更多元的服務,有效促進社會包容及社會資源衡平使用,讓雲林社區不斷上場,縣民們愈來愈幸福。

常備役體位役男服役可至內政部役政署網站申請選擇「入營時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說明 常備役體位役男服役可至內政部役政署網站申請選擇「入營時程」

  • 雲林縣政府說明83年次以後出生應屆畢業生或未在學尚未服役的役男,若已獲判定為常備役體位,可以自由選擇服役時程,想儘早完成兵役義務者可以選擇在111年5月17日至6月15日之間申請「優先入營」;因個人生涯規劃想延後入營者,則可以在111年7月1日至12月30日申請「延緩入營」,以上2種申請都須在期限內至內政部役政署網站(http://www.nca.gov.tw/)線上提出。

111年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入營時程申請宣導111年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入營時程申請宣導
雲林縣政府民政處張政國處長表示,因為教育學制因素,每年6、7月份有眾多的畢業役男從學校畢業,但國防部所屬新兵訓練中心的接訓員額有限,必須分批安排役男入營,導致大量役男無法確定入營時間影響個人行程安排。為兼顧役男入營需求與國軍新兵訓練容量,因此,內政部規劃將役男入營緩急需求區分為「6月可畢業優先入營」、「延緩入營」及「未申請優先或延緩入營」3個入營服役時段,提供役男按個人規劃選擇,請役男於申請期間至內政部役政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nca.gov.tw/)主題單元(最新消息下方)「役男入營時程申請系統」申請,完成網路申請並取得申請序號,即完成申請。戶籍地鄉(鎮、市)公所會依役男申請狀況依序安排入營服役。依內政部預判各時段役男入營先後順序及期間如下:
第一時段「優先入營」:網路申請期間為111年5月17日上午10時起至111年6月15日下午5時止。
第二時段未提出任何申請:待未申請優先或延緩入營「6月可畢業優先入營」役男徵集完畢後,即接續徵集。
第三時段「延緩入營」:網路申請期間為111年7月1日上午10時起至111年12月30日下午5時止。

 

張處長提醒,申請「優先入營」的役男依內政部預判,抽中海軍艦艇兵軍種之役男將自今(111)年7月開始依序徵集入營,抽中空軍軍種之役男將自今(111)年8月開始依序徵集入營,抽中陸軍及海軍陸戰隊軍種者自今(111)年9月開始依序徵集入營;如果未提出任何申請的役男,則於徵集完有申請「優先入營」之役男後徵集;另申請「延緩入營」的役男依內政部預判,抽中海軍艦艇兵、空軍軍種之役男將自明(112)年2月之後開始依序徵集入營,抽中海軍陸戰隊軍種之役男將自明(112)年3月之後開始依序徵集入營,抽中陸軍軍種者自明(112)年4月之後開始依序徵集入營。上述入營時段係內政部依歷年入營情形預判,僅供參考,實際入營月份會因各時段申請人數多寡及軍種兵科訓練流路不同而定。戶籍地鄉(鎮、市)公所將依「6月可畢業優先入營」、「未申請優先或延緩入營」及「延緩入營」時段依序徵集,且每一時段仍將按役男出生年次(83、84……92)、抽籤日期及軍種兵科籤號先後順序,分批安排役男入營服役。請役男審慎考量自己的生涯規劃與需求,並把握時間上內政部役政署網站申請適合自己的服役入營時程,減少等待入營的時間。

 

張政國表示,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上內政部役政署網站「應屆畢業役男入營時程申請系統」線上申請後,不用再向戶籍地公所役政單位繳驗畢業證明文件。因各軍種滯徵的情形不一,各梯次實際可徵集入營的人數,會受到國防部與內政部協商後之徵集名額影響,縣內各公所會在役男入營前10天送達徵集令通知;建議役男參考內政部規劃的入營時程考量自我的需求後,再提出「優先入營」或「延緩入營」申請(也可都不申請)。有任何兵役相關問題都可洽詢役男戶籍地的鄉鎮市公所兵役單位,讓公所役政承辦人知悉役男的狀況才能協助做出最好選擇;亦可洽詢縣府民政處兵役科05-5522114尋求協助。

各鄉鎮市洽詢電話一覽表各鄉鎮市洽詢電話一覽表

來雲林華山商圈體驗幸福味蕾生活-品咖啡、嘗華山六寶宴、賞螢火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來雲林華山商圈體驗幸福味蕾生活-品咖啡、嘗華山六寶宴、賞螢火蟲

  • 每年的四月至五月期間,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地區的夜晚就會被一群螢光仙子點亮,5月21日至5月22日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雲林縣政府指導規劃,雲林縣古坑鄉華山休閒產業促進會主辦的「2022幸福味蕾生活提案-華山六寶宴」活動,於(21)日上午在華山福華宮旁廣場熱鬧登場,展現華山商圈最獨特的姿態,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議員蔡東富、賴明源、文觀處長陳璧君、社會處長林文志、建設處科長李俊儀、古坑鄉長沈勝騰與雲林縣古坑鄉華山休閒產業促進會理事長徐毓涵,邀請大家來華山商圈品嘗幸福味蕾的味道,欣賞螢火蟲點點螢光,放鬆身心靈。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自上任以來努力推廣行銷古坑咖啡產業,更翻轉大家對古坑咖啡節的印象,今年古坑咖啡節剛好滿20周年,縣府將結合地方與產業及商圈共同研擬辦理方式,將比往更精彩,敬請大家期待。古坑鄉華山種植阿拉比卡種台灣咖啡,除了咖啡產業,華山商圈近幾年以華山六種特產,推出六寶「咖啡、茶、筍、香菇、苦茶油及蜂蜜」為主題研發出華山六寶餐,商圈活動跨域結合螢火蟲季及咖啡節做結合,將旅遊、導覽、美食饗宴串成一個完整遊程。縣府於110年11月協助「雲林縣古坑鄉華山休閒產業促進會」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申請辦理商圈振興活動,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補助新台幣48萬,縣府再加碼補助新台幣9.8萬元,共同促進在地產業與商圈發展,行銷推廣華山商圈品牌知名度、帶進人潮與促進商圈店家經濟。歡迎大家一起來華山商圈體驗幸福生活,深度放鬆,健康散步。

建設處處長李俊興表示,華山商圈素來有雲林後花園之稱,華山商圈捨棄人為裝置藝術品,改以天然的香草及多肉等為主要美化植物,步道以土石流教學園區步道及文學步道為主,更有熱門景點小天梯、情人橋,能充分享受綠療癒。這次輔導商圈協會在籌備活動期間,走訪華山商圈了解地方產業與商圈店家需求,協助雲林縣古坑鄉華山休閒產業促進會,將華山商圈上半年度活動結合季節獨有自然生態螢火蟲,提升六寶餐,活動主體以「金牌主廚六寶餐盒饗宴」、「烘豆咖啡體驗」、「六寶小農市集」、「賞螢導覽」等四大方面展現華山商圈特色,歡迎大家來華山商圈品咖啡、嘗美食、賞螢火蟲及看百萬夜景!

   古坑華山商圈理事長徐毓涵表示,古坑鄉半山腰的華山商圈,一直是遊客喝咖啡、賞夜景的地方,每年四、五月間的螢火蟲季,是華山最重要的觀光盛事之一,本次活動獲得中央、縣府團隊、華山村長李國和、華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明諒的大力支持與協助!本活動還有消費滿百集點抽獎,串聯商圈店家及生態觀光,期望為華山觀光再創佳績。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